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认知行为治疗对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疗效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治疗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对157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辅以认知行为治疗(治疗组),对照组则单纯使用抗精神病药治疗(154例),疗程2个月。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rief psychiatricrating scale,BPRS)、自知力及治疗态度问卷(insight and treatment attitudes questionnaires,ITAQ)、治疗依从性及住院患者护理观察量表,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显效率分别为62.42%和34.41%,有显著性差异;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BPRS、ITAQ、治疗依从性及住院患者护理观察量表评分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各项评分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辅以认知行为治疗能明显提高疗效,改善治疗依从性,促进患者自知力恢复。  相似文献   

2.
认知行为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抗精神病药物联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阳性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有持续幻觉和/或妄想等阳性症状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48例,对照组52例。两组均维持原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研究组联合认知行为治疗,对照组联合普通心理治疗。观察3mo。于治疗前及治疗3mo末采用简明精神病量表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3mo末,研究组有效率91.7%,对照组为76.9%,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χ^2=4.04,P〈0.05);简明精神病量表评分,治疗3mo末研究组总分、幻觉和思维障碍因子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性下降(P〈0.01),对照组总分有显著性下降(P〈0.01),但研究组总分、幻觉和思维障碍因子分均较对照组下降显著。结论认知行为治疗有助于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阳性症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治疗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依从性、白知力以及复发率的影响。方法:12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均进行系统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研究组并配合认知行为治疗。治疗前及治疗3、6个月时分别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白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量表(ITAQ),康复状态量表(MRSS)及白编治疗依从性调查表评定。结果:治疗后BPRS及MRSS评分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0.01),ITAQ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在3及6个月时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0.01);6个月时复发率比较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认知行为治疗能提高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促进自知力恢复,降低复发率。提高整体康复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认知行为治疗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80例精神科住院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和护理,研究组40例,在患者住院2周后增加认知行为治疗.干预前后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住院患者护士观察量表(NOSIE)、住院精神患者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SPI)、症状评定量表(SCL-90)进行评定,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者NOSIE各因子分、总积极分、总消极分和SSPI量表、PANSS量表评分比较,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患者SCL-90量表因子中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分明显减少(P〈0.05).结论 认知行为治疗干预可明显加快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促进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5.
小组认知行为治疗对精神分裂症康复期疗效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索对于康复期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药物治疗合并小组认知行为治疗是否优于单纯使用药物治疗。方法对总病程少于五年的56名门诊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配到药物治疗结合认知心理治疗的试验组(n=28)及单纯使用药物的对照组(n=28),试验组进行5次小组认知行为治疗。在治疗前、治疗开始后6个月及9个月进行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大体评定量表及Montgomery-Asberg抑郁量表的评估。结果试验组在6月的评定中PANSS总分(P〈0.01)、阳性症状得分(P〈0.01)、一般精神病理得分(P〈0.01)、MADRS得分(P〈0.01)的减少量及大体评定得分(P〈0.01)得增加值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在9月的评定中阴性症状量表的得分与对照组相比也出现了统计学上的差异。结论合并小组认知行为治疗的试验组,在精神病症状,抑郁情绪及大体评定上的改善要优于单纯药物组。小组认知行为治疗可以作为一种精神分裂症康复期病人很有前景的辅助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行为干预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暴力行为、焦虑、抑郁和病情的影响。方法在抗精神病药物常规系统治疗的同时,对137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辅以认知行为治疗(观察组),疗程3个月,采用Hanmilton抑郁量表、Hanmilton焦虑量表、住院患者护理观察量表于下预前后进行评定,并与单纯药物治疗的137洌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对照组)进行对照。分别在干预前1周内、治疗结束后1周内进行暴力行为的计数。结果两组下预前后暴力行为计数及焦虑、抑郁、护理观察量表各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01);干预后观察组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01或P〈0.05)。结论对住院精神分裂痘患者辅以认知行为干预,对于缓解其暴力行为的发生,缓解焦虑、抑郁及病情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药物联合认知行为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2组均采用常规的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支持性心理治疗,观察组采用认知行为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治疗24周后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3%(P<0.05)。观察组治疗24周后PANSS评分为(35.0±3.2)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8.0±5.4)分(P<0.05)。结论药物联合认知行为治疗精神分裂症有较好的效果,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治疗对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1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药物治疗,对照组给予支持性心理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认知行为治疗,治疗24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并总结生活质量改善影响因素。结果两组患者心理、生理、社会、环境及总分均在12周时增高,24周时降低。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发现,两组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理得分时点和分组交互效应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社会和环境得分分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4例患者治疗有效,其中研究组18例(32.73%),对照组5例(9.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290,P0.05)。比较治疗有效患者和无效患者一般资料发现,两组患者在性别、收入、CSQ问题解决和心理治疗分组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心理治疗分组为研究组、性别为男和问题解决基线值低为生活质量改善的影响因素。结论认知行为治疗对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效果明显,问题解决基线值低、男性患者和接受认知行为治疗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9.
