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蔚  钟春琍  杨元  梁红  喻芳  董海燕  马艳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26):4058-4062
目的:探索贵州农村新生儿溶血症群体干预的有效策略和方法。方法:采用人群预防实验研究方法,在干预县建立示范区,引入新生儿溶血症干预技术进行一年的现场干预。通过对实验区和对照区地区间及干预前后的结果比较,了解新生儿溶血症干预的实施效果。结果:研究共纳入15 795名计划怀孕或已孕妇女作为研究对象,开展新生儿溶血症干预研究,其中干预组8 216人,对照组7 579人;开展血型筛查7 762人,筛查率94.47%;发现高危夫妇659对,其中怀孕615人;开展高危对象孕期B超监测603人,监测率98.05%;高危孕妇血清IgG抗A(B)效价92例;产后访视高危对象615名,访视率100.00%;干预组未发生因新生儿溶血症和母子血型不合高胆红素血症死亡病例,对照组因新生儿溶血症死亡2例,母子血型不合高胆红素血症死亡1例。结论:群体干预技术能够明显降低新生儿溶血症发病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广东省实施的地中海贫血(地贫)综合干预措施进行效果评价,为进一步干预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2005~2008年广东省出生缺陷医院监测网报告的胎儿水肿综合征和地中海贫血病例进行回顾性的趋势分析和因素分析。结果:2005~2008年广东省胎儿水肿综合征的发生率呈下降趋势,分别为24.3/万、21.7/万、17.2/万、21.7/万,地贫发现率2006~2008年分别为7.3/万、2.7/万、4.0/万,呈下降趋势;这两个率的下降主要是因为孕28周前因产前诊断或其它原因而终止妊娠导致的,城乡间的产前诊断水平和服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胎儿水肿综合征的地贫确诊检测比例较低。结论:广东省地中海贫血综合干预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主要是由于早期产前诊断的水平提高所致;对于胎儿水肿综合征的地贫确诊检测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综合干预治疗对重型β-地中海贫血(β-TM)的青春期女性患者性腺发育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本院确诊的重型β-TM青春期女性患者45例,并收集同期本院体检正常女性15例为对照组。测定两组对象身高、体重,采静脉血检测输血前后血红蛋白(Hb)、促黄体生成素(LH)和促卵泡生成素(FHS)水平、雌二醇(E_2),超声检测性腺发育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前各血清蛋白(SF)浓度组重型β-TM患者的身高、体重、Hb、LH、FSH、E_2、子宫容积、左侧卵巢容积和右侧卵巢容积均低于对照组(P0.05),且随着患者SF的增加呈现降低趋势。经过规范化治疗后各SF浓度组重型β-TM患者的上述检测指标均有所增加并趋近正常水平,治疗前后比较有差异(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综合规范的干预治疗可恢复重型β-TM的青春期女性的正常身体发育、性腺发育和性激素水平,临床应加以重视和规范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干预县不同层面人群对预防出生缺陷及β地中海贫血、新生儿溶血症的知识、信念和行为观点。方法:采用定性研究在关岭、镇远、平塘和开阳4个项目干预县进行个人和小组访谈,个人访谈对象为4个县的分管县长、县计生局局长、县计生站站长、8个分管乡镇长,共计20人;小组访谈对象为4组计生专干和育龄妇女自管小组长,共计28人,4组育龄妇女共计29人。结果:不同层面人群对预防出生缺陷及β地中海贫血、新生儿溶血症的知识、信念和行为观点是不同的;育龄群众对预防出生缺陷主动参与意识不强;各级计生站技术人员优生知识和优生设备不能完全满足预防出生缺陷的需要;有偿服务和低偿服务目前尚难于开展,当地经济和受教育程度是主要的影响因素。结论:政府应加强优生优育宣传,增加优生经费投入。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β-地中海贫血基因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反向点杂交技术,对84例可疑β-地中海贫血患者进行基因分析。结果:84例患者中检出49例β-地中海贫血,检出率为58.3%。共检出8种突变基因型,其中CD17杂合子占46.9%,CD41-42杂合子占22.5%;检出的5种突变等位基因按发生频率由大到小排列为:CD17、CD41-42、CD71-72、IVS-Ⅱ-654、βE(CD26),其中CD17(A→T)的发生频率为51.7%。结论:反向点杂交技术是临床确诊β-地中海贫血的一种准确可靠的基因诊断方法;CD17(A→T)是贵州地区最常见的β-地中海贫血基因突变类型。  相似文献   

6.
