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β阻滞药具有抗高血压、抗心绞痛、抗心律失常等特性,但有产生心力衰竭、心动过缓、心传导阻滞以及诱发支气管痉挛等副作用,长期以来都认为β阻滞药对全麻有危险性,有人主张术前应停药,但有人主张相反的意见。本文就这方面的问题作一综述。一、诱导、插管、手术刺激时的心血管反应高血压病人的循环很不稳定,因血压剧烈波动又常致严重后果。Fox 等报道两例高血压病人在气管插管后,由于心血管剧烈反  相似文献   

2.
连硬阻滞和全麻病人异丙酚的血药浓度测定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与方法:应用荧光光光谱法测定连硬阻滞和全麻病人静注新型静脉麻醉药异丙酚的血药浓度以及一次静脉给药后人体内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异丙酚投入量与测得的荧光强主间有良好的线性关系。血药浓度-时间曲线方程为:C=0.2106F-7.1933。结论:异丙酚在两组病体内过程符合药代动力学三室模型。  相似文献   

3.
硬膜外阻滞加浅全麻的应用   总被引:49,自引:0,他引:49  
硬膜外阻滞加浅全麻的研究已不少,对其评说各家不一,本文就其应用及目前的研究结果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在老年病人上腹部手术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评价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对老年上腹部手术病人循环及应激反应状态的影响。方法  30例ASAⅠ~Ⅱ级、择期上腹部手术老年病人 ,随机分为单纯全麻组 (对照组 )和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组 (研究组 )。两组全麻诱导和维持方法相同 ,全麻诱导用咪唑安定 0 0 5mg/kg、芬太尼4 μg/kg、丙泊酚 1 5mg/kg、阿曲库铵 0 2mg/kg、琥珀胆碱 1 5mg/kg。研究组于诱导前取T9~ 10 椎间隙行硬膜外穿刺置管 ,注入 2 %利多卡因 3~ 4ml,测定麻醉平面后给追加量 ,麻醉平面控制在T4平面以下。间断静注咪唑安定、芬太尼和阿曲库铵并吸入 0 5 %~ 1%异氟醚维持麻醉。于麻醉前、切皮后 10分钟、切皮后 1小时、术毕时采外周静脉血测定血清皮质醇、血管紧张素 Ⅱ (A Ⅱ )、白细胞介素 6 (IL 6 )的浓度 ;记录循环指标、全麻药用量及术中知晓、术后躁动情况。结果 研究组血清皮质醇、A Ⅱ浓度在手术 1小时、术毕时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两组间血清IL 6水平无显著性差异。研究组术毕时HR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术中SBP、DBP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5和P<0 0 1)。 30例病人术毕血清IL 6浓度与手术时间呈正相关 (r =0 5 7,P <0 0 5 )。研究组全麻药用量和术后躁动例数低于对照组 ,而术中知晓例数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5.
对β受体阻滞药的重新认识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欧洲心脏病学第23届年会(ESC 2001)上,多数学者认为β受体阻滞药用于慢性心衰已从禁忌证转变为常规治疗,这给麻醉医师带来了一条重要的信息。因为多年来我们在麻醉中都顾虑使用β阻滞药:(1)其降低心肌收缩力,降低心率和血压,也降低心肌耗氧;(2)它与麻醉药或麻醉方法有协同作用,术中应用会影响血液动力学稳定;(3)心脏手术时应用可能影响心脏复跳和功能,甚至复苏后是否出现心脏传导阻滞;(4)过去我们手术中的β阻滞药比较单一,普萘洛尔(心得安),药效强,对心脏(β_1)和血管(β_2)都有抑制作用,不易掌握。  相似文献   

6.
小儿麻醉应用异丙酚全麻加硬膜外阻滞70例报告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异丙酚是一种新型快速短效的静脉全麻药,其临床特点是起效快、持续时间短暂、苏醒迅速。我们从1993~1995年将异丙酚用于小儿外科手术的麻醉500例,包括新生儿、婴儿、幼儿及儿童手术的麻醉。经临床观察发现此药在婴儿与儿童的麻醉诱导用量与维持用量有其不同的规律。今选择以异丙酚全麻加硬膜外阻滞70例,ASAⅠ~Ⅱ,以阐明不同年龄组用药剂量的关系。资料与结果新生儿外科手术包括先天性食管闭锁3例,小肠闭锁5例,肠梗阻6例,食管裂孔疝等其它先天畸形6例;婴幼儿及儿童外科包括胸。腹部肿瘤、畸形矫正共50例。麻…  相似文献   

7.
甲亢术前及围手术期中β受体阻滞药的应用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术前准备及围手术期用药对甲亢症状的控制程度与药代动力学密切相关,在严格掌握禁忌症的条件下,经β受体阻滞药准备的病人可选用各种麻醉,安全性亦高。本文报告了麻醉方法和围术期用药方法,强调了围术期血药浓度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使用催醒宁、氨茶碱1胃复安或美解眠催醒全麻时人血浆β-内啡肽(β-EP)水平的变化。方法:40名全麻手术患者随机分成四组,手术结束时每组分别静注催醒宁、氨茶碱、胃复安或美解眠,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用药前后患者血浆中β-EP含量。结果:上述药物有产生催醒作用的同时患者血浆β-EP水平也呈显著升高,其中催醒宁组升高68%,氨茶碱组63%,胃复安组52%,美解眠组46%(P〈0.01)。结论:全  相似文献   

