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探讨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吞咽功能训练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7月—2021年4月于南通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82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1例)与观察组(41例)。对照组开展吞咽功能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神经肌肉电刺激,共治疗4周。比较2组干预前后洼田饮水试验分级、X线透视吞咽功能检查(VFSS)评分及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SWAL-QOL)评分。结果 干预前,2组洼田饮水试验分级、VFSS评分及SWAL-QOL评分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洼田饮水试验分级优于对照组,观察组VFSS、SWAL-QO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吞咽功能训练能提高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康复效果,利于吞咽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提升。  相似文献   

2.
闫芳  孙治坤  党雷 《中外医疗》2014,(35):66-67
目的探讨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单纯吞咽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选择该院2013年4月—2014年7月收治的9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吞咽训练治疗,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a O2降低值、SSA评分变化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达到93.3%,远高于对照组的73.3%,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80,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Sa O2降低值和SSA评分均有较大程度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实验组治疗后SSA评分和Sa O2降低值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单纯吞咽训练可有效改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电刺激疗法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9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平均分为电刺激治疗组、针灸组及吞咽训练组,电刺激治疗组和针灸组在药物治疗及吞咽训练基础上分别配合应用电刺激治疗和针灸。三组治疗前、治疗第7d及第14d采用VFSS(吞咽障碍程度分级评分)评估疗效。结果治疗后,三组VFSS评分均显著提高(P〈0.01);电刺激组VFSS评分明显高于针灸组和吞咽训练组(P〈0.01);电刺激组治疗第7d、第14d后有效率明显高于针灸组和吞咽训练组(P〈0.05)。结论电刺激疗法可显著改善脑卒中所致吞咽障碍,效果优于吞咽训练和针灸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头项针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治疗卒中后吞咽困难(PSD)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2020年2月至2022年3月南京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收治的90例PSD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三组,每组30例。头项针组接受头项针治疗,NMES组接受NMES治疗,联合组接受头项针联合NMES治疗。治疗3周后,比较三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的洼田饮水试验(WST)分级、标准吞咽功能评估(SSA)、吞咽生活质量问卷(SWAL-QOL)、颏下肌群表面肌电图(sEMG),评估3种措施的安全性。 结果 联合组临床疗效优于头项针组、NMES组(P<0.05)。治疗后,三组WST分级优于治疗前,且联合组优于头项针组、NMES组(P<0.05)。治疗后,三组SSA评分、SWAL-QOL评分、吞咽时限低于治疗前,颏下肌群sEMG平均波幅、最大波幅高于治疗前,且联合组SSA评分、SWAL-QOL评分、吞咽时限低于头项针组、NMES组,颏下肌群sEMG平均波幅、最大波幅高于头项针组、NMES组(P<0.05)。联合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与头项针组、NMES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头项针联合NMES治疗PSD的临床效果确切,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研究在缺血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治疗中应用吞咽训练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为主的综合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后存在咽喉期吞咽障碍患者7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一组给予单一的吞咽训练设为对照组,另一组给予吞咽训练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为主进行综合治疗设为综合组,每组各35例,对两组患者的吞咽功能(SSA)、洼田饮水试验情况、吞咽X线电视透视检查评分(VFSS)。结果 (1)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VFSS评分以及SSA评分:两组患者治疗前的SSA评分、VF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综合组患者的SSA评分、VFS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洼田饮水试验分级:两组患者治疗前的洼田饮水试验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综合组患者的洼田饮水试验1、2分级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缺血性脑卒中后咽喉期吞咽障碍的治疗中应用吞咽训练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为主的综合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实行。  相似文献   

6.