目的:认知功能损害进精神分裂症的原发性症状,涉及注意、记忆、抽象思维、信息整合以及执行功能等多方面,主要与额叶、颢叶及海马缺陷相关。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 1999—01/2004—12期间的与精神分裂症认知障碍相关的文章,检索词“schizophrenia,cognitive”,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资料选择:选择与精神分裂症认知障碍有关的随机、对照研究及综述、Meta分析。排除非随机、非对照性研究。资料提炼:共收集到27篇关于精神分裂症认知障碍的随机、对照研究及综述、Meta分析,13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排除的14篇文献中,6篇系重复的同一研究,8篇系与精神分裂症认知障碍治疗无关的研究。资料综合:有确凿的证据提示非典型抗精神病药能改善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α-2受体、M1及M4受体激动剂对精神分裂症的认知功能也有一定的疗效。认知行为治疗作为一种辅助手段,能促进精神分裂症的认知功能的改善。结论:药物与认知行为治疗联合应用,对精神分裂症认知障碍可能有更大的助益。  相似文献   

10.
认知行为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恢复社会功能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改善情况和康复作用.方法 将90例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2组均接受系统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过程分为3个阶段,由精神科医护人员对干预组患者进行认知行为干预,而对照组仅限于一般心理治疗及简单的娱乐活动,出院后随访1年,采用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量表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康复状态量表(MRSS)及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于入组时、出院时、出院后6个月、1年分别进行评定对比.结果 干预组和对照组比较,SAPA与SANA、 MRSS、SDSS和再次住院次数和复发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认知行为干预有利于恢复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社会功能,有利于院外的康复,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小组认知行为治疗(GCBT)在治疗精神分裂症顽固性幻听中的作用和疗效。方法:精神分裂症伴有顽固性幻听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均服用抗精神病药治疗,观察组同时合并GCBT,共9个月。分别于治疗前、治疗6及9个月后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听幻觉评分量表(AHRS)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PANSS及AHRS评分均较治疗前及同期对照组治疗后明显降低(P〈0.01,0.05);治疗9个月后,观察组AHRS评分较治疗6个月后及同期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0.05),观察组PANSS评分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O.01)。结论:GCBT不仅能治疗精神分裂症的顽固性幻听,而且对改善其余精神症状、提高社会功能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作用。方法将12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给予利培酮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认知行为干预,治疗3个月,随访6个月。两组患者在入组时及治疗后对治疗依从性进行对比,以及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量表及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分别于入组时及随访结束时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依从性好于对照组(P0.01);随访结束时观察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总分、阴性症状、阳性症状和生活功能缺陷筛选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量表中生活质量总评、独立性领域以及社会关系领域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认知行为干预可提高治疗依从性,有助于缓解其精神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及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3.
认知治疗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认识及部分行为能力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认识治疗对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认识及部分行为能力。方法:将符合CCMD-2-R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患的68例随机分为A,B两组:分别采用精神药物配合认知治疗和精神药物配合支持性心理治疗。与入院2,4和6周时作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NOSIE)及服药依从性评定。结果:患在入院两周时的3项评定中,两组间均无显性差异(P>0.05);4周时评定A组部分症状较B组改善明显,6周时评两组在BPRS、NOSIE及服药依从性方面均存在有显性差异(P<0.05-0.01)。结论:认知治疗在精神分裂症缓解期可提高患对疾病的认识能力,改善部分行为障碍;对提高病人服药依从性、巩固疗效、防止复发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4.
