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具有不同的药理性质,包括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选择性β_1受体阻滞剂及兼有β_2受体部分激动效应的β_2受体阻滞剂(如塞利洛尔)。本文总结了β受体阻滞剂的药理研究,着重介绍对塞利洛尔的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2.
β-受体兴奋剂临床药理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β-肾上腺素能受体兴奋剂(β-兴奋剂)是常用的一类平喘药,其中异丙肾上腺素问世最早,它对β_1和β_2受体均有兴奋作用。近十多年来应用比较广泛的有舒喘宁、间羟异丙肾上腺素、酚丙喘宁(fenoterol)、叔丁喘宁(terbutaline)、氯喘、氨双氯喘通、哌喘定(rimiterol)及KWD_(2131)等。它们都相对选择性地作用于β_2受体,因此有明显的舒张支气管的作用而较少引起心血管的副反应。药理作用舒张支气管哮喘病人气道阻塞的程度和性质可依据各种肺功能指标来判断,临床上常选择1秒钟用力呼气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_1)和呼气流量峰值(peak expiratory flow rate,PEFR),因为这两种方法都比较敏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高选择行β2受体激动剂硫酸沙丁胺醇治疗小儿急性轻中度支气管哮喘是否差于丙卡特罗。方法93例诊断为小儿轻中度急性支气管哮喘患儿,随机分为硫酸沙丁胺醇组(实验组)42例,丙卡特罗组(对照组)51例。分别记录患儿用药前和用药后第3,7,10,14 d的肺功能。结果用药后实验组和对照肺功能指标(FEV1%,PEF%)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改善(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患儿用药后第3,7,10,14 d肺功能指标FEV1%(P=0.36,0.72,0.52,0.63)和PEP%(P=0.50,0.59,0.62,0.83)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硫酸沙丁胺醇治疗小儿急性轻中度支气管哮喘在改善肺功能方面并不差于丙卡特罗。  相似文献   

4.
美喘清正名盐酸丙卡特罗,是近2年较普遍使用、具有优越选择性的β2受体激动剂,对支气管哮喘、喘息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具有疗效肯定,用量小、副作用较其他β2受体激动剂少的特点。我们于1996年4月开始用于临床,至今共有2例出现心律失常,特子报道。例1,患者男性,16岁,学生,因支气管哮喘发作,服用氨茶硷效差,加服美喘清,50μg,2次/日(系中国大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服后气喘好转,但于服后第3日出现胸闷、心悸、手指震颤。查体:脉搏144次/分,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部分T波有改变。嘱其停服美喘清,观察1日后则…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使用动态监测NT-proANP对中重度心力衰竭患者进行β_1受体阻滞剂的用药指导的临床效果。方法用"随机数字表分组法"将90例中重度心力衰竭患者分为45例一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进行动态监测NT-proANP的用药指导治疗。对比β_1受体阻滞剂的具体使用情况和临床疗效。结果进行治疗后,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的药物开始使用时间更短,其药物的平均使用剂量更多,其临床的总治疗有效率更高(P0.05)。结论使用动态监测NT-proANP的方法对中重度心力衰竭患者进行β_1受体阻滞剂用药指导的效果显著,可有效地提高β_1受体阻滞剂的平均使用剂量和临床疗效,且明显缩短β_1受体阻滞剂的开始使用时间。  相似文献   

6.
目前将心肌的交感神经受体的α受体分为α_1,α_2受体(α_1、α_2);β受体则分为β_1、β_2受体(β_1,β_2)。以往认为心肌中只有β_1受体。最近由于放射受体测定方法等的进展,已发现在大白鼠、豚鼠和兔子等动物的心肌内,4种受体的亚型都存在。众所周知,β_1受体具有影响心肌收缩力的作用和影响速率的作用,至于其它受体的生理作用尚不太  相似文献   

7.
二乙脲心安可作为治疗轻及中度高血压的第一线药物。它是一种无膜稳定作用的心脏选择性β受体阻滞药,对β_1肾上腺素能受体具有高度的选择性。取鼠心膜(β_1受体)和网状内皮细胞(β_2受体)进行放射配体结合研究,发现该药首先与β_1受体结合。二乙脲心安还具有部分激动β_2受体和微弱阻滞α_2肾上腺能受体的作用。部分β_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作用表现为:该药使人体白细胞上β_2受体密度减少30%。该药对哮喘患者几乎不引起支气管收缩。研究表明二乙脲心安能直接扩张周围血管。对高血压病人进行双盲交叉研究,比较二乙脲心安(200~400mg每天一次)与美托洛尔(100~200mg每天一  相似文献   

