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α(HIF-1α)、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的表达与宫颈癌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宫颈鳞状细胞癌54例中HIF-1α、GLUT-1的表达,利用CD105标记肿瘤微血管密度。结果:HIF-1α在宫颈鳞状细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50%,表达水平与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明显相关(r=-0.674,P<0.05和r=0.897,P<0.001),与临床分期、肿瘤体积、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相关(P>0.05);GLUT-1在子宫颈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率为57.1%,表达水平与肿瘤体积、临床分期明显相关(r=0.896,P<0.05和r=0.842,P<0.001),与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之间无明显相关(P>0.05);HIF-1α表达水平与微血管密度之间存在明显相关(r=0.701,P<0.05),GLUT-1表达水平与微血管密度之间不存在明显相关(P>0.05);微血管密度与肿瘤体积、浸润深度之间存在明显相关(r=0.609,P<0.05和r=0.845,P<0.001),与临床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之间无明显相关(P>0.05);GLUT-1的表达水平与HIF-1α的表达水平之间存在明显相关(r=0.731,P<0.05)。结论:HIF-1α、GLUT-1都参与宫颈鳞状细胞癌缺氧诱导新生血管过程,并且与微血管密度密切相关,其中HIF-1α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 alpha,HIF-1α)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外阴鳞状细胞癌(vulvar squamous cell carcinoma,VSCC)中的表达及其相互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查43例VSCC中HIF-1α、VEGF蛋白表达。结果:VSCC中HIF-1α与VEGF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2.09%(31/43),76.74%(33/43),均明显高于外阴正常表皮(P<0.01)。随着病理分级、临床分期的增加及淋巴结转移的发生,HIF-1α与VEGF阳性表达率也随之增加,差异有显著性(P<0.05)。HIF-1α与VEGF表达呈正相关(rs=0.866,P<0.01)。结论:HIF-1α、VEGF是反映VSCC浸润转移等生物学行为的重要指标,HIF-1α诱导VEGF表达从而促进肿瘤血管生成可能参与VSCC的进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HIF-1α)、水通道蛋白-1(AQP-1)表达与宫颈鳞状细胞癌耐药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宫颈鳞状细胞癌新辅助化疗敏感病例36例,耐药病例54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HIF-1α、AQP-1的表达,并对临床预后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HIF-1α在敏感组宫颈鳞状细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46.0%,在耐药组中阳性表达率为6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表达水平与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明显相关(P0.05),与临床分期、肿瘤体积、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相关(P0.05)。AQP-1在敏感组宫颈癌中的表达率为87.1%,耐药组阳性表达率为78.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表达水平与肿瘤体积、临床分期明显相关(P0.05),与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之间无明显相关(P0.05)。经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显示: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及HIF-1α的表达与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术后生存率有关(P0.05)。结论:HIF-1α、AQP-1都参与宫颈鳞状细胞癌的发展,并与耐药以及预后相关;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及HIF-1α可作为子宫颈鳞状细胞癌预后评估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微血管密度(MVD)在不同宫颈病变组织中的表达特点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4例慢性宫颈炎、16例CINⅠ级、19例CINⅡ~Ⅲ级和65例宫颈鳞癌组织中HIF-1α和VEGF的表达情况,用CD34检测微血管密度。结果:HIF-1α在慢性宫颈炎、CINⅠ级、CINⅡ~Ⅲ级和宫颈鳞癌中的阳性率分别为0.00%、12.50%、31.58%和75.38%;VEGF在以上病变中的阳性率分别为0.00%、18.75%、36.84%和72.31%。HIF-1α和VEGF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炎症组、CINⅠ级组和CINⅡ~Ⅲ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IF-1α和VEGF的表达与患者临床分期、病理组织分型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患者年龄无关。MVD和HIF-1α、VEGF的表达特点相同,在子宫颈鳞癌中HIF-1α、VEGF和MVD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P<0.01)。结论:HIF-1α和VEGF在子宫颈鳞癌中的高表达、MVD值的高水平可能在子宫颈鳞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可以作为诊断和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Orai1蛋白及其mRNA在正常宫颈组织、宫颈息肉组织、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免疫印迹法、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及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Orai1蛋白及其mRNA在正常宫颈组织、宫颈息肉组织、不同分级的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所得数据用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Orai1蛋白及其mRNA在宫颈息肉(蛋白表达量为0.43μg/ml; mRNA相对表达量为2.64)、正常宫颈组织(蛋白表达量为0.23μg/ml; mRNA相对表达量为1.90)和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依次减少,并且其表达量随着该肿瘤的分级升高而下降(高、中及低分化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蛋白表达量分别为0.14μg/ml、0.08μg/ml及0.02μg/ml;高、中及低分化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32、0.58及0.18)。