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清胆碱酯酶(ChE)、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γ-谷氨酰转移酶(γ—GT)活力以及血糖(GLU)、载脂蛋白Al(ApoAl)、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浓度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诊断价值。方法检测78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及95例健康对照者血清ALT、γ-GT、ChE、GLU、ApoAl、TG、Tc含量。结果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组ALT、γ—GT、ChE、TG、TC等5项生化指标均升高,其中Tc和ChE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且异常例数所占比例较高(TG升高46例,占59.0%;ChE升高43例,占55.1%);TC、ALT、γ-GT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GLU、ApoA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ChE等5项生化指标测定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尤以血清ChE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2.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是指病理上与酒精性肝炎相类似但无过量饮酒史的临床综合征,患者通常存在胰岛素抵抗及其相关代谢紊乱。当代谢性肝病的病理学特征不明或泛指整个脂肪性肝病的疾病谱时,通常使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这一术语,后者尚包括单纯性肝脂肪变或伴小叶内炎症,但没有肝细胞气球样变和纤维化,或仅伴孤立性门脉周围纤维化,以及无明显脂肪性肝炎的隐源性肝硬化等情况。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NASH/NAFLD已成为重要的肝病之一,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分析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血清生化指标,结合患者的生活方式,总结探讨诱发该病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门诊和住院确诊的NAFLD患者共258例,同期非脂肪性肝病体检者213例为对照组。分别进行血清生化指标检测和生活习惯调查。结果NAFLD组的生化指标TC(5.48±1.10)mmol/L、TG(2.31±1.25)mmol/L、ALT(51.35±26.18)U/L、AST(42.37±28.32)U/L、空腹血糖(FPG)(5.62±3.24)mmol/L、γ-谷氨酰转肽酶(GGT)(58.47±43.25)U/L、尿酸(UA)(398.51±96.85)μmol/L均高于对照组(t=3.423、5.250、7.402、4.348、3.326、6.683、3.891,均P〈0.01);高血压(21.71%)、糖尿病(22.09%)、代谢综合征(MS,44.57%)等发生率及BMI(26.85±3.45)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8.14、10.55、58.48,t=10.73,均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TG、腰围(WI)、BMI、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缺少锻炼、高脂饮食是NAFLD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NAFLD患者与代谢异常密切相关,合理的饮食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防治该病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胆汁酸是胆固醇在肝脏分解代谢的产物 ,胆汁酸是由肝脏分泌到胆汁中 ,并随胆汁排入肠腔 ,作用于脂肪的消化吸收 ,胆汁酸在肠细菌作用后 95 %以上的胆汁酸被肠壁吸收腔 ,经门静脉血重返肝脏利用称为胆汁酸肠—肝循环 ,肝细胞直接合成的胆酸和去氧胆酸为初级胆酸。在肝脏中合成的结合型初级胆汁酸和部分游离型初级胆汁酸在肠道细菌作用下 ,经水解及 7a-脱羟反应即生成次级胆汁酸 (脱氧胆酸和石胆酸 )。上述两者均由门静脉进入肝脏 ,在肝脏中结合为总胆汁酸 ,胆汁酸的合成和代谢与肝脏密切相关 [1 ] 。本文通过对 4 99例健康人及肝病患者血清总…  相似文献   

5.
