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了解重庆市燃煤型氟中毒病区环境氟分布特征,为制订科学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08年,根据重庆市的历史资料,以巫山县凌云村、栗子村和彭水县太平村、大青村4个病区村和永川区的双楼村、现龙村2个非病区村为调查村.对4个病区村所有8~12岁儿童进行氟斑牙检查,对16岁以上人群进行临床氟骨症检查.6个调查村每村抽取5户居民,每户采集1份家中所用煤、拌煤土、混土煤、煤渣、土壤,每份500 g;每村抽取15户居民,每户采集玉米、大米、土豆、蔬菜,粮食和蔬菜样品各1份,每份500 g,干辣椒样品1份,每份100 g;每户采集1份饮用水水样,每份250 ml;有饮茶习惯的居民村,每村采集茶叶15户以上,每户采集50 g茶叶和600 ml茶水测定含氟量;每村抽取5户居民,测旺火时的室内、外空气含氟量.结果 病区村儿童氟斑牙检出率为74.65%(736/986),成人氟骨症检出率为7.20%(75/1592);病区村煤、拌煤土、混土煤、煤渣、土壤含氟量分别为(310.56±209.46)、(360.51±224.96)、(293.62±65.15)、(186.59±133.66)、(497.54±294.70)mg/kg;非病区村分别为(48.68±10.62)、(275.66±62.69)、(152.20±34.43)、(209±14±188.66)、(269.98±58.21)mg/kg,病区村均显著高于非病区村(t=7.67、31.54、5.82、5.82,P均<0.05);病区村饮用水、玉米、辣椒、大米、土豆、蔬菜含氟量分别为(0.30±0.14)、(1.83±2.67)、(23.50±91.80)、(0.77±0.25)、(0.44±0.11)、(0.48±0.18)mg/kg,非病区村分别为(0.18±0.06)、(2.21±0.46)、(2.82±2.51)、(1.31±0.21)、(0.64±0.41)、(1.10±0.77)mg/kg;饮用水、辣椒含氟量病区村显著高于非病区村(t=7.79、2.33,P均<0.05);大米、土豆、蔬菜含氟量非病区村显著高于病区村(t=39.29、4.69、4.01,P均<0.05);病区村茶叶、茶叶水含氟量[(99.41±55.83)、(1.59±0.91)mg/L]与非病区村[(79.95±43.78)、(1.80±1.16)mg/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1、0.27,P均>0.05);但病区人均饮茶水量[(1.45±0.68)L/d]显著高于非病区村[(1.00±0.47)L/d,t=4.27,P<0.05].病区村室内空气氟[(12.77±8.08)μg/m3]显著高于非病区村[(1.16±1.08)μg/m3,t=9.49,P<0.01],病区村室外空气氟[(1.10±1.57)μg/m3]与非病区村[(0.39±0.31)μg/m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01,P>0.05).结论 重庆市氟中毒病区的氟源为煤和拌煤土,氟进入人体的途径主要为呼吸道,从食物摄入量很少,干辣椒含氟量虽高,但居民不食用;防治措施应以控制室内空气氟为主.饮茶可能为氟中毒的因素之一,须在深入研究基础上采取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 调查贵州省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简称地氟病)病区防氟铁炉的使用情况,为地氟病防治项目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按<贵州省地氟病防治项目铁炉调查方案>,在2005-2008年实施地氟病防治项目改良铁炉的18个县,每个项目年度每个县抽取2个乡,每个乡抽取2个村,每个村调查10户项目户.问卷调查内容包括改良铁炉的使用情况及项目户防治地氟病健康知识知晓情况.结果 ①改良铁炉完成率为100.00%(1286/1286).②改良铁炉总体使用率为94.09%(1210/1286),其中冬季使用率为62.21%(800/1286),全年使用率为31.88%(410/1286).③不使用改良铁炉的项目户中有46.05%(35/76)是由于改用其他清洁能源,此外有19.74%(15/76)是将铁炉转送或变卖、有14.47%(11/76)是由于仍习惯使用敞灶、有13.16%(10/76)是由于煤价过高、有6.58%(5/76)是由于改良铁炉满足不了生活需求而不再使用.④对1261户项目户进行人户调查,铁炉损坏率为24.58%(310/1261),铁炉部件的损坏主要是烟囱和炉芯,分别占损坏部件的51.94%(161/310)和29.03%(90/310).铁炉损坏部件修复率达32.58%(101/310).⑤用问卷调查了1286户项目户,防治地氟病健康知识知晓率为82.74%(1064/1286),对改良铁炉的满意率为88.65%(1140/1286).结论 贵州省实施燃煤污染型地氟病防治项目改良的铁炉符合病区群众生活习惯,基本能满足病区群众的生活需求,绝大多数项目户仍在使用改良的铁炉,摈弃了过去使用的敞灶,但仍需进一步加强项目的 后期管理和强化健康教育干预工作,建立和完善炉灶维修网点,使燃煤污染型地氟病可持续控制.