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哮喘最大呼气流量与病情严重度的相关性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哮喘最大呼气流量与病情严重度的相关性观察章志方张洪熹孙碧雄丁灵珠杭晶卿徐展最大呼气流量(PEF)测定值占预计值百分比和昼夜变异常率,作为判断哮喘病情严重度指标之一已列入多种国际哮喘规范化防治方案。一些学者研究表明PEF同其它反映哮喘病情严重度的指标如...  相似文献   

2.
西替利嗪对支气管哮喘患者气道阻力与最大呼气流量-容积曲线的影响袁玉如王曾礼罗炎杰何太灵曾继军支气管哮喘(哮喘)是一种常见病,目前治疗的重点已转向使用抗炎药物,西替利嗪(商品名,仙特敏)是一种新型第二代抗气道变态反应性炎症与抗组胺的药物。我们观察了西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最大呼气流量(PEF)连续测定所得到的参数同病情严重度和气道反应性关系,以考核用PEF评估哮喘病情严重度的可靠性。方法对27例哮喘患者进行症状问卷和PEF连续测定以及气道反应性测定,统计下列参数:预计值百分比=(日最大值—日最小值)/日最大值*100,变异率B=(日最大值—日最小值)/日子均值*100,早晚变异率=(晚上值—早晨值)/晚上值*100。结果:仅预计值百分比和早晨预计值百分比同严重度级别呈负相关(R=—0.62,—0.55P<0.01);但长效支扩剂组早晨预计值百分比与严重度无相关。所有的PEF参数与气道反应性均无相关。结论:用早晨预计值百分比来判断病情严重有一定的可靠性,且每天早晨测定一次使患者有较好耐受性以及受药物影响较少;而用昼夜变异参数来判断严重度受各种因素影响较大,故可靠性差。  相似文献   

4.
气道阻力在支气管哮喘患者疗效判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 10余年来 ,我国对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制和治疗原则有了很大的进展 ,但遗憾的是 ,尚缺乏更特异的检测方法。为此 ,我们拟动态观察两组患者经常规治疗后气道反应性的变化 ,以及随着病情变化 ,观察各项指标 ,寻找更能反映病情 ,指导用药的检测方法。对象与方法 将 5 3例 1995年 1月~ 1996年 5月因持续咳嗽达 2个月以上 ,伴或不伴有喘息症状 ,在我呼吸科门诊初次就诊的患者分为 :支气管哮喘组 (A组 ) 31例 :其中男 12例 ,女 19例 ,平均年龄 (42± 10 )岁 ,诊断符合 1993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制订的支气管哮喘诊断标准[1] ,并…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最大用力呼气流量与最大用力呼气流量比值对慢性阻塞性疾病(COPD)的意义,用6200AutoboxDL型体积描记仪,对38例健康人及111例COPD患者,常规作最大呼气流量曲线和最大吸气流量曲线,结果表明,健康组与疾病各组FMEF50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中,重度肺气肿组FMIF50均有显著性非常显著性差异,FMEF50/FMIF50比值在肺气肿各组之间的较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6.
最大用力呼气中段流量时间(forcedexpiratorytimefor25%~75%ofFVC,FET25%~75%)是判断阻塞性通气障碍的一项十分有用的指标,我们分别应用直接测定法和间接测定法对FET25%~75%进行了测定。现将结果报道如下。对象与方法1.对象:(1)正常组33例,年龄(46.7±13.7)岁,身高(167.0±4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不同临床控制水平的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患者的气道炎症状况及外周气道功能,观察哮喘患者诱导痰中的炎症指标能否反映外周气道功能的改变.方法 收集在北京朝阳医院就诊的哮喘患者66例,分为控制组(21例)、部分控制组(28例)、未控制组(17例)以及健康对照组(20名).所有受试者第1天进行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行脉冲振荡肺功能检测气道阻力及肺功能基础值、诱导痰细胞计数和分类以及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浓度测定;第2天测定呼出气一氧化氮浓度(FE_(NO)),若所测得的FEV_1≥70%预测值则行乙酰甲胆碱激发试验,当气道阻力升高至基础阻力2倍或乙酰甲胆碱达到最大浓度时终止试验,3 min后行气道阻力及通气功能检测;然后嘱受试者行5次深吸气后再复测气道阻力及通气功能.比较4组受试者诱导痰细胞计数和分类、诱导痰中ECP浓度、FE_(NO)水平与ACT评分间的相关性;观察激发后以及深吸气后外周气道阻力的变化与ACT评分、诱导痰中嗜酸粒细胞(EOS)计数、痰ECP水平及FE_(NO)间的关系.结果 (1)哮喘患者诱导痰EOS计数、ECP浓度以及FE_(NO)随着控制水平的下降逐渐增高,且诱导痰EOS计数、ECP浓度均与ACT评分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43和-0.56,均P<0.01).(2)在健康对照组,乙酰甲胆碱激发后中心气道阻力(R_(20))、外周气道阻力(R_5-R_(20))增高程度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3.472,P>0.05),而在控制组及部分控制组激发试验后外周气道的反应强于中心气道(F值分别为18.09和14.14,均P<0.01),但激发后R_5-R_(20)的变化与ACT评分、诱导痰EOS计数、ECP、FE_(NO)水平间无相关性.(3)深吸气后,健康对照组R_5-R_(20)由(0.13±0.14)kPa·L~(-1)·s~(-1)降至(0.08±0.09)kPa·L~(-1)·s~(-1)(t=2.84,P<0.05),而控制组、部分控制组R_5-R_(20)分别由(0.24±0.15)、(0.31±0.18)kPa·L~(-1)·s~(-1)>增至(0.30±0.16)、(0.39±0.17)kPa·L~(-1)·s~(-1)(t值分别为3.90、4.68,均P<0.01),但相关分析显示,深吸气后R_5-R_(20)的变化与ACT评分、诱导痰EOS计数、ECP、FE_(NO)水平无相关性.结论 即使在控制水平的哮喘患者,仍存在气道嗜酸粒细胞炎症,且该炎症状态随着疾病控制水平的降低而逐渐加重;哮喘患者深吸气所致的外周气道舒张作用消失;检测诱导痰中的炎症指标并不能反映外周气道功能的改变.  相似文献   

