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某院肠球菌感染的临床分布、耐药情况、多重耐药株出现的危险因素及用药情况,为临床肠球菌感染患者抗菌药物的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16年7月-2018年12月检出的肠球菌的标本来源、临床科室分布、药敏结果、患者基础疾病及抗菌药物选择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χ2检验对肠球菌属粪肠球菌、屎肠球菌、鸟肠球菌的药敏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同时采用Logistics回归分析对多重耐药株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共分离出151株肠球菌属,检出7种肠球菌,其中以粪肠球菌(53.64%)和屎肠球菌(29.13%)为主;屎肠球菌对氨苄西林、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呋喃妥因、青霉素的耐药率高于粪肠球菌和鸟肠球菌;屎肠球菌对高单位的庆大霉素耐药率为75%(P=0.000),高于粪肠球菌而低于鸟肠球菌的耐药率;粪肠球菌对奎奴普丁-达福普丁的耐药率96.2%(P=0.000)明显高于屎肠球菌(4.54%)和鸟肠球菌(70%)。对粪肠球菌和鸟肠球菌感染,临床上使用甲磺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最多,而对屎肠球菌,使用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最多。2种及2种以上基础疾病、泌尿道感染、既往3个月内使用过抗菌药物和既往3个月内住院是导致肠球菌感染患者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屎肠球菌感染在该院肠球菌属感染中占主要地位,耐药率方面明显高于粪肠球菌和鸟肠球菌。针对肠球菌感染的患者,临床医师在经验性选择抗菌药物时,需要考虑以上4种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肠外瘘继发于手术、损伤、炎症、感染等。尽管外科手术技术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肠外瘘仍是胃肠道手术后严重并发症,20世纪70年代肠外营养的提出,为肠外瘘的治疗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本组21例患者术中常规放置腹腔引流管于吻合口处,为肠外瘘的早期诊断和非手术治疗成功打下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3.
补脾益肠丸等治疗肠易激综合征79例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方东进 《海峡药学》2003,15(5):110-111
目的 肠易激综合征是消化科常见病,本文观察补脾益肠丸、Vit.B1、丽珠肠乐治疗79例腹泻腹痛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效果。方法 补脾益肠丸10gl日3次,Vit.B1 50mg 1日3次,丽珠肠乐2粒1日2次,28d为一疗程。结果 症状消失治愈例数为36例,治愈率为45.6%.症状好转者34例,总有效率达88.6%。结论 补脾益肠丸配合丽珠肠乐。Vit.B1,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有一定近期效果,但远期疗效须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4.
肠球菌β-内酰胺酶的测定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肠球菌β—内酰胺酶与耐药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检测32株肠球菌对8种抗生素的耐药性,采用nitrocefin法测定β—内酰胺酶。结果 药敏测定结果显示肠球菌对链霉素、红霉素、庆大霉素的耐药率分别达到96.9%、93.8%、84.4%,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的耐药率都为0。对青霉素类抗生素的耐药性,屎肠球菌对氨苄西林、青霉素G、氨节西林/舒巴坦耐药率分别为71.4%、85.7%、57.1%,粪肠球菌则分别为8.7%、13.0%、0;屎肠球菌产β—内酰胺酶阳性率为71.4%,粪肠球菌为31.1%。结论 肠球菌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红霉素具有高度耐药性,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全部敏感,屎肠球菌对青霉素类抗生素的耐药性与产β—内酰胺酶率明显高于粪肠球菌,且屎肠球菌、粪肠球菌对青霉素类抗生素的耐药性与β—内酰胺酶的产生呈正相关系。  相似文献   

5.
医院内肺部肠球菌感染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医院内肺部肠球菌感染的临床特征和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应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68例医院肺部肠球菌感染患者进行分析。结果:68例院内肺部肠球菌感染均 基础疾病,其中以肿瘤性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重型肝炎和慢性肾脏病多见。感染以粪肠球菌为多(79%),屎肠菌为18%。肠球菌对临床常用的抗生素的耐药率高,对庆大霉素、阿米卡星、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在54%-82%,对青霉素、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的耐药率在22%-29.4%,对亚氨培南的耐药率17.6%。肠球菌对万古霉素的耐药率为5.9%,屎肠球菌的耐药率明显高于粪肠球菌。68例肠球菌肺感染,48例(71%)为混合感染,48例混合感染的病原体,依次是真菌、MRSA、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MRSCON、阴沟肠杆菌、肺炎克雷 伯氏菌等。68例肺部肠球菌患者,病死率44%(30/68)。有肿瘤性疾病、重型肝脏疾病、慢性肾脏疾病和COPD的患者病死率高。感染的肠球菌对万古霉素耐药的患者病死率最高。48例混合感染,病死率52%(25/48)明显高于单纯肠球菌感染25%(5/20)的病死率(x^2=4.200,P<0.05)。结论:医院内肠球菌肺感染发病呈上升趋势,病死率高,致死因素较多,与基础疾病、肠球菌的多重耐药,特别是万古霉素耐肠球菌和混合感染等有关,应引起临床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6.
张立  李绍红 《天津医药》2006,34(7):499-500
近年来,由于超广谱抗生素的大量应用,特别是三代头孢菌素的临床广泛应用,致使对多种抗生素天然耐药的肠球菌已成为临床常见菌。粪肠球菌是肠球菌属中临床上最常见的菌种之一,可引起泌尿系感染、菌血症、心内膜炎、腹腔感染和伤口感染等。粪肠球菌也是引起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其感染的难治性已引起临床医生的普遍关注。为此,笔者对临床分离的140株粪肠球菌进行了耐药性检测及分析。  相似文献   

