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急性脑梗死系脑供血障碍所致,主要病理变化为脑组织缺氧、坏死、软化,进而形成梗死灶。本文对6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脂、血液流变学及血小板形态变化进行了观察,旨在为脑梗死的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姚爱兰  张玉兰 《山东医药》1995,35(10):25-26
我们测定了143例脑梗塞患者(按1986年第二次全国脑血管病会议标准确诊)的血小板聚集率(PAgt)和血液流变学五项指标,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见表1、表2。 讨论:由表1看出脑梗塞组血小板1分钟、5分钟和最大聚集率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脑梗塞时,由于血管内皮细  相似文献   

3.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小板参数及血液流变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小板参数及血液流变学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分别应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和全自动血粘度测试仪,测定正常对照组(NC)50例,稳定心绞痛(SA)40例,不稳定心绞痛(UA)4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30例的血小板参数及血液流变学值。结果(1)AMI及UA组与SA及NC组比较,血小板数目减少(P<0.05或P<0.01),SA与NC组相比无差异(P>0.05),血小板压积(PC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和血小板宽度(PDW)均有不同程度增高(P<0.05或P<0.01),SA与NC相比无差异(P>0.05)。(2)AMI及UA组与SA及NC组比较,血液流变学检查示全血粘度低切,全血粘度中切,全血粘度高切,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沉,血沉议程K值均有不同程度增高(P<0.05或P<0.01),SA与NC组比较全血粘度低切增高(P<0.05),其余各项指标相比无差异(P>0.05)。结论血小板功能亢进及血液高粘滞状态在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可能是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活动性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老年肺癌患者血小板及血液流变学的变化.方法 对67例老年肺癌患者及50例健康老年人血小板及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肺癌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血小板计数及血液流变学主要参数有明显升高,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老年肺癌患者血液存在高凝、高黏状态,对老年肺癌患者的早期发现及肿瘤转移的早期综合诊断和监测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5.
老年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液流变学变化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朱健  方萍 《实用老年医学》1998,12(5):217-218
目的 研究老年急性脑梗塞患者血脂及血液流变学变化特点,并分析二者的相关性。方法 76例老年急性脑梗塞患者,测定全血粘度(BV)、血浆粘度(PV)、血小板聚集率(PAgt)、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时间(PT)、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KPTT)、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脂蛋白(a)[P(a)]、载脂蛋白(Apo)A1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新诊断无并发症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凝血功能及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选取新诊断无并发症2型糖尿病患者50例(实验组),同时选择40例健康查体者作为对照组.治疗前采血检测血流变学、血小板参数和凝血功能,经胰岛素及口服降糖药治疗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控制达标后再次检测上述指标.结果 实验组治疗前全血低切黏度、低切还原黏度、血浆黏度、全血还原黏度、平均血小板体积、血小板分布宽度、纤维蛋白原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压积、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上述各项指标均明显改善(P均<0.05).结论 新诊断无并发症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血液流变学、凝血功能及血小板参数的异常,经积极控制血糖达标后,上述指标可基本恢复正常.及时监测血液流变学、凝血功能及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对于新诊断无并发症2型糖尿病患者病情预测和并发症的早期诊断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急性心肌梗塞后血液流变学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62年Burch等首次报道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血细胞比容(Hct)明显升高,全血粘度显著增加。其后的大量临床观察与实验研究结果均表明,血液流变学的异常变化是急性心肌梗塞后全身性反应的突出表现,并对心肌梗塞患者的预后有重要影响。一、决定血液流变性的基本因素血液是由血浆与血细胞组成的粘性悬浮  相似文献   

8.
冠心病,脑梗塞血液流变学变化及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脑血管病在国人的死亡率中已占首位,在冠心病(CHD)及脑梗塞(CI)的发病机理中除了动脉粥样硬化;内皮素、前列环素及血栓素A2(TXA2)的失衡引起血管收缩以外,血液流变学(血流变)的变化也是心脑血管缺血性改变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对60例冠心病及6...  相似文献   