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usage of fluorine-proof iron stove in regions with coal-burning borne endemic fluorosis of Guizhou province and to provide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project management. Methods According to "the local prevention programs against coal-burning borne endemic fluorosis-Guizhou iron stove usage survey scheme", in the 18 counties implemented the project of improving the iron stove from 2005 to 2008, 2 townships were selected randomly in each county of each project annually, 2 villages were selected in each township randomly, and 10 households were checked in each village. The project households were investigated using questionnaire of the related health knowledge and awareness as well as the satisfaction of the households.Results ①The improvement rate of iron stove was 100.00%(1286/1286). ②The overall utilization rate of the improved stove was 94.09% (1210/1286), in which winter was 62.21% (800/1286) and annual was 31.88%(410/1286). ③Among the households that did not use the project stove, 46.05%(35/76) households was due to switch to other clean energy, in addition, 19.74%(15/76) was due to sell or send to other households, and 14.47%(11/76) was still used to use the open kitchen without the ventilating pipe, and still 13.16%(10/76) was due to high coal prices, and 6.58%(5/76) was due to that the improved stove can not meet the needs of life and no longer used. ④Amoag 1261 households investigated, households with damaged furnace was 24.58%(310/1261 ), and the parts damaged were mainly chimney (ventilating pipe) and the furnace core, accounting for 51.94%(161/310) and 29.03%(90/310), respectively. Repair rate of the damaged parts was 32.58%(101/310). ⑤The health knowledge rate was about 82.74% (1064/1286), and the satisfaction of the iron furnace was 88.65% (1140/1286).Conclusions The improved stoves for the prevention of endemic fluorosis in the diseased area meet the people's living habits, and meet their basic livelihood needs. Most project households are still using the improved furnace.But we still need to further strengthen the project management and the health education intervention, establish and improve stove maintenance network, and reach the goal of sustainable control of coal-burning borne endemic fluorosis.  相似文献   

3.
河南省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流行现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掌握河南省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简称地氟病)流行现状,为地氟病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2006、2007年对河南省13个县(市、区)的1832个历史燃煤污染型地氟病病区村燃煤情况、生活习惯、主食、住房结构、水氟等因素进行普查,对仍使用高氟煤的216个村进行重点抽样调查,每村对8~12岁全部儿童进行氟斑牙检查,并采集30份即时尿样检测尿氟.结果 所有历史病区村饮水含氟量<1.0 mg/L;有独立厨房的居民户占93.7%(241 281/257 393),炉灶有排烟设施的占41.9%(107 917/257 393),使用当地高氟煤做饭的户数占28.6%(73 686/257 393);使用当地高氟煤取暖的户数占24.1%(61 924/257 393);主食来源为自产,占病区村的95.7%(1753/1832),均采用自然晾晒的方式干燥粮食;16.2%(35/216)的病区村8~12岁儿童氟斑牙检出率>30.0%,全部集中在洛阳市;77.8%(168/216)的病区村儿童尿氟≤1.50 mg/L.结论 河南省燃煤污染型地氟病病区范围已大大缩小,危害程度明显减轻.其中8个县(市、区)历史病区村8~12岁儿童氟斑牙病情已经达到了病区控制标准,有5个县(市、区)未达到控制标准,集中分布在洛阳市.  相似文献   

4.
