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84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锦成 《陕西中医》2002,23(7):609-610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 :将 84例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内服中药溃疡结肠汤 (黄芪、白术、黄连、白芨、三七粉等 ) ,中西药联合保留灌肠 (苦参、白芨、黄柏、五倍子等 )。对照组用西药治疗。结果 :治疗组近期疗效 93 .1 % ,远期疗效 70 .1 %。对照组近期疗效 72 .5 % ,远期疗效 3 0 %。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P<0 .0 5 )。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是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溃结灵气雾弥散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69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评价“溃结灵”气雾弥散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门诊随机分组对照法 ,将 12 2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分为“溃结灵”气雾弥散灌肠组 (治疗组 ) 6 9例和SASP灌肠组 (对照组 ) 5 3例 ,对 2种方法治疗 2个月后疗效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治疗组6 9例中近期治愈 2 1例 ,好转 4 5例 ,总有效率 95 6 % ;对照组 5 3例中近期治愈 11例 ,好转 36例 ,总有效率 88 6 % ;两组疗效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1)。结论 :“溃结灵”气雾弥散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具有疗效可靠、使用安全、操作简便等特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肠道水疗中药肠浴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将6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治疗组运用肠炎Ⅰ号、肠炎Ⅱ号配合结肠途径治疗机保留灌肠,即采用肠道水疗中药肠浴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对照组采用西药柳氮磺胺吡啶保留灌肠,治疗1个月后观察疗效并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73.3%.2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肠道水疗中药肠浴法对于溃疡性结肠炎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4.
中西医结合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伍彦 《四川中医》2005,23(1):39-40
目的 :观察自拟加味三黄汤加思密达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 :将溃疡性结肠炎患者 10 5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 6 0例采用中药加味三黄汤加思密达保留灌肠 ,对照组 4 5例采用柳氮磺吡啶保留灌肠。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 6 3 33% ,对照组 37 7% ,有显著差异 (P <0 0 1)。结论 :中药加味三黄汤加思密达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佳、副作用小、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5.
薏苡附子败酱散加味治疗溃疡性结肠炎36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钱惠泉 《河北中医》2005,27(3):196-197
目的 观察薏苡附子败酱散加味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2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6例运用薏苡附子败酱散加味治疗,对照组36例用柳氮磺胺吡啶片治疗。2组均治疗2个月后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7.78% ,对照组为5 5 .5 6 % ,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 .0 5 )。结论 薏苡附子败酱散加味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6.
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慢性胃炎并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临床观察慢性胃炎并溃疡性结肠炎 6 7例 ,按肝气犯脾、寒热错杂、脾虚湿热、脾胃虚寒、气滞血瘀五型 ,均采用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结果 :治愈 2 6例 (4 0 4 % ) ,有效 37例(4 9 1% )。总有效率为 89 5 %。将慢性胃炎与溃疡性结肠炎疗效分开评价 :其中慢性胃炎治愈 2 6例 (4 0 3% ) ,有效 33例 (4 9 1% ) ;溃疡性结肠炎治愈 2 7例 (4 3 8% ) ,有效 32例 (4 9 1% ) ,各自治疗有效率分别为 89 5 %、 93 0 % ,二者疗效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其疗效相关性进一步证明慢性胃炎与溃疡性结肠炎在病理上密切联系 ,说明治疗本病应注意二者兼顾  相似文献   

