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 观察3%氯化钠溶液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效果.方法 将因毛细支气管炎住院治疗的76例婴幼儿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各38例.两组在接受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将0.5%沙丁胺醇0.25 ml溶于0.9%氯化钠溶液3 ml中雾化吸入治疗;治疗组将0.5%沙丁胺醇0.25ml溶于3%氯化钠溶液3 ml中雾化吸入治疗.两组均每天3次,连用3 d.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住院时间及肺功能的改变.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临床症状评分为(5.02±1.63)分,治疗组为(4.29±1.25)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00,P=0.03);对照组住院时间为(7.10±1.76)d,治疗组为(6.16±1.30)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58,P=0.01);治疗组治疗后每千克潮气量、呼吸频率、达峰时间比、达峰容积比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氯化钠溶液联合沙丁胺醇吸入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疗效优于0.9%氯化钠溶液联合沙丁胺醇吸入.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3%氯化钠溶液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效果.方法 将因毛细支气管炎住院治疗的76例婴幼儿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各38例.两组在接受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将0.5%沙丁胺醇0.25 ml溶于0.9%氯化钠溶液3 ml中雾化吸入治疗;治疗组将0.5%沙丁胺醇0.25ml溶于3%氯化钠溶液3 ml中雾化吸入治疗.两组均每天3次,连用3 d.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住院时间及肺功能的改变.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临床症状评分为(5.02±1.63)分,治疗组为(4.29±1.25)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00,P=0.03);对照组住院时间为(7.10±1.76)d,治疗组为(6.16±1.30)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58,P=0.01);治疗组治疗后每千克潮气量、呼吸频率、达峰时间比、达峰容积比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氯化钠溶液联合沙丁胺醇吸入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疗效优于0.9%氯化钠溶液联合沙丁胺醇吸入.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应用注射用3%氯化钠溶液雾化吸入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为尽快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在汕头市妇幼保健院儿内科住院治疗的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患儿150例给予雾化吸入(沙丁胺醇、布地奈德)常规治疗,之后随机分为标准组、治疗组、对照组各50例;标准组给予0.9%注射用生理盐水雾化吸入,治疗组给予注射用3%氯化钠溶液雾化吸入,对照组给予5%注射用氯化钠溶液雾化吸入,疗程5~7 d;分别于治疗后1周内评估患儿临床病情严重程度,记录3组患儿咳嗽消失、喘息消失、肺部体征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雾化吸入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2、3 d治疗组临床病情严重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及标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儿咳嗽消失时间、喘息消失时间、肺部体征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及标准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注射用3%氯化钠溶液雾化吸入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能够尽快降低临床严重度评分,缓解症状和体征,缩短住院时间,提高临床疗效,且患儿无不适感。  相似文献   

4.
唐瑜 《社区医学杂志》2012,10(21):26-27
目的评估盐酸氨溴索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2月—2011年6月收治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8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治疗(抗感染、吸氧、气道管理、止咳等)。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给予盐酸氨溴索注射液15 mg和沙丁胺醇2.5 mg加生理盐水3 ml氧气驱动雾化吸入,2次/d;对照组给予沙丁胺醇2.5 mg加生理盐水3 ml氧气驱动雾化吸入,2次/d。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7.83%,对照组8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临床表现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显著,可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大剂量肝素雾化吸入治疗重症毛细支气管炎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76例重症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对照组(n=38)与治疗组(n=38)。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加用肝素每次100u/kg,溶于4ml生理盐水中,以压缩空气式雾化器雾化吸入,每天2次,连续4d;治疗组肝素用量为每次5000u,用法及疗程同对照组。在第一次雾化结束后30min及治疗后24h,对治疗组检测PT、APTT及血小板数量。结果第一次雾化治疗后30min,对照组呼吸频率减少(8.7±4.4)次/分,心率减少(16.1±5.4)次/分;而治疗组的为(16.1±4.6)次/分及(22.3±4.5)次/分;两组的有显著性差异(t=7.16及5.4,p<0.01)。两组的哮鸣音消失时间分别为(6.07±0.98)d和(5.54±1.07)d,有显著性差异(t=2.25,p<0.05)。两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1.1%和92.1%,也有显著性差异(2=5.6,p<0.05)。PT、APTT、血小板计数均正常。结论大剂量肝素雾化吸入治疗重症毛细支气管炎疗效显著、安全,值得基层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布地奈德(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临床疗效。方法:将126例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66例、对照组60例。治疗组应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液1mg加入注射用水5ml,氧驱动雾化吸入,2次/d,对照组同时加用静脉应用地塞米松0.25mg.kg-1.d-1,喘定5mg.kg-1.d-1,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显效率分别为48.8%和36.5%,总有效率86.9%和62.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布地奈德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较单纯静脉用药具有明显优越性,简便易行,基层医院容易操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刘艳春  王皓 《中国保健》2007,15(17):40-40