8.
农村老年支气管哮喘呼气峰流量监测的健康教育应用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磊 《临床肺科杂志》2009,14(3):364-365
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哮喘)是一种由多种炎性细胞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此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有增高趋势。防治研究重点放在儿童和青少年,这不仅因为哮喘的发病在此年龄段较高,而且病程短(〈5年)、有可能完全缓解。但老年哮喘更易误诊,死亡率高,不应忽视。“全球哮喘防治的创议(GINA)”和我国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均将呼气峰流量(peak expiratory glow rate PEF)测定为哮喘急性发作期严重分级的重要标准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老年哮喘患者和老年正常对照者两组人群的最大口腔吸气压(PIMAX)、最大口腔呼气压(PEMAX)、中枢呼吸驱动(P0.1)、最大通气时的中枢呼吸驱动(P0.1MAX)、中枢呼吸驱动储备(P0.1/P0.1MAX)、每分通气量(MV)校正中枢呼吸驱动(P0.1/MV)、PIMAX校正中枢呼吸驱动(P0.1/PIMAX)、有效吸气阻抗(P0.1/MIF)、吸气时间/总呼吸时间(TIN/TTOT)(也称吸气时间分数)、MV、呼吸频率(BF)、平均吸气流速(MIF)、潮气量(VT)以及4Hz振荡频率下呼吸阻力(Rfo4Hz)的水平;并同时探讨上述呼吸驱动诸项指标与4Hz振荡频率下呼吸阻力的关系。方法本研究纳入哮喘组118例、正常对照组120例,均为男性,年龄60~80岁,使用SPSS10.0forWindows对各项参数加以分析。两组之间各指标比较采用t检验,两因素之间的相关性分析采用直线相关分析。结果哮喘患者的PIMAX和PEMAX均明显低于正常人,P0.1、P0.1/MV、P0.1/PIMAX、P0.1/MIF、P0.1/P0.1MAX均明显高于正常人;Rfo4Hz与PIMAX、P0.1及其校正指标、P0.1/P0.1MAX和P0.1/MIF均明显相关。结论中枢呼吸驱动与气道阻力的测量对于老年哮喘患者的病情与预后有较确切的评价效果,可以有效地应用于临床。常规使用具有支气管扩张功能的药物可改善气道阻力,从而改善中枢呼吸驱动诸项指标,最终改善哮喘患者的病情与预后。  相似文献   

10.
咳嗽变异型哮喘气道反应性特点及其判定标准   总被引:33,自引:1,他引:32  
目的探讨比气道传导率(sGaw)测定咳嗽变异型哮喘(CVA)的气道反应性特点及阳性判定标准,并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进行鉴别。方法对30例CVA、133例典型哮喘(BA)、37例COPD、52名正常健康人行最大呼气流量容积曲线(MEFV)、气道阻力(Raw)、气道反应性测定。结果(1)缓解期CVA患者呼气流量指标[最大呼气流量(PEF)、最大呼气中段流量(MMEF)、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多数(67%)CVA患者Raw增高,sGaw下降。与BA患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2)以35%时吸入的乙酰甲胆碱浓度(PC35SGaw)<8g/L为界,100%CVA、BA患者呈气道局反应性,其乙酰甲胆碱(MCH)均值为1.0g/L左右;COPD组5例阳性(13.5%),阳性者MCH均值为5.24g/L。(3)以PC35sGaw<4g/L为界,对CVA的敏感度判定为96.7%,特异度为97.3%,可信限为99%。(4)推出PC35sGaw计算公式,并与作图法比较结果完全吻合。结论以sGaw为气道反应性测定指标不但敏感,且有助于CVA与COPD的鉴别诊断,建议以PC35sGaw<8g/L为气道反应性增高,而PC35sGaw<4g/L为高度怀疑CVA。  相似文献   

