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孙箭飞 《大家健康》2016,(4):149-150
目的:探讨小儿支气管肺炎应用儿科细节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13年6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单纯支气管肺炎患儿7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两组患儿均在本院行常规治疗,期间对照组按常规儿科护理,观察组给予儿科细节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30%)显著优于对照组(91.08%,P <0.05)。观察组患儿住院时间(7.21±2.34) d,对照组为(10.32±2.69)d,观察组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 <0.05)。结论:支气管肺炎患儿应用儿科细节护理,有助于改善治疗效果,缩短治疗时间,应推广使用该护理模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中西药联合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4名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20例)。治疗组采用抗生素和痰热清、对照组采用抗生素加利巴韦林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药联合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能明显提高疗效,止咳、平喘与肺部哆音消失等时间明显缩短,未见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在抗生素的基础上联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观察组184例,对照组252例。对照组给予头孢菌素类抗生素,部分患儿联用利巴韦林注射液;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用痰热清注射液0.3~0.5ml/(kg·d),7d为一疗程。观察用药后患儿体温、咳嗽、喘息以及肺部啰音等症状、体征以及血象、肺部x线表现的恢复改变情况。结果:观察组体温正常、咳嗽减轻、喘息消失及肺部湿哕音明显吸收消失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平均住院时间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两组均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痰热清注射液用于小儿支气管肺炎疗效可靠,安全性好。在抗生素和西药综合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可增强疗效,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探讨个性化护理在小儿支气管肺炎干预中的作用。方法:将该院在2014年6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84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采用个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的各项指标改善情况及患儿家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症状改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患儿进行个性化护理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加快康复时间,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雾化吸人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该院2010年9月-2011年12月住院的支气管肺炎患儿87例,分为观察组(n=47)和对照组(n=40)。2组均给予常规抗感染及对症治疗,对照组采用α-糜蛋白酶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采用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痊愈26例,显效11例,有效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1.49%;对照组痊愈15例,显效10例,有效7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72.5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观察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部哕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2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盐酸氨溴索雾化吸人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患儿依从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在临床上用于佐治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疗效。方法将临床确诊的92例支气管肺炎患儿分为治疗组46例,对照组46例,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疗,联用5—7d。结果治疗组治愈率(91.3%)明显优于对照组(69.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结论盐酸氨溴索用于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可提高治愈率,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7.
张妍妍 《包头医学》2012,36(3):170-171
目的:积极的护理干预在小儿支气管肺炎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100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如保暖,通风,多饮水等,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雾化吸入、合理给氧、体位引流和胸背部叩击护理干预,对比观察两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和胸片改善情况[1]。结果:两组在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和胸片改善情况比较,观察组好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O.05)。结论:积极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促进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研究HY—D01型电脑中频药物导入治疗仪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疗效。方法:选择951例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为HY—D01型电脑中频药物导入治疗仪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治疗组,对照组为常规治疗组,两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8.1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58%(P〈0.01);两组患儿在发热、咳嗽、气促、肺部湿啰音、胸片阳性体征、血WBC恢复正常所需时间具有明显的差异性(P〈0.01)。结论:HY—D01型电脑中频药物导入治疗仪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9.
痰热清注射液佐治小儿支气管肺炎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松  李颖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15):154-154,156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辅佐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88例支气管肺炎患儿随机分为2组,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47例给予痰热清注射液0.5mL/(kg·d);对照组41例给予利巴韦林10mg/(kg·d),两组均每日1次,静滴,疗程为7d。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症状、体征变化、消失时间及用药后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87%,对照组总有效率78.05%,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发热、咳、痰、喘症状及肺部哕音消失时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未见不良反应。结论痰热清注射液辅佐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疗效确定,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0.
蒋滢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22):2827-2827,2934
目的:探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2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对照组60例,给予常规治疗;疗程7-10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0%,对照组总有效率80.0%,两组间疗效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退热、止咳、体征消失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痰热清注射液静滴过程中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抗生素降阶梯治疗小儿重症肺炎患儿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68例小儿重症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34例。观察组予以抗生素降阶梯治疗,使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对照组予以常规升级治疗,使用头孢噻肟钠、苯唑青霉素,两组患儿均根据细菌学检查和药敏试验结果针对性选用窄谱抗生素。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64.71%、35.29%,两组患儿的抗生素使用时间、肺脏CT感染灶吸收率、平均住院日等指标比较,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生素降阶梯治疗小儿重症肺炎减少了不适当抗生素治疗的比例,缩短了住院时间,提高了小儿重症肺炎的救治水平,同时避免抗生素的滥用和医疗资源的浪费。  相似文献   

12.
