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刺法是针灸临床取得疗效的主要环节之一。“五刺”是《灵枢·官针》篇记述的五种针刺方法,该篇刺法大体分为三类,五刺即其中的一类。《官针》篇说:“凡刺有五,以应五脏。”五刺根据不同的疾病部  相似文献   

2.
针灸治疗中的“五刺法”源于《灵枢·官针篇》中的一种治疗方法。其中包括:半刺、豹纹刺、关刺、合谷刺、输刺五种。它们以其特有的操作手法,相对于不同的病症,临床上有其独到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魏连海  王卫 《中国针灸》2007,27(4):315-315
五刺法是《内经》刺法中的一类,包括半刺、豹文刺、关刺、合谷刺和输刺等5种刺法。《灵枢.官针》:“凡刺有五,以应五藏。”对此张志聪在《素问集注.官针》有:“五脏之气外合于皮脉肉筋骨,五脏在中,故取之外合而应于五脏也。”这种从五脏与五体(皮、脉、肉、筋、骨)的对应关系出  相似文献   

4.
刘金法 《四川中医》1997,15(6):14-15
《素问·刺要论》曰:“病有浮沉,刺有浅深,各至其理,无过其道。”人体不同组织的病变,所采用的针刺方法各不相同,《灵枢·官针》概括人体表、脉、肉、筋、骨五体的不同,分别论述了多种利皮、刺脉、刺肉、刺筋、刺骨的方法,系统掌握这些刺法将有利于提高针灸临床疗效。现就《内经》中有关五体刺法的论述,谈谈自己的肤浅认识。一、《内经》五体刺法的内容1.刺皮法:《灵枢·官针》中的毛刺、半刺、直针刺均属刺皮法。“毛刺者,刺浮痹于皮肤也”,即浅刺皮毛以治皮痹;“半刺者,浅内而疾发外,无针伤肉,如拔毛状,以取皮气”,即…  相似文献   

5.
《灵枢·官针》曰:“凡刺有五,以应五脏”。五刺法(半刺、豹文刺、关刺、合谷刺、输刺)是按照五脏(肺、心、肝、脾、肾)合五体(皮、脉、筋、肉、骨)的关系分为五种刺法的总称。随着对五刺法的广泛运用及深入研究,众多医家在传统五刺法治疗五体疾病的基础上,扩展至内外妇儿各科疾病的治疗。笔者通过系统治疗文献,将五刺法的临床运用及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6.
论《内经》“五变主五输”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内经》针刺理论中颇具特色的“五变主五输”的含义及指导意义 ,揭示了“五变主五输”动态调治思想中后世较少论及的“子行母气”和“预先刺之”的五输穴运用方法 ,阐明了其中所反映的五输穴因时取穴的内容 ,对于挖掘和完善五输穴的理论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7.
<正> 《内经》针前五法是指用于针刺前的“扪、切、推、弹、抓”五种辅助手法(以下简称“五法”)。这些手法可见于《内经》许多篇章之中,如《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云:“刺涩者,必中其脉,随其逆顺而久留之,必先按而循之……。”《灵枢·刺节真邪篇》云:  相似文献   

8.
在既往研究基础之上,结合《素问·缪刺论篇》《针灸甲乙经·缪刺》及出土汉代医简等现有证据,并基于胡天雄、黄龙祥的学术观点,考证《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外三阳五会”具体指代何经、何穴。认为《素问·缪刺论篇》尸厥一条与《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关系密切,应采录自扁鹊医书,但因传世本《素问·缪刺论篇》对扁鹊医书原文抄录有误,具体为心主之误、阴阳之误、穴位之误,造成了“外三阳五会”解读上的错误。经考证与校订,认为“外三阳五会”所指应为关冲、足窍阴、少泽、至阴、厉兑五穴。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小针刀“五点刺法”治疗小儿慢性扁桃体炎的效果。方法-对218例小儿慢性扁桃体炎患者.用小针刀五点刺法组与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50%,对照组有效率74.31%,两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针刀“五点刺法”治疗慢性扁桃体炎的效果显著,方法简单,不良反应轻,是一种安全、有效、经济的临床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由于“二十七气所行,皆在五输”,所以重视五输治疗有一定的临床意义。探寻经旨,可以发见《内经》五输治疗思想有如下特点:一、应用范围广泛经中言治多为五输取穴。如《灵枢·厥病》:“肝心痛,取之行间,太冲”、“肺心痛,取之鱼际,太渊”,所取之穴皆为五输中的经穴。类此经中例证颇多,不必悉列。《素问·离合真邪论》更明确指出:“有余不足刺诸经荣输脏输也。”五输取穴所以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是由于它们分布于四末,而“四末阴阳之会者,此气之大络也。”  相似文献   