重型β地中海贫血患儿群体反应性抗体检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重型β地中海贫血患儿的群体反应性抗体(panel reactive antibodies,PRA),探讨反复输血的地中海贫血患儿体液致敏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择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儿科临床确诊为重型β地中海贫血的患儿,共计15例,男性患儿9例,女性6例;年龄为(6.15±4.01)岁。抽取外周血3ml,离心分离血清,依据ELISA原理,采用美国One Lambda公司提供的莱姆德混合抗原板(LATM)和莱姆德抗原板(LAT)检测本组患儿的PRA水平及其特异性。结果本组15例血液标本中,检出PRA呈阳性标本6例(PRA阳性组),阳性检出率为40%,PRA强度为14%-75%,中位PRA强度为47.5%。PRA阳性组的输血总次数高于检测PRA呈阴性的9例标本(PRA阴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1)。PRA阳性组患儿的年龄、接受输血总时间高于PRA阴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此两组的输血开始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本研究的斯皮尔曼(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结果显示,PRA定性、PRA强度与输血总次数、患儿年龄、接受输血总时间呈正相关(P〈0.05);与输血开始时间无相关关系(P〉0.05)。结论反复输血的重型β地中海贫血患儿PRA阳性率及强度较高;输血总次数越多、年龄越大、接受输血总时间越长的患儿,出现PRA呈阳性的几率越高,出现PRA强度高的几率越高;PRA可能是导致β地中海贫血患儿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植入率低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广东省连山少数民族地区地中海贫血的发生情况,探讨产前筛查地中海贫血的意义。方法用地中海贫血一管定量法,查出地中海贫血溶血率。结果于2004年4月至2005年3月对508例新生儿脐血进行筛查,检出地中海贫血表现阳性24人,发生率为4.72%。结论开展地中海贫血预防控制计划,进行遗传学宣传,引导群众认识和接受婚前检查、产前检查十分重要,对杜绝重型地中海贫血儿童的出生,提高本地区人口素质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贵州省江口县土家族人群β-地中海贫血(β-thalassemia)的发病状况、基因突变类型及特点。方法随机选取贵州省江口县太平乡土家族居民485名,抽取静脉血,采用血红蛋白电泳分析法、一分钟碱变性法初筛β-地中海贫血阳性参考指标,同时应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红细胞计数(RBC)等7项血液学指标分析;用常规酚-氯仿抽提法提取筛检阳性者DNA,经PCR/反向斑点杂交(PCR/RDB)技术确定基因突变类型。结果江口县土家族人群中,共检出β-地中海贫血杂合子携带者13例,检出率为2.68%。基因分析显示,该人群β-地中海贫血基因突变类型主要为CD41-42(TCTT)移码突变9例,占69.2%,CD17(A→T)无义突变3例,占23.1%和pE(Codon26)1例,占7.7%。结论贵州省江口土家族β-地中海贫血具有自身特点,检出率较高,可能与当地土家族通婚区域半径小有关,应深入研究该地区β-地中海贫血患病特征,指导当地积极预防该病,提高少数民族人口素质。  相似文献   

9.
脐血Hb A定量检查在筛查β地中海贫血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新生儿脐血HbA(α_2β_2定量与β-Thal之间的关系。方法 用美国Helena实验公司的全自动快速电泳分析系统(REP)对911例新生儿脐血进行Hb电泳和血常规检查。结果 以父母至少一方为β-Thal患者,其足月脐HbA定量<12%为标准,筛选出的51例疑β-Thal新生儿,经随访证实,有43例为β-Thal,检出率达84.3%。结论 以父母至少一方为β-Thal患者,其足月脐血HbA定量<12%两个指标,结合血常规检查,可作为早期诊断婴儿轻型β-Thal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茂名市α-地中海贫血基因携带率的情况。方法:用血红蛋白电泳法,红细胞孵育渗透脆性试验(erythrocyte incuba-ted osmotic fragility test)和结合平均红细胞参数(MCV),对2006年8月~2007年11月在本院出生的新生儿进行α-地贫筛查。结果:新生儿地中海贫血阳性检出率为12.50%,(492/3935);②检出异常区带Hb-Bart's共398例,阳性率10.10%,根据Hb-Bart's含量推算出静止型、标准型α-地贫、HbH病、巴氏水肿胎的携带率分别为1.91%、7.98%和0.18%、0.01%。另外发现异常血红蛋白病共11例,发生率为0.28%,其中HbE1例、HbG3例、HbC-S1例、Hb-M3例、Hb-D3例。结论:茂名市属于地贫高发区,应加强新生儿地贫筛查和产前诊断,早发现,早预防,指导合理婚配,以达到杜绝重型地贫儿出生,降低HbH病,防止Hb-Bart's胎儿水肿综合征等重型α-地贫的发生,对优生优育,提高人口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地中海贫血是我国南方地区最常见的一种单基因遗传病,难以治愈且代价昂贵,通过穿刺术采集高风险胎儿的遗传物质进行产前基因诊断,防止重型患儿出生是国内外公认的首选措施。通过穿刺手术采集绒毛、羊水或脐带血而获取胎儿遗传物质进行产前诊断的有创性操作,可能造成胎儿损伤、流产或宫内感染等。自从母体血浆中发现存在胎儿DNA,以此胎儿遗传物质为检测靶标的无创产前诊断技术迅速发展。基于此类游离胎儿DNA的无创产前诊断更安全,且易于被受试者接受,也避免了获取胎儿遗传物质的创伤性操作导致的不必要风险。综述地中海贫血无创产前诊断的技术策略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12.