结论 Orai1的表达变化与宫颈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及侵袭性相关,该分子有望成为这种恶性肿瘤早期诊断和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自噬活性相关蛋白Cathepsin-D、LC3表达与宫颈鳞状细胞癌耐药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宫颈鳞状细胞癌BOMP方案新辅助化疗敏感病例36例和耐药病例54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athepsin-D、LC3的表达,并对其临床病理参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Cathepsin-D在敏感组宫颈鳞状细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36%,在耐药组中阳性表达率为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表达水平与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明显相关(r=-0.874,P<0.05和r=0.827,P<0.001),与临床分期、肿瘤体积、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相关(P>0.05);LC3在敏感组宫颈癌中的表达率为87.1%,耐药组阳性表达率为78.5%,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表达水平与肿瘤体积、临床分期明显相关(r=0.915,P<0.05和r=0.789,P<0.001),与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之间无明显相关(P>0.05);两者在敏感组表达无相关性,在耐药组的表达存在明显相关(P<0.05)。结论:自噬活性改变参与宫颈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和BOMP方案新辅助化疗的耐药机制,Cathepsin-D在其中发挥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与宫颈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明确其表达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0例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病理分级Ⅰ~Ⅲ级)中TGF-β1蛋白的表达,与正常宫颈组织及慢性宫颈炎组织中的表达作定量比较。结果:①正常宫颈组织及慢性宫颈炎组织中TGF-β1表达位于上皮细胞的胞浆内,两组表达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宫颈鳞状细胞癌中TGF-β1表达位于癌细胞的胞浆内。②宫颈鳞状细胞癌中TGF-β1表达水平明显上升,与正常宫颈组织及慢性宫颈炎组织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③随着宫颈癌病理分级的增加,TGF-β1表达水平逐步上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本研究提示宫颈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可能与TGF-β1的高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8.
《中国妇幼保健》2017,(2)
目的探讨C-myc在宫颈鳞状细胞癌(CSCC)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对2014年1月-2016年1月甘肃省人民医院病理科存档的CSCC蜡块102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41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进行C-myc表达检测,并与随机选取的正常宫颈组织存档蜡块20例作对照。结果 C-myc在CSCC、CIN和宫颈正常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62.75%、4.88%和0(P0.05);C-myc在CSCC中的表达水平与FIGO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呈正相关(P0.05),与年龄分布无关(P0.05)。结论 C-myc参与CSCC的发生发展,能够指导临床早期诊断以及评估CSCC发展程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宫颈鳞状细胞癌中PAI-1、TGF-β1表达意义及其与HPV16感染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检测PAI-1、TGF-β1在63例宫颈鳞状细胞癌、15例正常宫颈中的表达,HPV16 DNA的检测应用原位杂交法。结果:HPV16、PAI-1、TGF-β1在宫颈鳞状细胞癌中的阳性率分别为46.03%、68.25%、55.56%;HPV16、PAI-1、TGF-β1在正常宫颈中的阳性率分别为6.67%、0.00%、13.33%。HPV16、PAI-1、TGF-β1在两组间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AI-1、TGF-β1在子宫颈癌HPV阳性和阴性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GF-β1表达与PAI-1有关(P<0.05)。结论:宫颈鳞状细胞癌中PAI-1、TGF-β1的阳性表达可能与其发生、发展相关,促进其浸润与转移,PAI-1、TGF-β1的表达与HPV16感染无关。 相似文献
10.
11.
《中国妇幼保健》2019,(2)
目的探讨黏蛋白(MUC)在宫颈鳞状细胞癌与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GCIN)中的表达差异。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1月该院病理科的宫颈鳞状细胞癌石蜡标本64例、HGCIN石蜡标本40例。另选择同期在该院接受宫颈手术获取的正常宫颈组织标本40例为对照组。以免疫组化法检测宫颈鳞状细胞癌、HGCIN及对照组中MUC1、MUC4、MUC20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宫颈鳞状细胞癌中MUC1、MUC4、MUC20的表达与临床参数之间关系。结果 MUC1、MUC4、MUC20在宫颈鳞状细胞癌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5. 94%(55/64)、90. 63%(58/64)、82. 81%(53/64),在HGCIN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0. 00%(24/40)、65. 00%(26/40)、62. 50%(25/40),在对照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7. 50%(15/40)、20. 00%(8/40)、40. 00%(16/40),宫颈鳞状细胞癌组HGCIN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宫颈鳞状细胞癌中,MUC1的阳性表达率与肿瘤大小、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浸润深度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与年龄、淋巴结转移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 MUC4的阳性表达率与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与年龄、肿瘤大小、浸润深度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 MUC20的阳性表达率与肿瘤大小、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与年龄、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不同类型的MUC在宫颈鳞状细胞癌与HGCIN中的表达存在差异,MUC可能参与了宫颈鳞状细胞癌的发生与发展;宫颈鳞状细胞癌中MUC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关系密切,检测MUC水平利于对宫颈鳞状细胞癌早期鉴别、诊断以及预后预测。 相似文献
12.