7.
托里化腐生肌愈疡散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托里化腐生肌愈疡散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拟托里化腐生肌愈疡散灌肠 (治疗组 )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1 4 0例 ,并与锡类散灌肠 (对照组 )治疗 75例对照。结果 :治愈率 ,治疗组 65 .0 % ,对照组 4 5 .2 % ,经 χ2 检验 ,χ2 =7.76,P<0 .0 1 ,有极显著差异。结论 :自拟托里化腐生肌愈疡散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较中医药传统疗法疗效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134例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7例。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治疗;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健脾渗湿止血方加耳穴贴压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中医证候积分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 0. 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 46%,与观察组2. 9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 01%,高于对照组的76. 1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疗效显著,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中药白头翁汤加减治疗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6月—2017年12月收治的86例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随机数表法分组后明确2组所用药物;对照组(43例)采用美沙拉嗪肠溶片+安慰剂进行治疗;观察组(43例)采用中药白头翁汤加减进行治疗;观察2组药物治疗效果、症状积分以及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 35%)明显高于对照组(74. 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者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疾病复发率(2. 33%)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采用中药白头翁汤加减治疗对于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有良好的疗效,对于症状改善以及疾病复发情况效果显著,可促进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D)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照组16例用柳氮磺吡啶(SASP)及强的松治疗,疗程4周,治疗组30例另加用复方地黄汤保留灌肠,10天一疗程,共3个疗程.结果:总有效率对照组75.0%,治疗组96.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益气解毒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机制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益气解毒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机制 ,从其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抗氧自由基损伤、促进溃疡面愈合、改善全身症状、抑制复发等方面论述 ,以促进中西医结合在溃疡性结肠炎防治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补肾调冲汤治疗无排卵性功能性子宫出血78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自拟补肾调冲汤治疗无排卵性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8例门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8例,口服补肾调冲汤煎剂;对照组50例,口服安宫黄体酮.结果:治疗组痊愈率为67.9%,总有效率为94.8%,对照组痊愈率为50.0%,总有效率为88.0%,两组痊愈率及总有效率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补肾调冲汤治疗无排卵性功能性子宫出血具有标本兼治,伴随症状改善明显,且无副作用的特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3.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的肠道疾病,其现代医学病理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临床主要症状有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等,病程较长,缠绵难愈,治疗上颇为棘手。通过剖析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病因病机及辨证,有助于提高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从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出发,通过对以往文献的总结整理,探究采用内外合治,标本兼顾,攻补兼施治疗此病的现状,旨为进一步的临床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分析温针灸联合补脾益肠丸治疗脾肾亏虚型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截取2019年9月-2020年9月济南市市中嘉懿中医诊所收治患脾肾亏虚型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患者随机平均分入2组当中,参照组45例患者采取温针灸治疗,试验组45例患者采取温针灸+补脾益气丸治疗,治疗后比较组间患者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标本缓急治则是中医治疗原则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就标本的涵义、标本缓急的内容,结合历代医家对这一原则的论述,探讨标本缓急治则在临床上的具体运用,强调了标本缓急治则灵活变通的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许占民教授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经验撷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会珍  刘建平 《新中医》2002,34(11):14-16
许占民教授认为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慢性反复发作性疾病,证属本虚标实。急性发作期以标实为主,多由湿热内蕴所致;慢性静止期或慢性持续活动期则多表现为脾肾两虚或虚实夹杂。治当健脾益气固本,祛邪利湿治标,急则治标,缓则治本,或标本兼治,并辅以补肾、疏肝及活血之法。  相似文献   

18.
总结王庆国教授治疗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诊治经验。他依据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等活动期的具体病变特点,认为本病病因以湿热之邪、脾肾虚损、情志失调等因素多见,治疗总以清热化湿、疏肝调脾为法,同时不忘补益人体正气,重视脾肾二脏。从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的病因病机、常见证型以及临床所用方药等方面进行了总结分析。  相似文献   

19.
青黛散为主治疗溃疡性结肠炎118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近14年入院治疗的118例UC病人的分析,探讨青黛散保留灌肠配合中药口服治疗UC的临床经验。结果显示:近期治愈48例;有效65例;无效5例。提出了:UC是全身性疾病在结肠的局部表现,治疗上应采用整体和局部相结合的方案,即攻补兼施,标本兼治。取效较好  相似文献   

20.
溃疡性结肠炎(UC)为肠道免疫炎症性疾病,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现代医学认为其发病可能与自身免疫、变态反应、遗传、环境、感染、精神紧张等因素有关。中医药在治疗UC手段多样、个体针对性强、疗效确切。临床上使用健脾温肾法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从根本上驱除病因、标本兼治,使脾气健,肾阳复,对提高UC临床疗效、降低复发率有着积极意义。本文作者从中医角度阐明脾肾阳虚是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反复发作持续不愈的根本病机,并通过临床病例论述附子理中汤保留灌肠治疗UC的确切疗效和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