宋社更  饶高峰 《现代实用医学》2013,25(2):190-191,215
目的探讨吞咽功能训练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在治疗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的效果。方法将70例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吞咽功能障碍训练,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疗程为4周。于治疗前后采用“藤岛一郎摄食-吞咽障碍评分表”进行吞咽功能评分。结果经28d治疗后,治疗组吞咽障碍评分较治疗前及对照组高(均P〈0.01);临床疗效好于对照组(痊愈数、显效数、总有效数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常规吞咽功能训练基础上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对脑卒中吞咽困难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Vitalstim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Vitalstim电刺激组和对照组,电刺激组接受Vitalstim电刺激配合康复训练,对照组只接受康复训练,两组患者均每天治疗一次,疗程20次。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积分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发病到治疗时间,脑卒中性质,SSA评分,SWAL-QOL评分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SSA评分,SWAL-QOL评分比较,电刺激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Vitalstim电刺激能促进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强化呼吸训练联合门德尔松手法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 方法:选取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按数字随机抽签法将病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方法加门德尔松手法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强化呼吸控制训练。于治疗前、治疗6周后,采用吞咽造影检查(VFSS)、标准吞咽功能评估量表(SSA)、功能性经口摄食评估(FOIS)、临床疗效评估2组患者吞咽障碍改善情况。 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VFSS评分、SSA评分、FOIS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周后,两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VFSS评分、SSA评分、FOIS分级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后实验组VFSS评分、SSA评分、FOIS分级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结论:强化呼吸训练联合门德尔松手法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联合个体化吞咽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DA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在本院神经内科就诊的DA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28例,所有患者均经标准吞咽评估(SSA)确诊,两组患者均给予内科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个体化吞咽训练治疗,疗程为4周.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吞咽功能评分采用洼田饮水试验评定.结果:经过4周的治疗,治疗组的吞咽功能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个体化吞咽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能明显提高患者吞咽功能,疗效优于常规治疗,其临床疗效值得肯定.  相似文献   

10.
骆莉  王淑秀 《现代医学》2014,(8):895-898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训练联合酸刺激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及营养状况的改善作用。方法:选择脑卒中合并吞咽障碍患者8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运动训练及吞咽功能障碍训练治疗,实验组采用综合康复训练联合酸刺激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4周时吞咽功能、营养状况。结果:治疗4周时,实验组患者Burk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VFS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ALB、TG、TC、BMI、TSF与组内治疗前比较有明显升高(均P〈0.05),且实验组治疗后血ALB、TG、TC、BMI、TSF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综合康复训练联合酸刺激能更有效地改善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增加营养摄入,从而促进神经肌肉功能的恢复,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VitalStim therapy coupled with conventional swallowing training on recovery of post-stroke dysphagia,a total of 120 patients with post-stroke dysphagia were randomly and evenly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conventional swallowing therapy group,VitalStim therapy group,and VitalStim therapy plus conventional swallowing therapy group.Prior to and after the treatment,signals of surface electromyography(sEMG) of swallowing muscles were detected,swallowing function was evaluated by using the Standardized Swallowing Assessment(SSA) and Videofluoroscopic Swallowing Study(VFSS) tests,and swallowing-related quality of life(SWAL-QOL) was evaluated using the SWAL-QOL questionnaire.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sEMG value,SSA,VFSS,and SWAL-QOL scores in each group between prior to and after treatment.After 4-week treatment,sEMG value,SSA,VFSS and SWAL-QOL scores were significantly greater in the VitalStim therapy plus conventional swallowing training group than in the conventional swallowing training group and VitalStim therapy group,but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existed between conventional swallowing therapy group and VitalStim therapy group.It was concluded that VitalStim therapy coupled with conventional swallowing training was conducive to recovery of post-stroke dysphagia.  相似文献   

12.
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对脑卒中所致的神经源性吞咽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56例脑卒中所致的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28例,均接受吞咽训练和常规的药物治疗,治疗组同时进行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疗程1个月。治疗前后,采用洼田氏饮水试验对2组患者的吞咽功能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后,总有效率治疗组92.86%,对照组78.57%,2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能有效改善脑卒中后的吞咽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对老年吞咽障碍患者并发症的影响及康复评价。方法选择2011年5月~2012年3月浙江医院康复科住院老年吞咽障碍患者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综合康复护理干预。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误吸、吸人性肺炎、营养不良的发生情况;采用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SSA)评价存在吞咽功能障碍,采用吞咽障碍生活质量量表(SWAL—QOL)评价患者生存质量。结果①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误吸及吸人性肺炎、营养不良的发生率显著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两组患者SS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3、4周观察组SS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2、3、4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③两组治疗后4周SWAL-QOL评分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两组治疗后4周SWAL—QOL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康复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误吸、吸人性肺炎、营养不良的发牛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刘海飞  宋丰军 《中华全科医学》2019,17(11):1918-1921