8.
盐酸Dopexamine是一种新的多巴胺类药物。盐酸 Dopexamine 对于β_2-肾上腺素能受体及 DA_1受体具有较强刺激作用,对于β_1-肾上腺素能受体激活作用较弱,对于α-肾上腺素能受体无刺激作用。盐酸 Dopexamine 对于β_2-肾上腺素能受体及 DA_1受体的激活作用,有助改善肾血流量,增加心泵出量。以4.8μg/kg/min 速度滴注盐酸 Dopexamine 可得到最大的血流动力学效应。长期应用盐酸 Do-pexamine 可产生耐药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分析盐酸氨溴索与盐酸丙卡特罗联合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8例肺炎患儿,利用抽签法将其分成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39例患儿接受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39例患儿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同时加用盐酸丙卡特罗、盐酸氨溴索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39例患儿的总疗效率为92.31%(36/39)显著性大于对照组的76.92%(30/39),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儿中,3例患儿发生不良反应,约为7.69%。治疗组患儿的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咳嗽消退时间以及退热时间等方面均显著性少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盐酸氨溴索与盐酸丙卡特罗联合用于小儿肺炎的治疗效果具有方便、安全以及高效等特点,适用于临床治疗、推广。  相似文献   

10.
哮喘的发病和治疗都与β肾上腺素受体(简称β受体)有密切关系。本文以呼吸道的β受体为主,介绍β受体与哮喘之间关系的研究进展。呼吸道内β受体特点及其功能呼吸道β受体亚型β_1与β_2受体在许多组织内同时并存,但在各器官或其不同部位中,β_1和β_2受体比率差异很大。两个亚型有时还可以互相转化。表1列出人及动物呼吸道β受体的亚型。呼吸道β受体功能呼吸道不同效应细胞的β受体功能归纳见  相似文献   

11.
Lebrec等在食管曲张静脉出血患者应用心得安后出血机会减少,肝血流量和门脉压显著下降。作者将疗效归因于心输出量减低。但Price等发现,正常人静注大剂量心得安后内脏血流量与心输出量分别下降29%与6%,并认为内脏血流减少较多为舒张血管的β_2受体被阻滞的结果。本文就选择性β_1受体阻滞剂(美多心安)和非选择性β_1β_2受体阻滞剂(心得安)对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心输出量、肝血流量和门脉压的影响进行比较。 18例经活检证实的肝硬化患者,近期均有食管曲  相似文献   

12.
柳胺苄心定及其在高血压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柳胺苄心定(labetalol)对α及β受体具有双重阻断作用,是一种疗效迅速、可靠且副作用小的新型降压药物。药效学和药物动力学动物实验证明,柳胺苄心定对β_1、β_2和α_1受体有阻断作用,而对α_2受体则无作用。降压效应主要通过阻断α受体引起外周血管扩张所致。本药对α_1受体的阻断作用约为酚妥拉明的1/6~1/10。由于支气管平滑肌及冠脉也存在α受体,故尚有扩张支气管平滑肌和冠脉的作用。柳胺苄心定的β阻断作用表现在心率减慢、心脏指数(cardiac index,CI)减少等方面。其对心脏β受体的阻断作用约为心得  相似文献   

13.
β型肾上腺素能受体(以下简称β受体)是受体领域中研究最早、最深入、最细致的一种。因此,了解β受体的作用机制有助于了解受体的一般特征。通常所说的心脏β受体系指β_1型受体而言,那么心脏上有无β_2受体?Cavlson于1972年首先在猫心脏上用药理学方法证明存在β_2受体,并证明β_2受体激动剂对心脏的变时性作用大于变力性作用,推测β_2受体存在于窦房结处较心室为多。采  相似文献   

14.
新型β受体阻滞剂—赛利洛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赛利洛尔(celiprolol)是第三代β受体阻滞剂,具有心脏选择性β_1受体拮抗和部分β_2受体激动以及血管扩张作用。它作为抗高血压和抗心绞痛药物,亦具有许多有益的辅助性能,因而优于其它β受体阻滞剂。  相似文献   

15.
肾上腺受体可分为α受体和β受体,其作用点都在平滑肌上。c受体可使心脏血管收缩,而β受体则使心脏血管扩张。β受体又分为β_1受体和β_2受体。β_1受体主要兴奋心脏血管平滑肌,使心脏血管扩张,而β_2受体则作用于周围血管和支气管平滑肌,使周围血管和支气管扩张。  相似文献   

