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布氏杆菌性脊椎炎的MRI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MRI对布氏杆菌性脊椎炎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16例经临床或手术病理证实的布氏杆菌性脊椎炎行T1WI、T2WI、STIR及增强检查,分析其形态及信号特点。结果病变累及腰椎最多。椎体形态多无明显变化,椎体边缘可见小的骨质破坏及骨质增生。病变椎体T1WI呈低信号,T2WI呈低等或等高信号或低等高混杂信号。STIR呈高信号。增强扫描病变椎体明显强化,与周围正常增强的椎体信号类似或更高。椎间盘7例变窄,信号变化不显著,呈等T1、等T2信号(与邻近椎间盘比较),只有2例T2WI呈高信号。16例均有椎管外软组织受累,呈不均匀长T1、长T2信号,边界模糊,STIR呈混杂高信号,内可见多发大小不等的脓腔,增强扫描显示脓腔壁厚薄不均不规则强化。10例有不同程度椎管内硬膜外脓肿,呈长T1、长T2信号,STIR呈高信号。增强扫描显示脓壁厚薄不均明显强化。脓肿范围较小,一般不超过病变椎体节段。结论布氏杆菌性脊椎炎MRI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MRI对布氏杆菌性脊椎炎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化脓性脊柱炎的MRI表现.方法 对24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化脓性脊柱炎MRI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4例中,病变发生在腰椎18例,胸椎2例,胸腰段1例,腰骶段3例.21例为相邻2个椎体破坏并累及椎间盘,3例为单节椎体破坏未累及椎间盘.骨质破坏、增生硬化、骨髓水肿并存,椎体破坏塌陷程度轻,椎间隙变窄程度轻,脊柱曲度多正常.T1WI椎体破坏及受累椎间盘分界欠清并为低信号,T2WI为等或稍高信号,STIR为高信号;骨质增生硬化为低信号(各序列);骨髓水肿为高信号(STIR).合并病理性骨折1例,椎旁脓肿9例,硬膜囊及蛛网膜下腔受压18例,脊髓受压7例.结论 化脓性脊柱炎的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MRI对本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重大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早期骶髂关节(SIJ)炎症与临床及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方法39例病人均符合修订的AS纽约标准0~Ⅲ级。据临床(BASDAI)评分分为3组,即静止组、可疑活动组和活动组。行MRI及实验室血沉及C反应蛋白检查,并采用MRI评分系统(SPARCC)对骶髂关节病变行活动性评分,对3组病人的上述检查进行差异性分析和相关性研究。结果3组病人之间SPARCC评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血沉和C反应蛋白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0.05)。SPARCC与BSS-DAI评分之间rs=0.503,P<0.05,与血沉和C反应蛋白之间rs分别为0.25和0.30,P>0.05。结论在AS早期骶髂关节改变中,SPARCC评分与BASDAI评分呈正相关,与血沉和C反应蛋白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强直性脊柱炎的MRI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的MR早期影像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 对临床确诊的13例AS患者,分析其MR影像表现,并与X线、CT进行比较.结果 13例AS患者骶髂关节表现为T2WI骨髓信号不同程度增高,T1WI及T2WI示软骨信号增高或减低,形态不规则,部分呈碎裂状.6例AS患者见脊柱骨突、棘突及坐骨结节、耻骨联合等处不同程度骨髓和软组织水肿.结论 MRI可作为AS早期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脊椎慢性布氏菌病影像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脊椎慢性布氏菌病患者的影像学表现。结果:脊椎慢性布氏菌患者的影像学表现:①椎体破坏同时伴有增生硬化;②破坏的椎体前上角缺如、碎裂,局部可见游离的碎骨块;③椎间隙狭窄;④可同时累及多个椎体;⑤未见椎旁或腰大肌脓肿。结论:椎体破坏、硬化、椎间隙狭窄、无椎旁脓肿并结合患者来自牧区,应考虑布氏菌病的可能,确诊则依赖实验室检查。  相似文献   

6.
We report a rare case of neurobrucellosis in a 25-year-old woman with visual impairment, bilateral hearing loss, hyperprolactinaemia and meningitis. MRI revealed a sellar and suprasellar mass with enlargement of the optic chiasm. Received: 1 April 1997 Accepted: 27 October 1997  相似文献   

