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目的 观察TB型子宫内膜治疗仪联合弹簧型双极电极行子宫内膜去除术治疗月经过多的疗效.方法 对本院20例月经过多患者给予TB型子宫内膜治疗仪联合弹簧型双极电极行子宫内膜去除术,观察其疗效及并发症.结果 20例患者手术顺利,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5.7±0.3)min],仅12例患者术后出现轻度腹痛或肛门坠胀感,口服止痛药物有效,术后6 h内上述症状消失.20例患者术后随访6~24个月,其中12例闭经,占60.0%,7例点滴样月经,占35.0%,1例少量月经,占5.0%,总有效率为100.0%,无一例并发症发生.结论 TB型子宫内膜治疗仪联合弹簧型双极电极行子宫内膜去除术治疗月经过多效果好,创伤少,痛苦小,无并发症,安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TB型子宫内膜治疗仪联合弹簧型双极电极行子宫内膜去除术治疗月经过多的疗效.方法 对本院20例月经过多患者给予TB型子宫内膜治疗仪联合弹簧型双极电极行子宫内膜去除术,观察其疗效及并发症.结果 20例患者手术顺利,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5.7±0.3)min],仅12例患者术后出现轻度腹痛或肛门坠胀感,口服止痛药物有效,术后6 h内上述症状消失.20例患者术后随访6~24个月,其中12例闭经,占60.0%,7例点滴样月经,占35.0%,1例少量月经,占5.0%,总有效率为100.0%,无一例并发症发生.结论 TB型子宫内膜治疗仪联合弹簧型双极电极行子宫内膜去除术治疗月经过多效果好,创伤少,痛苦小,无并发症,安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采用TB(thermal balloon,热球)型子宫内膜治疗仪对异常子宫出血进行手术的疗效,并在术前给予刮宫,薄化子宫内膜。方法应用TB型子宫内膜治疗仪,对86例异常子宫出血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结果术后随访86例6~30个月,月经改善率97.5%。结论采用TB型子宫内膜治疗仪治疗因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子宫黏膜下肌瘤及子宫内膜息肉所致的异常子宫出血疗效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采用TB(thermal balloon,热球)型子宫内膜治疗仪对异常子宫出血进行手术的疗效,并在术前给予刮宫,薄化子宫内膜。方法应用TB型子宫内膜治疗仪,对86例异常子宫出血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结果术后随访86例6~30个月,月经改善率97.5%。结论采用TB型子宫内膜治疗仪治疗因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子宫黏膜下肌瘸及子宫内膜息肉所致的异常子宫出血疗效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5.
陈晓钟  张艳梅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19):2648-2649
目的:观察子宫内膜热球剥除术治疗异常子宫出血合并其他严重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5例异常子宫出血患者中合并内科严重疾患(其中6例合并再障,3例肾衰、尿毒症肾移值术后,2例乳癌术后,3例心脏瓣膜换瓣术后,1例合并肝硬化)采用TB型子宫内膜治疗仪治疗,分析术中、术后并发症情况,并随访治疗后子宫出血的改变。结果:15例患者均顺利通过了麻醉及手术,术后连续追踪3个月,15例患者均显效。但其中1例乳癌术后患者1年后月经再次增多,后经手术切除子宫。结论:子宫内膜热球剥除术用于血液系统疾病引起的严重子宫出血及合并其他严重疾病而对子宫切除术耐受性差的异常子宫出血病人,疗效确切,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诊断性刮宫术后联合应用炔诺酮治疗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功血)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治疗前行诊断性刮宫术,病理结果为单纯型子宫内膜增生过长的更年期功血患者63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使用米非司酮治疗;治疗组33例,使用炔诺酮治疗.观察用药期间阴道流血情况及子宫内膜厚度变化.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为78.8%(26/33),对照组为66.7%(20/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子宫内膜厚度均较治疗前变薄(P<0.01),治疗后治疗组较对照组的子宫内膜厚度薄(P<0.05).结论 诊断性刮宫术后联合应用炔诺酮治疗更年期功血疗效确切,子宫恢复情况好,不失为治疗更年期功血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邓春霞  苏光  高立亚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36):5815-5816
目的:探讨热球子宫内膜治疗仪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简称功血)的临床疗效。方法:以52例经热球子宫内膜去除术治疗的围绝经期功血患者为观察组,50例经宫腔镜子宫内膜电切术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对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15.5±2.8 min vs 21.6±3.6 min),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12.3±5.7 ml vs 22.8±7.6 m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2.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无月经及点滴量月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热球子宫内膜去除术治疗围绝经期功血疗效确切,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简便、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诊断性刮宫术后联合应用炔诺酮治疗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功血)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治疗前行诊断性刮宫术,病理结果为单纯型子宫内膜增生过长的更年期功血患者63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使用米非司酮治疗;治疗组33例,使用炔诺酮治疗。观察用药期间阴道流血情况及子宫内膜厚度变化。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78.8%(26/33),对照组为66.7%(20/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子宫内膜厚度均较治疗前变薄(P〈0.01),治疗后治疗组较对照组的子宫内膜厚度薄(P〈0.05)。结论诊断性刮宫术后联合应用炔诺酮治疗更年期功血疗效确切,子宫恢复情况好,不失为治疗更年期功血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回顾性分析妈富隆辅助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疗效,以探讨妈富隆对降低伴子宫内膜增生息肉患者术后复发率的作用。方法:收集2010~2012年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第二医院妇科行宫腔镜检查治疗并经病理检查确诊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304例,均伴子宫内膜增生(单纯性增生或复杂性增生),所有患者均行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及诊刮术;随机分为观察组142例术后第5日开始给予妈富隆口服,治疗3个周期,对照组162例术后不给予任何药物治疗。术后随访1年,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复发7例,复发率为4.9%;对照组复发54例,复发率为33.3%,两组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电切术联合诊刮术为子宫内膜息肉的首选治疗方法,如伴有子宫内膜增生(单纯性增生或复杂性增生),术后辅助妈富隆周期性口服并定期严密随访,可有效降低其复发率。  相似文献   

10.
