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143例临床分析宁夏中卫县医院口腔科段生福本文将我科7年来收治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143例作如下分析。1一般资料1.1143例中,年龄在6岁以下者58例,占40.56%;7-17岁者32例,占22.38%;18岁以上者53例,占3...  相似文献   

2.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10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笔者收集了我科1999年1月至2001年12月收治的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105例,占同期口腔科住院病人1 153例的9.1%,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3.
王菊艳 《甘肃医药》2014,(6):426-427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部感染的临床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分析84例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的原发病灶、发病年龄、发病部位及治疗情况。结果:口腔颌面部感染以牙源性最为常见,其次分别为腺源性、外伤性、医源性。感染部位以咬肌间隙感染、颌下间隙感染最为多见。结论: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应采取积极抗感染与手术切开引流相结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并发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3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1例糖尿病并发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住院患者平均年龄(61±9)岁,平均住院(14±6)d,入院时平均空腹血糖10.4mmol/L。多间隙感染20例,单间隙感染11例,同时伴全身并发症者13例。感染源多为牙源性;血、脓细菌培养以草绿色链球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最为常见。治疗以早期切开引流、控制血糖和控制感染并重、防治窒息和全身并发症为重要原则。  相似文献   

5.
目的提高对口腔颌面部感染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收集1997—2007年行切开引流的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住院患者36例,分析颌面部间隙感染的来源、感染与年龄的关系,并发症的发生原因与预防。结果感染以牙源性最常见,其次为腺源性,最少为血源性。感染部位以颌下间隙最多。本组35例痊愈,3例出现并发症,经抢救和治疗2例痊愈,1例死亡。结论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以牙源性感染为主,并发症的发生主要与口腔颌面部的局部解剖特点、患者年龄和机体抵抗力以及原发灶的不正确处理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进行探讨.方法:选择53例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综合治疗的原则,给予患者全身支持疗法、局部脓肿切开引流和清除病灶的疗法.结果:53例患者痊愈46例,好转6例,有效率达98.1%,仅1例患者因未拔除患牙导致复发,后拔除患牙经治疗后痊愈.结论:明确口腔颌面部感染病因,积极的进行抗感染治疗、全身支持治疗和手术切开引流治疗,能有效预防感染扩散,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7.
120例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①目的 探讨口腔颌面部感染的临床治疗方法 及疗效.②方法 对120例口腔颌面部感染患者,给予不同程度的抗感染、切开引流及营养支持等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实验室检查结果 并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③结果 口腔颌面部感染以牙源性最为常见,其次分别为腺源性、外伤性、医源性.感染部位以颌下间隙感染、眶下间隙感染最为多见.④结论 对重症多间隙口腔颌面部感染患者,应采取积极抗感染与手术切开引流相结合.  相似文献   

8.
口腔颌面部重症多间隙感染21例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国鑫  邹荣海 《海南医学》2009,20(11):102-103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部重症多间隙感染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5年1月至2009年1月收治的21例重症多间隙感染住院患者资料,评价实施局部及全身治疗后的治疗效果。结果21例患者经治疗后全部治愈。结论尽管积极有效的局部治疗是治疗的关键手段,然而只有采取全身与局部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措施才能取得最佳的治疗效果。其中糖尿病的早期确诊及血糖的严格控制对控制感染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口腔颌面部重症间隙感染的临床治疗对策。方法:将我院于2010年1月-2016年2月收治的26例糖尿病合并口腔颌面部重症间隙感染的患者纳入研究,所有患者均由口腔外科医生与内分泌科医生联合诊治,均给予切开引流、抗感染、血糖控制、全身营养和对症支持治疗,总结并分析所有患者的治疗结果。结果:本组26例患者经过口腔科与内分泌科医师的联合治疗,平均住院时间为(19.43±4.29)d,治愈率为100%。结论:对于糖尿病合并口腔颌面部重症间隙感染患者的治疗,应由内分泌科医生与口腔外科医生联合诊治,在采取切开引流的同时还应进行血糖控制、抗感染和对症支持治疗等全身加局部的治疗方法,这样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李岚  叶蕾  张娜 《吉林医学》2011,(30):6435-6435
目的:探讨成年人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颌部间隙感染者5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50例患者中,牙源性感染占60.0%,腺源性感染占20.0%。经过治疗后,50例患者,治愈48例,死亡2例,治愈率为96.0%。有6例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12.0%,其中败血症3例,边缘性骨髓炎3例,经积极治疗后均痊愈出院。结论:成年人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起病急、病情重,多为牙源性或腺源性感染扩散所致,应积极加强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口腔颌面部感染伴糖尿病和非糖尿病的不同临床特征.方法 对昆明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收治的61例诊断为间隙感染的患者进行研究,将其分为糖尿病组(28例)和非糖尿病组(33例).研究内容包括:一般资料,临床指标(性别、年龄、病因、症状发作至入院时间,受累间隙数),实验室检查(细菌学、入院血糖水平、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的百分比),治疗变量(住院天数、并发症).2组数据分别进行比较,对数据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分析.结果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糖尿病组(28例)与非糖尿病组(33例)相比较,糖尿病组与非糖尿病组2组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在年龄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2组感染间隙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感染来源方面2组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患者感染的主要来源为牙源性,其次为腺源性.2组患者入院时血糖浓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组患者入院时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计数分别进行比较(P>0.05),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患者在住院天数及并发症上分别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总之:与非糖尿病组相比,糖尿病组发病年龄大,受累间隙多,入院时血糖浓度高,住院时间长,更易发生并发症,且后果严重.结论 口腔颌面部感染伴糖尿病时,患者的面部感染程度更重,相对住院天数长,并发症多,对此类患者应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2.
李丽 《基层医学论坛》2009,13(19):599-600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的综合治疗方法,以提高临床治愈率。方法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12例,给予抗感染、切开引流、冲洗换药、全身营养支持治疗,对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治疗结果等进行综合分析。结果经积极治疗后,12例均痊愈。结论对重症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采取积极抗感染与手术切开引流相结合,全身与局部兼顾的方法综合处理,可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糖尿病患者并发颌面部间隙感染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 收集1998年1月~2006年12月我院收治的62例糖尿病合并颌面间隙感染患者,与非糖尿病间隙感染者65例临床资料比较其感染的严重程度、疗程和治疗方法.结果 糖尿病组合并颌面间隙感染的疗程明显长于非糖尿病组,且感染程度较重,易累及多个间隙(χ2=15.07,P<0.01).结论 糖尿病合并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感染程度较重,易累及多个间隙,疗程长,在控制感染及处理局部病灶的同时应积极控制血糖及全身营养支持治疗.  相似文献   

