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对于责任制助产士全程陪伴分娩护理模式进行研究。方法收集我科室足月妊娠的孕妇共120例进行研究。然后把她们随机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产妇给予助产士全程陪伴分娩护理模式,对照组则给予通常的护理措施。结果实验组产妇在采取助产士全程陪伴分娩护理模式后,其自然分娩率、剖宫产数以及分娩时间均大大优于对照组,有明显差别(P0.05)。结论对于产妇采取助产士全程陪伴分娩护理模式能够明显提高自然分娩率和病人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大为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助产士全程陪伴加体位管理对孕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将400例正常足月孕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200例和对照组200例,观察组采用助产士一对一全程陪伴加体位管理方式分娩,对照组采用由轮班助产士按照常规监测与护理的方式分娩。对比分析两组产妇分娩方式、分娩时间、产后出血量及对助产士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正常分娩率、平均分娩时间、对助产士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出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助产士一对一全程陪伴加体位管理的分娩模式对于降低剖宫产率,提高自然分娩率,缩短自然分娩时间,减少产后出血,提高患者满意度具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助产士一对一全程陪伴护理模式对产妇分娩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108例产妇的临床资料,依据不同的护理措施,分设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4例。对照组产妇行常规基础护理;研究组产妇行助产士一对一全程陪伴化护理。比对两组产妇的产程进展情况、分娩质量及初产妇泌乳功能。结果:研究组产妇的产程进展情况和分娩质量及初产妇泌乳功能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对一全程陪伴护理模式对产妇分娩的效果优于常规基础护理效果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针对助产士温馨陪伴分娩对二胎高龄产妇分娩的影响进行探讨.方法: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120例二胎高龄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产妇护理方法为常规助产护理,而实验组产妇需要助产士进行一对一的全程温馨的陪伴护理.观察两组二胎高龄产妇的分娩方式、产程和产后出血情况.结果:实验组高龄产妇比对照组自然分娩率高,产程时间短,产后出血率低.结论:助产士对产妇分娩进行一对一的全全程温馨陪伴的护理方式,使二胎高龄产妇剖宫产率得到了有效的降低、产后出血率减少,缩短了生产过程,更好地促进自然分娩,保障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助产士一对一陪伴导乐分娩模式对产妇产程的影响。方法搜集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进行分娩产妇132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产科护理,实验组实施助产士一对一陪伴导乐分娩模式,比较两组产妇的产程。结果实验组第一、第二产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阴道分娩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产钳助产及剖宫产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母婴结局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助产士一对一陪伴导乐分娩模式应用于产妇分娩中,能够缩短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时间,提高阴道分娩率,降低产钳助产和剖宫产率,降低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减少产后出血量,改善母婴结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助产士全程陪同产妇进行全程分娩镇痛的效果和护理。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产妇共520例,采用数字随机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2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全程陪伴分娩护理模式,对比两组分娩方式、胎儿宫内窘迫情况、新生儿窒息以及产程。结果助产士全程陪伴护理后,观察组产妇顺产率86.92%明显高于实施常规护理的对照组(61.92%),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总产程数据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助产士全程陪伴分娩护理模式的产妇,提高了产妇的自然分娩率,缩短了产妇生产的产程,减少了产妇的部分痛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对产妇实施助产士一对一全程陪伴分娩护理的效果。方法以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为应用前,选择3501例产妇为研究对象,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为应用后,选择3528例产妇为研究对象,评价应用助产士一对一全程陪伴分娩护理的效果。结果应用后产妇自然分娩率为99.54%,明显高于应用前97.83%的自然分娩率(P0.05);应用后产妇各产程时间明显比应用前短,产妇产后2h出血量比应用前少,新生儿Apgar评分比应用前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分娩产妇实施助产士的一对一全程陪伴分娩护理,可显著提高产妇自然分娩率,缩短产妇产程及改善母婴产后状况,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导乐陪产对分娩期妇女的干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导乐陪伴分娩对产妇的干预影响。方法:将60例住院分娩的待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由助产士一对一全程陪伴分娩;对照组按产科常规分娩。观察两组产妇分娩方式、产程时间、产妇焦虑和抑郁程度。结果:实验组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1),产程时间和产妇焦虑抑郁程度明显低于常规组。结论:导乐陪伴分娩有利于产时质量,可提高母婴的安全。  相似文献   

