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骨骼是肺癌最易发生转移的部位之一,全身骨显像是发现肺癌骨转移的首选方法[1].本研究分析我科2005年4月至2008年10月行全身骨显像检查的1 329例中老年肺癌患者的全身骨显像结果,从中发现中老年肺癌患者放射性核素全身骨显像规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全身骨显像、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CA)153和血清抗酒石酸盐酸性磷酸盐(TRACP)5b表达水平在老年乳腺癌伴骨转移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84例乳腺癌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中43例伴骨转移的患者设为观察组,41例无骨转移患者纳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血清中CEA(t=7.587,P0.001)、CA153(t=14.19,P0.001)和TRACP5b(t=13.56,P0.00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多发病灶患者血清中CEA(t=6.638,P=0.044)、CA153(t=7.587,P0.001)和TRACP5b(t=3.354,P=0.002)水平明显高于单发病灶组;观察组转移病灶数与CEA(r=0.513,P0.001)、CA153(t=0.541,P0.001)及TRACP5b(t=0.589,P0.001)水平呈现显著正相关;全身骨显像、CEA、CA153和TRACP5b联合诊断的灵敏度、一致率明显高于单独指标,特异度水平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全身骨显像、CEA、CA153和TRACP5b联合检测可有效提高老年乳腺癌伴骨转移患者诊断的敏感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3.
核素骨显像诊断老年性肺癌骨转移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评价核素骨显像在诊断老年性肺癌骨转移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用SPECT核素全身骨显像探测及分析骨转移灶。结果 核素骨显像检出骨转移灶为100.0%,明显高于X-CT(30.0%)及X线平片(25.0%),且发现肺磷癌和肺腺癌发生骨转移率最高。结论 核素骨显像对老年性肺癌骨转移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肺癌患常会发生骨转移.特别是晚期病人骨转移比率高达26%以上。发生骨转移后,病人极其痛苦,是致死的重要原因。目前临床用^99mTc-甲基二磷酸盐(^99mTc-MDP)进行全身骨显像检查是判定肿瘤骨转移的最好方法.其灵敏度超过目前其他医学检查技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骨扫描对老年人骨转移癌的临床价值。方法 总结1992年10月至1999年9月我院收珠老年人骨转移瘤的临床资料,核素骨显像的检查。结果 1.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男女比例为4.9:1。各种肿瘤的临床伴随症状以贫血,低热、骨痛明显。3.笏部位以累及肋骨的转移瘤最多见(19.6%),其以腰骶椎(18.2%),肺癌以肋骨国我见,旬腺癌以腰骶椎转移多见。结论素骨显像简便、安全和灵敏,对骨转移瘤诊  相似文献   

6.
范照冬 《山东医药》2007,47(5):54-54
2003-2005年,我们应用伊班磷酸钠辅助治疗乳腺癌多发性骨转移38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研究对象为同期收治的78例乳腺癌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6~64岁。原发癌均为术后病理证实,全身骨显像和X线、CT和MIR检查证实有多发性骨转移,伴有明显骨痛;均未行化疗、放疗或已经停用4周以上,心、肝、肾功能基本正常,生活质量评分(KPS)≥30分;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99m)Tc-亚甲基二磷酸盐(MDP)全身骨显像对单侧膝关节及周围骨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单侧膝关节及周围骨恶性病变15例患者(恶性病变组)及单侧膝关节及周围骨良性病变15例患者(良性病变组)~(99m)Tc-MDP全身骨显像,用目测法分析其~(99m)Tc-MDP全身骨显像特点。以两组30例患者健侧膝关节为对照组,采用半定量法(最大放射性摄取值),分别对良性病变组、恶性病变组和对照组放射性浓聚程度进行分析。结果恶性病变组与良性病变组最大放射性摄取值有统计学意义〔(211. 85±4. 67) vs(106. 64±9. 64); Z=-2. 97,P<0. 05〕,恶性病变组及良性病变组与对照组最大放射性摄取值(40. 52±9. 13)均有统计学意义(Z=-3. 181、-3. 297,均P<0. 05)。结论~(99m)Tc-MDP全身骨显像放射性分布特点对单侧膝关节及周围骨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告了97例经痰癌细胞和/或病理学证实的肺癌患者骨显像的结果。对不同病理类型肺癌骨转移的特点和规律。骨转移区域分布以及肺癌患者发生骨痛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肺癌骨转移发生率为66%,单发骨转移18例,多发骨转移46例,平均转移病灶数2.9,不同病理类型肺癌骨转移区域分别为胸部49.4%,肖柱389%,肢体25.7%,骨盆17.5%,颅骨9.3%。  相似文献   

9.
恶性肿瘤常有骨转移 ,统计表明 ,进行放射性核素骨显像的肿瘤患者中约有 5 0 %已有骨转移。检测恶性肿瘤患者有无骨转移 ,对肿瘤分期、选择治疗方案及判断预后都很重要。本文对 88例同时进行骨显像与磁共振成像 (MRI)的恶性肿瘤患者的影像资料进行了对比分析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恶性肿瘤患者 88例 ,男 70例 ,女 18例 ,平均年龄 6 2 .9± 12 .8(2 8~ 86岁 ) ,均为评价有无骨转移而行核素骨显像及 MRI检查 ,所有患者均经病史、临床表现、活检和手术病理检查确诊。研究方法 :核素骨显像采用美国 GE公司生产的Millennium MG型双探头 …  相似文献   