β-地中海贫血是世界上最常见和发病率最高的一种单基因遗传性溶血性疾病,迄今已发现100多种突变类型,因而β-地中海贫血病的研究一直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和重视。据世界卫牛组织报告,约有一亿以上的人口携带该病的突变基因。其分子病理有极大的异质性,基因类型及频率分布具有极大的地域和民族差异。在我国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等省β-地中海贫血发病率在2%左右,其中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的发病率高达4.72%。故在少数民族人群中开展β-地中海贫血研究,不仅可大大充实不同民族遗传多样性研究和疾病基因分析研究的内容,丰富人类基因组多样性研究的内涵,而且对该地人群进行婚育指导、产前诊断、提高人口素质亦有重要意义。因此笔者对贵州省荔波县茂兰镇瑶族、布依族、汉族进行了β-地中海贫血群体调查,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探讨婚前婚配群体中α与β地中海贫血(下称地贫)携带者的发病率、随机婚配对后代的影响以及对携带者的婚育指导.方法对5 584例随机婚配的男女在接受婚前医学检查时,进行地贫筛查,筛查阳性做α、β地贫基因分析.结果(1)5 584例婚前保健婚配群体中地贫初筛阳性1 263例,经基因检测确诊321例,地贫携带者发病率为5.75%.其中α地贫携带者的发病率3.20%,β地贫携带者的发病率为2.54%.(2)α与β地贫发病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α地贫发病率高于β地贫发病率.α与β地贫男女发病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男女发病均等.(3)夫妻双方均为α地贫携带者发病率为0.18%,夫妻双方均为β地贫携带者的发病率为0.14%.(4)基因检测结果174例α地贫基因突变类型均为α地1杂合子(--/αα),5例为HbH病(--/α-);142例β地贫基因突变类型前4种突变型占90.84%,它们依次是β41/42(45.07%)、β654(31.69%)、β-28(10.56%)、HbE(5.63%).结论广东是地贫的高发病区.在婚前保健检查中对婚配群体进行地贫携带者筛查,对两个携带者婚配及时给予婚育指导,跟踪落实胎儿出生前筛查,阻断有害基因逐代下传,是预防和降低重型地贫患儿出生最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β-地中海贫血实验室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 曲靖市第二人民医院2008-03-2009-12用日本东亚希森美康XT2000i血细胞仪进行血液细胞分析,对检测结果红细胞指数异常者,Hb<110 g/L、MCV<70 fl、RDW-CV<16.5的14例幼儿进行了血红蛋白电泳、抗碱血红蛋白实验、不稳定血红蛋白测定.结果 通过实验室诊断14例患儿中检出5例β-地中海性贫血幼儿.结论 当血常规显示明显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时,RDW-CV正常或稍偏高患者必须做HB电泳分析,以鉴别血红蛋白疾病还是缺铁性贫血,对于暂时无条件开展基因检测的情况下,对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鉴别诊断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毛细管电泳技术用于筛查新生儿β-地中海贫血(β-地贫)的可行性,探讨使用血红蛋白A (Hb A)筛查新生儿期(足月儿、早产儿)β-地贫的最适截断值。方法采用毛细管电泳仪对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出生的487例新生儿脐血样本进行Hb成分检测,应用地中海贫血液相芯片技术进行地贫基因检测。以基因结果为金标准,通过受试者工作曲线(ROC)确定毛细管电泳技术用于筛查新生儿(足月儿、早产儿)β-地贫的灵敏度和特异度,选取Hb A的最适截断值。结果在487例新生儿脐血中检出β-地贫54例,携带率为11. 09%,均为轻型β-地贫。入选的314例新生儿中,足月儿Hb A受试者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 917,选取Hb A的截断值为11. 0%时,其筛查新生儿β-地贫的灵敏度为92. 1%,特异度为79. 5%。早产儿Hb A受试者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 814。结论毛细管电泳技术用于足月新生儿β-地贫筛查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Hb A的截断值≤11. 0%时筛查β-地贫具有较高的准确性。而对于早产儿的β-地贫筛查应综合孕周选取相应的截断值。  相似文献   

17.
