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秦好朴  何玉 《中国基层医药》2009,16(9):1668-1669
高位恶性梗阻性黄疸多为胆道系统或邻近器官恶性肿瘤侵犯压迫所致,若继发肝肾功能损害及胆道感染,常加速患者死亡。经皮胆道内金属支架置入术能使狭窄闭塞的胆道得以复通,恢复正常肝肠循环,缓解梗阻性黄疸,是目前姑息治疗高位梗阻性黄疸的主要方法之一。我们采用此方法,对36例高位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进行了胆道内置入支架治疗,获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内镜下胆道支架置入术(ERDB)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临床意义和价值。方法对比56例内镜下胆道支架置入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术前及术后临床症状及检查指标。结果 56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在ERDB后自觉症状均明显改善,并且血清胆红素及转氨酶明显下降。结论内镜下胆道支架置入术对于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患者来说是简便、安全、有效的办法。  相似文献   

3.
乔娜  刘进鸽 《河北医药》2012,34(3):462-463
恶性梗阻性黄疸常见于胆管癌、胰头癌、原发性肝癌、肝转移癌以及肝门淋巴结转移等原因压迫、侵犯肝管和(或)胆总管所致.患者除皮肤、巩膜黄染外,还有皮肤瘙痒、厌食,反复的恶心、呕吐,大便色浅、尿色深、精神差等症状,对患者的生存期以及生存质量影响极大[1].采用介入放射学技术,经皮经肝穿刺胆管引流(PTCD)或金属内支架置入术(PTBS),对于不能手术切除肿瘤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是一种既安全又有效地缓解黄疸症状的方法[2].我科对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采用PTCD联合PTBS进行治疗,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支架置入治疗肝门部恶性胆管梗阻性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本院收治的36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采用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进行双侧胆管同时引流,并联合多支架置入胆道,并对支架置入前、置入后7 d、14 d患者的肝功能水平进行比较分析,并对全部患者的临床症状及黄疸消除进行进行观察.结果 全部患者均成功行胆管支架植入术.术后7 d患者的皮肤、巩膜黄染,皮肤瘙痒等症状均消失或显著好转.黄疸消除率为86.1%.术后7 d及术后14 d的各项肝功能指标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结论 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联合胆道支架置入术在治疗肝门部恶性胆管梗阻性黄疸临床效果较好,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肝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治疗梗阻性黄疸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不能手术治疗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53例,男30例,女23例,平均年龄67岁,所有患者均经临床确诊,全部行PTCD治疗。结果 53例患者均胆道穿刺成功,置入引流管。血清总胆红素下降至50μmol/L以下46例,无明显下降5例,升高2例。结论 PTCD缓解梗阻性黄疸效果明显,为不能手术治疗的恶性梗阻性黄疸安全/有效方法,但对于合并肝细胞性黄疸患者治疗效果差。  相似文献   

6.
赵露  庞勇  刘丹青 《中国基层医药》2013,20(18):2807-2808
目的 探讨胆道金属支架植入术结合腺苷蛋氨酸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疗效.方法 将60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行单纯胆道支架植入术,观察组行胆道支架植入术加腺苷蛋氨酸静脉滴注.分别观察两组肝功能和C反应蛋白情况.结果 观察组肝功能指标和C反应蛋白指数情况均显著好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胆道支架植入术结合腺苷蛋氨酸静滴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疗效可靠,其机制可能与腺苷蛋氨酸可以修复细胞膜流动性,修复肝细胞;并促进谷胱甘肽合成,清除自由基有关.  相似文献   

7.
<正>梗阻性黄疸根据其病因性质不同可分为恶性梗阻性黄疸和良性梗阻性黄疸,其中恶性梗阻性黄疸是由胆道内外各种原发性恶性肿瘤以及继发性肿瘤转移灶造成的胆道狭窄、堵塞引起的;良性梗阻性黄疽是由于肝内外胆管结石、胆道蛔虫症、胆管炎、胰腺炎、十二指肠憩室等疾病引起的。黄疸的病因不同,治疗方法及预后也不相同,若外科性黄疸没能及时手术处理,会导致多脏器功能衰竭甚至死亡;若对内科性黄疸误行手术治疗,也会加重  相似文献   

