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心阻抗血流图(lmpedance Cardiogram简称ICG),又称为心阻抗图或阻抗心动图。1966年kudiceb应用阻抗血流图测量心输出量,并提出kubicek计算公式。近十几年来已有近百篇文献验证了kubicek公式的可靠性,引起医学界的关注,此项技术现已广泛用于实验和临床研究。国内在七十年代中期,将此项技术应用于生理和心血管病的研究,目前正在我国推广普及。  相似文献   

2.
<正> 心输出量的测定,对了解循环功能有重要参考意义。非创伤性心阻抗图,目前已广泛用于临床。实验研究及临床观察均证实,该法能较可靠地反映心输出量变化。导纳与阻抗均为一物理量,且两者互为倒数关系。因此,心输出量既然可用阻抗来计算,那么也同样可用导纳来计算。Ito 等通过相关研究,表明导纳法测定心输出量几乎与阻抗法测得值完全一致。由于导纳法不需要计算基础导纳y,从而使计算简单,结果也更可靠。恒压式导纳图仪有一恒压自动调节系统,较恒流式阻抗图仪的抗干扰能力强,仪器工作稳定,描记图形重复性好。故导纳图已渐受到临床工作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3.
心输出量的测定,对了解循环功能有重要参考意义。非创伤性心阻抗图,目前已广泛用于临床。实验研究及临床观察均证实该法能较可靠地反映心输出量变化。导纳与阻抗均为一物理量,且两者互为倒数关系。既然可以使用阻抗来计算,那么也可以采用导纳来计算。Ito等通过相关研究,表明导纳法测定心输出量几乎与阻抗法测得值完全一致。由于导纳法不需要计算基础导纳  相似文献   

4.
<正> 心阻抗图是一种无创性测定心输出量的有效方法,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研究的领域。此方法不仅可对心输出量进行有效测定,还可测定收缩及  相似文献   

5.
<正> 阻抗血流图(Impedance plethysmogram)是常用的无创伤性心血管功能检测方法,早年主要用于肢体血流、肺血流及脑血流的测定。六十年代Kubicek等在阻抗血流图的基础上设计了阻抗心动图(Impedance cardiogram,以下简称ICG),用以进行心输出量的无创伤性测定。此后国内外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发现ICG除估计心输出量之外,还能同时提供许多生理和病理信息。多年的实验和  相似文献   

6.
CFM-Ⅰ型自动心功能监测仪,经对比研究表明该仪器自动测量结果可替代常规手算法,其智能化性能已达到美国BOMED公司八十年代推出的新型心输出量监测仪NCCOM3型水平,且稳定性、重复性良好。该仪器的主要特点是应用电脑分析心阻抗图,提供既能同时显示所记录心电图、心音图、心阻抗图的波形,又能打印出波形及每搏量、心输出量等13项心功能参数值,在波形中明确标志各特征点,当自动打印的波形中特征点与心动周期时相不符合或在处理较复杂心阻抗图时,操作人员可作修正,从而提高仪器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7.
据文献报道:心导纳图测算心输出量和血流动力学改变,优于阻抗法,操作简便,重复性好,是一种非创伤性测定心输出量较为可靠的方法,与创伤性检查非常接近。我院应用心导纳图对80例I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变化进行了观察研究,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心阻抗容积图(ICG)计测收缩时间间期(STI)和应用Kubicek氏公式计算心输出量,为无创伤性心功能检查方法之一。最近又用肺阻抗图(IPG)诊断肺心病,但影响因素甚多,微分波射血始点(简称B点)的定  相似文献   

9.
心前区高频阻抗图简称心阻抗图或心血流图,是一种无创伤性心脏功能检查的方法。近年来,国内外应用阻抗法测定心输出量方面有了较大进展,但着重于图形分析的报道较少。现对62例心阻抗图图形初步分析如下。 检查对象 62例心阻抗图中男性41例,女性21例。按病种分类:冠心病19例(其中陈旧性心肌梗塞6例),高血压病7例,心肌病5例,风湿性心脏病3例,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1例,心律失常12例,另有15例为正常对照组。 方法 仪器 用上海安源医疗用品厂的DXT—Ⅱ型血流图仪匹配以XDY—Ⅰ型心电心音  相似文献   