9.
冠心病是临床常见的心脏病,是当前对病人危害最大的心脏病。在我国冠心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术前合并冠心病的手术病人增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病人麻醉和手术的危险性。鉴于胸段硬膜外阻滞(TEA)能改善心肌血运,我们将胸段硬膜外腔麻醉与全麻复合(CGEA)用于30例合并冠心病病人的手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异丙酚全麻复合硬膜外和单纯异丙酚全麻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对BP、HR、血儿茶酚胺、皮质醇和血气等的影响。方法:44例行LC患者随机分成异丙酚全麻组(A组,22例)和异丙酚全麻复合硬膜外组(B组,22例)。术中连续监测HR、BP和和SpO2,分别分时段测定血气及血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及皮质醇(COS)浓度。结果:(1)气腹时A组HR和BP均明显增加(P<0.05);B组各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2)气腹时两组PaO2、HCO3均明显增高(P<0.05),但两组间各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3)E、NE及COS浓度,气腹时A组有明显差异(P<0.05);B组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异丙酚全麻复合硬膜外用于LC时机体应激反应轻,是较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1.
全麻和硬膜外阻滞术后脉搏血氧饱和度变化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2.
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对上腹部手术病人应激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30,自引:5,他引:30  
目的 观察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对上腹部手术病人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26 例择期行上腹部手术的病人,随机分为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组(GEA组)和单纯全麻组(GA组),每组 13例。分别测定麻醉前、切皮时、切皮后 1 h、术毕拔管各时点血浆皮质醇(Cor)、血管紧张素 -Ⅱ(A Ⅱ)、β- 内啡肽(β- EP)和白细胞介素 10(IL- 10)水平。结果 血浆Cor在拔管时两组均高于麻醉前(P<0. 05);在切皮时、切皮后1 h,GA组明显高于GEA组(P<0 .05);与麻醉前基础值比较,GEA组术中无明显升高。A- Ⅱ- GEA组拔管时高于麻醉前(P<0 .05);GA组切皮后1 h、拔管时均较麻醉前明显升高(P<0. 05)。两组病人β- EP术中、拔管时均上升,与麻醉前比较,GA组明显升高(P<0. 05)。两组病人 IL -10术中、拔管时均呈上升趋势,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能减轻但不能消除上腹部手术病人的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3.
婴幼儿硬膜外阻滞注药速度与阻滞范围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4.
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在全麻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 评估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ISBPB)在全麻患者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选择择期全麻下单侧卜肢手术患者60例,随机均分成三组.三组采用同种方案麻醉诱导,丙泊酚术中麻醉维持速率为75 μg·kg-1·min-1,根据MAP监测值调整雷米芬太尼注药速度以维持MAP波动在基础值的10%~20%范围之内.Ⅰ组插管后在超声引导下于患侧肌间沟穿刺并同定20G静脉留置针;Ⅱ组按常规方法完成操作,两组均注入0.375%罗哌卡因20 ml后连接微量注射泵以5 ml/h速度输注0.375%岁哌卡因直至手术结束;Ⅲ组不实施臂丛阻滞.比较Ⅰ、Ⅱ组神经阻滞操作时间、术中麻醉药物用量及术后疼痛情况.结果 Ⅰ组患者术中雷米芬太尼用量低于Ⅱ、Ⅲ组(P<0.05或P<0.01),呼之睁眼时间Ⅰ组短于Ⅲ组(P<0.05),Ⅰ组拔管后5、10 min的VRS明显低于Ⅱ、Ⅲ组(P<0.05或P<0.01).结论 超声引导下ISBPB在全麻患者中应用效果确实,可显著减少镇痛药物用量.  相似文献   

15.
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与单纯全麻的比较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比较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和单纯全麻在围术期对机体应激、炎性、免疫等方面的影响。使用全麻加硬膜外麻醉能有效地抑制手术引起的应激反应,稳定循环状态,减少并发症,使病人在术中更为安全平稳,麻醉效果更为可靠,术毕清醒快,术后镇痛有利于术后病人咳嗽咯痰,并且能减轻围手术期对T细胞亚群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艾司洛尔对全麻病人血浆胆碱酯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艾司洛尔是一种新的β受体阻滞药,能广泛的用于各种心血管疾病,如室上性心动过速、高血压及心绞痛的治疗。因其分布半衰期2min,消除半衰期9min这一起效迅速、超短效的作用时间的特点,使其在围术期的应用中优于其他β受体阻滞药,受到临床重视,并日渐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7.
18.
全麻病人静脉注射瑞芬太尼的药代动力学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评价全麻下成年病人瑞芬太尼的药代动力学。方法择期手术成年病人10例, ASA Ⅰ或Ⅱ级,在全麻平稳后静脉注射瑞芬太尼5μg·kg~(-1),分别在给药前即刻、给药后1、2、3、5、7、10、 15、20、25、30、45、60、90min 分别取动脉血1.5ml。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法测定瑞芬太尼血药浓度。结果瑞芬太尼血药浓度-时间曲线变化符合二房室模型。分布半衰期(1.6±0.5)min,消除半衰期(22±10)min,血浆清除率(2.1±0.4)L/min 及表观分布容积(66±29)L。结论本研究瑞芬太尼的药代动力学参数中表观分布容积与国外研究结果存在明显不同,提示不同种族群体间的药代动力学变化可能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9.
术前医学心理治疗对全麻病人苏醒的影响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全麻病人苏醒期因恐惧和焦虑的心理状态,多有躁动发生;而且气管拔管可刺激交感神经使病人血压急剧升高,易导致心脑血管意外。为了防止上述情况的发生,临床上多使用镇静催眠药和镇痛药及降压药物如乌拉地尔等治疗[1-3],这样不仅延长麻醉恢复期,还会增加病人的治疗费用。本研究旨在评价术前医学心理治疗对全麻病人苏醒期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