8.
近年研究表明,梗阻性黄疸患者由于胆道梗阻,胆汁不能正常进入胃肠道特别是十二指肠并返流入血,引起胃肠激素水平的变化,从而影响炎性因子及血浆内毒素水平等,成为介导梗阻性黄疸患者病理生理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1].生长激素水平的下降在介导梗阻性黄疸病理生理改变中具有重要地位,应用生长激素能够改善梗阻性黄疸患者的营养状况、纠正负氮平衡、保护胃肠黏膜屏障及防治内毒素血症[2].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内镜下胆道支架置入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6例经内镜胆道支架置入方法治疗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的相关资料,所有病例均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确定胆管狭窄部位及程度,选择合适的支架,在透视引导下置入支架,并分别观察患者治疗前后黄疸情况、肝功能变化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16例均置管成功,达到黄疸减轻,肝功能改善,临床症状减轻的目的。置入支架后早期并发症主要为高淀粉酶血症、急性胰腺炎。支架置入后期有2例并发支架堵塞。结论经内镜胆道支架置入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一种见效迅速,痛苦小,并发症少,相对经济的姑息疗法。  相似文献   

10.
胆道支架置入术姑息性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胆道支架置入术姑息性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对三明市第一医院收治的10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施行经皮胆道内支架置入术患者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结果 10例共置入12枚支架,其中2例胆道多段狭窄置入2枚支架,国产自扩式金属内支架10枚。10例均先行外引流3~7d后再植入支架。有6例肝门部病变在右肝内胆管置入支架后,黄疸症状改善不明显,行左肝管穿刺外引流后黄疸消退。本组支架置入技术成功率100%。结论经皮胆道内支架置入术相比外科姑息性胆肠吻合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操作容易,创伤小,更容易为患者接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胆管置入支架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临床价值。方法 45例高位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经皮穿刺入路胆管,行内外引流后,置入支架。结果成功率达100%。其中2例患者术后2和6个月发生支架内梗阻和支架下段梗阻,分别行二次介入治疗。全部患者随访6~90周,均获得满意效果。结论胆管支架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是有效安全可行的姑息性疗法。  相似文献   

12.
大多数的壶腹周围癌患者在确诊时因局部血管侵犯及远处转移已无法切除[1].70%的壶腹周围癌患者伴有梗阻性黄疸,恶性梗阻性黄疸常导致患者肝、肾功能损害,凝血功能障碍,免疫功能障碍及继发感染等.目前姑息性胆汁引流仍是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主要治疗手段,最常用的治疗方式主要包括经内镜胆管支架植入术和外科胆管改道手术(伴或不伴胃空肠吻合术)[2-3].此外,透视下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或肝穿刺支架植入术主要用于肿瘤晚期不可切除的患者及不能耐受内镜引流的患者.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比较壶腹周围癌致梗阻性黄疸患者实施姑息性内镜胆管支架植入术和/或胆总管胃肠吻合术在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等预后方面的不同,以探讨较佳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PTCD)胆道腔内射频消融(RFA)联合应用胆道支架置入治疗胆管癌及周边恶性病变引起梗阻性黄疸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7例胆管癌及周边恶性病变引起梗阻性黄疸患者,行PTCT后再行胆道腔内RFA联合支架植入术,观察并发症、黄疸消退情况、术后6个月胆道支架通畅情况及患者生存期。结果 7例患者均成功进行手术治疗,术后血清总胆红素及直接胆红素明显下降。无胆道穿孔、出血等严重并发症,术后6个月胆道支架通畅率为71%(5/7)。结论 PTCD胆道腔内射频消融联合胆道支架置入是针对胆管癌及周边恶性病变引起梗阻性黄疸的一种新的标本兼治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4.
杨运遥 《医药世界》2009,(11):727-728
目的:探讨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和金属内支架植入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价值。方法:对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2000-10/2008-12行PTCD和金属内支架植入术治疗的29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9例手术均获成功,术后黄疸减轻,肝功能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效果满意。结论:此方法创伤小、并发症少、操作简单,是晚期恶性梗阻性黄疸较好的姑息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左右肝管受累的梗阻性黄疸支架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敏 《河北医药》2008,30(10):1485-1487
目的 探讨联合应用经皮经肝穿和内镜对左右肝管均受累高位恶性梗阻性黄疸内支架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5例均为左右肝管均受累高位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行经皮穿刺入右侧肝管,充分胆道内外引流后,通过内镜将"Y"型支架的一支植入左肝管、肝总管(有的可能达其下的胆管),利用右侧的引流通道将"Y"型支架的另一支在左右肝管分叉穿入支架植入右肝管和肝总管.共置入支架25枚,均为自膨式裸支架.结果 25例患者中,手术成功率达100%,3例胰腺癌术后3个月内死于衰竭,2例支架置入后分别于5、7个月复发黄疸,因患者体质较差,进行了单纯的外引流,2个月内死亡.11例支架植入后均在1年内死亡,但未再出现胆管梗阻.支架植入后生存期2.5~26个月(平均11.5个月).均获得满意的减黄效果.结论 联合应用内镜下和经皮经肝穿内支架治疗左右肝管均受累的高位恶性梗阻性黄疸,是一种安全可靠、疗效确切的姑息性疗法.  相似文献   

