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观察阿昔洛韦眼液涂药熏灸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带状疱疹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结合疱疹涂阿昔洛韦软膏,治疗组采用常规治疗结合阿昔洛韦眼液涂药熏灸疱疹.结果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96.66%,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带状疱疹的结痂时间、疱疹消退时间、疼痛消失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昔洛韦眼液涂药熏灸治疗带状疱疹能缩短带状疱疹病程,降低后遗神经痛,疗效满意且简便、安全、有效,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带状疱疹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3例口服阿昔洛韦片治疗,观察组35例加用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肌内注射。随访1~2个月,对比两组患者的疱疹消退结痂时间及症状消退时间。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疱疹消退结痂及症状消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应用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可提高临床疗效,缩短病程,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2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给予阿昔洛韦0.5 g、神经妥乐平3 ml静脉滴注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中药汤剂及中医辅助疗法治疗。治疗(10 d)两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有效率,治疗前后水疱、丘疹、神经疼痛、红斑评分情况及两组患者全部脱痂时间、止疱时间、开始结痂时间等临床症状。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14%,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2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水疱、丘疹、神经疼痛、红斑等临床症状积分分别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全部结痂时间、止泡时间及开始结痂时间比较,治疗组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将72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阿昔洛韦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疼痛及疱疹消失时间,并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疼痛消失时间及疱疹消失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疗效好,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季德胜蛇药外涂联合抗病毒治疗带状疱疹的效果.方法 将65例带状疱疹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对照组30例,两组在用抗病毒药物及B族维生索治疗的同时,观察组予季德胜蛇药溶于生理盐水外涂疱疹和红斑处;对照组予阿昔洛韦软膏涂患处或用无环鸟苷眼药水湿敷,两组用药次数方法 相同.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6%,对照组为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季德胜蛇药外涂带状疱疹局部及结合抗病毒治疗带状疱疹疗效快,止痛效果好,患者感觉舒适满意,操作方法 简便易行,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梅花针叩刺放血及拔罐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1例急性期带状疱疹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5例、治疗组36例。对照组予常规西药(阿昔洛韦片、醋酸泼尼松片、甲钴胺片、普瑞巴林胶囊、维生素B1)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联合梅花针叩刺放血及拔罐治疗,治疗1周后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疱疹平均结痂时间以及治疗前后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结果 治疗后2组VAS评分均明显降低,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降低更明显,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疱疹平均结痂时间为(3.5±1.0) d,治疗组为(2.0±0.5) d,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28%(26/35),治疗组为94.45%(34/3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梅花针叩刺放血及拔罐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疗效显著,能明显减轻患者疼痛,促进疱疹结痂。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刺络疗法辅助治疗肝经郁热型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口服阿昔洛韦并外敷阿昔洛韦软膏为基础治疗,治疗组再予刺络疗法辅助,共治疗10天,15天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在缓解疼痛和促进结痂方面较对照组有明显优势(P<0.05),两组患者缓解症状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治疗组有1例发生后遗神经痛,对照组有3例发生后遗神经痛.结论:刺络疗法辅助治疗肝经郁热型带状疱疹疗效肯定,未发生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
中西医结合治疗耳带状疱疹2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耳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临床观察法,中西医结合组应用西药加中药、针灸治疗25例,与单用西药治疗25例进行疗效比较。结果中西医结合组在疱疹、内耳症状的消退方面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面瘫恢复方面,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耳带状疱疹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效果。方法筛选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84例带状疱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4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静注阿昔洛韦联合外用阿昔洛韦软膏治疗方案,治疗组患者静注阿昔洛韦联合中药内服,外用冰硫地痢酊治疗。随访复查比较两组患者疼痛停止时间及病情恢复情况,并统计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可有效缩短治疗时间,患者疼痛时间减少,治疗效果满意,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更昔洛韦联合泼尼松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1例带状疱疹患者作观察组,静脉滴注更昔洛韦联合口服泼尼松治疗;选择我院同期治疗的21例带状疱疹患者作对照组,单独静脉滴注更昔洛韦,比较分析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止痛时间、止疱时间和结痂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显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更昔洛韦联用泼尼松对带状疱疹的治疗效果显著,促进恢复,缩短了带状疱疹患者疼痛时间。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辨证取穴联合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的临床效果及护理干预。方法:将83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采用辨证取穴及刺络拔罐治疗;对照组41例,口服阿昔洛韦片及外用阿昔洛韦乳膏。结果:治疗组愈显率为80.9%,对照组为41.4%,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止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辨证取穴联合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配合正确的中医护理,其止痛快,疗程短,疗效明显优于西药组,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超声引导下肋间神经阻滞治疗胸背部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 胸背部带状疱疹患者60例,随机分为肋间神经阻滞组(A组)和阿昔洛韦组(B组)。每组30例。两组均用阿昔洛韦5mg/kg加入5%GS500ml静脉滴注3次/d;A组再在超声引导下肋间神经阻滞5~7d1次。于术后各时点观察VAS评分以及镇痛、止疱、结痂时间与痊愈率。结果两组间VAS评分、止痛、止疱、结痂时间及痊愈率均有统计学差异(P〈O.05)。结论胸背部带状疱疹采用阿昔洛韦治疗的同时给予超声引导下肋间神经阻滞镇痛效果明显;可缩短止痛、止疱、结痂时间,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3.