重庆市武隆县1990年完成三峡库区燃煤型氟中毒病区改炉灶降氟防制试点后.1996—2001年连续6年继续在氟病区监测点进行氟中毒防制效果监测,现将监测结果分析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2006年河南省洛阳市燃煤污染型氟中毒病区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 了解河南省洛阳市燃煤污染型氟中毒(简称地氟病)病区现状,为制订地氟病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2006年,采用一村一户一表的登记式方法,对洛阳市所辖的偃师市、孟津县、新安县、栾川县和吉利区共941个历史燃煤污染型地氟病自然村病情现况、生活习惯、住房结构等进行普查.普查中对人口数在500人以上的病区自然村作为重点调查村,进行水氟、8~12岁儿童氟斑牙病情及尿氟测定.水氟、儿童尿氟测定采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儿童氟斑牙检查采用Dean法.结果 在洛阳市地氟病病区,现存地氟病自然村742个,与历史村数比较减少了199个.96.7%(142 543/147 419)的居民户以本地石煤及外购的无烟煤做燃料,无排烟设施.其中独立厨房户数占93.6%(137 919/147 419),有63.0%(86 889/137 919)的居户厨房和卧室相通.125 060户群众用燃煤炉取暖,其中87.8%(109 802/125 060)有排烟设施,12.2%(15 258/125 060)无排烟设施.抽取人121数在500人以上的病区自然村52个,采集饮用水水样183份,2份水样水氟>1.0ms/L,最高水氟值1.04 mg/L,水氟均值0.39 mg/L.儿童氟斑牙总检出率为36.06%,检出率>30%有36个自然村,占69.2%(36/52),儿童氟斑牙检出率<30%有16个自然村,占30.8%(16/52).儿童氟斑牙指数>0.6的有23个自然村,中度氟斑牙检出率为1.3%(94/7238),但未发现重度氟斑牙儿童.测定8~12岁儿童即时尿样1408份,尿氟最高值6.88 mg/L,最低值0.10 mg/L,几何均数1.10 mg/L.结论 洛阳市燃煤型氟中毒病区村数较过去减少,儿童氟斑牙病情大幅度下降,部分群众仍然厨房卧室相通,无排烟设施,须教育群众改变生活方式、改炉改灶减轻煤烟氟污染.  相似文献   

6.
重庆市彭水县燃煤型氟中毒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重庆市彭水县作为燃煤型氟中毒的老流行区和重病区.近年来,由于改炉改灶的大面积推行及综合防治措施的实施.地方性氟中毒的流行强度有了很大改善。为进一步了解氟中毒的情况及评价改炉改灶的效果.为今后地方性氟中毒的防治提供科学的依据,根据《重庆市燃煤型地方性氟中毒监测方案》,2006年1月对彭水县的2个较重病区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2005年甘肃省饮水型氟中毒病区水氟分布和改水降氟工程现状.方法 对甘肃省地方性氟中毒病区饮水和改水降氟工程进行水氟监测和工程运转情况调查登记.水氟测定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结果 筛查了11个市(州)的34个县(区)354个乡(镇)的1576个村的水源.检测水样7829份,检测出水氟超标水样1891份,占24.15%.水氟均值≤1.0 mg/L的村为1185个,占调查村的75.19%;1.0 mg/L的村为391个,占24.81%;水氟最低为0.04 mg/L,最高为6.78 ms/L,以庆阳市、平凉市及定西市总体水氟均值较高,大于或接近1.0 mg/L.调查了993处改水降氟工程,对876处工程的饮水含氟量进行了检测,共检测水样3528份,有408份水样含氟量1.0 mg/L.其中≤1.0 mg/L的工程768处,占87.67%;1.0 mg/L的工程108处,占12.33%;水氟最高为5.27mg/L.剔除能正常运转但水氟超标部分,实际水氟合格且正常使用的工程682处,占68.68%.改水降氟的主要形式为打井和引水.结论 甘肃省筛查村的水氟超标仍较严重,有近1/3的改水工程报废或处于非正常运转状态,须尽快落实防治措施和加强改水降氟工程的监测和管理力度.  相似文献   

8.
