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分析集束化护理预防老年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7例重症监护室行机械辅助通气老年患者分为两组,常规护理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措施,集束化护理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集束化护理干预措施,分析两组患者VAP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和痰培养病原菌检出情况。结果机械辅助通气期间,集束化护理组VAP发生率14.82%,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的33.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集束化护理组机械通气平均时间(7.24±3.35)d,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12.61±3.4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集束化护理组口咽部病原菌和深部病原菌阳性份数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1)。结论体位护理、间歇镇静和脱管评估、口腔护理、预防消化性溃疡和预防深静脉血栓等集束化护理措施能够有效预防和降低老年患者VAP的发生,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减少病原菌感染,在促进患者早期康复和缩短住院时间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42例胸部损伤患者呼吸道集束化护理措施。方法对ICU 2011年1~9月42例胸部损伤患者均采用一系列呼吸道护理集束化措施。结果经过全面优质的护理,本组40例患者均好转出院。结论通过采用呼吸道集束化护理,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集束化护理应用于预防血浆置换导管相关性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我院2015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需行血浆置换治疗的78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常规组与集束化组各39例.常规组行血浆置换期间给予常规护理,集束化组实施集束化护理.观察并对比2组患者的相关性感染、异常出血的发生率.结果 常规组的导管相关性感染、出血等发生率明显高于集束化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接受血浆置换术治疗的患者采用集束化护理,可显著控制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概率,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张琳  李明莉 《河北医学》2015,(4):680-683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预防重症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临床效果,降低VAP发生率。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加用集束化护理,比较二者VAP发生率及入住ICU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VAP发生率19.1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4.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入住ICU时间(14.57±6.49)d,对照组患者入住ICU时间(18.39±6.84)d,观察组患者入住ICU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及未发生VAP的患者入住ICU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有效预防重症患者VAP的发生,缩短入住ICU时间,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析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机械通气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的预后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EICU收治的100例机械通气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常规组、观察组(每组50例),前者施以常规护理,后者施以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预后。结果:干预前,常规组和观察组患者血气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与常规组比较,血氧饱和度较高,血氧分压较高,血二氧化碳分压较低(P<0.05);观察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及EICU住院时间分别为(5.6±1.0)d和(16.6±3.5)d,短于对照组的(7.9±1.3)d和(24.3±5.3)d(P<0.05)。与常规组比较,观察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非计划拔管率显著降低,护理合规性明显增高(P<0.05)。结论:对EICU机械通气患者施以集束化护理能够显著缩短机械通气的时间,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策略在小儿高热惊厥患者急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收治的216例小儿高热惊厥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手段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在观察组急诊护理中应用集束化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成效。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程度得分为(90.7±1.9)分,与对照组的(75.2±2.4)分相比,数据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急救时间为(31.5±3.6)min,惊厥消退时间为(2.8±0.5)min,高热消退时间为(2.5±0.4)h,住院时间为(5.8±1.2)d,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策略可促进小儿高热惊厥急诊护理效果和家属满意程度的提升,值得在深入探讨的基础上展开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将集束化护理应用于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预防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解放军第九六四医院2018年11月—2020年2月收治的92例机械通气患者参与研究,将其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予以集束化护理。观察2组患者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气管切开发生率、平均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及护理质量评分。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肺炎发生率为6.52%、气管切开发生率为8.70%,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护理中的病情观察、专科护理、基础护理等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2组患者口腔清洁度评分、口腔分泌物菌落数对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口腔清洁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口腔分泌物菌落数小于对照组,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机械通气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可降低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及气管切开发生率,减少机械通气及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肖艳青 《中外医疗》2021,40(23):126-128,132