7.
幼年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的CT表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总结强直性脊柱炎患儿的骶髂关节的CT影像特征。材料与方法 搜集78例强直性脊柱炎患儿,行骶髂关节CT检查。年龄6~14岁。结果 骶髂关节间隙的CT表现为正常、增宽及宽窄不均,未见变窄及强直征象。骶髂关节面的改变主要为:髂骨面的改变包括关节面的模糊、不规则,骨皮质的不连续、变薄、增厚;关节面下囊变,骨破坏,骨质缺失和骨硬化。骶骨面的改变明显较髂骨面少。左侧关节改变较右侧重且发病率高。按照国际标准分级,本组病例为0~Ⅲ级。结论 影像学特点最初表现为周围关节炎征象,而无典型中轴关节受累征象。骶髂关节炎是幼年强直性脊柱炎确诊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8.
MRI对椎体结核诊断价值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22例椎体结核的MRI形态及信号特征,认为MRI能敏感地显示椎体结核引起的椎体、椎间隙和椎间盘的异常,并能清楚地判定冷脓肿和椎管内受侵的范围。指出MRI 是诊断椎体结核较为理想的影像学手段。  相似文献   

9.
脑血管母细胞瘤的MRI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脑血管母细胞瘤的MRI表现.材料和方法: 回顾性分析10例经手术证实为脑血管母细胞瘤的MRI表现.结果: 发生在幕下小脑的9例中,大囊小结节型6例,实质型、单纯囊型及混合型各1例,幕上大脑半球1例,呈大囊小结节型.结论: MRI平扫及增强扫描能较全面地显示各种类型脑血管母细胞瘤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嗅神经母细胞瘤的MRI诊断价值.方法 对14例经病理证实的嗅神经母细胞瘤MRI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4例中10例肿块中心位于鼻腔顶部的中后方,1例位于鼻腔顶部的前方,1例占据整个鼻腔,1例位于上颌窦,1例位于鼻咽部.8例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6例形态规则,边界较清楚.肿块信号多不均匀,在T1WI以等或略低信号为主,T2WI以等或稍高信号为主,明显强化.肿瘤侵犯筛窦12例、颅内11例、眼眶10例、蝶窦5例、鼻中隔上部5例、上颌窦4例、额窦3例、翼腭窝2例、鼻咽2例、视神经管2例、斜坡1例、鼻泪管1例、面颊部1例.结论 鼻腔顶部的中后方肿块并穿越筛板侵犯嗅沟区,是嗅神经母细胞瘤的特征性改变.MRI可准确显示肿瘤的部位和侵犯范围,可为临床分期和制订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肝结核瘤的MRI征象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分析肝结核瘤的MRI表现,探讨MRI在鉴别诊断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 10例肝结核瘤患者行MR自旋回波序列T1WI、T2WI和快速多层面干扰梯度回波序列动态增强扫描。结果 10例共12个病灶,MRI表现:(1)自旋回波序列:T1WT上所有病灶为低信号,T2WI上10个病灶为不均匀低信号(8个病灶为中心低信号而边缘为环形或片状的高信号,2个为低信号中见到点状高信号),另2个病灶为高信号。(2)增强扫描:动脉期10个病灶无强化,2个病灶边缘有轻度强化。门脉期和延迟期所有病灶均有不同方式的强化,主要为边缘强化和分隔强化。结论 MRI可反映肝结核瘤的病理改变过程,在诊断和鉴别诊断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Teaching point: Eosinophilic fasciitis (EF) is a rare sclerodermiform disease characterized by upper- and lower-limbs oedema and hardness, which should be confirmed by skin biopsy and MRI in case of clinical suspicion.  相似文献   