16.
氯丙嗪为一抗精神病药,其副作用为,可致血压下降,甚至出现低血压休克,静脉注射尤甚。对此,不宜用α、β受体兴奋药肾上腺素治疗。这是因为α受体主要分布于血管,当其兴奋时,血管收缩,外周阻力增加,血压上升。β受体分β_1和β_2两个亚型,β_1主要分布于心肌,当β_1受体兴奋时,心肌收缩力加强,心输出量增加,表现为血压(主要是收缩压)升高;β_2主要分布于平滑肌,当β_2受体兴奋时,血管扩张表现为血压(主要是舒张压)下降。氯丙嗪可阻断α受体,兴奋  相似文献   

17.
高血压病人治疗的目标是将血压恢复至正常或理想的水平,减少心血管事件及其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如何围绕上述目标合理选用降压药是1个重要的临床问题。现将笔者多年临床休会报告如下。 β受体阻滞剂:其主要作用是降低心脏排血量及抑制交感活性有关。目前多选用对β_1受体有特异作用的制剂。β_1受体阻滞剂已经成为除了由冠脉痉挛引起的变异型心绞痛外的各类缺血性心脏病的基础性治疗药物,因此,在合并其他疾病如冠心病、心动过速、早搏、房颤时,β_1受体阻滞剂有双重作用。β_1受体阻滞剂对糖代谢、脂代谢也有一定的影响,所以在  相似文献   

18.
哌唑嗪长期治疗慢性顽固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10年来,许多学者对哌唑嗪(Prazosin)长期治疗慢性顽固性心衰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观察到较为满意的临床与血液动力学效果,现简要介绍如下.作用机理选择性抑制α_1肾上腺受体30年前,Ahl-quist 即提出α与β肾上腺受体,至1974年后又了解到α受体有突触前及突触后两种,前者为α_2受体,后者称α_1受体.α_1受体主要位于血管壁的平滑肌内,是引起血管平滑肌收缩的主要介导者;而α_2受体则与突触前释放去甲肾上腺素(去甲肾)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大鼠心肌梗死后心肌组织β_2肾上腺素受体(β_2受体)mRNA表达水平及β_2受体对细胞受体后信号3',5'-环化一磷酸腺苷酸(cAMP)含量和cAMP依赖蛋白激酶(PKA)活性作用的动态变化.方法:Wistar大鼠48只制备心肌梗死模型,随机分为梗死后2周组、4周组、8周组,另制备假手术模型为假手术组.分离心肌细胞.每毫升细胞悬液作为一份样品,按给药不同随机分为7类:①空白对照;②沙丁胺醇;③沙丁胺醇+百日咳毒素;④异丙肾上腺素;⑤异丙肾上腺素+ICI118,551(β_2受体拮抗剂);⑥异丙肾上腺素+阿替洛尔;⑦异丙肾上腺素+普萘洛尔,每类10份样品,测定cAMP含量和PKA活性.以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方法测定β_2受体、β_1受体mRNA表达水平.结果:心肌梗死后β_1受体mRNA表达水平逐渐下降(P<0.05),β_2受体mRNA水平在β受体中所占比例由19%升高至38%(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空白对照比较,在假手术组和梗死后2周组、梗死后4周组、梗死后8周组心肌细胞,沙丁胺醇可使cAMP含量分别升高98.1%、133.6%、147.7%和150.7%(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异丙肾上腺素比较,ICI118,551仅在梗死后8周组心肌细胞可抑制异丙肾上腺素升高cAMP含量的作用(P<0.05);阿替洛尔在假手术组和梗死后2周组、梗死后4周组细胞可抑制此作用(P<0.05);普萘洛尔在4组均可抑制此作用(P<0.05).ICI118,551仅在梗死后8周组心肌细胞可抑制异丙肾上腺素升高依赖蛋白激酶活性的作用达55.80%(P<0.05);阿替洛尔仅在假手术组和梗死后2周组心肌细胞可抑制此作用,分别为44.76%、34.59%(P均<0.05);普萘洛尔在假手术组、梗死后2周组、梗死后4周组、梗死后8周组心肌细胞均可抑制此作用,分别为49.60%、40.82%、40.64%、46.84(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肌梗死后β_2受体mRNA水平在β受体中所占比例升高.β_2受体激动显著升高心肌细胞cAMP含量和cAMP依赖蛋白激酶活性(P<0.05),对心肌梗死后心肌细胞的作用较正常心肌细胞增强.  相似文献   

20.
β_2受体激动剂(β_2A)是目前常用的支气管舒张剂,其吸入剂型因平喘起效快,作用可靠,全身副作用少而受到临床重视,甚至有人长年使用。然而,近年来的资料显示,长期的特别是大剂量用药对哮喘病人不利,甚至死亡率增加。为合理的使用β_2A.本文讨论β_2A气雾剂吸入用药对呼吸系统的副面效应和用药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