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未足月胎膜早破10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唐秋英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21):3354-3355
目的:探讨未足月胎膜早破对母儿的影响及相关处理。方法:将102例未足月胎膜早破病例分为<28周、28~33+6周和34~36+6周3组,分析围产儿预后及母体并发症,比较未足月胎膜早破在不同孕周的差异。结果:胎儿窘迫发生率、新生儿窒息率、肺部并发症及感染发生率均以28~33+6孕周组高,分别为52.2%、65.2%和60.9%;<28孕周者围生儿死亡率(66.7%)明显高于其他两组。102例中母体感染56例,占54.9%。结论:未足月胎膜早破可致母儿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孕龄越小围产儿死亡率越高。母体感染难产是未足月胎膜早破母体常见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106例未足月胎膜早破的诊治及预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未足月胎膜早破的诊治及母婴预后的影响因素,寻找降低孕产妇感染率和围产儿病率及死亡率的有效措施。方法:对淄博市妇幼保健院106例未足月胎膜早破孕妇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指征包括孕周、治疗方法、分娩方式及围生儿结局等。结果:未足月胎膜早破孕妇经保胎、预防感染和促胎肺成熟等治疗后可适当延长孕周,提高新生儿成活率。结论:重视未足月胎膜早破孕妇,明确诊断、积极期待治疗,是改善母婴预后,降低孕产妇感染率和围产儿病率及死亡率,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
分析合理治疗未足月胎膜早破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我科2015年7月至2016年6月对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结论:合理治疗早产合并PPROM,可降低围生儿发病率、死亡率.  相似文献   

4.
未足月妊娠胎膜早破并早产18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未足月妊娠胎膜早破的处理方法及分娩方式对新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对该院近5年来孕28~36+6周胎膜早破并早产188例处理方法及分娩方式对新生儿结局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未足月妊娠胎膜早破发生率为4.58%,阴道自然分娩的新生儿窒息率为3.47%,剖宫产为25%,臀助产为32.14%,不同孕周的产后出血和感染无显著差异(P>0.05)。不同孕周不同分娩方式的新生儿结局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进一步提高对未足月妊娠胎膜早破的处理水平,可减少围生儿病率。若为头位无产科指征及感染征象尽量以阴道分娩,≥35周若为臀位,则以剖宫产有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未足月胎膜早破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未足月胎膜早破100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阴道分娩79例,剖宫产21例;母体感染47例,难产28例,胎盘早剥2例,脐带脱垂1例,产后出血5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26例,新生儿窒息22例,新生儿肺炎12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13例,高胆红素血症11例,围生儿死亡7例。结论未足月胎膜早破可致母儿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感染是主要原因,必须加强孕期保健与健康教育,积极治疗妊娠期下生殖道感染,减低发生率。治疗应用抗生素及糖皮质激素,适时终止妊娠。  相似文献   

6.
未足月胎膜早破在所有妊娠中的发生率为1%~3%[1,2],约占早产的30%~40%.未足月胎膜早破可引起早产、脐带脱垂、宫内感染、胎儿窘迫等不良结局.因此,根据孕周、破膜时间、胎儿情况等选择适当的分娩方式以及处理好分娩过程的各个环节可减少各种因素对胎儿及新生儿的损伤,降低新生儿的患病率和死亡率.本文对110例未足月胎膜早破合并早产病例的分娩方式及其相关问题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早产合并胎膜早破发生的原因及对母婴的影响。方法:对2006年早产合并胎膜早破的121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早产合并胎膜早破发生的主要原因为:阴道炎、臀位、不良孕产史、双胎、羊水过多、合并妊高症或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孕28~33+6周与孕34~36+6周早产合并胎膜早破两组比较对孕产妇的影响无显著差异,围生儿发病率和死亡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应当积极预防并治疗早产合并胎膜早破的诱因;对于孕周<34周者应当根据情况适当延长孕周,促胎肺成熟,预防感染,并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降低围生儿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8.
未足月胎膜早破(Pretermpremature rupture of membrane,PPROM)是导致早产的重要原因之一,PPROM更易引起母婴感染、胎儿窘迫、胎盘早剥、脐带脱垂等严重威胁母儿生命的并发症.随着围生儿患病率和死亡率升高,使得护理和临床观察变得复杂化,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是保胎成功的重要因素.本文收集我院2006年6月~2007年1月收治的112例PPROM的临床资料,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于迎春 《中国妇幼保健》2009,24(31):4360-4361
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是指妊娠末满37周,胎膜在临产前发生破裂者.PPROM一旦发生,可导致一系列的并发症,如宫内感染、脐带脱垂、胎儿窘迫、呼吸窘迫综合征等,其处理是产科临床较为棘手的问题.本文通过对254例未足月胎膜早破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影响其妊娠结局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0.
