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经皮肾穿刺活检了解肾疾病的发生机制、病变进展,对优化治疗方法和判断预后具有重要意义[1]。早在60年代,肾活检电镜检查已成为肾病研究和诊断的常规检查方法之一,尤其对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分类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2]。但由于临床肾穿刺取材常有失误,以及将穿刺物盲目制样等原因,故常在电镜下找不到肾小球结构而无法进行诊断。作者采用光镜预选临床医检的穿刺物和将组织条斜向包埋的方法成功地解决了这一难题。1 方  法11 光镜预选肾穿刺物 将已固定的肾穿刺组织移至干净载玻片上,置于具有灯光源的显微镜下,选用25倍的物镜,并将聚光镜旋到最高位以判断标本是否为肾组织。再用双面刀片切取有肾小球的肾组织两小段(2~4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皮肾穿刺活组织检查术护理措施。方法回顾180例皮肾穿刺活组织检查术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总结汇报。结果2例因频繁咳嗽无法配合而取消穿刺。173例均取出肾组织,但有5例未见肾小球,,并发症:镜下血尿157例,肉眼血尿18例,尿潴留11,肾周血肿4例。无一例严重并发症。结论做好术前护理工作,配合好术中操作,积极完善术后护理,正确处理术后并发症,可以大大减少经皮肾穿刺活组织检查术的并发症和提高成功率。  相似文献   

3.
肾穿刺术的护理干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肾穿刺活检术是目前确诊肾脏疾病的手段之一,临床根据肾组织的病理检查进行分型并确定治疗措施[1].过去对肾穿刺患者,多实施肾穿刺活检术后常规护理,患者对疾病及穿刺的相关知识缺乏,在配合护理工作方面缺乏主动性,导致穿刺术后可预防的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高,增加了肾穿刺活检术后人为风险.对2005年7月~2007年7月365例肾穿刺术实施护理干预的方法,使肾穿术后可预防的并发症大大减少,医患双方行穿刺术的风险同时降低,在临床上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将护理干预方法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前肾穿刺的方法很多,国外大多采用切割式活检枪,因价格昂贵,难以在我国推广,国内大多数医院采用国产Menghini型负压式肾穿刺针。传统的方法是两人操作(一人进针,一人施负压),如两人配合不好,将会影响穿刺成功率。增加并发症。负压过大容易造成肾组织挤压、破裂;负压过小常抽吸不出肾组织;负压过早过晚,也都会影响穿刺的成功率;90年我科研制出半自动新型负压肾穿装置,并将两人操作肾穿刺改为单人操作肾穿刺(一手进针,一手施负压),提高了穿刺成功率,减少了并发症。97年笔者研制成功自动同步负压活检装置,进一步将单人操作肾穿刺简化为单手操作,并将手动进针改进为自动进针,使肾穿刺操作更加简便、易行,成功率更高,并发症更少,更易于推广使用。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彩超引导对经皮肾镜取石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74例多发性肾结石合并不同程度肾积水患者进行手术定位无引导肾穿刺及彩超引导肾穿刺两种方法.结果 彩超定位无引导肾穿刺手术成功率61.7%,彩超引导肾穿刺手术成功率90%,两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 < 0.005.彩超可清晰显示穿刺针通过的组织结构,有效避开肾血流丰富区,在彩超引导组,有3例虽经彩超引导并置管成功,但因用筋膜扩张器(fascial dilators)给肾脏打孔扩张时失败,改为开放手术.结论 彩超引导对经皮肾镜取石术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肾穿刺活检术是运用穿刺针经皮穿刺取出少许肾组织行病理检查的一种微创检查手段,近年来,随着超声在肾穿刺活检术中的运用,其准确性大大提高,危险性相应减少。笔者对我院2003年至2004年间24例患者所做的超声引导下肾穿刺活检术及其结果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肾纤维化是各种原发性和继发性慢性肾脏病(CKD)进展至终末期肾衰竭的共同途径。近年来,关于肾纤维化发病机制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但其诊断金标准仍为肾穿刺活检术。肾穿刺不仅对禁忌证患者不适用,还具有创伤性,且肾穿刺对早期肾纤维化诊断并不敏感。而肾纤维化生物标志物能弥补肾穿刺的不足。目前诊断肾纤维化的生物标志物种类繁多,在精准医学理念的指导下,从细胞和分子水平寻找肾纤维化诊断的特异性生物标志物,有助于早期干预肾纤维化的形成。未来,可联合应用多种生物标志物,以早期诊断肾纤维化。  相似文献   

8.