10.
乳腺癌患者手术后常有手术侧的肩关节部位疼痛,原因多种多样,早期判断是否为骨转移对患者的后续治疗意义重大。2004—2009年,我们对146例乳腺癌术后术侧肩关节疼痛患者分别进行1—3次核素全身骨显像。现对其结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赵小凤 《山东医药》2006,46(20):61-61
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仪(SPECT)骨显像具有高度敏感性,对判断恶性肿瘤骨转移有重要价值。2005年1~12月,我们共为276例患者行SPECT骨显像检查,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杜辉海  刘智刚  熊巍 《临床肺科杂志》2011,16(10):1573-1574
目的探讨血清骨钙素水平与肺癌骨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 IA)分别对原发性肺癌和正常人血清骨钙素水平进行检测,然后再通过核素全身骨显像扫描方法将肺癌患者分为骨转移患者和非骨转移患者。结果肺癌骨转移组血清钙素水平显著高于肺癌无骨转移组和正常组(P〈0.05),并且血清钙素水平与肺癌骨转移病灶数目呈正相关;不同细胞类型肺癌血清骨钙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癌发生骨转移时,伴随着血清钙素水平的提高,因此血清钙素水平的检测,可用于肺癌骨转移的诊断。  相似文献   

13.
恶性肿瘤病史及骨质疏松症状均为核素全身骨显像的重要适应证,恶性肿瘤患者中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较高。核素骨显像虽非诊断骨质疏松症的标准,但其定量分析法及主观判断法对于诊断癌症患者是否合并骨质疏松症和骨折,以及对多个椎体骨折进行术前评估定位也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总结骨纤维结构不良(FD)的核素骨显像特征,并与原发性骨肿瘤、肿瘤骨转移以及Paget's病等鉴别.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2010年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骨质疏松和骨病专科门诊或者病房收治的27例FD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FD患者均接受常规<'99>Tcm-MDP全身骨显像并经手术病理证实.对<'99...  相似文献   

15.
核素全身骨显像定量分析对肾性骨病的诊断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45例正常人及16例肾脏病患者进行了全身核素~(99)Tc~m-MDP骨显像定量分析。根据骨骼摄取示踪剂程度的不同,将显像分为高、中、低三个活性等级(以Y,R,G表示),并与X线检查结果比较。16例患者均显示全身骨代谢明显异常,表现Y及R区显著增高(P<0.001),而X线检查仅10例显示有骨病征象。4例经维生素D治疗前后的核素扫描对比,显示Y区有明显下降,但X线检查未见明显变化。表明全身核素骨扫描对肾性骨病的早期诊断、鉴别诊断和疗效评价有较重要意义,为一有价值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各种肺疾患肺性肥大性骨关节病(HPO)的发生率、治疗后HPO的消失率以及骨显像的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 对360例各种肺疾患患者的亚甲基二膦酸盐核素骨显像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360例各种肺疾患患者HPO的发生率为4.7%,其中肺癌患者为4.7%,肺部良性疾患为4.8%.16例肺癌经手术或化疗后HPO消失14例....  相似文献   

17.
恶性肿瘤.特别是前列腺癌、肺癌、乳腺癌等常在疾病早期就有骨骼的转移。如能早期发现.对于治疗方案的选择和预后都有很大的帮助。核素骨显像(ECT)CT检查目前已经成为临床常用的肿瘤检查手段.二者相互比较和印证可以提高对骨转移瘤的诊断正确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人附睾蛋白4(HE4)等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全身骨显像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骨转移的诊断价值, 分析NSCLC骨转移的骨骼分布特点。方法本研究为队列研究, 采取非随机抽样的方法, 收集2021年7月至2022年6月于湖北医药学院附属随州医院接受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和99mTc-MDP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成像全身骨显像的NSCLC患者83例为研究对象, 根据有无发生骨转移分为骨转移阳性组32例和骨转移阴性组51例。比较2组基础资料(性别、年龄)和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HE4、血清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质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 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NSCLC患者发生骨转移的危险因素, 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对NSCLC患者发生骨转移的诊断价值。结果骨转移阳性组HE4、CEA、CYFRA21-1水平均高于骨转移阴性组, 分别为HE4[198.60(141.37, 357.99)]μg/L比[94.43(64.36, 116.72)] μg/L;CEA[5.17(2.44, 47.88)]μg/...  相似文献   

19.
不同病理类型老年肺癌骨转移的特点及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不同病理类型老年肺癌骨转移的特点和规律。方法 依据 2 94例经病理证实老年肺癌骨显像的结果 ,对 1 61例有骨转移病人的部位、病理类型、分期等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老年肺癌骨转移的发生率 54.7% ,骨转移的部位以胸部骨骼为最多 ,其它依次为脊柱、骨盆 ;腺癌较其它病理类型更易发生骨转移 ;淋巴结侵犯越广 ,则骨转移机会越多。结论 老年性肺癌应常规行全身骨显像 ,骨转移为老年性肺癌预后不良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99m Tc-MDP骨扫描在前列腺癌骨转移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326例前列腺癌患者行99m Tc-MDP全身骨扫描;入院后即抽取空腹静脉血3 mL以透射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CRP),采用分光光度法检测血清碱性磷酸酶(ALP)、Ca、P。结果99mTc-MDP骨扫描显示无骨转移(阴性)195例;有骨转移(阳性)131例,其中Ⅰ级62例、Ⅱ级25例、Ⅲ级44例。与99m Tc-MDP骨扫描阴性者比较,骨扫描阳性者血清CRP水平升高( P<0.01),但血清ALP、Ca、P水平无明显变化(P均>0.05)。结论99mTc-MDP全身骨扫描可作为诊断前列腺癌骨转移的筛选手段,血清CRP越高,99m Tc-MDP全身骨扫描阳性率就越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