11.
《灵枢·官针》篇刺法之释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刺方法是针刺治疗疾病取效的关键之一 ,《内经》对其早已有详细的阐述 ,尤其在《灵枢·官针》篇中提出了“九刺”、“十二刺”和“五刺”等刺法 ,这些刺法对后世的刺法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 ,其中很多已成为当今临床常用而有效的针刺方法。但是在分别归属于“九刺”、“十二刺”和“五刺”的刺法中 ,存在着不少意义相同或相似的刺法 ,为此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归类、分述。浅层刺法类1.刺皮毛 即九刺中的毛刺和五刺中的半刺。其方法为浅刺皮毛 ,刺得浅 ,出针快 ,要求不出血 ,仅以皮肤潮红为度。这也是与要求出血的刺络疗法的不同之处。现…  相似文献   

12.
《灵枢·官针》曰:“凡刺有五,以应五藏。”这是从五脏应合五体(皮、脉、筋、肉、骨)的关系分成的五种刺法。在临床治疗中,结合临床表现和病理关系,灵活运用,治疗一些常见病证,现报道如下。1.半刺《灵枢·官针》曰:“半刺者,浅内而疾发针,无针伤肉,如拔毛状...  相似文献   

13.
泽漆又名“五朵云”“五盏灯”“五台头”“猫儿眼睛草”等,名称有十余种,为大戟科Euphorbia helioscopiaL.的全草,味辛苦凉,性微寒,有小毒。具有抗癌、化痰散结、逐水消肿功能,对回缩肿大的肝脾有较好作用。仙人掌,又名“刺龙包”“刺老包”“刺杖”“红虎刺”等,为五茄科植物  相似文献   

14.
杨刺在五痹中的应用(200080)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沈克艰痹证是临床常见病证,也是针灸治疗最为广泛的一种疾患。杨刺为《内经》十二刺法之一的治痹针法:“正内一,傍内四而浮之。”笔者近来应用杨刺法治疗该证,效果满意。现略举数例,其心得体会,备载于后。痹证...  相似文献   

15.
淋巴管炎是因外伤化脓菌“链球菌、葡萄球菌”从破损的皮肤浸入淋巴管而引起的急性炎症。疖肿感染电常并发此症。中医称为“红丝疔”。我们在临床上遇到五例因对抗生素过敏,而单用针刺治疗获得满意的疗效,介绍如下: 一般资料男性5人,女性1人。26岁至50岁3人,50岁至70岁2人。发病部位均为上肢,经二次治疗,疗效达100%。治疗方法处方:灵台、内关、阿是穴“沿着红线两端刺”,伴有高烧者加大椎、合谷、内庭。针刺方法:先刺灵台穴、大椎穴(用园针不留针),然后针刺内关、合谷、内庭,最后沿着红线两端针尖相对,再横刺阿是穴,留针三十分钟。方解:灵台、大椎是督脉穴,灵台  相似文献   

16.
《灵枢·官针》篇说:"凡刺有五,以应五脏"。五刺法是按照五脏合五体(皮、脉、筋、肉、骨)的关系分成五种刺法的总称。随着对五刺法的深入研究及广泛运用,众多学者将五刺法的治疗范围有所延伸,笔者通过多方查阅资料,将五刺法的临床运用及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7.
刺五体法,即刺皮、刺脉、刺肉、刺筋、刺骨法。本文根据《内经》中有关理论,分别对这五种刺法加以研讨,并介绍了临床具体运用的方法,且分别举出案例,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18.
该文通过检索筛选、归纳、整理近10年颈源性头痛(CEH)的相关文献,发现《官针》针法广泛应用于CEH的治疗,其中“五刺”中有关刺、合谷刺和输刺,“十二刺”中有恢刺、齐刺、赞刺、短刺,“九刺”应用情况寥寥,临床上或单用针法,或配合其他方法,均取得了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9.
“项丛刺”是我们在学习运用《内经》刺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多针刺法。《灵枢·官针》篇中有九刺、十二刺及五刺等记载,主要阐述了针刺的部位、深浅、轻重、用针多少等使用准则。其中十二刺中的“齐刺”为“齐刺者,直入一,傍入二”,即正入一针,旁入二针,三针齐用,故称为“齐刺”,是属于一种多  相似文献   

20.
《难经》采摘《内经》英华,申演发明,使经义更切临床。六十二难至八十一难专论针刺,尤重五输刺。其中五输母子补泻之论,实为针刺机要,因此有必要试加探析。今将心得归纳如下:一、诸经五输各有主治六十八难提出:“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其实质在于井应邪在肝,应荥邪在心,俞应邪在脾,经应邪在肺,合应邪在肾。邪在肝,木乘土则心下满,刺井则治肝,其满可消。邪在心,火烁金则身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