汤斐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12):1783-1785
目的:探讨72例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孕妇的临床结局。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因PPROM而早产的72例不同孕周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并寻求适当的处理方法,获得满意的妊娠结局。结果:72例PPROM患者发生胎膜早破的诱发因素中阴道炎居首位,占19.44%。孕28~33+6周组新生儿窒息、新生儿死亡及NRDS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孕34~36+6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早产胎膜早破组的产后出血发生率则较足月无胎膜早破组明显增加(P<0.05)。在足月分娩与早产胎膜早破产妇的剖宫产指征中胎儿宫内窘迫均居首位,早产胎膜早破组的羊水过少、产前感染指征较足月无胎膜早破组明显增加(P<0.05)。结论:针对不同孕周的PPROM患者应采取相应的临床治疗策略,34~36+6孕周PPROM患者建议在积极期待治疗期间及时分娩,以减少母儿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赵惠杰 《现代保健》2008,(34):56-57
目的探讨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的易发因素、期待治疗和分娩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4~2007年98例未足月胎膜早破的原因,不同孕周的分娩方式和采取的治疗方法。结果流产、引产史,阴道炎,胎位异常是未足月胎膜早破的三大高发因素,胎龄愈小围生儿患病率愈高,≥35周新生儿存活率明显改善。结论正确的治疗和选择适当的分娩方式是降低新生儿并发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2.
李学英 《现代保健》2010,(20):175-176
目的探讨早产的危险因素及其与围生儿结局的关系。方法对125名早产儿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选取足月产患者125名作为对照组,对其存在的危险因素及其围产儿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两组间合并胎膜早破、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宫内感染的比例有显著性差异,早产组明显多于对照组。早产组的围生儿情况明显比对照组恶化。结论早产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胎膜早破、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宫内感染各为早产的独立危险因素,早产组胎儿生长受限、宫内窘迫及其死胎的发生率增高。因此,研究诱发早产的危险因素是早期预测早产的关键,是降低早产发病率及围生儿病死率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是指妊娠满28周而不满37周发生的胎膜早破。胎膜早破可引起早产、脐带脱垂及母儿感染[1]。为高危妊娠患者,为降低围产儿死亡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PPROM患者98例,治疗和护理效果满意,特总结如下。1一般资料我院产科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分娩产妇共6221例,其中未足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不同孕周的临床处理方式及对母儿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秦皇岛市妇幼保健院2007~2008年因未足月胎膜早破而早产的155例不同孕周患者临床处理方式及对母儿结局的影响。结果:28~31+6孕周、32~33+6孕周、34~36+6孕周未足月胎膜早破保胎组与非保胎组在宫内感染、剖宫产、新生儿窒息、NRDS、新生儿死亡某方面存在差异。结论:由于医疗条件和水平的不同,对不同孕周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的临床处理不同,结局不同。  相似文献   

15.
未足月胎膜早破的临床治疗:终止妊娠还是保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不同孕周的临床处理方式及对母儿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重庆市妇幼保健院1995年1月至2005年10月因未足月胎膜早破而早产的620例不同孕周患者的临床处理方式及对母儿结局的影响。本结果采用Χ^2分析法。结果28~31^+6孕周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保胎治疗,容易导致宫内感染,但能降低新生儿死亡率(P〈0.05)。32~33^+6孕周未足月胎膜早破保胎组的宫内感染率、剖宫产率高于非保胎组(P〈0.05),而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发生率低于非保胎组(P〈0.05)。34~36^+6孕周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保胎,除导致宫内感染率增加及剖宫产率增加外(P〈0.05),其余指标与前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对不同孕周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的处理有不同策略。由于医疗条件和水平的不同,国内对不同孕周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的临床处理观点与国外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探讨规范化治疗妊娠合并糖代谢异常对发生未足月胎膜早破新生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收集2012年6月-2017年6月秦皇岛市妇幼保健院的胎膜早破病例3046例,并筛选出合并糖代谢异常病例。计算出胎膜早破合并糖代谢异常所占胎膜早破比率;从未胎膜早破合并糖代谢异常病例中随机选取糖尿病规范化治疗及未规范化治疗共128例,观察组(n=78)为规范化治疗糖代谢异常患者,对照组(n=50)为未规范化治疗糖代谢异常患者,对比分析绒毛膜羊膜炎、胎儿窘迫、早产、新生儿低血糖、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感染发生情况。结果 3046例胎膜早破的孕妇中,足月胎膜早破占比68.32%,未足月胎膜早破占比31.68%。未合并糖代谢异常占比91.30%,合并糖代谢异常占比8.70%。未足月胎膜早破与糖代谢异常有明显相关性,有统计学差异(P0.05)。足月与未足月孕妇比较孕周有显著差异(P0.05),而年龄、孕次、流产次数、孕前体质量无显著差异(P0.05)。足月胎膜早破患者合并与未合并糖代谢异常的年龄、孕次、孕周、流产次数、孕前体质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合并与未合并糖代谢异常的孕周有显著差异(P0.05),而年龄、孕次、流产次数、孕前体质量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新生儿的心跳、呼吸、肤色、反射、肌肉张力等各项评分和总分Apgar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绒毛膜羊膜炎、胎儿窘迫、早产、新生儿低血糖、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感染等并发症观察组发生例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代谢异常是胎膜早破的一个危险因素,尤其与未足月胎膜早破具有一定相关性。糖尿病规范化治疗可以减少胎膜早破发生率,尤其是未足月胎膜早破发生率,从而达到延长孕周,提高早产儿生存率及生存质量,改善母儿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7.