梧州地区β地中海贫血基因突变类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梧州地区β地中海贫血携带者的基因突变类型及基因型分布,对夫妇双方为地贫携带者给予婚育指导,减少出生缺陷。方法对体检者进行血液学表型分析,疑似β地贫患者的应用PCR结合膜反向点杂交(RDB)技术进行基因分析。结果 1973例β地贫初筛阳性者经基因确诊检出β地贫681例,阳性率为34.5%,共检出10种突变基因类型,其中最常见的CD41-42、-28、CD17、IVS-Ⅱ-654、CD71-725种基因型占92.05%。结论梧州地区为β地贫的高发区,做好人群中地贫携带者的筛查、基因诊断、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是很有必要的,这对于优生优育、有效预防重型地中海贫血胎儿的出生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摘要:目的 在南宁地区新生儿中进行地中海贫血(地贫)筛查,为临床诊断和早期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毛细管电泳法对19 419例新生儿干血斑进行血红蛋白分析,对筛查阳性新生儿召回进行地贫基因分析。结果 19 419例样本中,检出α地贫表型2 085例,β地贫表型1 428例,包括α合并β地贫77例,异常血红蛋白121例。1 085例进行基因分析,α地贫确诊符合率为94.16%(645/685)显著高于β地贫的41.10%(164/399)(χ2=430.067,P<0.01),基因型以αα/--SEA、CD41-42(-TCTT)最常见。α地贫确诊率男与女(χ2=0.029,P>0.05)、壮族与汉族间(χ2=0.028,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β地贫确诊率女性高于男性(χ2=17.207,P<0.01)、壮族显著高于汉族(χ2=9.539,P<0.01)。结论 南宁地区新生儿地贫的基因突变类型、携带率及表型与人群有关,在本地区开展新生儿地贫筛查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9.
清远地区10年间胎儿、新生儿地中海贫血筛查诊断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通过对本院10年间妊娠夫妇及胎儿、新生儿地中海贫血防治的各项资料分析,了解本市地贫的发生频率,探讨夫妇筛查→产前基因诊断→新生儿筛查→遗传咨询方案对地贫防治和优生的效果。方法:对我院1994-2004年4793例妊妇,3887例丈夫及2639例胎婴儿常规筛查;高风险的孕妇进行产前基因诊断;重型地贫者劝其引产终止妊娠;脐血筛查阳性患儿书面通知家属。结果:本市妊娠夫妇及新生儿地贫发生率为8.09%,其中α-、β-地贫携带者分别为68.01%与26.86%,重型α-地贫为5.13%;夫妇双方为α-、β-或双重杂合子的高风险发生频率为3.52%;119例高风险者产前基因诊断,发现37例重型胎儿予以终止妊娠。结论:本市为地贫高发区,通过实施筛查妊娠夫妇→产前诊断→新生儿的系统防治方案,不但降低了重型患儿的出生率,并使地贫携带者也获得了必要的咨询和指导。  相似文献   

20.
陆洲  蔡稔  罗世强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20):3202-3204
目的:探讨地贫基因产前诊断对于降低出生缺陷,提高人口质量的重要意义。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结合反向点杂交技术(RDB-PCR)对149份羊水样本进行常见的17种β地贫突变基因检测。结果:受检的149份羊水,未检出β地贫突变基因43例(28.86%);β地贫杂合子70例(46.98%);β地贫纯合子或双重杂合子36例(24.16%)。结论:通过地贫基因产前诊断技术可有效地避免中、重度β地中海贫血患儿的出生,对于降低出生缺陷率,提高人口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