孙丽霞 《中国妇幼保健》2013,28(10):1681-1683
目的:探讨保留神经的腹腔镜手术治疗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2010年6月~2011年12月该院收治的60例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按照随机方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实验组患者采取腹腔镜保留神经的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则采取常规的腹腔镜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术后疗效与安全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术后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保留神经的腹腔镜手术治疗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临床疗效与安全性优于常规的腹腔镜手术治疗,是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选择治疗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1.
宫腔镜诊治子宫内膜息肉8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宫腔镜技术在子宫内膜息肉中的诊断价值及治疗作用。方法:对88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进行宫腔镜检查及治疗。结果:在宫腔镜下诊断子宫内膜息肉82例,均与病理诊断相符合,符合率达93.18%,术后随访12个月,无复发病例。结论:宫腔镜是本病诊断的金标准。宫腔镜电切术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首选方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治疗彻底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阴道B超监测子宫内膜厚度在治疗功血中的作用。方法:56例功血患者行阴道B超监测子宫内膜厚度(B超组),内膜厚度<6mm者给予雌激素治疗;内膜厚度6~10mm者给予孕激素治疗;内膜厚度>10mm者行诊断性刮宫手术,同时妈富隆治疗1周期。所有患者第1次撤退性出血的第5天给予妈富隆治疗3个周期(每个周期21天)。51例功血患者给予单纯雌激素或孕激素治疗(激素组),第1次撤退性出血的第5天给予妈富隆治疗3个周期;55例功血患者行诊刮术(诊刮组),刮出内膜送病理学检查,诊刮术后妈富隆治疗1周期,第1次撤退性出血的第5天给予妈富隆治疗3个周期。对比3组治疗效果。结果:B超组治疗后3天内止血者49例,成功率87.50%,与激素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第1次撤退性出血时间在6天内者44例,与激素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妈富隆治疗3个周期后子宫内膜厚度≥10mm者7例,与激素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B超组诊刮19例,内膜异常者7例,异常率36.84%,与诊刮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阴道B超监测子宫内膜厚度治疗功血,止血时间短、复发率低,诊刮者内膜病理学检查异常率高,在功血治疗中有很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宫腔镜治疗38例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正文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20):4140-4141
[目的]结合临床实践经验,开展宫腔镜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分析。[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将患者的病例资料、临床治疗资料等搜集整理,并与经治医师、责任护士共同探讨病例,探讨宫腔镜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疗效。[结果]①手术情况:26例患者单纯行宫腔镜息肉切除术,9例同时行部分子宫内膜切除;11例行全部子宫内膜切除术,1例同时行子宫不全纵隔切除术。手术均顺利完成,患者出现术中并发症,手术时间(18.24±2.34)min,出血量(10.39±1.08)ml,术后5~7d出院。②疗效评价:术后1、3、6、12、18个月常规随访,并在以后的每年中门诊复查1次,满意率达100%。所有患者最短随访3月,最长随访3年,至今未发现复发病例。③妊娠情况及妊娠结局:8例有生育要求,,1例已妊娠,5例已足月分娩,无前置胎盘、胎盘黏连等并发症发生;1例自然流产;1例稽留流产。④病理检查:38例患者术后病理学检查均确诊为子宫内膜息肉。其中单发83例,多发43例,最多6枚,大小不等,形态各异,直径5mm~4cm。⑤手术并发症:本次研究中,无手术并发症出现。[结论]宫腔镜是目前唯一能够在直视情况下对子宫内膜生理与病理变化进行检查诊断的方法,也是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金标准。宫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董完秀 《中国妇幼保健》2005,20(10):1217-1218
目的:探讨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功血)与子宫内膜厚度的关系。方法:对该院门诊2002年8月~2003年12月间的功血患者50例(观察组),常规行B超检查,了解子宫内膜厚度,根据子宫内膜的厚度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并与同期不愿意行诊断性刮宫(诊刮)术及B超检查功血患者42例(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χ2=6.63,P<0.01),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根据子宫内膜的厚度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使疗效大为提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宫腔镜检查后子宫内膜病理检查在子宫内膜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取我院96例子宫内膜病变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患者实施宫腔镜检查),观察组(48例患者在宫腔镜检查后再进行子宫内膜病理检查)。结果观察组子宫内膜病变患者中,阴性患者有3例、阳性患者有45例,检出率为93.75%,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子宫内膜病变患者敏感性为83.33%,特异性为87.50%,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宫腔镜检查后再对子宫内膜病变患者进行病理检查,能显著提高患者的检出率,为后期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郭银树  段华  李长东  夏雪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22):3135-3136