目的观察鱼腥草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将122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70例给予鱼腥草注射液每次0.5ml/kg,加0.9%生理盐水稀释至20ml后雾化吸入,每天3次;对照组52例给利巴韦林注射液每次5mg/kg,加0.9%生理盐水稀释至20ml后雾化吸入,每天3次.常规治疗相同.连续治疗3d后判断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率(用药3d后体温恢复正常,憋喘明显减轻,肺部听诊哮鸣音消失,精神明显好转患儿所占比例)58.6%,总有效率(用药3d后体温恢复正常或≤38℃,肺部听诊哮鸣音消失或明显减少,精神好转或明显好转患儿所占比例)92.9%;对照组显效率32.7%,总有效率73.1%.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鱼腥草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曹荣荣  崔磊 《现代保健》2013,(10):41-42
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的抗感染、吸氧、气道管理、止咳等对症治疗,对照组给予沙丁胺醇2.5mg加生理盐水3ml氧气驱动雾化吸入,2次/d,3~7d为一个疗程。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15mg和沙丁胺醇2.5mg加生理盐水3ml氧气驱动雾化吸入,2次/d,疗程为3~7d。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7.14%、74.2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8,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5.47±1.58)d,显著少于对照组的(7.84±1.41)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临床表现消失时间比较,观察组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显著,能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10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治疗组50例采用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对照组50例采用氨溴索联合地塞米松治疗.结果 治疗组患儿总有效率(咳喘消退)96%,对照组为78%,两组相比有显著差异,χ2=7.16,P<0.05;平均住院时间治疗组8.60±2.01(天),对照组6.48±1.47(天),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缩短,t=5.621,P<0.05.结论 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能缩短病程,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李凤琴  刘洋  刘旭光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34):5633-5634
目的:探讨高渗盐水(3.6%)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4月~2012年7月毛细支气管炎患儿9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两组均采用相对的综合性治疗及一般的对症处理,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组给予3.6%高渗盐水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评估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愈率95.8%、对照组治愈率75.0%,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咳嗽消失时间、喘憋消失时间、心率恢复正常时间、肺部体征消失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应用3.6%高渗盐水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肯定,既安全、有效,同时治疗费用低,可成为毛细支气管炎新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异丙托溴铵联合沙丁胺醇及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患者80例,采用动态化随机单双号的方式进行分组,共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40例,采用异丙托溴铵溶液联合沙丁胺醇溶液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4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为95.00%,对照组患者治疗效果为77.50%,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有显著差异(P小于0.05).结论:异丙托溴铵联合沙丁胺醇及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效果显著,可以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肺部体征,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布地耐德、异丙托溴铵及硫酸沙丁胺醇联合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将166例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予常规治疗,并予硫酸沙丁胺醇溶液、丙托溴铵溶液及生理盐水混合后经压缩泵雾化吸入,每日3次。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布地耐德与异丙托溴铵、硫酸沙丁胺醇联合雾化,每日2次。两组疗程均5~7天。结果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症状及体征消失时间比对照组快(P<0.01)。结论布地耐德、异丙托溴铵及硫酸沙丁胺醇联合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效果好,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沙丁胺醇联合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12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采用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采用沙丁胺醇联合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7 d。比较两组的相关症状消失时间、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喘憋、咳嗽、肺啰音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6.67%vs.3.