郑瑞丹  赵欣羽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14):2143-2144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发病率逐年上升,起初通常为无明显症状或有转氨酶升高,严重者可发生不同程度的纤维化,并可发展成肝硬化,部分患者最终发生肝功能衰竭和(或)肝细胞癌。尽管影像学迅速发展正日益取代肝组织活检,但肝组织活检在区分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与非酒精性肝炎(NASH)、评判肝脏脂肪病变程度及炎症分期与肝纤维化分级、区分良恶性病变及对治疗反应的评估,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血清透明质酸测定对肝病诊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清透明质酸测定对肝病诊断的意义中国人民解放军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050082)王锡育,赵占武,王法印,刘广荣,孙晓燕,胡金弟透明质酸(HA)是近几年才被注意的一项新指标,据国外报道[1-8],血清HA在肝病、肿瘤和结缔组织等疾病时增加。国内对此研究甚少,为了进一步了解HA在肝脏疾病中意义,我们对ll8例肝病患者和66名健康成人(对照组)进行了检测,现报道如下:资料和方法一、检测对象本组ll8例均为住院患者。诊断按1990年上海第六次全国病毒性肝炎会议修订的临床诊断标准。其中急性肝炎(急肝)43例(黄疸型13例,无黄疸型30例),慢迁肝17例,慢活肝30例,肝炎后肝硬化28例(代偿期16例,失代偿期12例)。男90例,女28例。年龄9~65岁,平均31.8岁。对照组系66名健康成人。男51名,女15名。年龄20~48岁,平均30.6岁。检测的患者均无心、肾、肺及结缔组织等合并症。二、方法检测对象晨起空腹采血,同时做肝功能等检查。HA分析药盒由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及海军医学研究所提供。统计学处理用T及X2检验和相关系数显著性检验。结果一、对照组及各型肝病组血清HA值见表1。从表l可见,除慢迁肝组外,其余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清胆碱酯酶检测在早期肝硬化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选取入住中牟县人民医院的自2008年12月至2011年10月的230例肝硬化患者和95例正常体检人员,进行血清胆碱酯酶(CHE)检测。结果 230例患者胆碱酯酶(CHE)检测结果和95例正常对照组CHE检测结果统计,肝硬化患者CHE为(3.08±1.39)kU/L,根据肝功能的child-pugh分级,A级CHE为(4.13±1.68)kU/L,B级CHE为(3.37±1.62)kU/L,C级CHE为(2.71±0.79)kU/L。随着分级的向上增高,血清CHE降低。肝硬化患者child-pugh分级的A、B、C三种等级间相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正常对照组CHE为(7.71±1.48)kU/L,肝硬化组与正常对照组CHE结果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血清CHE是可以反映肝实质性细胞损害以及肝纤维化程度的可靠并且敏感的指标,对判断肝病的严重程度、病情预后及演变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清胆汁酸与胆碱酯酶检测应用于肝病诊断的价值研究。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78例肝病患者设为观察组,另选取78例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均进行生化项目检验,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血清胆汁酸和胆碱酯酶的检验结果。结果急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慢性迁延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癌患者的胆碱酯酶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显著性,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慢性迁延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癌患者的总胆汁酸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显著性,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肝病诊断中进行血清胆汁酸与胆碱酯酶检测,能诊断检测者的肝功能状况,为肝病的诊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儿童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 -alcoholicfattyliverdiasase ,NAFLD)的临床问题逐渐受到关注。目前发现儿童的NAFLD与成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 -alcoholicsteatohepatitis,NASH)及其预后成正相关,并且肝活检显示NASH在肥胖的围青春期儿童中发病率较高,患者可无任何临床症状但肝脏损害却很明显[1]。因此,对肥胖儿童NAFLD的早期认识将对成人肝病的防治有重大的意义。1流行病学儿童肥胖症现已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严重的健康问题和社会问题。在英国,6岁和15岁儿童超重分别占22 %、31 % ,肥胖分别为10 %、17 % [2];在北美,无论是男性…  相似文献   

10.
周慧聪 《医药论坛杂志》2008,29(18):115-115
血清胆碱脂酶(ChE)主要由肝细胞合成,并大量储存于肝内,当肝脏发生实质性损害时,肝细胞合成ChE减少,在血浆内活性常呈下降趋势,下降的程度与肝功能损害的程度相一致。因此临床上常将血清ChE活性测定作为衡量肝脏合成代谢能力、评估肝脏的储备功能及判断肝病严重程度的敏感指标。当ChE持续下降提示肝病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现已成为我国慢性肝病和健康查体中肝功能异常的重要原因。因年龄、性别、城乡和不同地区的差异,NAFLD的发病率为12%~24%,并且患病率呈增高和起病年龄降低的趋势,严重危害人民的健康。  相似文献   

12.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指除外酒精和其他明确的损肝因素所致的.以弥漫性肝细胞大泡性脂肪变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包括单纯性脂肪肝以及由其演变的脂肪性肝炎(NASH)和肝硬化.胰岛素抵抗和遗传易感性与其发病关系密切。随着肥胖和糖尿病的发病率增加,NAFLD现已成为我国常见的慢性肝病之一,严重危害人民健康。为进一步规范NAFLD的诊断、治疗和疗效评估,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组织国内有关专家.在参考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按照循证医学的原则,制定了《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以下简称《指南》)(2006年2月修订)。其中推荐的意见所依据的证据共分为3个级别5个等次,文中以括号内斜体罗马数字表示,推荐意见的证据分级,参见《酒精性肝病诊疗指南》表1。  相似文献   

13.