11.
1,6-二磷酸果糖对组胺升高豚鼠气道阻力的抑制作用白春学方晓惠洪群英钮善福钱梓文1,6-二磷酸果糖(FDP)是一种具有广泛药理作用的生理产物。我们比较研究了静脉注射组胺对豚鼠有无FDP保护时肺阻力(RL)和肺顺应性(CL)的影响,以探讨其平喘作用。1...  相似文献   

12.
用力吸气流量在COPD和支气管哮喘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用力吸气流量指标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和支气管哮喘中价值。方法 观察COPD80例和支气管哮喘20例在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后用力吸气流量指标的前后变化。结果 轻度COPD患者和支气管哮喘患者FEV1,FIV1,PEF,PIF,FEF50%,FIF50%指标,在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前后均有明显的差异。但用力吸气流量指标与用力呼气流量指标在统计学无差别。而中、重度COPD患者FIV1%较FEV1%有显著差异性。结论 在COPD中,在评价支气管的可逆性方面,用力吸气流量具有用力呼气流量同样的效果。甚至在重度COPD患者中.FIV1%比用力呼气流量可能更加敏感。  相似文献   

13.
支气管哮喘与气道重塑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支气管哮喘的气道炎症导致气道的损伤。上皮细胞调节气道的修复,且与气气道重塑密切相关;气道重塑使肺功能曹受损害早期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能减轻气道重塑的程度和改善肺功能。  相似文献   

14.
气道重建与支气管哮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气道重建可导致气流不可逆阻塞与持续的气道高反应性,资料表明气道重建可能是慢性哮喘反复发作的重要病理基础,本文述气道重建的病理特征,发生机制及其在哮喘防治中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47例正常儿童和21例哮喘儿童气道阻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脉冲振荡法对儿童肺功能气道阻力 (IOS)检测的应用评价。方法 采用脉冲振荡法 ,对正常组 4 7例 ,哮喘发作组 2 1例进行肺功能测定 ,组间比较总黏性气道阻力 (R5) ,中心气道黏性阻力 (R2 0 ) ,外周气道黏性阻力 (R5- R2 0 ) ,外周气道弹性阻力 (X5) ,总阻抗 (Zres)。结果 在总阻抗、总黏性气道阻力呈显著性差异 (P<0 .0 5 ) ,在外周气道黏性及弹性阻力呈极显著性差异 (P<0 .0 1) ;而在中心气道黏性阻力上两组却无显著性差异(P>0 .0 5 )。在正常儿童组外周气道存在黏性阻力分布 :0 .138± 0 .0 99k Pa/ l/ s。结论 脉冲振荡法可以作为儿童肺功能检测和小儿哮喘诊断及治疗监测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目前国内常用的诊断哮喘的方法为呼吸量检查法,但是其存在一定缺点,比如哮喘或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急性加重期时无法配合。而脉冲振荡肺功能测量法的优点就是不需要用力呼吸,平静呼吸下就可以测量。本研究通过对呼吸总阻抗等指标与FEV1相比较,对脉冲振荡肺功能进行了更详细的应用研究。方法入选2015年2月到12月我院呼吸内科急性哮喘发作成年患者120名,在用药前后同时进行呼吸量肺功能法和脉冲振荡肺功能法的测量,对两种不同方法测量结果的相关性进行比较,比较两种肺功能在检测哮喘患者用药前后改善率的敏感性。结果用药后FEV1有较大的幅度的升高,而脉冲振荡技术所得的R5敏感度明显优于FEV1(P0.05)。结论在检测哮喘患者用药前后的改善率方面,R5能够更为准确的反应哮喘患者的气道可逆性的改善率,且脉冲振荡肺功能操作简单,更适合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患者。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讨老年稳定期哮喘患者呼吸驱动与呼吸阻力的关系,我们于2001年3月至2002年9月对118例此类患者进行了相关指标的测定。  相似文献   

19.
气道上皮与支气管哮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着重介绍了气道上皮的细胞组成、结构以及上皮的粘附机制;气道上皮细胞作为哮喘炎性介质等作用的靶细胞及其在气道高反应性中的作用;气道上皮作为效应细胞在哮喘发病过程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气道重建与支气管哮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道重建可导致气流不可逆阻塞与持续的气道高反应性,资料表明气道重建可能是慢性哮喘反复发作的重要病理基础。本文综述气道重建的病理特征、发生机制及其在哮喘防治中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