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心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负性情绪及血糖控制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黎倩  廖运先 《护士进修杂志》2007,22(10):933-934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及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8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均给予药物治疗,干预组同时予心理干预,4周后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两组病人情绪变化,同时测定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血、尿常规及电解质、肝肾功能。结果治疗前后心理干预组SAS、SDS评分减分显著多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前后干预组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下降值显著多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心理干预能显著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改善血糖控制。  相似文献   

2.
心理行为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情绪障碍及糖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冬梅  马健芸 《护士进修杂志》2008,23(12):1136-1138
目的观察心理行为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和糖代谢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提供行之有效而无毒副作用的辅助治疗方法。方法将100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接受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心理行为干预,测定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焦虑量表(HAMA)、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量表(HAMD)、抑郁自评量表(SDS)、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以及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PG2 h)、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情绪障碍均得到改善,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两组患FPG、PG 2 h、HbAlc水平均有所下降,治疗组效果更好(P<0.05)。结论心理行为干预可以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负性心理状态及紊乱的糖代谢,有助于患者血糖的控制。  相似文献   

3.
葛燕燕 《全科护理》2012,10(11):963-964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伴抑郁、焦虑病人糖代谢及情绪的影响。[方法]将120例2型糖尿病伴抑郁、焦虑病人随机分为干预组、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病人进行认知、心理、行为等综合护理干预。应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汉密尔顿抑郁自评量表(HAMD)评定病人情绪,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前后SAS、HAMD评分及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变化。[结果]护理干预后,干预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HbA1c比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病人焦虑、抑郁情绪比对照组明显改善(P<0.01)。[结论]对糖尿病病人实施多层次、全方位、科学的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病人的焦虑、抑郁心理,并有效改善糖代谢。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综合心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及糖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2002-06/2004-05在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门诊就诊及住院的67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n=34)和对照组(n=33)。对照组单独采用药物治疗(格列齐特,80mg,3次/d),干预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集体心理治疗和个人心理治疗相结合的方法给予综合心理干预,以座谈的方式进行,且要求家属参加,1次/周,1h/次,疗程6周,由心理医师进行实施。干预内容包括支持性心理治疗、放松疗法、行为矫正疗法。采用36项简式健康状况调查问卷、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分别于干预前及干预第6周末评定两组患者情绪变化。同期进行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的实验室检查。结果:两组患者均完成治疗和问卷测量,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两组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比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干预组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②干预前两组36项简式健康状况调查问卷各项目评分值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干预结束后干预组各项目评分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干预后对照组各项目评分值均显著低于干预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干预组干预后各项目评分值均显著高于干预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③干预组干预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实验室结果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干预组干预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实验室结果均明显低于干预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综合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糖尿病患者的抑郁情绪及血糖水平,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心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抑郁情绪及糖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抑郁情绪及糖代谢的影响。方法:将67例2型糖尿病伴抑郁情绪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4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单独采用药物治疗。研究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心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第6周末评定临床疗效,同期实验室检查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结果:治疗第6周末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第6周末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糖尿病患者的抑郁情绪及血糖水平。  相似文献   

6.
心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探讨心理干预对其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将10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接受糖尿病常规治疗,治疗组联合心理干预,观察4 w。于治疗前及治疗1 w、2 w、3 w、4 w末采用症状自评量表评定心理健康状况,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定焦虑抑郁状况及心理干预效果,同时检测空腹血糖的变化。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治疗后两组症状自评量表、汉密顿焦虑量表、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及空腹血糖测定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但治疗组各时段均较对照组下降显著(P<0.01~0.05)。结论2型糖病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心理干预能显著缓解其焦虑抑郁情绪,提高原发病疗效,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负面情绪及糖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本科诊治的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护理干预),各50例,根据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2组患者心理状态,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水平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护理后SAS评分和SDS评分均显著减少(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护理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以及Hb A1c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显著提升(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够有效调节2型糖尿病患者的负面情绪,改善患者糖代谢水平,提升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综合治疗对糖尿病伴负性情绪障碍患者的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96例糖尿病伴负性情绪障碍患者随机分为3组即药物组、干预组及综合组.分别给予降糖治疗、降糖治疗加心理干预、降糖治疗合并抗抑郁抗焦虑治疗加心理干预,疗程4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2、4周进行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以及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IL)评定,并测空腹血糖(FBG)和餐后2 h血糖(2PBG).[结果]治疗后SDS和SAS评分综合组和干预组均显著低于药物组,但综合组情绪改善更快;FBG和2PBG下降以综合组和干预组均好于药物组,综合组与干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GQOIL评定综合组和干预组均明显好于药物组,但综合组生活质量改善更快.[结论]综合治疗对糖尿病伴负性情绪障碍患者的疗效好,能迅速缓解负性情绪,更好的控制血糖,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糖尿病肾病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因素及心理行为干预的效果。方法 将231例糖尿病肾病患者根据焦虑自评量表及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分为负性情绪组121例与非负面情绪组110例,分析糖尿病肾病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因素,将负性情绪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61例与对照组60例,均给予药物治疗,研究组联合心理行为干预。干预前后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焦虑自评量表及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比较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尿素氮、血肌酐水平。结果 干预后研究组与对照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尿素氮及血肌酐水平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P<0.01),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研究组与对照组焦虑自评量表及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P<0.01),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家庭人均月收入<3 000元、糖尿病肾病病程≥7 a、疾病分级≥Ⅲ级及透析治疗是糖尿病肾病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因素,心理行为干预能显著缓解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负性情绪,促进血糖和肾功能指标改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家属支持对糖尿病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将10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采用一对一交流、集体访谈、有形资料等系统的家属支持,进行干预和监督,对照组未采用该方法,其余治疗方法相同。均于干预前后进行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定,并测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结果干预后实验组的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家属支持有利于糖尿病患者负性情况的治疗,能更好的控制血糖。  相似文献   