血清胆碱酯酶(CHE)主要是由肝细胞产生,在严重肝脏损害时或有机磷中毒时,其活力常显著下降。本文观察了56例肝硬化患者空腹血清胆碱酯酶水平,并对不同Childpugh分级的肝硬化患者血清CHE进行了比较,旨在探讨CHE对肝硬化的疗效和预后评价的价值。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2001年6月至2008年6月诊治的96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资料。结果96例NAFLD患者有92例(95.83%)肝酶学异常,22例(22.92%)轻度胆红素增高,22例(22.92%)血脂异常。44例(47.83%)B超检查有脂肪肝的表现。22例肝活检病理学检查皆有不同程度的肝细胞脂肪病变和程度不同的小叶内炎症,部分病例有点状坏死和纤维化。结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临床表现无特征性,而B超是最简单使用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忻总结2001年6月至2008年6月诊治的96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资料。结果96例NAFLD患者有92例(95.83%)肝酶学异常,22例(22.92%)轻度胆红素增高,22例(22.92%)血脂异常。44例(47.83%)B超检查有脂肪肝的表现。22例肝活检病理学检查皆有不同程度的肝细胞脂肪病变和程度不同的小叶内炎症,部分病例有点状坏死和纤维化。结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临床表现无特征性,而B超是最简单使用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6.
杜重锦  张晓慧  孔烁  李思源  戚丽 《安徽医药》2024,28(5):1039-1043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患病率逐年上升,世界对该疾病的认识也逐渐深入。多年来,在对该领域不断的探索中发现术语NAFLD的局限性,因此国际多名专家经过多年讨论,最终联手提出了新术语“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疾病(metabolic associated fatty liver disease, MAFLD)”,然而这一术语在过去几年饱受争议。从NAFLD到MAFLD,给科研及临床工作带来的影响是不容置疑的。因此,该文简要总结了现有的研究结论,通过多方面对比NAFLD和MAFLD,加深临床医师对MAFLD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胆碱酯酶(ChE)测定以前主要应用于人体有机磷(OP)中毒的诊断。近年来有很多报道,病毒性肝炎时ChE随着肝细胞损害加重,其活力明显下降,而且在临床试验中,也证实了肝细胞的损害是ChE降低主要原因,随着炎症的加重其降低幅度越明显,降低无回升迹象者预后多不良。因此ChE可能是评价病毒性肝炎病情进展及预后的重要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是肝细胞制造,肝脏细胞的受损与血清ALT、AST有直接关系,它是体现肝细胞损害和坏死的敏感指标之一,血浆白蛋白(ALB)也由肝脏合成,A/G的比值对肝脏的预后评估有一定价值,其比值越小预后越差,因此ChE、ALT、ALB、A/G同时检测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8.
肖启群  邓文平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13):1939-1939
目的:探讨血清总胆汁酸(TBA)和胆碱酯酶(CHE)水平与肝病诊断的关系。方法:对200例肝病患者分别检测血清TBA和CHE浓度。结果:血清TBA在各肝病组明显升高,与肝炎病程呈正相关;血清CHE在各肝病组明显降低,与肝病病程呈负相关。结论:联合检测血清TBA和CHE有助于发现肝脏合成和代谢功能的早期实质性损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肝病患者血清胆碱酯酶活性的临床意义。方法:检测91例各型肝病患者及68例正常对照组血清胆碱酯酶(ChE)活性。结果:各型肝病患者血清ChE活性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01)。结论:ChE活性是反映肝细胞损害的敏感指标,对估计肝脏的储备功能,了解病情变化及预后判定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0.
<正>原发性肝癌(PHC)是威胁人类的重大疾病之一,寻找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及疗效评价指标一直是热门课题。笔者对268例PHC患者血清中的腺苷脱氨酶(ADA)、总胆汁酸(TBA)、血清甲胎蛋白(AFP)、α-L-岩藻糖苷酶(AFU)和乳酸脱氢酶(LDH)进行联合检测,探讨其对肝脏疾病的诊断价值,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