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目的 研究脑桥中央髓鞘溶解症(central pontine myelinolysis,CPM)的MRI特点.方法 通过对5例患者MR资料的分析,结合文献回顾性总结CPM的MRI诊断及鉴别诊断要点.结果 ①病变大多数局限于脑桥的中央部分,常呈对称性;②病变在T1W1上呈长或稍长信号,T2W1上呈长信号,在FLAIR上呈高信号.结论 MRI是检查CPM的有效方法,当有上述表现时高度提示CPM的可能.  相似文献   

2.
脑桥中央髓鞘溶解症临床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脑桥中央髓鞘溶解症(CPM)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3例CPM的临床资料,并综合分析国内外文献资料。结果 病因酒精中毒1例,肝移植术后1例,低钠血症1例。临床表现为急性起病,3例均有假性球麻痹的表现,四肢瘫1例,双上肢瘫痪1例,意识障碍2例。MRI均显示桥脑基底部长T1,长T2信号。3例均存活,2例恢复独立生活能力。结论 CPM发病与低钠血症、酒精中毒等因素有关.以假性球麻痹、四肢瘫、意识障碍为主要表现,MRI龚诊断CPM的重要手段。应用激素、B族维生素,以及控制原发病、防治并发症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5例桥脑中央髓鞘溶解症(CPM)患者的MRI表现,阐明MRI在诊断CPM方面的应用,以提高其诊断水平。方法:收集5例CPM患者的主要病史和临床表现。应用Philip Achieva 3.0T超导MR,采集从后颅窝底到颅顶的T1WI、T2WI、Fiair和弥散加权像(DWI)序列。结果:CPM的MRI表现为桥脑中央受累,皮质脊髓束的轴索无损害,无占位及水肿; T1WI呈低信号,T2WI及T2 Flair呈高、稍高信号,DWI呈高信号或等信号,增强后周边轻度强化或无强化;病灶呈"凸"字形,栗形或斑片状;少数累及基底节、皮层、小脑等脑桥外结构。结论:CPM的MRI表现较具特征性,MRI检查可为CPM的早期诊断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DEACMP)患者临床表现、头颅磁共振成像(MR)特点和诊断价值。方法分析36例DEACMP患者的临床表现、头颅MRI资料。结果 DEACMP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智能、人格改变;头颅MRI表现可分为3型:(1)神经核团受累型;(2)脑白质受累型;(3)皮质受累型。MRI特征:苍白球为对称性的卵圆形长T1、长T2信号,皮质下白质为对称性的弥漫模糊云雾状长T1、长T2信号,侧脑室周围白质和半卵圆中心双侧对称的点状、斑片状或融合性长T1、长T2信号病灶,偶见病灶主要位于大脑皮质。结论 DEACMP的诊断主要依靠病史、临床表现和头颅磁共振改变。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EV71型手足口病中枢神经系统(CNS)并发症急性期MR表现,探讨其影像学特点及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分析经实验室检测确诊为EV71型手足口病,临床诊断其伴CNS并发症的62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和影像资料,所有患儿均行头颅和/或脊髓MRI平扫及增强。结果 11例临床诊断脑膜炎者MRI均阴性;10例临床诊断为脑炎者仅1例MRI阳性,主要表现为右顶叶皮质下长T1长T2信号,伴轻度强化。41例脑干脑炎有30例MRI阳性,主要为脑桥延髓交界处长T1长T2信号;11例轻-中度强化,其中5例平扫阴性。17例脊髓炎者11例MRI阳性,9例为脊髓中央灰质长T1长T2信号、未见明显强化,(颈、胸和腰分别为4、3、2例),另2例表现为颈髓横贯性脊髓炎,均同时合并脑干。结论 EV71型手足口病CNS并发症MRI检查阳性主要是脑干脑炎,表现为稍长T1和稍长T2信号,增强MRI可发现平扫为阴性病灶,脑干脑炎可同时累及多个部位,合并颈髓横贯性脊髓炎是病情危重的征象。  相似文献   

6.