7.
肠球菌的分布特点及药敏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了解肠球菌的分布特点及其对常用抗生素的敏感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应用MicroScan AutoSean-4微生物分析仪对卵株肠球菌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同时进行β-内酰胺酶的检测。结果 50株肠球菌中,粪肠球菌占92.0%,酪黄肠球菌占4.0%,屎肠球菌和空肠肠球菌各占2.0%;在各种临床标本的分离率生殖通分泌物为48.0%、脓液及创口分泌物为20.0%、痰液为18.0%、尿液为10.0%。46株粪肠球菌对万古霉素、呋喃妥因、氨苄青霉素、青霉素G的敏感率分别为97.8%、97.8%、95.7%和91.3%,对环丙沙星、利福平、四环素和红霉素的敏感率较低。50株肠球菌对庆大霉素和铁霉素增效筛选试验的敏感率分别为36.0%和42.0%,同时对庆大霉素和铁霉素增效筛选试验时药的肠球菌占50%。未发现产β-内酰胺酶菌株。结论 临床分离到的肠球菌以粪肠球菌为主。肠球菌在生殖通分泌物的分离率最高。粪肠球菌对万古霉素和呋喃妥因最为敏感,其次为氨苄青霉素和青霉素G,四环素和红霉素材药严重。有50.0%的肠球菌感染不能用青霉素或粘肽类与氨基糖苷类联合用药。  相似文献   

8.
王琴  谢珏 《现代应用药学》2004,21(3):253-255
目的 为了解肠球菌的耐药情况,尤其是肠球菌是对庆大霉素和链霉素高水平耐药现状,以及对万古霉素耐药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合理用药的依据。并对控制肠球菌感染对策进行探讨、方法对本院临床标本中分离的154株肠球菌.利用VITEK全自动细菌鉴定仪(AMS)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对试验数据利用“WHONET4”软件进行分析处理。结果对庆大霉素和链霉素高水平耐药的肠球菌分别占肠球菌感染标本总数的55.2%和54.5%;154株肠球菌对庆大霉素和链霉素高水平共同耐药的有54株;未检出耐万古霉素的肠球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屎肠球菌明显高于粪肠球菌。结论肠球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以万古霉素最敏感,屎肠球菌耐药性明显高于粪肠球菌。  相似文献   

9.
肠外营养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综述各种常见肠外营养药的临床应用,方法:收集、整理药品说明书,检索并分析相关医学文献。结果:本文逐一阐述了各种常见肠外营养药的主要成分、药动学,结论:合理应用各种肠外营养药有助于提高临床肠外营养支持的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肠扭转的诊断、治疗疗效。方法对43例急性肠扭转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41例手术治疗,术中确认肠段坏死行坏死肠段切除Ⅰ期吻合37例,术后死亡2例。术后均无扭转复发,无吻合口漏。结论肠扭转及时处理和正确的手术方法是提高治愈率、降低术后并发症和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肠损伤是临床应用化疗药物的常见不良反应,限制了化疗药的进一步应用,并给病人造成严重的身心负担。目前化疗肠损伤的发生机制比较复杂,中医药具有极好的防治作用。本文综述化疗引起肠道菌群失调、氧化应激、炎症反应、细胞凋亡、免疫损伤等造成肠损伤的相关机制,总结中医药防治的作用,将为防治化疗肠损伤的中药研发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我国临床分离万古霉素耐药肠球菌中万古霉素耐药基因及其水平转移情况。方法用多重PCR法检测vanA、vanB及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特异的ddl基因;用质粒酶切图谱分析耐药菌同源性,用液体转移和滤膜转移法研究万古霉素耐药基因水平转移情况。结果在12株万古霉素耐药肠球菌中,有11株VanA型屎肠球菌vanA基因阳性,有1株VanB型粪肠球菌vanB基因阳性。ZB18和ZB22菌株的万古霉素耐药性可在液体环境中于肠球菌间转移,转移频率分别为3.1×10^-4和1.9×10^-5。在其余屎肠球菌中,万古霉素耐药性可通过滤膜转移试验在肠球菌间水平转移,转移频率为1.4×10^-3~1.6×10^-6;有1株VanB型粪肠球菌的万古霉素耐药性在肠球菌间不能水平转移。结论VanA型万古霉素耐药肠球菌中均为屎肠球菌,其万古霉素耐药基因可在肠球菌间水平转移。  相似文献   