孙雪源 《中国校医》2009,23(1):85-86
目的探讨早产合并胎膜早破(PPROM)发生的危险因素及降低围生儿病死率的恰当处理方法。方法对我院2005~2007年间早产合并胎膜早破110例孕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感染、臀位、多胎、早产流产史及妊高征占PPROM病因的前5位;孕周<34周围生儿病死率显著高于≥34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提高早产合并胎膜早破的预防及诊断水平,适当延长孕龄、促胎肺成熟,尽可能延至34周以后分娩,可望降低围生儿病死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孕晚期血清炎症细胞因子和B族链球菌(GBS)感染与绒毛膜羊膜炎及围生儿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3月沧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512例定期产检的孕妇,于孕晚期检测血清炎症细胞因子和GBS感染情况,明确是否发生绒毛膜羊膜炎和围生儿感染。分别探讨血清炎症细胞因子、GBS感染与绒毛膜羊膜炎、围生儿感染的关系。结果本组受试者中,绒毛膜羊膜炎发生率为5.66%,围生儿感染发生率为4.10%。绒毛膜羊膜炎组高龄、胎膜早破、营养不良、GBS感染、血清炎症细胞因子水平、未规范化抗感染治疗比例均显著高于非绒毛膜羊膜炎组(均P0.05);围生儿感染组高龄、早产、营养不良、GBS感染、未规范化抗感染治疗、胎儿窘迫及血清炎症细胞因子水平均显著高于非围生儿感染组(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龄、胎膜早破、营养不良、GBS感染、血清炎症细胞因子水平、未规范化抗感染治疗均为绒毛膜羊膜炎的危险因素;高龄、早产、营养不良、GBS感染、未规范化抗感染治疗、胎儿窘迫及血清炎症细胞因子水平均为围生儿感染的危险因素。ROC曲线显示:联合检测血清炎症细胞因子预测绒毛膜羊膜炎、围生儿感染的效能最高。结论孕晚期血清炎症细胞因子、GBS感染均可增加绒毛膜羊膜炎、围生儿感染的风险,且孕晚期联合检测血清炎症细胞因子预测绒毛膜羊膜炎、围生儿感染的效能均较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未足月胎膜早破并发绒毛膜羊膜炎及围生儿脑损伤中细胞因子的变化。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6年12月在该院产科确诊的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73例。所有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和脐血中的IL-6、IL-4、IL-10、IFN、TNF-α含量;结合临床症状和胎盘脐带病理学检查将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绒毛膜羊膜炎,30例)和对照组(非绒毛膜羊膜炎,43例)。检测IL-6、IL-4、IL-10、干扰素(IFN)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血清、脐血中的含量。结果该院同期妊娠妇女中,未足月胎膜早破发生率为9.6‰,绒毛膜羊膜炎发生率为3.9‰,而在未足月胎膜早破中绒毛膜羊膜炎发生率为41.1%;观察组及围生儿脑损伤组血清、脐血中IL-6、TNF-α水平高于对照组及无脑损伤组(P0.05);观察组及围生儿脑损伤组血清及脐血中IL-4、IL-10含量均较对照组与无脑损伤组低(P0.05);IFN水平在4组血清及脐血中的含量均无明显差别(P0.05)。观察组发生围生儿脑损伤9例;对照组发生围生儿脑损伤3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妇女血清、脐血中IL-6、IL-4、IL-10、TNF-α水平变化与未足月胎膜早破并发绒毛膜羊膜炎有关,围生儿脑损伤组细胞因子变化与绒毛膜羊膜炎一致,绒毛膜羊膜炎患者中围生儿脑损伤发生率增加,早诊断、早治疗可改善围生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孕妇发生未足月胎膜早破的相关因素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并制定对应预防策略,以期为临床预防疾病、改善妊娠结局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9月至2023年9月桂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诊治的发生胎膜早破的240例孕妇的孕检资料,根据其是否足月分为足月早破组(180例,孕周≥37周)与未足月早破组(60例,孕周<37周)。分析两组孕妇临床资料,并进行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影响孕妇发生未足月胎膜早破的影响因素;统计两组孕妇妊娠结局。结果 与足月早破组比,未足月早破组孕妇未婚/离异、有流产或引产史、存在腹压增加、产检次数<5次、B族链球菌感染、解脲支原体感染占比均升高,而血清Cu、Zn水平降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流产或引产史、腹压增加、产检次数<5次、B族链球菌感染、解脲支原体感染及血清Cu、Zn水平降低均为影响孕妇发生未足月胎膜早破的危险因素(OR=1.081、1.089、1.079、1.077、1.080、1.092、1.069);与足月胎膜早破组比,未足月胎膜早破组中新生儿体质量低下、新生儿肺炎、胎儿宫内窘迫、新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