张丽丽  丁岩  卫华 《北京医学》2023,(6):529-532
目的 探讨脑桥中央髓鞘溶解症(central pontine myelinolysis, CPM)的临床特征、影像学特点及其变化和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收治的1例CPM患者随访前后的临床、影像学和预后资料。结果 本例患者男性,41岁,以吞咽困难、肢体瘫痪为临床表现,MRI表现为典型的脑桥中央部异常信号、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DWI高信号,FLAIR高信号。出院后第2个月、第8个月随访,患者无明显临床症状;出院后12个月随访,MRI结果提示脑干未见异常信号影。结论 CPM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早,但MRI改变可持续约1年。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12例MOG抗体相关脑脊髓炎MRI平扫及增强影像学表现,从而降低影像诊断误诊率。方法收集经临床最终证实的12例MOG抗体相关脑脊髓炎患者的临床及MRI影像资料, 12例患者均行MRI平扫及增强检查,通过分析患者性别、发病年龄、临床症状、发病部位及病变数目、病变平扫及强化特征,总结影像学征象,分析误诊原因,提高影像诊断准确率。结果 (1)男性3例,女性9例,年龄19-41岁,中位年龄27.5岁;(2)12例患者均有头晕头痛症状,其中听力减退伴吞咽困难2例,肢体麻木5例,癫痫4例,排尿障碍1例、意识水平下降7例,12例均无视神经症状;(3)其中1例为单发病变,其余11例为多发,12例患者共39个病灶,病变主要累及额叶(5/39)、颞叶(3/39)、枕叶(2/39)、顶叶(3/39)、岛叶(2/39)胼胝体(2/39)、脑桥(6/39)、脑桥臂(8/39)、大脑脚(1/39)小脑半球(1/39)、脊髓(6/39);MRI病变平扫39个病灶均表现为斑片状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33个脑实质内病灶,其中DWI高信号(31/33)、DWI...  相似文献   

8.
陈月兵  王振波  李德龙 《海南医学》2016,(24):4056-4058
目的:分析陈旧性脑损害继发皮质脊髓束Wallerian变性的MRI表现,提高该病的诊断正确率。方法收集扬州市中医院2012年9月1日至2016年2月29日期间收治的陈旧性脑损害继发皮质脊髓束Wallerian患者27例,MRI扫描序列包括T1Flair、快速自旋回波序列(FSE) T2WI、T2Flair及DWI功能成像,并对影像资料进行分析并总结。结果在原发病变基础上,可见继发Wallerian变性均沿皮质脊髓束方向分布,呈点、条片状异常信号影,MRI表现为T1略低信号、T2WI及T2Flair略高信号,DWI呈等、高信号;27例伴有同侧大脑脚萎缩,6例伴有同侧脑桥萎缩。结论 MRI是诊断陈旧性脑损害继发皮质脊髓束Wallerian变性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多系统萎缩(MSA)的临床表现与MRI特征及其临床亚型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30例MSA患者的临床及MRI资料。结果:橄榄脑桥小脑萎缩(OPCA),以小脑体征为主要表现;MRI检查为脑桥和小脑部萎缩,第四脑室扩大;T2W1出现脑桥小脑对称性高信号及脑桥十字征。纹状体黑质变性(SND),以锥体外系症状明显,MRI改变多位于基底核团,呈现壳核萎缩,T2W1显示壳核外侧缘缝隙样高信号。Shy-Drager综合征(SDS),以自主神经症状明显,出现早而且重;MRI未见特异性改变。结论:MSA诊断主要依据临床症状及神经系统异常体征和MRI特征,临床亚型诊断使MSA诊断细化,体现了系统病征特点,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脑桥中央髓鞘溶解症(CPM)是一种继发性脱髓鞘病,临床以四肢瘫痪、假性球麻痹和特殊的意识状态为特征,即“闭锁综合征”。现将经临床和核磁共振(MRI)诊断的7例CPM患者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报告2例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PACNS)病例MRI影像学表现,结合文献分析,提高对PACNS影像学特点的认识。方法:回顾性总结本院2例PACNS病例临床及MRI资料,并汇总分析文献报告的PACNS影像资料。结果:病例1,男性,35岁,以语言、认知功能障碍为主诉;病例2,女性,42岁,以癫痫发作为主诉。2例MRI平扫表现为双侧大脑半球皮质、白质多发长T1、T2信号灶,增强扫描其内可见点状、片状及脑回状强化;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提示脑内多发微出血灶,1例磁共振波谱成像(MRS)病灶区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减低、可见乳酸峰,灌注成像(PWI)病灶区域为低灌注,扩散张量成像(DTI)显示病变区域白质纤维束明显减少,血管壁高分辨成像,病灶附近小血管壁环状增厚并均匀强化。结论:典型PACNS的MRI影像学表现为大脑半球皮质及皮质下区多发长T1、长T2信号病灶,呈点状、脑回状强化,中小血管管壁增厚并强化,常见多发微出血灶。多模态MRI成像有助于PACNS诊断。  相似文献   

12.