9.
老年急性脑梗塞患者血脂及血液流变学变化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研究老年急性脑梗塞患者血脂及血液流变学变化特点,并分析二者的相关性。方法76例老年急性脑梗塞患者,测定全血粘度(BV)、血浆粘度(PV)、血小板聚集率(PAgt)、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KPTT)、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脂蛋白(a)[LP(a)]、载脂蛋白(Apo)A1、B、E。结果TC、TG、HDL、LDL、LP(a)、ApoA、ApoB各项在急性脑梗塞组与对照组之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BV、PV、PAgt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BV及PAgt分别与TC、TG、LDL呈显著正相关,与HDL呈显著负相关。结论血脂异常、高凝与高粘度血症构成了老年脑梗塞发病的重要环节,血脂的变化与血液流变学及凝血的改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探讨肝硬化患者出凝血系统的变化及导致出血的原因,采用K4500全自动血球计数仪对60例肝硬化患者进行血小板参数检测,发现肝硬化患者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及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和P<0.05),出血组与非出血组比较PLT、PCT、MPV亦有显著差异(P<0.01)。血小板四项参数对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功能及出凝血异常的判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可作为衡量肝硬化出血倾向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1.
2型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我院62例2型糖尿病患者检侧血液流变学结果进行分析,并与健康对照组60例进行对照分析。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的全血粘度(高切、中切、低切)、血浆粘度、血液屈服应力、血沉、纤维蛋白原、红细胞电泳时间、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血沉方程K值较正常对照组升高。结论血液的浓缩和高粘状态是2型糖尿病并发大血管病变的重要危险因素。及早给予改善血液流变学状态的治疗,对预防大血管并发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同病期肺癌患者血液流变学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国产血液粘度计,在37C条件下,测定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纤维蛋白元,并观察各期肺癌患者的血液流变学特性及参数间的差异。结果Ⅱ、Ⅲ期肺癌的血液流变学各参数,包括全血各粘度,血浆粘度等指标均显著高于正常人,其各个切变率、全血粘度和血浆粘度等指标均明显高于正常人,而Ⅰ、Ⅳ期肺癌各个血液流变学指标接近甚至低于正常。结论肺癌患者在病程的不同阶段,血液流变学有不同的变化,这种变化可能有其特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于国力  王庆荣 《山东医药》1995,35(10):20-21
我们对50例皮层性脑梗塞、48例腔隙性脑梗塞病人及41例正常人的血脂、脂蛋白、血液流变学及血压等分别进行了对比研究,现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 98例均经CT证实为脑梗塞。病灶位于皮层且直径大于3cm者为皮层梗塞组,病灶位于皮层下(基底节、内囊、丘脑及放射冠等)且直径<2cm者为腔隙梗塞组。前者50例,男40例,女10例,年龄39~77岁;后者48例,男34例,女14例,年龄42~80岁。正常对照组41例,男32例,女9例,年龄30~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和血脂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未经抗凝等中西医药治疗的60例男性脑梗死患者作为脑梗死组,并选择同期同性别的60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血液流变学及血脂进行测定。结果脑梗死组患者高切率全血比黏度、低切率全血比黏度、血细胞比容及血浆比黏度均增高,红细胞电泳时间延长,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做血脂及血液流变学的检测,对于脑梗死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均有肯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长期吸烟对脑梗塞患者血液流变学等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表明,吸烟是脑卒中的一种危险因素[1],本文测定血液流变学、血脂、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等参数探讨吸烟对脑梗塞患者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6.
刀惠 《临床肺科杂志》2011,16(5):791-791
目的通过对肺癌患者血小板数量、血液流变学的观察,评估血小板升高,血粘度增高对肺癌诊断和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分析106例肺癌患者的血小板数量、血液流变学变化的情况。结果肺癌患者中有35~67%的血小板升高,在血小板增高的46例中有42例是肺癌Ⅲ、Ⅳ期病例,且血粘度均升高,并死亡21例。结论血小板升高、高粘状态可作为肺癌诊断及预后判断的一项有意义的指标,对肺癌具有辅助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7.
腔隙性脑梗塞患者血液流变学与血脂变化的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腔隙性脑梗塞患者血液流变学与血脂变化的观察南通医学院附属医院(226001)戴宝珠,朱秉武我们对32例腔隙性脑梗塞(腔梗)患者进行了血液流变学和血脂检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对象①32例患者系选自我院神经科住院病例,均按1986年全国...  相似文献   

18.
肺结核进展期病人血液流变学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35例肺结核进展期病人和36例健康人血液流变学指标的观察结果显示,肺结核进展期患者全血粘度、血浆粘度、体外血栓形成长度与重量增加和血沉均明显增快(P〈0.01),血小板粘附率升高(P〈0.05)、红细胞电泳时间延长(P〈0.01)。提示肺结核进展期存在高粘滞血症和体外血栓易于形成。降低血液粘度、改善微循环可能是辅助治疗肺结核的一个环节。测定血液流变学指标对肺结核病情观察、活动性判定及疗效评价,可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血小板聚集功能及血脂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比较70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50名正常人空腹静脉血的血液流变学、血小板聚集功能及血脂水平。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小板最大聚集率、血脂水平均有明显增高,且血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与血小板最大聚集力、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均呈正相关。结论:在治疗2型糖尿病的同时,积极改善血液流变学、血小板聚集功能及血脂水平可能有益于综合控制糖尿病病情。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高压氧治疗脑梗死的血液流变学变化。方法将64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32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高压氧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12天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高压氧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改善,接近正常水平,对照组仅有部分血液流变学有改善,但不如高压氧组明显。结论高压氧可以明显改善血液流变学的各个指标,可利用血液流变学作为高压氧治疗的疗效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