目的 研究标本配穴针灸对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作用,旨在为更好地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 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8年2月期间温州市中医院收治的148例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74例,对照组给予内科常规治疗及吞咽康复训练,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标本配穴针灸治疗。观察并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洼田饮水试验评级、吞咽功能改善情况(SSA评分)、电视透视吞咽功能(VFSS评分)与生活质量(SWAL-QOL评分),同时记录治疗期间发生的不良事件。 结果 ①研究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4.59% vs. 83.78%,P<0.05);②2组治疗前SS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SSA评分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SSA评分低于对照组(均P<0.05);③2组治疗后洼田饮水试验评级均优于治疗前(均P<0.05);④2组治疗前VFSS评分、SWAL-QO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治疗后VFSS评分、SWAL-QOL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VFSS评分、SWAL-QO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⑤研究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略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05% vs. 5.41%,P>0.05)。 结论 标本配穴针灸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可显著提高总体临床疗效,改善患者吞咽功能,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深层咽肌神经刺激联合针刺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在吞咽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对照组采用针刺治疗,观察组采用针刺治疗和深层咽肌神经刺激治疗,疗程均为3周。3周后,采用洼田饮水试验、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standardized swallowing assessment, SSA)评价患者吞咽功能,采用吞咽相关生活质量量表(swallowing-related quality of life, SWAL-QOL)评价患者生活质量,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 MBI)评价患者的活动能力,测定血清白蛋白(albumin, ALB)、血红蛋白(hemoglobin, Hb)、血清前白蛋白(prealbumin, PAB)评价患者的营养状况,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吞咽困难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洼田饮水试验分级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治疗后洼田饮水试验分级变化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SSA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SSA评分降低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SWAL-QOL、MBI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其中观察组患者MBI评分升高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PAB、ALB、Hb水平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ALB、Hb升高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深层咽肌神经刺激联合针刺可改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障碍和营养状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口腔康复法联合雪克运动对脑梗死引起吞咽障碍者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20例脑梗死后吞咽障碍者分成4组,即常规治疗组、口腔康复组、雪克运动组、联合治疗组.实验前4组患者进行吞咽障碍分级评价(VFSS)和生活质量评价(SWAL-QOL)后,对于4组患者均进行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其中口腔康复组辅以口腔康复法,雪克运动组给予雪克运动指导,联合治疗组给予口腔康复法联合雪克运动.经过为期4周的治疗和康复后再次评价上述两项.结果 治疗前4组患者VFSS得分和SWAL-QOL得分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发现4组患者吞咽障碍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但常规治疗组治疗前后VFSS得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38),其他三组治疗前后VFSS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4组患者VFSS得分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且联合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其他组,其总有效率为96.67%,而常规治疗组、口腔康复组、雪克运动组分别为26.67%,66.67%,70.00%.同时,治疗后联合治疗组SWAL-QOL得分明显高于其他组,其SWAL-QOL得分为(187.30±10.68)分,而常规治疗组、口腔康复组、雪克运动组分别为(140.10±16.62)分,(161.47±24.53)分,(163.97±23.91)分.结论 对于脑梗死引起吞咽功能障碍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辅以口腔康复法联合雪克运动,可以有效改善其吞咽障碍的程度,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吞咽运动操对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7月至2021年6月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温州中医院收治的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运动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神经肌肉电刺激和吞咽摄食行为指导,运动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增加吞咽运动操锻炼。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均进行荧光吞咽造影检查(video fluoroscopic swallowing study,VFSS),并使用吞咽量表评定吞咽功能,比较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拔管情况和卒中相关性肺炎(stroke associated pneumonia,SAP)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吞咽功能性交流测试(functional communication measure,FCM)评分、VFSS各期评分及总分均显著高于本组治疗前,渗透-误吸量表(penetration-aspiration scale,PAS)评分显著低于本组治疗前(P<0.05);运动组患者的FCM评分、口腔期、误咽及VFSS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穴位按摩配合吞咽训练治疗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4例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基础训练、吞咽功能训练及相关心理护理,治疗组患者同时配合穴位按摩。两组的治疗周期均为28 d。采用洼田咽水试验及《藤岛一郎吞咽疗效评价量表》评价患者的吞咽功能。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洼田咽水试验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患者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藤岛一郎吞咽疗效评价量表》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患者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按摩配合吞咽训练能够更好地改善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早期功能锻炼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脑卒中合伴吞咽障碍患者56例。观察组30例,给予早期功能锻炼;对照组26例,给予常规指导。比较两组临床总有效率及吞咽功能评分比较。结果(1)治疗前两组吞咽功能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19〉0.05),治疗后两组吞咽功能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对照组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53.8%(14/26)、76.6%(23/3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4.37,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行早期功能锻炼,可以明显提高临床疗效,改善吞咽功能,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