MRI诊断应力骨折2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应力性骨折的解剖学和生物力学特征及MRI表现,提高对应力性骨折的MRI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临床随访或病理证实的24例不同部位应力骨折患者的MRI图像.结果 24例中,髂骨、耻骨、坐骨及股骨头颈部和上段2例,股骨下段4例,胫骨11例,胫骨上段和股骨下段同时发病3例,跖骨2例,腓骨中上段2例.MRI均可见骨髓腔内斑片状长T1、长T2水肿信号,范围远较平片广泛;3例骨皮质周围见环形或半环形长T1、长T2骨膜水肿信号;4例可见骨折线,冠、矣状位表现为髓腔内斜形或横形线条状长T1、短T2信号影,骨皮质中断;10例可见骨皮质增厚,呈长T1、短T2信号;软组织肿胀呈弥漫性长T1、长T2信号.结论 MRI能够更敏感地发现早期应力性骨折,为诊断和判断骨折愈合情况提供更多信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合并急性弛缓性瘫痪(AFP)的肠道病毒7l型(EV71)相关手足口病(HFMD)的临床及MRI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伴有AFP的EV71型相关HFMD患儿临床及MRI资料,并总结其临床及MRI特征。结果 14例患儿中,单上肢瘫痪1例、单下肢瘫痪1例、双上肢瘫痪2例、双下肢瘫痪1例、单侧偏瘫3例、四肢瘫痪6例,临床表现为相应受累肢体不同程度的肌力下降、肌张力减弱、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典型MRI表现为矢状位脊髓长条形、横断位相应节段脊髓前角斑片状长T1长T2信号灶。本组中同时合并脑干脑炎6例,MRI表现为延髓和桥脑背侧长T1长T2信号灶。结论 MRI是评价伴有AFP的EV71型相关HFMD脊髓及脑部病变范围、程度及观察预后的最有效影像学检查手段。伴有AFP的EV71型相关HFMD的MRI表现具有相对特异性,损害部位常位于脊髓前角、延髓及脑桥背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多系统萎缩 (MSA) 的临床、磁共振成像 (MRI) 特征及MRI对临床诊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MSA患者的临床及MRI资料,并探讨MRI特征与临床表现的关系。结果MSA的临床与MRI表现复杂,MSA c小脑体征突出,MRI表现为脑桥、小脑中脚、蚓部萎缩,T2WI出现脑桥、小脑中脚高信号,并与临床小脑损害特征具有较高的一致性(P<0.05) ;MSA p帕金森样症状明显,MRI改变多位于基底节核团,表现为壳核萎缩,T2WI壳核背外部低信号、壳核外侧缘高信号,后者与临床帕金森样症状无关联性(P>0.05)。结论综合分析临床资料与MRI信息有助于提高MSA各亚型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5.
脑桥中央髓鞘溶解症(附9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健安  肖波  熊舸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5,15(12):1905-1906,1908
目的 研究脑桥中央髓鞘溶解症(CPM)的临床特点和影像学及电生理改变。方法对1984~2003年该院诊治的9例CPM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影像学、电生理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CPM的病因主要与慢性酒精中毒、营养不良、快速纠正低钠血症等有关,临床以假性球麻痹和四肢痉挛性瘫痪为典型表现.MRI扫描可见脑桥中央髓鞘脱失灶,诱发电位也可见阳性发现。结论CPM是一种相对罕见的脱髓鞘疾病,临床症状及体征是诊断CPM的基础,头部MRI是诊断该病的重要手段,诱发电位可发现早期损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锥体束继发性损害的常规磁共振(MRI)表现及意义。方法:连续性收录分析2007~2008年在我院住院治疗,首次发病,病程在7 d内,有单侧肢体偏瘫及中枢性面舌瘫等体征,分别在急性期(7 d)内及亚急性期(14 d)以后进行一次及以上头颅MRI检查,确诊为单侧基底节或放射冠区单一梗死灶或单一血肿的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39例患者,其中脑出血13例,脑梗死26例,平均年龄(51.40±7.56)岁,均有肢体偏瘫的体征,并且在两次MRI检查之间神经功能逐渐恢复。所有患者第2次的MRI图像上,均在远离病灶的大脑脚、脑桥、延髓等一个或多个部位,相当于锥体束行程上出现大小不等、边缘不清的长T1短T2、或者长T1长T2的异常信号。结论:MRI可以检测到脑卒中后锥体束继发损害的现象,临床上注意脑卒中后病灶远端锥体束行程上出现异常信号,很可能就是其继发性损害表现,这对区分与新发脑梗死或炎症等其他病变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疤痕妊娠产妇的MRI影像学特征及其对治疗方案的指导意义。