14.
颌面部间隙感染是临床中最常见疾病之一,可造成严重并发症。所以,此病在临床治疗与预防中均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5.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临床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发病规律、治疗方案,总结防治措施。方法回顾分析唐山协和医院2002—01-01—2011~12—31住院的535例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记录患者的症状、病因、感染部位、住院时间、治疗情况、并发症和愈后,并对这些数据进行比较。结果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住院患者,男女比例为1.4:1,平均年龄(36.62±23.49)岁。农民在间隙感染的患者中比例最高,达35.0%(187/535)。分析发现:年龄、职业、自我治疗、入院体温是危及生命并发症的相关因素。结论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合并上述危险因素时,为了避免危及生命并发症的出现,应及早进行规律治疗。  相似文献   

16.
糖尿病合并口腔颌面部重症间隙感染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飞 《中国医药导报》2008,5(16):155-155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口腔颌面部重症间隙感染的临床表现及治疗和转归。方法:收集11例糖尿病合并重症颌面部感染患者,由内分泌科与口腔颌面外科联合诊治,给予切开引流、抗感染、控制血糖、全身营养、支持治疗,对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治疗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经多学科联合治疗后,10例痊愈,1例好转。结论:对于糖尿病合并口腔颌面部重症间隙感染患者,采用全身加局部治疗方法,可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涂晓宁 《广西医学》2005,27(10):1615-1615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是口腔科临床上的常见病,近年来,随着卫生保健事业的发展,其发病率有明显的下降,但在经济落后的农村地区发病率仍然较高.治疗及时、方法恰当,绝大多数病人可在短期内治愈,但是如果误诊或是延误治疗时机,处理不当,就可导致感染的扩散,导致颌面部多间隙感染,甚至败血症.我科自1999~2004年共收治间隙感染患者139例,现将治疗情况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的具体情况,总结临床治疗中的重点事项,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长沙市中心医院2019年8月-2020年7月收治的162例颌面部间隙感染的患者临床资料,结合临床相关研究成果,总结不同类型间隙感染情况所应用的治疗方法,并分析不同情况患者接受治疗后所取得的效果。结果:162例患者经全身支持治疗后,机体抵抗能力得到了相应提升,配合使用抗生素与切排引流治疗后,治愈158例,治愈率为97.53%。162例患者中有6例出现败血症与脓毒血症的情况,其中5例因蜂窝织炎而引发,1例因颌下间隙感染引发。6例出现败血症与脓毒血症的患者中,4例死亡。出院后,并发感染性休克的患者2例,出现全身问题而导致身体器官衰竭的患者1例,因蜂窝织炎导致呼吸梗阻,最终引发窒息死亡的患者1例。结论: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在临床中以牙源性感染为主,应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加强对患者全身的综合处理,达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2011年收治的39例糖尿病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感染部位、感染来源、实验室检查及转归。结果糖尿病患者颌面部间隙感染易累及多个间隙,感染来源主要为牙源性感染,细菌培养结果以肺炎克雷伯菌为主,39例患者均行切开引流后,给以足量有效抗菌药物等综合治疗,治愈出院。结论糖尿病患者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好发于中老年人,临床症状严重,且易反复,宜早期、广泛行切开引流,综合治疗可以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360例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诊断和治疗第二医院口腔科王东,查能愉,张兆祥,王崇岚临床资料一、性别与年龄:本组360例中男性202例,女性158例;年龄最小4个月,最大78岁。20至30岁年龄组最多共110例(30.5%),13岁以下65例(18.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