徐晓琴 《基层医学论坛》2013,(26):3401-3402
目的观察盐酸氨溴索辅助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疗效。方法将2008年9月—2012年5月我院收治的80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盐酸氨溴索。比较2组患儿气促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啰音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过程中气促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啰音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盐酸氨溴索辅助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张春燕 《中外医疗》2014,(26):161-162
目的探讨全面优质护理在支气管肺炎患儿护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该院2013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46例支气管肺炎患儿按不同护理方法分为观察组(给予全面优质护理)和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对两组患儿症状、体征及胸片改善情况进行综合比较。结果 1观察组患儿体温恢复正常、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2观察组患儿胸片总改善率为86.96%,对照组患儿为60.8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支气管肺炎患儿采取全面优质护理,可促进患儿症状、体征及胸片情况的明显改善,利于患儿康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氨溴索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并分析其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宁波市第六医院2013年1月~2014年4月收治的196例儿童支原体肺炎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将所有患儿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儿9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阿奇霉素治疗;干预组101例,应用氨溴索联合阿奇霉素治疗。观察1个疗程后的治疗效果和肺功能指标如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最大呼气量(FEV1)、最高呼气流速(PEF)、用力呼气25%流速(MEF25)、用力呼气50%流速(MEF50)的变化;并观察治疗期间患儿主要症状或体征消失时间以及不良反应等结果。结果干预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6.05%(96/101),高于对照组[86.32%(82/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儿无效率为4.95%(5/101),低于对照组[13.68%(13/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FVC、FEV1、PEF、MEF25和MEF50分别为(88.31±6.16)%、(84.14±5.32)%、(85.29±6.02)%、(71.36±4.62)%和(69.28±4.16)%,均高于对照组[(82.19±5.22)%、(80.31±4.94)%、(81.43±4.17)%、(64.08~3.88)%、(63.10±3.91)%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咳喘消失时间、肺部炎症吸收、肺部哕音消失时间和治疗时间分别为(2.3114).72)、(6.04±2.11)、(5.94±1.68)、(7.96±1.38)d,均低于对照组[(6.05±0.76)、(8.51±2.08)、(8.26±2.06)、(9.32±2.75)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不良反应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溴索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临床效果较好,能够显著改善患儿肺功能,缩短患儿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15.
刘宝凤 《当代医学》2013,(28):81-82
目的研究儿童哮喘与肺炎支原体感染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010年10月-2011年10儿科治疗的哮喘患儿188例、肺炎患儿98例,另选择健康儿童2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对3组患儿的血清肺炎支原体IgM(MP-IgM)抗体使用颗粒凝集法进行检测,对哮喘患者血清总IgE进行测定。结果支气管哮喘患儿的MP-IgM阳性率(48.97%)明显高于肺炎患儿的MP-IgM阳性率(36.9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MP-IgM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5.9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学龄儿童的MP-IgM阳性率明显高于其它年龄的患儿阳性率(P<0.05)。MP-IgM阳性的支气管患儿血清总IgE水平明显高于MP-IgM阴性的支气管患儿的血清总IgE(P<0.05)。结论儿童哮喘的发病率与肺炎支原体感染有密切关系,尤其学龄儿童肺炎支原体MP-IgM阳性更高,应该加强关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敷胸散”在徐州地区辅助治疗儿童肺炎的效果及护理对策。方法将406例肺炎儿童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治疗、护理基础上加用“敷胸散”。观察2组患儿主要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采用“敷胸散”辅助治疗的患儿总有效率达95.9%,主要症状、体征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儿出现局部不良反应的比例仅为2.6%。结论“敷胸散”辅助治疗儿童肺炎的疗效和安全性均较好,护理操作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神阙贴穴位贴敷辅助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2-02-2013-08收治的1-12个月的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予以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神阙贴穴位贴敷辅助治疗,对照组仅予以常规综合治疗。结果 (1)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临床指标(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和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7 d胸片炎症阴影的恢复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治疗后WBC、GRAN#、CRP、HsCRP、HGB、MCV的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阙贴穴位贴敷有助于促进小儿支气管肺炎炎症吸收,提高疗效的作用,是辅助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一种疗效确切、方法简便、价格低廉、无毒副作用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辅助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对患儿血清中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96例支气管肺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对照组46例,在给予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常规抗生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0.5-1 mL/(kg·d),1次/d,评价2组临床疗效,采用透射比浊法测定2组患儿在治疗前后血清中CRP水平。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98.0%,高于对照组的89.1%(P〈0.05);2组治疗后3,7 d血清中CRP值较治疗前均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 d显著低于治疗后3 d(P〈0.05),治疗组治疗后同一时间点CRP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均未发生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痰热清注射液用于辅助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有效地降低患儿血清中CRP浓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支气管镜冲洗治疗误吸后肺炎的临床价值。方法将80例误吸后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吸氧、化痰、抗感染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给予支气管镜冲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前血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 d上述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P〈0.01)。观察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肺部阴影消失50%所需时间、抗生素使用疗程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两组住院费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气管镜冲洗治疗误吸后肺炎临床效果显著,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闵巧绒 《当代医学》2012,18(5):125-126
目的探讨间歇性超声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肺炎患儿的效果和护理策略。方法选择本院2008~2011年收治的支气管肺炎患儿86例,按照入院日期,分为2组,单日为观察组,双日为对照组,每组各43例。观察组给予间歇性超声雾化吸入辅以物理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传统超声雾化吸入治疗,雾化吸入完毕后辅以物理护理干预,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和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在治疗后需氧饱和度、有效排痰时间、憋喘缓解时间、退烧时间、肺音消失时间均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18.6%,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间歇性超声雾化吸入治疗以及合理的护理措施可以显著提高患儿恢复速度,降低不良反应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