9.
贾婉秋 《中原医刊》2005,32(13):24-25
目的观察一对一全程责任助产分娩新模式对产程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2003年元月~2004年12月传统分娩模式873例作为对照组,2003年12月~2004年12月实施一对一全程陪伴责任助产895例为实验组。产妇宫口开大2cm后行一对一全程陪伴责任助产,由一名有经验的助产士给产妇持续的生理、心理、精神上的安慰、鼓励,保护分娩的正常性与自然性,减少分娩时不必要的医疗干预。结果实验组剖宫产率、宫缩乏力、产程阻滞、新生儿窒息率及平均产后出血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0.01)。结论一对一全程陪伴责任助产分娩新模式能降低剖宫产率,减少产后出血,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能较好地促进自然分娩,减少母婴并发症,提高产科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一对一全程陪伴分娩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分组对照的方法,收集2007年9月-2008年5月,由助产士全程陪伴分娩的产妇600例为观察组;2007年1-8月采用传统模式分娩的产妇600例为对照组。分析两组产妇分娩方式、产程进展、产后出血、新生儿Apgar评分及产妇满意度调查等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产妇手术产后出血、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率明显下降(P〈0.01),产程缩短(P〈0.05),且产妇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一对一全程助产士陪伴分娩加强了医患间的沟通与信任,减少医疗干预,提高了产科医疗及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联合左氧氟沙星在产褥期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于该院进行分娩的136例产褥期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136例产妇均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70例患者予以优质护理,并对发生产褥感染的患者采用左氧氟沙星进行控制治疗,对比组66例患者予以常规处理,观察并比较各组患者的护理效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结果经护理干预,观察组仅1例患者发生产褥感染,对比组则有8例发生产褥感染,两组患者产褥感染发生情况相较观察组感染率明显低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乳腺炎及会阴伤口感染及子宫复旧的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比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母乳喂养率及满意率均明显高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褥期感染中应用优质护理联合左氧氟沙星进行干预,可有效降低患者产褥感染率并减少乳腺炎及子宫复旧等并发症,同时明显提高患者母乳喂养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对产妇妊娠结局及满意率的影响。方法:将2010年9月至2011年9月在我院待产的1 200例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及抑郁率、新生儿窒息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的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有利于改善产妇的妊娠结局,提高护理满意率。  相似文献   

13.
张晓舞 《河北医学》2012,18(5):682-685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应用于剖宫产术围术期的效果及意义.方法:将130 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 例,对照组给予产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观察两组产妇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情况、术后并发症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下床活动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1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9.23%,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舒适护理应用于剖宫产术分娩过程中,可有效提高产妇舒适度,改善手术及术后恢复情况,真正体现了现代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是一种较佳的护理方案.  相似文献   

14.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25):157-164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对结肠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6年4月收治的结肠癌患者118例进行分组研究,按照不同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并发症和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后SAS、SDS评分比较,对照组高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肠癌患者围手术期应用优质护理,可显著改善患者不良心理状态,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普及。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舒适护理在冠心病患者择期介入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舒适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舒适组住院全程给予舒适护理,并对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焦虑评分及患者满意度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舒适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冠脉介入治疗患者应用舒适护理,可使患者以最佳的状态配合手术治疗与护理,以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沈惠玲 《吉林医学》2012,33(12):2631-2632
目的:探讨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人性化护理对产科护理质量和顾客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0例住院分娩的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产妇卫生及心理状况、生殖器恢复情况、母乳喂养成功率及患者满意度方面的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产妇卫生及心理状况、生殖器恢复情况、母乳喂养成功率及患者满意度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人性化护理可提高产妇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母乳喂养成功率以及患者满意度,产妇卫生及心理状况良好,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循证护理在降低剖宫产术后感染及改善产妇生存质量中的效果。方法:以2009年1月-2011年6月在本院收治的162例实施剖宫产的产妇为研究对象,给予常规的抗生素感染治疗及其他术后治疗手段,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1例;对照组给予一般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一般的护理措施上给予针对性的循证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术后不良反应情况、术后感染率及患者术后疼痛情况及患者对护理满意程度的差别。结果:观察组的术后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患者的生存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距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可以提高护理的质量,在降低剖宫产术后感染及改善产妇生存质量方面效果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8.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5):179-182
目的 研究人性化护理模式在胃癌患者全胃切除术后护理中的应用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8年10月于我院肿瘤科接受治疗的80例胃癌患者为本研究对象,均在我院肿瘤科接受全胃切除手术。采用随机分配法,将80例胃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在常规护理模式上行人性化护理模式。比较两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生活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评价情况。结果 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0.00%,明显高于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5.00%;实验组护理后生活质量变化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7.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8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胃癌患者全胃切除术后实施人性化护理模式能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并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针对脑血栓患者,观察临床给予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在2015年12月至2017年5月期间接收的所有脑血栓患者当中进行筛选,从符合要求的患者中随机挑选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分组法将这些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各50例,一个组为实验组,一组为对照组.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而实验组被给予常规护理的同时还要采用优质护理.调查并记录所有研究对象的住院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的病人住院天数较对照组而言明显缩短,而且采取护理干预之后,记录实验组的满意度是97.6%.对照组的病人满意度是80.3%.实验组的病人的不论是住院时间还是护理满意度等其他指标都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临床上在给予脑血栓病人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优质护理,明显缩短病人的住院时间的同时,显著提高了病人对护理的满意度.有效减少并发症出现的概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这种优质护理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黄丽莉  郑自群  梁文 《中外医疗》2014,(19):151-153
目的 探讨细节化管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 对2013年5月-2013年11月于该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00例患者,按单双号的方式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50例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50例实行细节化管理后的护理,随后调查两组患者及手术医生对该次护理的满意度和评分并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6.0%,手术医生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3.5%;对照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78.0%,手术医生对护理的满意度为84.1%;通过比较观察组的患者及医生对护理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观察组的护理质量高于对照组,两组护理质量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细节化管理应用于手术室护理中,临床效果较好,护理质量、医生及患者满意度均有所提高,具有较好的实施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