16.
汤旻  刘海龙  陈亚军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21):3204-3205
目的 探讨微创减黄治疗用于改善老年胃癌术后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生存质量的价值.方法 对12例老年胃癌术后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采用经皮经肝胆管穿刺引流胆道金属支架放置行微创减黄治疗.结果 12例胆管穿刺及金属支架放置均获成功,术后黄疸逐渐消退、肝功能好转至正常,生存质量明显提高,除1例术后1周因心衰死亡外,余均获缓解,1年生存率为25% (3/12),2年生存率为8.3% (1/12).并发症发生率为25%(3/12),其中胆道出血1例,胆道感染2例.结论 微创减黄治疗经皮经肝胆管穿刺引流胆道金属支架放置实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治疗后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带管出院的导管维护状况,分析导管维护状况不佳的影响因素,为后续改善导管维护状况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分析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本院完成PTCD治疗后带管出院的80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临床资料,观察患者出院1个月不良事件与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根据...  相似文献   

18.
付明祥 《云南医药》2015,(2):233-234
肝外胆管阻塞引起梗阻性黄疸是普通外科常见病,多发病[1]。由于病因不同,治疗方法也不同,但是外科手术是治疗胆道良性或恶性病变引起梗阻性黄疸最常用的方法。由于手术方式有多种,临床在某些特殊的病例应如何选择理想的术式,各种术式对梗阻性黄疸的缓解,肝功能的恢复以及如何减少或避免术后胆道感染等,都是临床医师较为关注的问题,现总结我院近10年来96例梗阻性黄疸手术病例的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改良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及经皮胆道支架置入在恶性梗阻性黄疸中的治疗价值.方法 33例恶性胆道梗阻患者,采用改良PTCD,并在当时或1~3周后行经皮胆道可膨式金属支架置入.结果 改良PTCD成功率100%,支架置入成功率90.9%(30/33).随访1~29个月,中位生存14.8个月.6例随访期间出现发热、黄疸,其中1例重置PTCD后症状缓解,1例抗炎、利胆治疗后症状消失,1例重置PTCD管后黄疸短暂消失,渐出现混合性黄疸,另3例因肿瘤广泛浸润、转移、恶病质,不宜再次PTCD引流.结论 (1)经皮胆道支架置人术的选择性应用,是姑息性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安全有效方法,并能原位恢复胆道的生理连续性;(2)改良PTCD操作是支架置入的前提条件和放置失败的引流保证,也为胆道再梗阻提供了解决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BD)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护理策略.方法 对22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采取PTBD,术前、术中、术后进行严密的观察和护理.结果 22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通过及时的观察和针对性的有效护理,减少了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使患者治疗后获得更好的生活质量和更长的生存时间.本组患者没有出现死亡及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 护理干预是保证患者配合手术,缩短手术时间,避免和减少术后并发症不可缺少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