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目的探究自我管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的临床疗效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我院诊断的COPD稳定期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只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自我管理干预,包括健康教育和康复训练,之后通过比较两组患者肺功能、6MWD、生活质量问卷(SGRQ)评分、急性发病频率、依从性等方面的变化来探讨自我管理干预对COPD治疗的临床意义。结果观察组患者肺功能和6MWD较对照组有改善,观察组的SGRQ得分、急性加重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其依从性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在统计学上均有意义(P<0.05)。结论加强COPD稳定期自我管理干预能够改善COPD的预后,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观察补肾中成药喘可治注射液对COPD稳定期肾虚证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影响,为COPD稳定期患者的治疗提供思路和方法。方法:将符合条件的患者3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5例,对照组予常规西药治疗,实验组予以联合使用喘可治注射液,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疗效、症状积分、CAT评分、肺功能及Th17/CD_4~+细胞比例的变化。结果:(1)治疗后实验组总有效率86.67%,对照组总有效率80.0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疗后咳嗽、咳痰、喘息及胸闷症状积分与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实验组改善喘息症状优于对照组(P0.05)。(2)治疗后两组CAT评分较疗前有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疗后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实验组CAT评分优于对照组。(3)治疗后实验组肺功能指标较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实验组能够改善患者肺功能的情况。(4)两组治疗后Th17/CD_4~+细胞比例较疗前比例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组间比较,实验组较对照组比例下降明显。结论:联合喘可治注射液治疗在改善COPD稳定期肾虚证患者症状、CAT评分、肺功能以及细胞免疫方面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因此,补肾中药可以改善COPD肾虚证患者的免疫功能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噻托溴铵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肺功能和气道炎症的影响情况。方法将76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在原有维持治疗方案的基础上使用噻托溴铵治疗.对照组患者仅维持原有治疗方案,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相关指标、生活质量问卷(SGRQ)、6分钟步行距离(6MWD)、诱导痰检测结果,并对以上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IC、6MWD以及SGRQ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诱导痰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GRQ与IC、6MWD呈负相关,与诱导痰中性粒细胞呈正相关: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噻托溴铵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能够显著改善深吸气量IC与呼吸困难症状,而肺功能相关指标变化不明显,诱导痰中性粒细胞比例显著升高.可以作为评价呼吸困难症状的指标之一,值得进一步推广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复方甲氧那明胶囊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气雾剂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0月至2018年1月内黄县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88例COPD稳定期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4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对照组沙美特罗替卡松气雾剂,给予观察组沙美特罗替卡松气雾剂+复方甲氧那明胶囊治疗,两组均治疗2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症状[呼吸困难(mMRC评分)、6 min步行距离(6MWD)]及生活质量(CTA评分),统计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mMRC评分低于治疗前,6MWD大于治疗前,观察组mMRC评分低于对照组,6MWD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TA评分低于治疗前,观察组CTA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甲氧那明胶囊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气雾剂治疗稳定期COPD,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熏蒸疗法联合常规西医治疗稳定期肺肾气虚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7月在上海市嘉定区南翔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档的稳定期肺肾气虚型COPD患者1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口服中药组、熏蒸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方法,口服中药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口服补肺汤加减治疗,熏蒸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熏蒸治疗。比较3组患者干预前和干预后6个月时肺功能、COPD急性加重(AECOPD)次数、自我评估测试(CAT)问卷评分、6 min步行距离(6MWD)。结果 干预及随访过程中对照组1例、口服中药组5例患者退出研究,最终纳入数据分析的患者为对照组49例、口服中药组45例、熏蒸组50例。干预后6个月时,3组第1秒用力呼吸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FEV1实际值/预计值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FEV1、FVC、FEV1/FVC、FEV1实际值/预计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6个月期间,3组AECOPD次数少于干预前6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口服中药组、熏蒸组AECOPD次数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6个月时,3组CAT问卷评分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口服中药组、熏蒸组CAT问卷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6个月时,口服中药组和熏蒸组6MWD长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口服中药组、熏蒸组6MWD均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熏蒸疗法联合常规西医治疗对稳定期肺肾气虚型COPD患者肺功能无明显改善,但可明显减少急性发作次数、改善自身症状及增加步行距离,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益。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析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入选本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COPD稳定期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教育管理及对症治疗等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延续性护理,包括家庭氧疗结合呼吸操,对比两组生存质量等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护理前CAT评分大体一致,观察组护理后3个月和6个月的CAT评分(16.1±5.2)分和(16.6±4.4)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21.4±6.5)分和(21.8±6.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前肺功能指标大体一致,观察组护理6个月后各项肺功能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OPD稳定期患者采用家庭氧疗结合呼吸操延续性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生存治疗,改善症状。  相似文献   

7.