活血止痛膏外敷治疗带状疱疹10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活血止痛膏外敷对带状疱疹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5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用活血止痛膏外敷患处,对照组用阿昔洛韦软膏外敷患处,均每日1次,10d为一个疗程,观察疗效。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止痛、止疱、结痂、疗程也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且未有一例留有后遗神经痛。结论活帆止痛膏治疗带状疱疹的止痛、止新生疱疹、结痂疗效明显,见效快,无后遗神经痛,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4.
氦氖激光联合恩再适注射治疗带状疱疹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氦氖激光联合恩再适注射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带状疱疹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与对照两组。治疗组采用氦氖激光照射,同时肌注恩再适注射液;对照组仅给予氦氖激光照射治疗。两组患者均口服阿昔洛韦。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疼痛改善显效分别为21例(70%)与13例(43.3%),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皮损改善治疗组显效25例(83.3%),对照组显效20例(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氦氖激光联合恩再适注射治疗带状疱疹,镇痛效果好,皮损愈合快,适合于带状疱疹初期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闪火灸法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将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闪火灸法和泛昔洛韦片治疗,对照组采用泛昔洛韦片治疗,疗程为7 d。结果两组在疱疹止疱时间、结痂时间、脱痂时间、疼痛缓解程度、疼痛开始缓解时间及疼痛持续时间、带状疱疹综合疗效评分,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闪火灸法合并药物治疗带状疱疹优于单纯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火针刀与火针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带状疱疹患者43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火针刀组23例和火针组20例,火针刀组以火针刀治疗,火针组以火针治疗,然后分别统计两组的全部结痂时间和疼痛强度变化,并加以比较。结果:火针刀组全部结痂时间明显少于火针组(P〈0.05),治疗后火针刀组疼痛强度评分明显少于火针组(P〈0.05),火针刀组治疗后疼痛强度评分明显少于治疗前评分(P〈0.05)。结论:火针刀治疗带状疱疹疗效优于火针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胸腺五肽治疗带状疱疹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06年7月-2009年7月在我科就诊的符合入选条件的带状疱疹患者102例,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52例,对照组50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胸腺五肽。结果2组患者经治疗,止疱、结痂、止痛时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胸腺五肽治疗带状疱疹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任丽萍 《中国现代医生》2014,(2):156-157,160
目的观察UVB联合泛昔洛韦片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采用UVB照射同时口服泛昔洛韦片;对照组40例,单用泛昔洛韦片口服。两组均连续治疗1周。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7.50%,对照组有效率为62.5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7,P<0.01)。治疗组止疱、止痛、结痂时间及总病程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UVB联合泛昔洛韦片治疗带状疱疹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更昔洛韦治疗老年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老年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8例,给予更昔洛韦治疗;对照组48例,给予阿昔洛韦治疗。两组均用药10d后观察临床症状、体征变化,判定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在止疱时间、止痛时间、结痂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治愈率分别为72.92%和56.25%、有效率分别为89.58%和72.91%,两组治愈率和有效率分别比较,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更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临床疗效明显优于阿昔洛韦。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红光照射联合伐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将2010-05~2012-05间经我科确诊为带状疱疹的7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红光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9例,两组均给予皮肤专科护理及伐昔洛韦等药物治疗,红光治疗组在以上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红光照射,7 d为1个疗程,2个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平均止疱时间、结痂时间、疼痛基本缓解时间、痊愈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64.1%,红光治疗组总有效率87.2%,两组痊愈率及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7.39,P=0.007<0.05; χ2=5.64,P=0.018<0.05).对照组平均止疱时间(3.5±1.5)d,结痂时间(4.1±1.0)d,疼痛基本缓解时间(7.5±1.7)d,痊愈时间(12.2±1.5)d;红光治疗组平均止疱时间(2.0±0.9)d,结痂时间(3.3±1.5)d,疼痛基本缓解时间(5.0±1.2)d,痊愈时间(8.4±2.3)d.两组平均止疱时间、结痂时间、疼痛基本缓解时间及痊愈时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5.016,t=2.879,t=7.45,t=8.703,P=0.000<0.05),即红光治疗组在平均止疱时间、结痂时间、疼痛基本缓解时间及痊愈时间比对照组明显缩短.结论 红光照射联合药物治疗带状疱疹,可缩短病程和快速减轻临床症状,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