目的 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预防ICU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作用.方法 方便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ICU机械通气患者82例进行研究,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集束化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对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对呼吸重症监护室(RICU)机械通气患者继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焦作市人民医院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140例RICU机械通气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70例)和对照组(7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患者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临床指标和护理前后血气指标。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和机械通气时间短于对照组、VAP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呼吸机成功撤出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后,两组PaO_2均上升,PaCO_2均下降(均P<0.05),且观察组PaO_2高于对照组,PaCO_2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将集束化护理应用于RICU机械通气患者,可有效预防VAP发生,对缩短患者病程、改善其血气指标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集束化护理措施对重症监护病房(ICU)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预防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12月广东省第二中医院ICU行机械通气的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集束化护理措施,2组均持续护理14 d。比较2组VAP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ICU入住时间、临床肺部感染积分(CPIS)、氧合指数、血氧饱和度、舒适状况量表(GCQ)评分。结果 观察组VAP发生率为8.89%,低于对照组的26.67%(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及ICU入住时间短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护理14 d后CPIS评分低于对照组,氧合指数、血氧饱和度及GCQ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集束化护理措施能有效预防ICU机械通气患者VAP的发生,改善健康状况,促进病情恢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住院精神病患者并发呼吸道感染相关因素分析与护理对策。方法:对60例精神病患者并发呼吸道感染相关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并采取做好清洁消毒隔离、加强生活护理、安全使用约束带、药物不良反应护理、健康宣教等护理对策。结果:发生呼吸道感染患者占年平均住院人数的13.23%。精神病患者并发呼吸道感染与住院病房环境及空气流通差、住院时间、生活能力、约束带交叉感染、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等有关。结论:通过呼吸道感染发生因素的分析,采取针对性的临床护理干预措施,对降低精神科患者呼吸道感染的院内发生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龚正华  冯高华  李宇青 《吉林医学》2011,(34):7219-7221
目的:研究呼吸重症监护病房(RICU)患者并发胸腔积液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入住RICU期间行机械通气并发胸腔积液3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机械通气合并胸腔积液患者的病情特点及相关因素。结果:35例患者发生胸腔积液的相关因素以低蛋白血症、肺炎旁积液及心力衰竭最常见。结论:RICU机械通气患者发生胸腔积液的原因明显区别于普通病房,营养支持、控制感染及改善心功能是主要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呼吸重症监护病房(RICU)机械通气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学分布及动态变化.方法采用回顾性的调查方法,对1995年10月~2001年3月收治的76例88例次接受机械通气的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下呼吸道分泌物中的致病菌及其药敏结果进行分析.用无菌吸痰管从下呼吸道采集分泌物,按常规方法培养、鉴定.定量培养液浓度≥107 CFU/ml的病原体为气道内致病菌.结果 88例次共培养阳性菌95株,其中10例有混合感染,阳性率76%,阳性率逐年增加(1995年~1997年阳性率为52%,1999年~2001年阳性率为91%);铜绿假单胞菌仍为常见菌(31株,36%);不动杆菌显著增长(由0株增加到8株);G-杆菌对三代头孢菌素,如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头孢哌酮等有较高的耐药性;6年间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有动态变化.结论随着年代的变迁,机械通气患者下呼吸道感染发生率增加,细菌的耐药率明显增加,细菌谱亦有明显改变.积极地进行病原学诊断,合理地应用抗生素及辅助药物,对提高RICU病人的治愈率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4.
急诊ICU机械通气患者下呼吸道真菌感染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分析急诊重症加强治疗病房(EICU)机械通气患者下呼吸道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菌株分布和治疗转归。 方法 回顾性分析124例在EICU机械通气中发生下呼吸道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 124例机械通气患者中80例(64.5%)出现下呼吸道感染,其中伴有真菌感染21例(26.2%),皆为假丝酵母菌(白假丝酵母菌11例、热带假丝酵母菌5例、光滑假丝酵母菌3例、近平滑假丝酵母菌2例)。真菌感染(n=21)与非真菌感染患者(n=59)比较,Apache Ⅱ评分较高,机械通气和住EICU时间较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1例白假丝酵母菌感染者无一例死亡,非白假丝酵母菌感染者死亡7例。 结论 EICU机械通气患者下呼吸道真菌感染发生率较高,主要是假丝酵母菌感染,以白假丝酵母菌为主。非白假丝酵母菌感染病死率高,对氟康唑耐药,提示应早期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急诊重症加强治疗病房(EICU)机械通气患者下呼吸道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菌株分布和治疗转归.方法 回顾性分析124例在EICU机械通气中发生下呼吸道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24例机械通气患者中80例(64.5%)出现下呼吸道感染,其中伴有真菌感染21例(26.2%),皆为假丝酵母菌(白假丝酵母菌11例、热带假丝酵母菌5例、光滑假丝酵母菌3例、近平滑假丝酵母菌2例).真菌感染(n=21)与非真菌感染患者(n=59)比较,Apache Ⅱ评分较高,机械通气和住EICU时间较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1例白假丝酵母菌感染者无一例死亡,非白假丝酵母菌感染者死亡7例.结论 EICU机械通气患者下呼吸道真菌感染发生率较高,主要是假丝酵母菌感染,以白假丝酵母菌为主.非白假丝酵母菌感染病死率高,对氟康唑耐药,提示应早期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集束化护理措施在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8月~2012年8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呼吸内科住院治疗的111例机械通气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有无实施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集束化护理措施将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的患者分为常规护理组和集束化护理干预组,比较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患者基础护理合格率和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集束化护理干预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集束化护理干预组患者基础护理的合格率和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集束化护理措施能够明显降低机械通气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提高基本护理质量和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7.