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证实为子宫瘢痕妊娠32例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其MRI影像学成像特点,并根据成像特点分析其手术治疗特点。结果 (1)32例患者中,MRI图像的孕囊清晰可见,子宫峡部可见稍长T1、稍短T2信号影(剖宫产瘢痕),强化不明显;(2)妊娠囊包膜完整者,MRI上表现为长T1或稍长T1、长T2环形信号影,囊内容物表现为长T1长T2信号,T2WI图像上较包膜信号强;妊娠囊包膜不完整者,其图像主要表现为稍长T1信号,稍长、等或稍短T2信号;(3)共8例患者孕囊完全植入子宫肌层,在子宫前呈"C"形、"反3"形,24例患者的孕囊呈宫腔内生长趋势,子宫肌层浸润,植入子宫壁较浅,与肌层有明显分界;(4)患者根据妊娠囊植入情况及子宫壁最薄处情况,主要采取腹腔镜下CSP电切术治疗。结论 CSP患者的MRI的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特异性,可为CSP患者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旨在探讨多序列MRI扫描在诊断腰椎压缩性骨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2月-2018年8月收治的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51例,患者均进行了MRI检查,进行常规快速自旋回波序列、快速自旋回波序列、脂肪抑制序列扫描,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资料,由主治医师分析总结51例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不同MRI扫描序列的图像表现,分析多序列MRI扫描在腰椎压缩性骨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51例患者共66个椎体出现凹陷形或扁平形改变,椎体压缩程度:压缩1/3的椎体36个,压缩1/3-1/2的椎体21个,压缩1/2的椎体9个。66个椎体后缘骨皮质在MRI图像中主要表现为骨皮质后缘上、下角后翘,后缘皮质则呈现成角改变,受压缩椎体为不均匀长T1信号,椎体内信号特征:T1WI扫描呈现低信号,T2WI扫描呈中等或稍高信号,脂肪抑制STIR序列多数患者椎体内呈现不规则高信号,椎弓根受累,同时可伴异常骨碎片及椎间盘影,16个椎旁软组织出现水肿、血肿。与手术结果对照,多序列MRI扫描检查对51例腰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诊断正确率为100%(51/51)。结论多序列MRI扫描诊断腰椎压缩性骨折正确率高,可有效显示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不同特征性征象,为临床提供可靠的影像学资料。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脑胶质细胞增生的磁共振成像(MRI)表现,并分析其特征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经开颅手术和病理检查证实、且有完整记录的脑胶质细胞增生患者18例的MRI表现,病程4个月至5年,平均2.5年。症状为头痛、头晕13例,面部肌肉抽搐3例,反复发作性意识丧失2例。扫描设备用GE Sigma 1.5 T MR扫描仪,均行常规MRI和增强扫描。结果 18例患者中,病变位于右侧颞顶叶和左侧颞叶各5例,右侧额叶4例,脑桥左侧3例和左侧小脑半球1例。组织学表现为神经节细胞变性、神经细胞嗜节现象及胶质细胞增生。MRI显示,病变直径1.6~4.8 cm,病灶表现为皮质或皮质下脑组织肿胀,呈片状略长T1、长T2信号;在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T2加权成像上病灶呈略高信号。结论 MRI对脑胶质细胞增生的诊断正确率较高且能综合多序列影像,对脑胶质细胞增生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桥脑中央髓鞘溶解症(CPM)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点.方法 对经临床及影像学检查确诊的8例桥脑中央髓鞘溶解症的MRI及CT表现进行分析.结果 临床表现有长期饮酒史者5例,慢性肾功能衰竭1例,2例营养不良,8例均出现电解质紊乱,2例死亡;MRI均表现桥脑中央长T1、长T2信号,DWI呈高信号; CT表现脑干密度减低伴轻度肿胀.结论 桥脑中央髓鞘溶解症(CPM)是一种少见的中枢神经系统的特发性脱髓鞘病,其表现有一定特征性,临床表现因受损程度不同而异,影像学检查具有较为特征表现,结合临床可早期做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