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资料与方法
2004年1月~2005年1月我院内科共收住糖尿病人63例。我们对63例糖尿病患者进行了程序化健康教育,其中男48例,女15例,年龄36~72岁,平均为45±5岁。平均空腹血糖9.56±3.08mmol/L,餐后2小时血糖为11.02±2.92mmol/L。合并冠心病13例,合并脑血管病11例,同时合并心脑血管疾病者36例,糖尿病足9例。每位病人入院后,我们都对患者进行糖尿病健康教育。[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2型糖尿病饮食控制的依从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患者只要很好地遵从医嘱,控制饮食,才能减少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为了阐明患者控制饮食的必要性和特点,我们对112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41人非糖尿病被检查者,应用调查问卷和抽血检测血糖的方法,分析不同糖尿病血糖控制情况下,糖尿病患者饮食遵医行为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刘芳 《中国冶金医学杂志》2007,24(6):715-716
运动疗法是2型糖尿病综合治疗中的重要方法之一,我科2004年3月至2005年3月对收治的40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运动疗法的指导和护理,其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H)、低密度脂蛋白(LDI。)明显下降,收到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5.
目的通过对460例老人体检者的空腹。餐后二小时血糖浓度的测定分析。提高对糖尿病的诊断准确率,方法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460例空腹和餐后二小时血糖的浓度.结果餐后二小时血糖测定值在糖尿病诊断上明显高于空腹血糖.结论在糖尿病的诊断上应对患者进行空腹和餐后二小时血糖同时监测,以免在糖尿病的诊断上出现漏诊。 相似文献
6.
目的进一步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100g馒头餐试验,对80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空腹血清胰岛素值进行测定。胰岛β-细胞功能和胰岛素抵抗采用稳态模型(HOMA-β和HOMA-IR)进行计算。结果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均与HOMA-IR(分别r=0.364,P<0.01;r=0.312 P,<0.01)和糖化血红蛋白(分别r=0.358,P<0.01;r=0.344,P<0.01)呈正相关,与HOMA-β呈负相关(分别r=-0.442 P<0.01,r=-0.311 P<0.01)。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之间具有高度的相关性(r=0.814 P<0.001)。结论胰岛β细胞功能缺陷和胰岛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升高的主要原因,餐后2小时血糖水平对空腹血糖有着较大的依赖性。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的四大要素——有效、早期、平稳、全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目前已有糖尿病患者达4000万人,居世界第2位。但血糖控制达标率却不理想。2007年对北京市36家一、二、三级医院2077例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状况调查发现,HbA,c〈6.5%、空腹血糖(FBS)〈6.1mmot/L和餐后2小时血糖(2h—BS)〈8.0mmol/L的达标率分别是24.6%、19.7%和19.0%。达标不理想的原因主要是在控制高血糖的治疗方面没有做到规范化。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医饮食护理对Ⅱ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响.方法 将24例Ⅱ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患者给予常规糖尿病饮食护理和中医饮食护理,B组患者仅给予常规糖尿病饮食护理,分别记录给予饮食护理后3周末患者空腹血糖及餐后两小时血糖的测量值,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给予饮食护理后,患者血糖均下降,但A组患者餐后两小时血糖的下降更为显著(P﹤0.01).结论 中医饮食护理有利于Ⅱ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的控制. 相似文献
9.
磺脲类药物失效的2型糖尿病间断胰岛素治疗的疗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病程较长的2型糖尿病患者常继发磺脲类药物失效,为探讨间断胰岛素治疗磺脲类药物失效的2型糖尿病的疗效,现对15例继发磺脲类药失效的2型DM患者进行了观察,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型糖尿病继发磺脲类药失效患者15例,间断胰岛素治疗前均使用最大剂量的磺脲类药物。男8例,女 相似文献
10.