2008年陕西省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 掌握2008年陕西省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流行现状,为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陕西省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历史资料,将榆林、渭南、咸阳市15个病区县(区)按照饮水含氟量或病情分为轻、中、重病区,在上述病区分别抽取12、39、45个调查村.对每个调查村全部8~12岁儿童进行氟斑牙检查,对16岁及以上人群进行I临床氟骨症检查.在轻、中、重病区中分别抽取30%的调查村,每个村抽取男女各10人进行X线氟骨症检查;在未改水调查村,按东、西、南、北、中采5份水样,水源不足5个的全部采集,对已改水调查村,采3份末梢水样及1份水源水样,水氟测定采用氟离子电极法.在各病区中抽取50%的调查村,每个村采集8~12岁儿童尿样30份,每个年龄组6份,总数不足30人或各年龄组不足6人时全部采集其尿样,采用氟离子电极法测定尿氟.结果 共调查8~12岁儿童3652人,检出氟斑牙患者1930例,检出率为52.85%,氟斑牙指数为1.22.其中定边、靖边、蒲城县的检出率较高,分别为90.43%(170/188)、82.89%(126/152)、80.65%(325/403).共调查16岁及以上成人加543人,检出临床氟骨症患者5935例,总检出率为14.64%.轻、中、重度检出率分别为9.17%(3717/40 543)、4.36%(1769/40 543)、1.11%(449/40 543).X线拍片706例,检出阳性人数280例,总阳性率为39.66%.轻、中、重度阳性率分别为17.28%(122/706)、17.00%(120//06)和5.38%(38/706).采集饮用水水样427份,水氟为(2.22 ±1.41)mg/L,超标率为85.01%(363/427).采集儿童尿样1393份,尿氟中位数为2.37 mr/L.结论 陕西省饮水型氟中毒流行仍然较为严重,改水防治措施应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掌握2008年青海省地方性氟中毒病情,为地方性氟中毒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将青海省所有地方性氟中毒病村以改水前的水氟分为轻、中、重3类,分别抽取2、4、4个调查村.对未改水的村按东、西、南、北、中5个方位采集5份水样,测定水氟;对已改水病村,抽检3份末梢水样和1份水源水样测定水氟,水氟测定用<地方性氟中毒病区饮水氟化物的测定方法>;用Dean法对调查村所有8~12岁儿童进行氟斑牙检查,并按年龄段各抽检6人的尿氟;尿氟测定采用离子选择电极法;对调查村16岁及以上成人进行临床氟骨症检查,在中等病区和重病区调查村,每村按年龄段抽取约20人进行X线氟骨症检查.结果 共检查8~12岁儿童562名,氟斑牙检出率为43.59%(245/562);检测300例8~12岁儿童尿样,尿氟为1.52 mg/L:对3144名16岁以上成人进行临床氟骨症检查,临床氟骨症检出率为50.32%(1582/3144);对163名成人进行了X线拍片检查,氟骨症检出率为29.45%(48/163).结论 青海省地方性氟中毒病情仍然很严重,并且有回升趋势,须进一步加强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四川省洪雅县工矿区燃煤型氟中毒流行现状及相关因素。方法选择洪雅县7个工矿区,以煤矿、冶炼企业密度在2.00个/km~2以上的4个乡镇为暴露组,密度在2.00个/km~2以下的3个乡镇为对照组。对人群进行氟斑牙、氟骨症病情调查,并测定空气、烟尘、食物含氟量及儿童尿氟水平。结果①暴露组与对照组比较,氟斑牙总检出率及8~12岁儿童氟斑牙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830.849、9.615,P<0.01);而氟骨症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075,P>0.05)。②暴露组室内、外空气及烟尘含氟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5.87、17.82、7.68,P<0.01)。③暴露组居民食物含氟量与对照组比较,除腊肉(t=0.06,Jp>0.05)外,大米、玉米、马铃薯及饮用水含氟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6.86、6.18、4.58、236.59,P<0.01)。④儿童尿氟水平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7,P>0.05)。结论工矿分布对地方性氟中毒病情有影响,防治氟中毒要以空气降氟为重点。  相似文献   

11.