11.
强直性脊柱炎96例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心理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心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96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进行心理f*-I卷调查,根据患者存在的焦虑、抑郁心理问题实施心理干预2周,再次进行SAS和SDS自评量表评分.结果:本组心理干预前SAS、SDS评分较国内常模高,两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干预后患者SAS、SDS评分较干预前低,两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存在明显的焦虑、抑郁心理,实施心理干预后患者焦虑、抑郁心理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2.
家庭访视对社区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心理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家庭访视对社区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 将162例社区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各81例,对照组仅给予药物治疗,干预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家庭访视,比较2组血糖控制情况及心理状况,心理状况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定.结果 干预6个月后,干预组血糖控制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家庭访视可明显改善社区糖尿病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并有助于血糖控制.  相似文献   

13.
帕罗西汀治疗2型糖尿病抑郁焦虑患者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帕罗西汀对伴抑郁、焦虑情绪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46例伴抑郁、焦虑情绪的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各23例,研究组除糖尿病常规药物治疗外,辅以帕罗西汀20mg每天早餐后顿服,对照组仅进行糖尿病常规药物治疗,治疗前后行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并分别测定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GHbA1 c)、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结果两组治疗后SAS、SDS、FPG、2hPG、GHbA1 c均有所下降,但研究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5);两组TG、TC、LDL改变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罗西汀可以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抑郁、焦虑症状,有助于血糖的控制。  相似文献   

14.
心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伴发抑郁患者的影响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伴发抑郁患者的影响。方法将60例2型糖尿病伴抑郁症状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心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第4w末评定临床疗效,同期检测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结果治疗4w末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治疗4w末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糖尿病伴发抑郁患者的抑郁症状及血糖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综合干预对伴有抑郁情绪的糖尿病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84例伴有抑郁情绪的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采用综合干预,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和自制的糖尿病健康知识测评表对2组患者在综合干预前后进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糖尿病健康知识知晓评分、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测定.结果 观察组在综合干预2个月后抑郁自评量表评分、糖尿病健康知识评分及血糖控制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综合干预可有效提高糖尿病伴有抑郁情绪患者的心理应激水平,改善患者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的依从行为及糖尿病相关知识,起到防病治病的双重效果.  相似文献   

16.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1):4953-4954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6月于我院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100例。患者均存在抑郁、焦虑等情绪障碍,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给予黛力新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性。结果两组患者均于治疗前后进行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和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治疗后两组患者SDS、SAS评分均有显著下降,除对照组SAS评分外,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SDS和SAS评分下降幅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黛力新联合心理干预治疗能够有效改善血液透析患者焦虑、抑郁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临床可加以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7.
桂艳丽  赵书英 《现代护理》2007,13(24):2270-2271
目的探讨合理情绪疗法(REBT)对改善中年意外伤害患者心身症状的效果,为临床心理护理提供有效的方法。方法将120例中年意外伤害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在临床治疗的同时采用合理情绪疗法(REBT)进行心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不予特殊干预。两组分别于入院48~72h和入院两周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分别评估患者的心理状况。结果干预组患者SAS、SDS标准分,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与对照组干预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与对照组干预后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对照组不同住院日期前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合理情绪疗法能有效改善中年意外伤害患者的不和理认知和情绪,为临床心理护理提供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呼吸内科老年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综合性护理干预的疗效。方法:将96例伴发焦虑和/或抑郁情绪的呼吸内科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56例)和对照组(40例),干预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与护理基础上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观察干预前后(6周)焦虑自评量表(SAS)分值、抑郁自评量表(SDS)分值、临床症状积分及肺功能相关指标变化。结果:(1)呼吸内科老年患者伴发焦虑和/或抑郁情绪的发生率为34.9%(96/275)。(2)干预前,两组SAS分值、SDS分值、临床症状积分、FEV1/FVC值、FEV1(L)值及FEV1(%)值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后,干预组的SAS分值、SDS分值及临床症状积分均显著低于干预前(P<0.01),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组的FEV1/FVC值、FEV1(L)值及FEV1(%)值均显著高于干预前(P<0.01),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呼吸内科老年患者存在焦虑抑郁情绪,综合性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其焦虑抑郁情绪、肺功能及提高临床疗效,是呼吸内科老年患者治疗与康复的有效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肿瘤放疗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将77例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38例和对照组39例,对照组给予放疗及常规治疗,干预组在放疗及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分别于放疗前后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对两组进行测试,分析心理护理对肿瘤放疗患者情绪的影响.结果:放疗后干预组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心理护理使肿瘤放疗患者焦虑、抑郁程度明显减轻,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不孕症患者的焦虑与抑郁状况,并进行心理干预效果评估。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对100例不孕症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与对照组100例健康受试者调查结果进行比较;对患者实施4周针对性心理干预后再次测评SAS及SDS 1次,并进行心理干预前后的比较。结果:观察组SAS及SD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心理干预后,观察组SAS、SDS评分及焦虑、抑郁发生率均较心理干预前下降(P<0.01)。结论:针对性心理干预可有效减轻不孕症患者焦虑、抑郁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