10.
本文应用心阻抗图对51例正常儿童按Kubicek公式测算获得正常值。测算了平均基础阻抗(ZO)、每搏输出量(SV)、心输出量(CO)、心指数(CI)、射血前期/射血期(PEP/LVET)、心肌收缩功能指数(Q-Z)、左室功能指数(HI)。並测其收缩时间间期(STI)与心率作回归统计分析、因而心阻抗图是一项适合于儿童中测定心泵功能和心肌收缩功能的有价值的非侵入性方法。  相似文献   

11.
本文根据阻抗血流图理论和稀释原理导出用血液稀释阻抗法测定心输出量的计算公式。经模拟实验验证,计算流量值与实测值之间有很好的相关性(γ=0.98)。  相似文献   

12.
<正> 本院用心阻抗血流图的一阶导数图,对43例未经治疗的甲亢患者进行了心输出量、心脏收缩时间间期的测定。结果显示心输出量增高,PEP 明显缩短,P/L 值变小。PEP 缩短有助于T_3型甲亢之诊断,及老年型甲亢和冠心病之鉴别,5例甲亢患者治疗好转后,复查心输出量及PEP 均恢复至正常,有助于甲亢疗效的观察。该项检查无损伤性,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整体阻抗法测定心输出量的临床应用可行性。方法7例多发性外伤患者,经床边应用热稀释法和整体阻抗法同步测定心输出量,每次每种方法均测定3次后取均值,对所得数据进行相关分析和t检验。结果热稀释法与整体阻抗法测定心输出量的相关分析表明二者呈线性相关,相关性良好;热稀释法与整体阻抗法所测心输出量数值接近,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整体阻抗法检测心输出量稳定、可靠且无创伤性,可作为临床重危病人长期连续监测的手段。  相似文献   

14.
<正> 利用高频阻抗法测定心输出量,自从Kubicek等报告后,国内外已做了不少工作,阻抗法测定心输出量与心脏收缩时间间期(STI)是属于非创伤性的左室功能测定法,这种方法还可以用于了解心脏疾病的其它血流动力学指标,为临床血流动力学的研究提供了较为可靠的参数。近年来对心阻抗图(ICG)的报告繁多,但由于方法不一,仪器型号不同,许多观察指标不能标准化,众说不一,以致直接影响了心输出量等参数的数值,给临床与科研造成了紊乱。为此我们分析100例正常人ICG,探讨一些参数的影响因素,为将来统一最佳参数提供一些数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整体阻抗法测定心输出量的临床应用可行性.方法 7例多发性外伤患者,经床边应用热稀释法和整体阻抗法同步测定心输出量,每次每种方法均测定3次后取均值,对所得数据进行相关分析和t检验.结果热稀释法与整体阻抗法测定心输出量的相关分析表明二者呈线性相关,相关性良好;热稀释法与整体阻抗法所测心输出量数值接近,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整体阻抗法检测心输出量稳定、可靠且无创伤性,可作为临床重危病人长期连续监测的手段.  相似文献   

16.
阻抗图与导纳图测定心输出量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心阻抗图与导纳图是一种比较新的测定心脏功能的检查方法,具有无创伤、简便、可重复的特点。但测量计算方法较多,尚缺少统一的标准。为探讨各种方法的可靠性,我们对34例健康人应用心阻抗微分图两种方法及导纳微分图共三种不同方法测量计算心输出量,心脏指数进行比较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自Kubicek氏于1966年提出应用阻抗法测定人体心输出量后,屡见实验资料与临床报道,国内有关地区也作正常健康人之调查值,由于仪器装置性能及记录方式等不统一,所测数值也有所差异。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新近召开阻抗血流图经验交流  相似文献   

18.
用心阻抗非线性法与染料稀释法进行对照研究,同时测定40例患者心输出量。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心输出量测定值具有极显著的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92(P<0.01)。心阻抗非线性法优于Kubicek法,使心输出量的测定值准确性得到提高,适宜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作者应用无创性心阻抗血流图检查技术,对肺心病患者和不同年龄的正常人各100例进行了心输出量和收缩时间间期的测定。 肺心病组与正常组比较,突出表现为射血前期  相似文献   

20.
黄建辉 《重庆医学》2013,(26):3182-3184
胸腔电生物阻抗(thoracic electrical bioimpedance,TEB)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是一种基于胸阻抗血流图(impedance cardiogram,ICG)的间接测量方法,利用心脏射血所引起的胸部血流阻抗的改变来计算每搏射血输出等血流动力学参数,包括:每搏输出量/每搏输出量指数(SV/SVI)、心输出量/心脏指数(CO/CI)、外周血管阻力/外周血管阻力指数(SVR/SVR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