《中国妇幼保健》2019,(21)
目的探讨Ets-1在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收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五一医院2008年1月-2013年12月宫颈鳞状细胞癌根治性手术切除标本54例,应用Eli Vision TM plus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两步法检测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Ets-1的表达状况,探讨与患者年龄、癌灶直径、癌细胞间质浸润深度、分化程度、TNM分期、术前淋巴结转移及术后5年内复发转移的关系。结果 Ets-1在癌组织表达阳性率为64. 8%(35/54),在癌旁组织表达阳性率为13. 3%(4/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根据患者年龄及癌灶直径分组,组间Ets-1表达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 05);根据癌细胞间质浸润深度、分化程度、TNM分期、术前有无淋巴结转移、术后5年内复发转移及Ki-67表达强度分组,组间Ets-1表达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结论 Ets-1参与了宫颈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其表达上调提示癌组织恶性程度高、进展快及预后差。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探讨p63和维生素D受体(VDR)在宫颈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SCC)中的表达水平及相关性,为宫颈癌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06~2013年在安徽省立医院经病理学确诊的SCC标本80例,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宫颈组织中p63和VDR的表达情况。结果:p63和VDR蛋白的表达水平与患者有无淋巴结转移及局部侵袭有关(P<0.05),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及临床分期无关(P>0.05);p63与VDR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s=0.957,P<0.001)。结论:下调p63可抑制VDR表达,促进肿瘤细胞的转移和侵袭。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人乳头瘤病毒L1壳蛋白(Human papillomavirus L1 capsid rotein,HPVL1)与角质细胞生长因子(keratinocyte gowth factor,KGF)在宫颈鳞状上皮病变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230例宫颈鳞状上皮病变患者(其中尖锐湿疣5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级60例、CINⅡ-Ⅲ级95例,浸润性鳞状细胞癌25例)的HPVL1与KGF.结果 宫颈鳞状上皮病变中HPVL1的阳性率为43.91%,在浸润性鳞状细胞癌中无表达;在各种鳞状上皮病变中的阳性率差异显著(x2 =50.835,P<0.05).宫颈鳞状上皮病变中KGF的阳性率为44.35%,在各种鳞状上皮病变中的阳性率差异显著(x2=36.529,P<0.05).结论 HPVL1、KGF与宫颈鳞状上皮病变的病理分级密切相关,参与了宫颈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宫颈鳞状细胞癌及癌前病变手术前后病理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广东省英德市人民医院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接受手术治疗的100例病例,展开回顾性研究,对病理诊断的临床价值展开探讨.结果 在100例宫颈鳞状细胞癌及癌前病变患者中,通过手术前后病理诊断,有82例相符,诊断符合率为82.00%,诊断不相符1...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 HIF-1α)结肠癌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0例结肠癌及近端肠管距癌灶5cm、10cm的肠管组织中HIF-1α。结果结肠癌组中 HIF -1α阳性表达率为76.67%,距癌灶5cm、10cm 的肠管组织中 HIF -1α的表达率分别为21.67%、3.33%,前者与后二者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二者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HIF-1α在结肠癌中不同临床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HIF-1α的表达参与了结肠癌癌细胞分化及发展,可作为评估结肠癌发展、治疗及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9.
蒋涛李妍孟凡东隋承光 《中国卫生统计》2022,(4):568-570
目的运用统计学方法探讨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血清中miR-221联合CEA、CD109及SCCA检测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UALCAN数据库获取miR-221和CD109在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采集患者外周血,提取血清,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血清中miR-221和CD109的表达;免疫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中CEA和SCCA的表达水平;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miR-221、CEA、CD109及SCCA的诊断价值;Pearson相关性分析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分析单项检测及联合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结果miR-221、CEA、CD109及SCCA在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中均呈高表达状态(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miR-221、CEA、CD109及SCCA均对宫颈鳞状细胞癌具有诊断价值(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各指标之间均具有显著的相关性(P<0.01);联合检测的灵敏度均高于各项指标的单项检测结果,准确度高于miR-221和CD109的单独检测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CEA和SCCA检测能够更有效提高宫颈鳞状细胞癌的早期检出率,在临床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在宫颈鳞癌的临床疗效及复发监测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07年1月~2009年1月在广西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收治的宫颈鳞癌患者111例,用微粒子酶免疫分析技术测定治疗前后血清SCCAg滴度,结合临床资料对血清SCCAg水平与宫颈鳞癌患者临床疗效、复发和预后的关系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①治疗后宫颈鳞癌患者血清SCCAg阳性率为14.4%,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Ⅰ-Ⅱ期患者治疗后血清SCCAg水平较Ⅲ-Ⅳ期患者显著降低(P<0.05);②复发患者治疗前血清SCCAg水平较未复发患者治疗前SCCAg水平显著升高(P<0.05)。③多因素分析显示,影响宫颈鳞癌复发预后的独立因素为血清SCCAg滴度、淋巴结转移和细胞分级。结论:血清SCCAg水平检测对宫颈鳞癌患者疗效判定、指导治疗、复发及预后的监测等方面均有重要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