13.
颅内节细胞胶质瘤的MRI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 分析颅内节细胞胶质瘤的MRI特点. 资料与方法 对1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节细胞胶质瘤的MRI表现进行总结分析. 结果 12例位于大脑半球,其余4例分别位于脑干、小脑、鞍上及丘脑区.2例表现为囊性肿块,增强后囊壁强化并有明显强化的瘤结节.6例表现为囊实性肿块,8例为实性肿块,增强后实性成分强化. 结论 节细胞胶质瘤的MRI表现无特征性,但颞叶均匀强化的肿块并不伴明显瘤周水肿或囊性肿块伴明显强化的瘤结节提示本病.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微囊型脑膜瘤(MCM)的MRI表现及其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MCM患者的影像学及病理资料,并与病理对照.结果 病变位于额部6例(左侧4例,右侧2例),右侧顶部大脑镰旁1例,右侧桥脑小脑角区1例;8例中5例平扫T1 WI呈低信号,T2WI呈明显高信号,增强后病变呈明显不均匀强化;3例平扫时T1WI呈不均匀等低信号,T2WI呈不均匀等高混杂信号,增强后病变呈明显不均匀强化;8例病变中4例可见"脑膜尾征";6例可见中重度瘤周水肿;肿瘤组织中见瘤细胞排列疏松,呈微囊状.结论 MCM是颅内少见肿瘤,MRI表现有一定特点,T2WI呈明亮高信号,增强后呈明显强化,MRI对其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5.
椎间型感染性脊椎炎的CT及MRI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椎间型感染性脊椎炎(IIS)的CT及MRI表现。资料与方法:回顾分析8例经病理或临床证实的IIS的CT及MRI表现,其中颈椎1例,胸椎3例,腰椎4例。6例行CT检查,4例行MR检查(有2例仅行MR检查)。结果:3例表现为椎间隙单侧椎体局限性病变(局限型),5例病变累及椎间盘及其上下椎体(弥漫型)。局限型CT表现为椎体终端板及终端板下局限性破坏,早期边缘呈晕征(高密度),并可逐渐扩大,治疗后逐渐减小形成硬化边;MRI显示病变为长T1、T2信号,与椎间盘界限清楚,注射Gd-DTPA后边缘明显强化。局限型一般不伴有周围软组织肿胀.弥漫型CT及MRI均表现为且相对较小,可与结核鉴别。结论:CT和MRI有利于IS的诊断和分型,便于疗效的监测,相比较而言,MRI具有更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16.
布鲁氏杆菌病是由布鲁菌属球杆菌引起,是一种世界范围内的传人动物疾病.传播本病的最常见形式是食用未经消毒或被污染的牛奶或奶制品等.布鲁菌侵及脊柱者占20%~40%左右[1].布鲁菌性脊柱炎与脊柱结核(尤其是结核早期)的鉴别诊断具有一定困难,作者总结分析5例布鲁菌性脊柱炎和13例脊柱结核的MRI表现,以期对上述2种疾病的MRI表现提高认识.  相似文献   

17.
比较慢性布鲁菌性脊椎炎和脊椎结核的CT特征以及对鉴别诊断的意义。材料与方法,对经临床确诊,X线阳性的15例布鱼菌性脊椎炎和17例脊椎结核患者作了CT扫描。其中6例布鲁菌病患者于6前前作过同部位CT扫描。结果:布鲁菌病骨破坏灶小而多发,多局限于椎体边缘,病灶周围明显增生硬化,新生骨组织中又有新破坏灶形成,椎间盘破坏,关节面增生硬化,相邻骨密度增高,少或无椎旁脓疡形成。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Budd-Chiari综合征的MRI和MRA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经腔静脉造影证实的Budd-Chiari综合征的MRI和MRA表现,并与腔静脉造影进行比较。结果:MRI和MRA表现如下:1、肝肿大,3例慢性者尾叶增大;2、肝静脉未显示,肝内血管呈逗点状;3、下腔静脉狭窄、阻塞和狭窄阻塞后扩张及血流信号异常,与腔静脉造影比较,MRI和MRA显示狭窄和阻塞的形态不够确切;4、肝外侧枝血管形成。结论:MRI对Budd-Chiari综合征具有特征性的诊断价值,但不能取代腔静脉造影。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探讨颅内节细胞胶质瘤的MRI表现,以期提高MRI对颅内节细胞胶质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14例经病理证实颅内节细胞胶质瘤的MRI征象、临床资料及病理所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病变位于额叶5例,颞叶3例,小脑2例,脑室内1例,丘脑1例,松果体区1例,鞍上池1例;平均直径5.3 cm;囊性5例,实性9例;所有实性病灶均无水肿,边界清楚;病变呈轻中度强化者7例,明显强化者7例.结论 MRI表现为囊性壁结节且明显强化的病灶或实性、轻度强化且无水肿的病灶,以及CT扫描提示的病灶内钙化则可高度提示颅内节细胞瘤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0.
腺泡状软组织肉瘤的MRI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腺泡状软组织肉瘤的MRI表现。方法:9例手术病理证实的腺泡状软组织肉瘤,术前均进行MRI平扫,其中4例行增强扫描,2例行1H-MRS扫描。对肿瘤的发生部位、大小、肿瘤形态、肿瘤的强化和1H-MRS表现进行分析评价。结果:位于大腿4例,小腿2例,上臂2例,臀肌和髂腰肌1例,8例肿瘤位于深部肌群;肿瘤体积平均大小5.1 cm×7.8 cm;5例呈分叶状;3例肿瘤周围有软组织结节;7例肿瘤的信号均匀,呈中等T1长T2信号,2例有囊变坏死;4例增强扫描者,瘤实质明显强化;2例1H-MRS均表现为3.2 ppm出现明显的Cho峰。结论:腺泡状软组织肉瘤的MRI表现缺乏特异性,但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应肿瘤的恶性特点,对于术前肿瘤定性诊断和指导临床治疗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