王庆开 《中国实用医学研究杂志》2002,1(1):62-63
目的 探讨食品交换份法和主食固定法对糖尿病病人饮食治疗的疗效对比;方法 将既往已接受主食固定法糖尿病饮食教育指导的门诊病人随机分成实验(食品交换份法)组和对照(主食固定法)组,每组100例,向病人讲解有关饮食冶疗知识,给实验组病人赠送自行印制的“糖尿病饮食治疗及食品交换份”资料,让病人按食品交换份法控制饮食,要求对照组病人按已接受过的饮食教育方法控制饮食,实验期3个月,观察实验前后的空腹及餐后血糖、HbAte及BMI情况,请病人自我评估饮食治疗执行情况;结果 实验组及对照组各有68例及64例病人按时复诊完成实验,两组病人空腹及餐后血糖、HbAte均较实验前明显下降,实验组下降优于对照组,饮食控制自我评估也优于对照组;结论 食品交换份法进行糖尿病饮食治疗易于为病人掌握接受,对血糖控制效果优于主食固定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 研究肥胖和超重与血糖异常之间的关系及控制体重的重要性。方法 测量被调查者的身高、体重、腰围覆臀围等指标以计算体重指数(BMI)和腰臀比(WHR),研究BMI、WHR与空腹血糖及餐后2小时血糖之间的关系,并进行直线相关性分析。结果 被调查人群中肥胖超重的现患率显著升高(28.62%),肥胖超重者空腹血糖及餐后血糖水平较正常组明显升高,肥胖超重与空腹血糖及餐后血糖水平之间呈正相关。结论 肥胖超重是影响血糖水平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以往大多数的医生和病人只把空腹血糖作为诊断和疗效监测的惟一指标。实际上 ,餐后 2小时血糖是诊断的金标准 ,是评估疗效的真正尺度。回顾我院诊治的 10 6例患者 ,研究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取 10 6例全部空腹血糖≤ 14 0mg/dl的Ⅱ型糖尿病患者 :空腹血糖正常而餐后 2小时血糖诊为糖尿病者 3 2例 ;空腹血糖控制良好者 74例。其中男 4 7例 ,女 5 9例 ;年龄 4 1~ 80岁 ;病程最长者 3 0多年 ;有并发症者 4 6例。研究方法 :空腹血糖控制良好的 74例患者酌情测餐后 2小时血糖 3~ 5次 ,取平均值 ,再按病程划分 5个阶段。结果 :见表表 1 0… 相似文献
14.
目的:正确认识血糖(BG)和尿糖(UG)之间的对应关系,以提高糖尿病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方法:对170例糖尿病患者的晨尿尿糖,空腹及餐后2h血糖进行测定分析,结果:多数糖尿病患者尿糖与血糖测定值呈正相关,但部分患者检验结果尿糖阴性而血糖增高,部分患者空腹血糖阴性而餐后2h血糖超正常范围。结论:应同时检查尿糖、血糖,有时还需要检查餐后2h血糖,才能使诊断准确无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餐后2h血糖水平对于诊断糖尿病的意义。方法选择1047例糖尿病疑似患者进行口服糖耐量试验。结果分别以餐后2h血糖及空腹血糖水平作为糖尿病诊断标准,进行比较。以餐后血糖为诊断标准仅为以空腹为诊断标准漏诊率的1/8。结论2hPG做为诊断标准更有利于患者及早发现、控制糖尿病,也更具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17.
将78例2型糖尿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对观察组进行连续3个月糖尿病教育。结果:观察组第3个月末糖化血红蛋白、胆周醇、甘油三酯、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每周主动运动和监测血糖的频次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糖尿病人进行糖尿病教育可有效提高病人自控水平,有利血糖和血脂的控制。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诊断中生化检验技术的应用.方法 方便选取该院于2019年6—12月时段内收治的41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组,同期接受体检的41名健康人为对照组,两组对象均接受生化检查,对比分析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以及糖耐受度的差异.结果 研究组空腹血糖(8.76±2.21)mmo... 相似文献
19.
2型糖尿病患者甲状腺激素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104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轻症组和重症组,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测定血清游离T3(FT3)、游离T4(FT4)、rT3、促甲状腺激素sTSH(TSH),并与47例正常人对照组作比较.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轻症组FT3水平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重症组与正常组比较,FT3水平差异亦有显著性 (P<0.01),FT4、rT3与sTSH测定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糖尿病患者FT3水平与血糖水平呈现负相关.结论 糖尿病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FT3降低的程度与疾病的严重程度一致,糖尿病患者应当重视甲状腺激素的测定,以利于早期筛查和防治. 相似文献
20.
龙淑芳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3(2):80-8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入院前对糖尿病相关知识及并发症的掌握。方法:建立问卷调查表了解患者年龄、身高、体重、糖尿病病史、既往有无高血压、高血脂、有无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有无低血糖的发作,对药物治疗有无了解,血糖监测的频率及是否检查过糖化血红蛋白进行调查;入院后对所有患者完善血脂、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的检测。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接受饮食控制和糖尿病教育的不足50%;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等并发症的知晓率为27.7%;曾经查过糖化血红蛋白的占38.2%,其中糖化血红蛋白超过7%的占59.1%;存在高甘油三酯血症的占58.3%;空腹血糖大于6.1mmol/l和餐后血糖大于7.8 mmol/l的各占39.6%和49.7%。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基本知识缺乏及对慢性并发症的知晓率低,是导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难以治疗达标的原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