头孢克罗与头孢拉定治疗呼吸道感染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呼吸道感染采用头孢克罗与头孢拉定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6月我院收治的呼吸道感染患者98例进行分析,根据治疗方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观察组采用头孢克罗治疗,对照组采用头孢拉定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细菌敏感性、细菌清除率、治疗前后体温、白细胞计数和呼吸频率变化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细菌敏感性、细菌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体温、白细胞计数均有显著下降(P<0.05),呼吸频率有明显提高(P<0.05),且观察组改善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头孢克罗治疗呼吸道感染效果明显优于头孢拉定,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刘庆芝 《基层医学论坛》2013,(12):1499-1500
目的探讨有创机械通气患者气囊漏气的急救护理。方法对我院急诊科监护室2009年1月-2012年10月96例应用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机械通气患者发生气囊漏气现象的处理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96例气囊漏气患者中,68例气囊充气后48 h内未补气;10例气囊充气后24 h内未补气;12例气管切开置管过程中,血管钳扎破气囊;2例气管切开伤口过大,吸除气囊上滞留物时气囊被吸破;3例气管切开置管时,气囊被气管软骨组织扎破;1例护士做口腔护理时不慎剪掉外气囊。96例患者因被及时发现并得到及时处理而脱离了生命危险。结论监测气囊压力,及时发现气囊漏气,及时采取有效的急救措施是有创机械通气患者气囊护理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丘芸  罗丽娜  林伟雄 《吉林医学》2010,(35):6461-6462
目的:了解C-反应蛋白(CRP)检测在儿童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182例住院呼吸道感染患儿的血清CRP水平和常规进行白细胞(WBC)计数,并分析患儿的中性粒细胞分类(NEU),同时测定6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结果:细菌感染组各项指标均明显高于非细菌感染组和健康对照组,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道感染患儿早期CRP、WBC、NEU联合监测有利于确定感染病原体的大类,并提前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控制,对及时控制病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机械通气的呼吸衰竭患者肠内营养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呼吸衰竭需要机械通气的患者肠内与肠外营养的效果与优缺点.方法 选择呼吸监护室的呼吸衰竭行机械通气患者62例,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治疗组)与肠外营养组(对照组).治疗组给予瑞高,对照组给予一般静脉营养支持治疗.对比两组血气、营养指标变化、撤机、住ICU与营养支持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除住ICU时间治疗组短于对照组(P<0.05)外,其余指标两组无显著性差异.肠外营养支持的静脉血栓发生率为30%,局部出血、诱发/加重心力衰竭、气胸/血气胸、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分别为27%、20%、17%、10%;肠内营养支持出现腹胀、恶心、呼吸机相关肺炎、脱管、误吸各占31%、22%、19%、15.6%、12.5%.结论 呼吸衰竭的机械通气患者肠内与肠外营养一样可取得较好疗效,但肠内营养方便,并发症较轻,可缩短住ICU时间,更适合心功能不全的患者,是花费低、效果好的营养支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