目的:探讨微波子宫内膜去除术(MEA)治疗功血的临床疗效,分析其安全性与可行性。方法:对2005年11月~2006年1月因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行宫腔镜子宫内膜去除术(TCRE)患者30例及行MEA患者26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两种治疗方法的术中及术后情况以及两者在治疗满意度、并发症及手术时间、住院天数等方面的差异。结果:两种方法的术后满意度无明显差异,但MEA较TCRE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手术并发症少、安全系数高。结论:MEA是第2代子宫内膜破坏技术,治疗功血的临床疗效确切,损伤小,恢复快,术中操作简单,安全系数高,更易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症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4月~2013年4月间该院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症患者50例,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5例。对照组患者行开腹手术,实验组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留置导尿管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及术后随访妊娠率等。结果:1实验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留置导尿管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实验组术后并发症及感染情况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实验组术后6个月和1年的再次妊娠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在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症方面较传统开腹手术时间短,可减少患者痛苦,疗效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谢德玲  陶红 《中国妇幼保健》2018,(23):5656-5658
目的比较3种不同宫腔镜手术方式治疗子宫内膜息肉(EP)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7年2月期间经宫腔镜检查或阴道超声诊断为子宫内膜息肉的患者135例,按年龄和生育要求随机分3组。A组:42例,行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B组:47例,行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部分内膜电切术;C组:46例,行宫腔镜下子宫内膜切除术。术毕均放置T型环1枚,术后2月取出。术后随访1年,评价不同手术方式的治疗效果。结果13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病理证实为子宫内膜息肉。3组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12个月3组血红蛋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个月结束C组无复发,3组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月经症状的改善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子宫内膜切除术(包括部分切除)均可明显提高血红蛋白,改善月经症状,复发率低,对症状严重及无生育要求的患者尤为适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诊断性刮宫术后应用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曼月乐宫内节育器预防子宫内膜息肉复发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临床及随访资料,所有患者均在B超的监护指引下行息肉刮除术,并于术后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为术后宫腔内放置曼月乐宫内节育器,对照组术后宫腔内未放置曼月乐宫内节育器,分别于术后6、12、24个月进行随访,对比两组预防子宫内膜息肉复发等疗效.结果:120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经病理检查确诊为子宫内膜息肉.置入曼月乐宫内节育器治疗后妇女血红蛋白水平显著增加,术后各个时间点子宫内膜厚度均小于放置前,复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在治疗和随访过程中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B超监护指引下行息肉刮除术后放置曼月乐宫内节育器是一种较好的保守治疗方法,适用于没有宫腔镜诊疗设备的基层医疗单位.  相似文献   

20.
刘丽君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36):6030-6032
目的:探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1年6月期间在荣成市人民医院确诊为子宫内膜息肉的94例患者,根据患者意愿分组为刮宫组43例及宫腔镜组51例,刮宫组给予传统刮宫治疗,宫腔镜组在宫腔镜下行子宫内膜电切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1个月、3个月时月经恢复时间、月经量、宫腔粘连、宫颈管粘连等并发症情况及子宫内膜息肉复发等情况。结果:在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方面比较,宫腔镜组稍长于刮宫组(P<0.05),术中出血量及月经恢复时间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月经量较术前明显减少,3个月时刮宫组失访3例,宫腔镜组失访2例,月经量较1个月时有所增加,在术后1个月、3个月随访两组患者月经量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并发症及子宫内膜息肉复发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安全、有效,术后复发率低,对于子宫内膜息肉可作为首选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