金岭兰 《中外医疗》2013,32(9):96+98
目的探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联合噻托溴铵吸入剂对于Ⅳ级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该院收治的62例Ⅳ级老年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祛痰药、氧疗、康复锻炼、营养支持以及BIPAP通气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噻托溴铵吸入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对两组患者进行肺功能检查、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问卷)、6min步行距离(6MWD)测定。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完成后观察组FEV1/FVC、FEV1%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而6MWD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SGRQ问卷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BIPAP联合噻托溴铵吸入剂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肺通气功能,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李小侠  李静  李欣 《黑龙江医学》2021,45(22):2362-2364
目的:探究肺康复护理联合分级运动肺康复训练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2020年2月间于天津市北辰医院收治的100例COPD稳定期患者的临床资料,将2016年2月—2018年2月间采取肺康复护理的5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将2018年3月—2020年2月间采取肺康复护理联合分级运动肺康复训练的50例患者纳入观察组,干预2个月.对比两组干预前、干预2个月后肺功能[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及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运动耐力[6 min步行距离(6MWD)]、生活质量[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及两组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2个月后,两组FEV1、FEV1/FVC水平均较护理前上升,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08、5.483,P<0.05);干预2个月后,两组6MWD均较护理前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SGRQ评分均较护理前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63、3.329,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96,P<0.05).结论:肺康复护理联合分级运动肺康复训练可改善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增强患者运动耐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玉屏风胶囊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BODE指数和急性加重次数的影响。方法将60例中医辨证为肺气虚证的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疗法,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玉屏风胶囊治疗,疗程均为6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BODE指数及其构成变量的变化,并比较两组治疗期间COPD急性加重次数。结果治疗组治疗后BODE指数及其构成变量中的MMRC、6MWD、FEV1%pred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BODE指数、MMRC下降、6MWD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急性加重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玉屏风胶囊能有效改善COPD稳定期肺气虚证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减少其急性加重次数。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后检测深吸气量(IC)的临床意义。方法:对入选的32例稳定期COPD患者,吸入沙丁胺醇前后,观察6分钟行走距离(6MWD),一秒钟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深吸气量(IC)等指标,以MMRC进行呼吸困难的分级,比较用药前后各变量变化的统计学意义及肺功能各变量与6MWD的相关性。结果:用药后FEV1和FEV1/FVC均有所改善,但与用药前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用药后IC较用药前比较有显著增加(P〈0.05),6MWD用药后较用药前有显著提高(P〈0.01);用药后呼吸困难评分的下降较用药前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回归分析显示IC的变化(△IC)与6MWD的变化(△6MWD)均有较好的相关性(P〈0.05,r=0.5818)。结论:IC的改变与呼吸困难和运动耐力的改变有更好地相关性,IC的测定较FEV1更能评价COPD患者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肺康复训练对不同严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简称慢阻肺) 患者肺功能、呼吸困难程度、生存质量和急性加重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0 年1 月至2013 年1 月在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医院住院及门诊随访的300 例稳定期慢阻肺患者, 按严重程度分为中度慢阻肺组( n =120) 、重度慢阻肺组( n=100) 和极重度慢阻肺组( n = 80) , 每组患者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训练组。训练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6 个月的肺康复训练, 对照组不进行肺康复训练。比较干预前后及各组间患者肺功能、6 分钟步行距离( 6MWD) 、呼吸困难程度评分( mMRC) 、生存质量及COPD 急性加重次数的变化。结果 经过6 个月的肺康复训练后, 训练组中度、重度、极重度COPD 患者干预前后生命存量评分、6MWD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5) 。重度COPD 组康复训练后6MWD 的增加值明显大于中度、极重度慢阻肺患者( P 〈0. 05) 。极重度患者康复训练后mMRC 改善效果最好( P 〈0. 05) 。三组患者干预前后肺功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 05) 。重度慢阻肺患者在肺康复训练后急性加重次数明显减少( P 〈0. 05) , 其他严重度训练组急性加重次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 05) 。结论 肺康复训练能提高不同严重度慢阻肺患者活动耐量和生存质量, 减少重度慢阻肺患者急性加重次数, 减轻极重度患者呼吸困难程度, 是一种经济高效的稳定期慢阻肺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瑜伽练习对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将精神分裂症患者12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2例及对照组61例,所有患者干预前后进行生活质量评定综合问卷(GQOLI-74)测评.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后人际交往能力、社会支持、业余娱乐生活、工作与学习、婚姻与家庭及总分各项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项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比较,SDSS得分均有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社会能力、社会兴趣、个人卫生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激惹、疾病表现、迟滞、抑郁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瑜伽练习可以更好地促进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3.