贵州省燃煤型氟中毒地区的氟源新认识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22  
目的:调查贵州省燃煤型氟中毒地区的氟源。方法:测定3个典型氟中毒重病村的煤、拌煤粘土、煤饼、煤饼灰的含氟量;调查贵州省煤含氟量。结果:化落、马家庄、偏坡寨3个村子的煤氟分别为107.8、104.1、117.6mg/kg,拌煤粘土氟分别为6103.7、1900.5、2619.7mg/kg,煤饼氟分别为805.3、480.7、1713.6mg/kg,煤饼灰氟分别为639.6、332.5、841.7mg/kg;贵州省煤氟均值为115.5mg/kg.结论:氟源主要是拌煤粘土,其含氟量一般很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调查湖北省高砷水的分布,掌握地方性砷中毒病区病情,为地方性砷中毒的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06、2007年采取重点调查和抽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湖北省19个县(市/区)浅层地下水含砷量进行半定量测定,对超标和可疑水样用国标法复检;并对存在高砷水的县(市/区)进行地方性砷中毒病情调查.结果 2006年检测了6个市(区)、446个村、10 028口井,其中5个市(区)有高砷水井(>0.05mg/L)分布,水砷超标率为5.29%(530/10 028).2007年检测了17个县(市/区)、1282个村、19 086口井,其中部分调查县(市/区)与2006年相重叠,结果11个县(市/区)有高砷水井分布,水砷超标率为1.74%(333/19 086).两年共检测水样29 114份,其中水砷超标863份,总超标率为2.96%,主要分布于12个县(市/区)、179个村,水砷最高为2.012mg/L.地方性砷中毒病区调查确诊4例患者,其中重度病例2例,中度1例,轻度1例.结论 高砷水在湖北省广泛分布,但病情较轻,应尽快对高砷区开展改水降砷和地方性砷中毒病情调查及病例建档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掌握陕西省燃煤污染型氟中毒病区病情变化,防氟炉灶的使用情况以及相关行为形成情况,评价防治效果,为上级决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2010年,选择陕西省安康、汉中市的3个县9个自然村作为监测村.在3个监测县实施改炉改灶的病区村中各抽取5个病区村,在抽中的每个病区村和9个监测点各抽取10户家庭,调查炉灶使用及相关行为转变情况.调查监测村所有8 ~ 12岁学生氟斑牙患病情况,氟斑牙诊断采用Dean法,同时对8~ 12岁学生每年龄段采集10份尿样,检测尿氟,尿氟测定采用氟的离子选择电极法(WS/T 30-1996),依据《人群尿氟正常值》(WS/T 256-2005)进行评价.对监测村25周岁以上人群,按每个年龄段抽取20人,进行氟骨症X线检查,诊断采用《地方性氟骨症诊断标准》 (WS 192-2007).结果 铁炉、改良炉的合格户数和正确使用率、玉米辣椒的正确干燥率和保管率均较低,玉米、辣椒食用前的淘洗率均在95%以上;9个监测村检查儿童350人,氟斑牙检出率为59.71%(209/350);Ⅹ线共拍片871人,氟骨症检出率为17.22%(150/871);共采集儿童尿样350份,尿氟在0.07~ 2.02 mg/L,几何均数为0.66 mg/L.结论 陕西省燃煤型氟中毒呈流行态势,防氟炉具灶炉损坏现象较多,健康行为形成率较低.加强病情监测、健康教育和防氟炉具的后期管理工作是今后防治燃煤型氟中毒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陕西省燃煤型氟中毒病区及改炉灶进展调查   总被引:6,自引:7,他引:6  
目的 了解陕西省燃煤型氟中毒病区的分布,掌握改炉灶降氟进度,为氟中毒病区制定改炉灶规划提供依据。方法 对陕西省燃用石煤区的8~12岁儿童进行氟斑牙检查,按氟斑牙患病率进行病区划分,同时登记病区改炉灶进展情况。结果 在2市9个县(区)124个乡镇1666个村,划分出病区村1309个,受危害25.06万户、97.79万人。目前已经改炉灶3.48万户,受益13.75万人,尚有21.58万户、84.04万人急需改炉灶。燃用石煤的病区人口以每年10%的速度递增,改炉灶率仅为13.90%,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结论 由于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中、高山区居民逐渐下迁,病区范围继续扩大,仍要维持一定时间。