为了明确诊断、指导治疗、监测疾病进展情况或判断预后,在无肾穿禁忌证时,对于各类原发、继发及遗传性肾疾病、急性肾衰竭和移植肾疾病患者皆可行肾穿刺活组织检查。我科2000年1月~2004年6月共行肾穿刺活组织检查术47例。男25例,女22例,均取肾小球组织2~10个,术后除1例女性并发大出血外,无感染及周围器官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现将本文在围手术期的配合和护理中的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王玲 《海南医学》2000,11(2):81-81
1999年6月至8月我科在B超引导下用自动同步负压肾穿装置进行经皮肾穿刺取肾组织送检6例,均获成功,使肾脏病病人获得早诊断、早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小儿经皮肾穿刺活检术的成功率和安全性,并评价肾组织病理检查在小儿肾脏疾病的临床诊治中的指导意义。方法:实时超声引导下对20例肾脏疾病患儿行经皮肾穿刺活检术,标本进行光镜、免疫荧光和电镜检查,观察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结果:本组均成功获取肾组织,取材成功率100.0%。未见严重术后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肾组织活检操作简单、安全可靠、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对小儿。肾小球疾病的诊断、治疗及评估预后有重要价值,值得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移植肾在术后出现合并症时经皮肾穿刺活检的病理结果,探讨其对临床诊治的指导意义.方法 对80例移植肾进行经皮肾穿刺活组织检查,并进行病理诊断及分类,结合移植后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移植肾慢性排斥反应24例,其中1例合并移植肾感染,1例合并肾小球轻微病变,1例合并膜性肾病Ⅰ期;环孢霉素肾病23例,其中1例合并IgA肾病Ⅳ级,2例合并移植肾肾小球疾病;移植肾肾小球疾病15例(主要指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急性排斥反应5例;急性肾小管坏死3例;急性间质性肾炎2例;血管性排斥反应1例;IgA肾痛3例;增生硬化性肾小球肾炎1例;移植肾感染1例;IgM肾病1例;膜性肾病1例.结论 肾穿刺活组织检查是一种操作简单易行、成功率高、安全性好的诊断方法,对肾移植术后难以根据临床化验资料作出准确判断肾脏损害的并发症及治疗方案的选择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肾脏疾病经皮肾穿刺活检临床资料,为临床诊断治疗提高可靠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73例患者B超引导下肾穿刺活检病理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肾穿刺患者,原发性肾小球肾炎128例(74.0%),继发性肾小球肾炎例45例(26.0%)。术后出现疼痛21例,肉眼血尿8例,肾周血肿2例,无动静脉瘘、邻近脏器损伤等严重并发症。结论肾病理活检能对不同类型肾脏疾病的临床治疗、监测和准确评估疾病预后提供准确、可靠的组织形态学依据。而B超引导下经皮肾穿刺是目前一种安全可靠的病理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3.