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丁胺醇联合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效果显著,可有效缩短其喘憋、咳嗽、肺啰音消失时间,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沙丁胺醇(万托林)氧喷与超声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临床疗效.方法:106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在接受综合治疗的基础上随机分为治疗组70例,对照组36例.对照组加用病毒唑、地塞米松、糜蛋白酶超声雾化吸入,治疗组加用沙丁胺醇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结果:治疗组喘憋、哮鸣音、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及平均住院日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沙丁胺醇以氧气为动力雾化吸人辅助治疗毛细支气管炎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雾化吸入沙丁胺醇溶液结合振动排痰仪辅助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6例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40例加用雾化吸入沙丁胺醇溶液和震动排痰仪,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总有效率75﹪,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χ2=12.154,P<0.05);两组治疗后保持侧卧位10~15分钟,两组体位引流后吸痰量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4.189,P<0.05)。结论雾化吸入沙丁胺醇溶液结合振动排痰仪辅助治疗毛细支气管炎可明显改善呼吸道症状,且副作用小,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使用高浓度病毒唑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了解高浓度病毒唑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是否较常规浓度病毒唑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更有效。方法将84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50mg/m1病毒唑雾化吸入,对照组用10mg/m1病毒唑雾化吸入,每次治疗均30`分钟。结果治疗组平均喘憋缓解时间为3.01±1.23天,住院天数6.50±1.26天;对照组平均喘憋消失时间为4.48±1.41,住院天数为9.01±1.33天。结论高浓度病毒唑雾化吸入治疗较常规剂量病毒唑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可明显缩短其喘憋时间和病程。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2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按照随机表格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给予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给予地塞米松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症状、体征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症状、体征消失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张金花 《现代养生》2014,(10):39-39
目的:分析普米克令舒+可必特雾化吸入在毛细支气管炎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3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收治的12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者,随着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地塞米松+糜蛋白酶+0.9%氯化钠溶液进行雾化治疗,而治疗组则采用普米克令舒+可必特进行雾化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住院时间和病症缓解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3%,而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8.3%,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毛细支气管炎患者采取普米克令舒联合可必特雾化吸入治疗,不仅能够快速环境患者临床病症,同时提高了治疗效果,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氯化钠溶液雾化吸入对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治疗的效果对比.方法 收集2010年2月至2014年8月在南通大学附属海安医院确诊为毛细支气管炎的82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D、E共5组,每组均采用复方异丙托溴铵气雾剂1.25mL、布地奈德混悬液1mL雾化吸入(2次/d),之后A组雾化吸入注射用水,B组雾化吸入0.9%氯化钠溶液,C组雾化吸入3.0%氯化钠溶液,D组雾化吸入5.0%氯化钠溶液,E组雾化吸入10%氯化钠溶液,对五组患儿雾化吸入治疗前后进行临床严重度评分,比较5组患儿住院时间和睡眠质量(夜间睡眠时间、夜醒次数),观察治疗后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在睡眠时间、夜醒次数、平均住院时间和临床严重度评分差异上,A组与B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282、1.639、0.829、0.945,均P>0.05);A、B、C、D、E组5组之间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3.925、5.241、5.103、5.131,均P<0.05);C组与D、E两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C-D值分别为1.994、2.247、2.733、2.843;tC-E值分别为2.057、2.213、2.436、2.747,均P<0.05);D、E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132、1.589、0.737、0.833,均P>0.05).结论 一定高浓度的盐水雾化吸入配合治疗能显著改善毛细支气管患儿的疾病状况.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雾化吸入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将收治的56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6例采用抗感染、化痰、吸氧、镇静,补充液体摄入量、纠正酸中毒等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雾化吸入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愈率7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观察组喘憋缓解时间、哮喘音消失时间、湿罗音吸收时间、咳嗽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儿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对小儿毛细支气管炎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雾化吸入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治疗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