居民燃料结构逐渐向多元化发展,清洁燃料和低氟煤炭的输入,将会为综合治理提供有利条件。建立可持续发展的销售服务、技术指导网络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调查湖北省高砷水的分布,掌握地方性砷中毒病区病情,为地方性砷中毒的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06、2007年采取重点调查和抽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湖北省19个县(市/区)浅层地下水含砷量进行半定量测定,对超标和可疑水样用国标法复检;并对存在高砷水的县(市/区)进行地方性砷中毒病情调查.结果 2006年检测了6个市(区)、446个村、10 028口井,其中5个市(区)有高砷水井(>0.05mg/L)分布,水砷超标率为5.29%(530/10 028).2007年检测了17个县(市/区)、1282个村、19 086口井,其中部分调查县(市/区)与2006年相重叠,结果11个县(市/区)有高砷水井分布,水砷超标率为1.74%(333/19 086).两年共检测水样29 114份,其中水砷超标863份,总超标率为2.96%,主要分布于12个县(市/区)、179个村,水砷最高为2.012mg/L.地方性砷中毒病区调查确诊4例患者,其中重度病例2例,中度1例,轻度1例.结论 高砷水在湖北省广泛分布,但病情较轻,应尽快对高砷区开展改水降砷和地方性砷中毒病情调查及病例建档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调查湖北省高砷水的分布,掌握地方性砷中毒病区病情,为地方性砷中毒的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06、2007年采取重点调查和抽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湖北省19个县(市/区)浅层地下水含砷量进行半定量测定,对超标和可疑水样用国标法复检;并对存在高砷水的县(市/区)进行地方性砷中毒病情调查.结果 2006年检测了6个市(区)、446个村、10 028口井,其中5个市(区)有高砷水井(>0.05mg/L)分布,水砷超标率为5.29%(530/10 028).2007年检测了17个县(市/区)、1282个村、19 086口井,其中部分调查县(市/区)与2006年相重叠,结果11个县(市/区)有高砷水井分布,水砷超标率为1.74%(333/19 086).两年共检测水样29 114份,其中水砷超标863份,总超标率为2.96%,主要分布于12个县(市/区)、179个村,水砷最高为2.012mg/L.地方性砷中毒病区调查确诊4例患者,其中重度病例2例,中度1例,轻度1例.结论 高砷水在湖北省广泛分布,但病情较轻,应尽快对高砷区开展改水降砷和地方性砷中毒病情调查及病例建档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调查湖北省高砷水的分布,掌握地方性砷中毒病区病情,为地方性砷中毒的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06、2007年采取重点调查和抽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湖北省19个县(市/区)浅层地下水含砷量进行半定量测定,对超标和可疑水样用国标法复检;并对存在高砷水的县(市/区)进行地方性砷中毒病情调查.结果 2006年检测了6个市(区)、446个村、10 028口井,其中5个市(区)有高砷水井(>0.05mg/L)分布,水砷超标率为5.29%(530/10 028).2007年检测了17个县(市/区)、1282个村、19 086口井,其中部分调查县(市/区)与2006年相重叠,结果11个县(市/区)有高砷水井分布,水砷超标率为1.74%(333/19 086).两年共检测水样29 114份,其中水砷超标863份,总超标率为2.96%,主要分布于12个县(市/区)、179个村,水砷最高为2.012mg/L.地方性砷中毒病区调查确诊4例患者,其中重度病例2例,中度1例,轻度1例.结论 高砷水在湖北省广泛分布,但病情较轻,应尽快对高砷区开展改水降砷和地方性砷中毒病情调查及病例建档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