<正>淀粉样变性病是由于淀粉样物质沉积于组织或脏器所引起的一组疾病,累及肾脏时称为淀粉样变性肾病。肾淀粉样变性相对少见,预后差,确诊需依靠肾活检病理检查,但有大出血风险。对于肾穿刺活检技术,出血是最常见的术后并发症,随着肾穿刺活检技术的改进,术后严重的出血并发症已明显减少,很少需要外科止血,国内外大样本分析显示极少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肾穿刺活检的穿刺体位。方法:回顾性分析541例经皮肾穿刺活检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该组患者穿刺方式、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541例均在超声引导下穿刺进针,其中532例采取头高、体低的斜坡位,获取组织满意,每次获取肾组织8~25 mm,9例患者因不同原因而穿刺失败;术后出现肉眼血尿9例,镜下血尿410例。结论:选择斜坡位进针,通过呼吸配合,适当地调整患者肾脏的运动幅度,取得最佳理想穿刺位置,能提高获取肾组织的肾皮质局部厚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CT导引下活检枪在肾穿刺中的应用。方法在CT定位下,用活检枪对14例肾病患者进行肾穿刺活检。活检枪用18-16G自动Tru-Cut针,针芯凹槽以20mm长度最佳。选择肾下极为穿刺目标。结果14例经皮肾穿刺均穿刺成功,所取组织均获得足量的病理组织块,所获肾小球最少5个,最高20个,平均12.5个。无一例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CT作为新的导向设备,对于腹膜后腔器官显示清晰,而活检枪所取组织块较多,且并发症较少,二者结合可作为较理想的肾穿刺方法。  相似文献   

16.
肾穿刺活组织检查(简称肾活检)是用以诊断肾脏疾病的极为重要的检查技术。其方法是采用特制工具从肾脏取下一块或几块小小的组织,通过病理检查,以对肾脏疾病做出正确的诊断。肾活检是诊断肾脏疾病的重要检查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7.
肾穿刺活体组织检查在肾脏病学的迅速发展上起了重大作用。近年来,随着肾穿刺技术的不断改进,以及光镜、免疫荧光、电镜的联合应用,并且它提供的是新鲜肾组织,大大推动了肾脏疾病的病因、病变程度、病理分型、指导治疗、判断预后及发病机理的研究。我院从1998年11月份开展了B超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移植肾在术后出现合并症时经皮肾穿刺活检的病理结果,探讨其对临床诊治的指导意义。方法 对80例移植肾进行经皮肾穿刺活组织检查,并进行病理诊断及分类,结合移植后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移植肾慢性排斥反应24例,其中1例合并移植肾感染,1例合并肾小球轻微病变,1例合并膜性肾病I期;环孢霉素肾病23例,其中1例合并IgA肾病IV级,2例合并移植肾肾小球疾病;移植肾肾小球疾病15例(主要指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急性排斥反应5例;急性肾小管坏死3例;急性间质性肾炎2例;血管性排斥反应1例; IgA肾病3例;增生硬化性肾小球肾炎1例;移植肾感染1例;IgM肾病1例;膜性肾病1例。结论 肾穿刺活组织检查是一种操作简单易行、成功率高、安全性好的诊断方法,对肾移植术后难以根据临床化验资料作出准确判断肾脏损害的并发症及治疗方案的选择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微创技术治疗急性肾后性肾功能不全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急性肾后性肾功能不全的临床资料,患者均先行输尿管镜下碎石或置管术,如失败改行经皮肾穿刺造瘘。结果: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取石16例,取坏死组织1例,置管术6例;经皮肾穿刺造瘘引流4例,其中2例二期行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结论:微创治疗急性肾后性肾功能不全安全、有效,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正>1什么是肾穿刺活检术肾穿刺活检术最早开始是在19世纪,是在外科手术中属于最早的肾活检。直到1939年相关医学人员从患者皮肤、内脏进行活检,1951年此方法被用于肾脏,到了1982年被应用于自动活检装置。直到现今,肾活检已经算是一项相对安全的技术,在医学领域中,现在均为B超引导下经皮肾的活检术。肾活检主要是通过自动的活检装置,配合B超的指引,经患者的皮肤刺入,到达肾脏位置后提取2条患者的肾组织,将肾组织送病理进行检查,主要是为了明确患者的肾脏病理情况,为了鉴别诊断以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