13.
肠黏膜屏障功能衰竭(IBF)是临床继发感染、内毒紊血症的重要病因。研究发现,烧伤、休克等外科应激事件可导致肠黏膜屏障功能改变,所以有学者提出,胃肠道是外科应激反应的中心器官,是系统性炎症反应综合征以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的重要“扳机”。还有研究认为,胰腺炎、白血病、肝硬化、恶性肿瘤等慢性消耗性疾病和放化疗等医疗干预行为也可影响肠黏膜屏障功能。诱发一系列并发症。所以对危重患者如能进行肠黏膜通透性监测,了解其肠黏膜屏障功能状况,可及早采取防治对策进而减少上述并发症的发生。本研究采用Fe(SCN)3-CHCl3二相系统光度法检测慢性消化系疾病患者尿中的低分子量聚乙二醇(PEG-600)含量,以评价肠黏膜通透性的改变及该法测定肠黏膜通透性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HLAR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医院感染分布特征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氨基糖甙类高水平耐药(HLAR)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在医院感染中分布特征及耐药现状。方法常规方法对本院2004年1月至2007年12月住院患者的各种临床标本进行培养分离,采用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VITEK2对细菌进行鉴定及药敏检测。结果265株中引起医院感染的HLAR主要分布在ICU占26.8%(71/265),其次肾内科17.0%(45/265)及神经内科8.3%(22/265),感染以泌尿系统感染为主占30.2%(80/265),其中粪肠球菌占54.3%(144/265),屎肠球菌占45.7%(121/265),屎肠球菌对B-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率明显高于粪肠球菌,但粪肠球菌对喹奴普汀/达福普汀的耐药率明显高于屎肠球菌(P〈0.05),粪肠球菌及屎肠球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均敏感,对力奈唑烷耐药率为0及4.1%。结论HLAR粪肠球菌及屎肠菌对临床常用的抗生素耐药性有较大的差异,临床治疗时要合理选择抗生素,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对其均有较好的体外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15.
盐酸黄连素肠溶微囊的制备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以聚丙烯酸树脂Ⅱ号为囊材,制备盐酸黄连素肠溶微囊,并测定其体外溶出度。方法:采用溶剂挥发法制备盐酸黄连素肠溶微囊,通过正交实验进行优化,以微囊的包封率及栽药量为指标。结果:应用优化工艺制备的盐酸黄连素肠溶微囊,栽药量为11.18%,包封率为85.00%,盐酸黄连素肠溶微囊在pH为6.8、7.4的溶出介质中60min内溶出度超过70%。结论:采用溶剂挥发法制备盐酸黄连素肠溶微囊,工艺稳定可靠,操作简便,栽药量高,具有肠溶特性,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游海  闻有贵 《云南医药》1999,20(2):111-111
我院自1990年至1998年共收治先天性肠闭锁33例,现分析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病例最早就诊为出生后7小时,最迟22天,闭锁部位:回肠15例,空肠8例,十二指肠1例,结肠、直肠9例。其中4例并发肠旋转不良,12例并多发性空肠、回肠闭锁及肠扭转,2例并腹...  相似文献   

17.
在肠切除手术中,由于肠黏膜较薄且易破损,在使用肠钳时往往会出现夹伤肠黏膜的现象。我院从实践中总结出一种使用肠钳的新方法,经过验证,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生物可分解肠吻合环在急性梗阻性大肠癌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生物可分解肠吻合环在急性梗阻性大肠癌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美国SDG公司生产的Vakrac生物可分解肠吻合环,对32例急性梗阻性大肠癌行肠切除手术病人行肠肠吻合。结果 无吻合口漏,无术后出血。2例行右半结肠癌根治的病人由于对于肠腔大小估计错误,1例造成小肠浆肌层撕裂,改用端、斜面吻合后成功吻合;另1例换用较小型号的吻合环后成功吻合。结论 在大肠癌手术病人,梗阻段肠管有瘀血、水肿、管径大小不一的情况下,采用无缝线缝合的肠吻合环操作方便、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9.
促进肠功能恢复的几种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丽 《淮海医药》2009,27(5):456-457
腹部手术是外科广泛开展的一种治疗手段。由于手术及麻醉可引起胃肠蠕动减弱或消失,使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肠麻痹,重者因肠麻痹时间长进一步产生肠黏连,肠梗阻等。术后肠功能恢复的迟早,直接影响手术的预后。为此,我们采用了多种方法促进患者肠功能尽早恢复,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自主设计肠外营养医嘱智能分析工具,并调研其应用实效。方法:基于微软电子表格软件设计肠外营养医嘱智能分析工具;通过医院信息系统随机抽取肠外营养医嘱两组,由审方药师分别进行人工计算审核和智能计算审核,比较分析其审核速度和准确度;回顾性调研某院2017年1月至10月和2018年1月至10月期间应用肠外营养支持的住院患者病例,点评其肠外营养医嘱合理性,比较分析工具应用前后肠外营养医嘱合格率变化。结果:运用肠外营养医嘱智能分析工具审核肠外营养医嘱的速度和准确度均显著高于人工审核(P<0.01);该工具推广应用后,2017年和2018年同期相比肠外营养医嘱合格率平均由13%提升至80%。结论:肠外营养医嘱智能分析工具的开发应用有助于提高医院审方药师的工作效率和肠外营养医嘱合格率,临床药师在肠外营养临床规范化应用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