苏方华  周志勤  冉贤金 《海南医学》2014,(17):2517-2519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钠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50例稳定期COP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5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用孟鲁司特钠,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肺功能的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全血黏度(包括高切、中切、低切)、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上述指标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上述指标水平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上述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肺功能FEV1/预计值、FEV1/FV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上述肺功能指标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上述指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上述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孟鲁斯特钠不仅可以抑制COPD患者的炎症反应,并且能够通过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性从而改善患者肺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康炳玲 《中原医刊》2014,(22):84-86
目的 探讨雾化氧疗护理干预对Ⅲ期矽肺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Ⅲ期矽肺合并COP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常规应用药物治疗及护理措施.观察组增加雾化氧疗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后临床效果、一般情况及健康相关生命质量及测量(HRQoL).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优于对照组的6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强化护理干预后观察组不良心理发生率、吸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强化护理干预后观察组遵医嘱用药、合理饮食及合理运动百分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生理健康总测量(PCS)与心理健康总测量(MC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PCS与MCS均有所提高,但只有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雾化氧疗护理干预是Ⅲ期矽肺合并COPD患者康复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认知干预对女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住院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女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住院的焦虑患者4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40例和对照组2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心理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认知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及组间的焦虑例数和SAS评分情况。结果:同期女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住院患者共793例,发生焦虑476例,发生率为60.03%;干预后组间比较,干预组焦虑减少例数(字2=29.22,P0.01)及SAS评分下降幅度(t=17.49,P0.01)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组内比较干预组干预前后S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68,P0.01),对照组干预前后S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4,P0.05)。结论:认知干预可以有效缓解女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住院患者焦虑情绪,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住院患者中规范开展认知干预,以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缓解期患者实施呼吸训练对改善肺功能及生存质量(QOL)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将80例COPD缓解期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内科治疗,干预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呼吸训练。观察周期为6个月,分别采用FVC、FEV1.0、V50、V25与ADL量表评价肺功能及生存质量(QOL),比较两组患者的肺功能及生存质量(QOL)。结果治疗6个月后,干预组患者FVC、FEV1.0、V50、V25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P〈0.05,P〈0.01),而对照组各项指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组治疗后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1个月ADL量表评分变化不明显;治疗3、6个月时干预组评分呈现降低趋势,较治疗前,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缓解期患者采用呼吸训练可以有效改善其肺功能及生存质量状况,单纯应用药物治疗不能达到以上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玉屏风颗粒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气虚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气虚证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32例吸入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剂,试验组32例口服玉屏风颗粒,同时吸入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剂,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症状的缓解情况及肺功能改善情况。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对稳定期COPD肺气虚证患者总有效率分别为96.87%、81.25%(P〈0.05)。治疗后试验组症状评分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治疗后咳嗽、咯痰、喘息、自汗、气短及易感冒等症状及体征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后的咳嗽、咯痰、喘息及气短症状与体征较治疗前亦有改善(P〈0.05),且治疗后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在自汗、气短及易感冒等症状的改善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玉屏风散能较好的改善稳定期COPD肺气虚证患者的自汗、气短及易感冒等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护理措施干预后对于舒利迭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临床效果的影响。分析护理措施在舒利迭治疗肺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该院住院治疗的COPD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二组患者均采取舒利迭吸入治疗的方法,并常规指导患者舒利迭的正确吸入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人性化的专门护理措施,对比二组患者的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5%,出院后用药的正确率为95%;对照组的临床有效率为77.5%,出院后用药的正确率为70%;二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评分以及肺功能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措施通过引导患者的正确用药而提高舒利迭治疗COPD的临床效果,改善临床症状和肺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策略对2型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及自我管理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2型糖尿病患者共8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和对症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策略,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检测结果及两组患者治疗后遵医率、两组患者的饮食管理、运动管理、用药管理和自我监测管理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干预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较对照组降低更显著,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治疗后不遵医率5.0%,对照组治疗后的不遵医率25.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治疗后的总遵医率达95.0%,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的总遵医率75.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治疗后的饮食管理、运动管理、用药管理及自我监测管理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策略有助于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提高患者的遵医率,并提高其自我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