沈成亚  张亚玲 《护理与康复》2007,6(6):365-366,369
目的 探讨行为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作用.方法 对55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行为治疗,3个月为1疗程.在治疗前后分别对每位患者采用阴性症状评定量表和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评定.结果 治疗前后阴性症状评定量表各因子及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中的社会能力、社会兴趣、个人整洁、迟缓、抑郁因子评分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行为治疗能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阴性症状,提高患者的社会能力,促进患者精神康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远期疗效的影响。方法:对104例首次发病、经住院治疗处于恢复期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研究组54例,对照组50例。研究组给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认知行为干预,对照组只给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采用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量表(SAPS)、阴性症状量表(SANS)、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自知力及治疗态度问卷(ITAQ)和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对两组患者进行2年内康复状态评估。结果:2年末研究组BPRS、ITAQ、SDS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性比较,有显著性意义(P〈0.01);研究组服药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性比较有显著性意义(P〈0.01);研究组复发率和再入院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性比较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认知行为干预,有助于改善精神分裂症残留症状,降低社会残疾程度,对保持精神分裂症患者良好的远期疗效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家庭行为阳性强化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家庭行为阳性强化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作用,为预防精神分裂症复发,改善其社会功能提供依据。A方法:选择2003-05/2005-05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出院后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00例,其中实验组50例,对照组50例。实验组用药物治疗合并阳性强化措施治疗,对照组只接受药物治疗。家庭阳性强化措施包括生活技能训练、社会能力训练、异常行为的纠正、适应工作能力的训练。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半年、年、年末用阳性症状与阴性症状量表和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12进行精神病理学评定。结果:100例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①阳性症状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分:治疗半年末实验组阳性症状与阴性症状量表总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1年末实验组的阴性症状分、一般病理症状分和总分低于对照组(P<0.05、P<0.05、P<0.01)。治疗2年末实验组的阴性症状、一般病理症状、总分低于对照组(P均<0.01)。实验组阴性症状分治疗1年和2年末低于治疗前(P均<0.01),对照组阴性症状治疗2年末低于治疗前(P<0.05);实验组一般病理症状分治疗半年、1年、年末低于治疗前2(P<0.05、P<0.01、P<0.01),对照组一般病理症状分治疗1年、2年末低于治疗前(P<0.05,P<0.01);实验组总分治疗半年、1年、年末低于治疗前(P均<0.01),对照组总分治疗1年、年末低于治疗前(P<0.05,P<0.01)。②复发率:实验组22低于对照组(26%,52%,χ2=7.12,P<0.01)。③再就业率:实验组高于对照组(54%,28%,χ2=6.95,P<0.01)。④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评分:治疗1年和治疗2年末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均<0.01)。实验组治疗半年、年、年末与入12组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1),对照组治疗2年末与入组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家庭阳性强化疗法能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阴性症状,促进社会功能恢复,防止精神衰退,降低复发率,提高就业率,使患者能回归社会。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治疗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80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予以精神科常规治疗及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认知行为治疗,观察6周。采用自知力评定量表、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评定康复效果。结果治疗6周末研究组自知力评定量表各因子分和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的社会能力、精神病表现、退缩、抑郁因子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 P<0.05或0.01),兴趣爱好、个人卫生因子分较治疗前显著升高( P<0.05或0.01),对照组仅部分因子分有显著改善( P<0.05或0.01);研究组各量表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或0.01)。结论认知行为治疗能显著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和行为障碍,有利于促进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考察团体认知行为治疗结合心理干预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质量的影响。方法以在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2020年12月至2022年8月期间诊治的86例精神分裂症患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护理方式分为2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均为43例患者。对照组实施常规认知行为治疗结合心理干预,观察组实施团体认知行为治疗结合心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心理状态、自知力、阳性与阴性症状、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率。结果干预1个月和3个月后,2组的心理状态、自知力和阳性与阴性症状,以及精神症状和生活质量均较干预前改善(P均<0.05);干预1个月,2组的上述指标均较干预前更佳(P均<0.05);干预1个月和3个月后,观察组的上述指标均较同期对照组更优(P均<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团体认知行为治疗结合心理干预可改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理状态和阳性与阴性症状,促进其自知力恢复,提高其生活质量,且临床护理满意率较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考察团体认知行为治疗结合心理干预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质量的影响。方法 以在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2020年12月至2022年8月期间诊治的86例精神分裂症患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护理方式分为2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均为43例患者。对照组实施常规认知行为治疗结合心理干预,观察组实施团体认知行为治疗结合心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心理状态、自知力、阳性与阴性症状、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率。结果 干预1个月和3个月后,2组的心理状态、自知力和阳性与阴性症状,以及精神症状和生活质量均较干预前改善(P均<0.05);干预1个月,2组的上述指标均较干预前更佳(P均<0.05);干预1个月和3个月后,观察组的上述指标均较同期对照组更优(P均<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团体认知行为治疗结合心理干预可改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理状态和阳性与阴性症状,促进其自知力恢复,提高其生活质量,且临床护理满意率较高。  相似文献   

20.
认知行为疗法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疗法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焦虑情绪的疗效。方法120例康复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实施认知行为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采用Zung氏自评焦虑量表(SAS)于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定。结果试验组患者经认知行为治疗后,SAS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的评分(P<0.001)。结论认知行为治疗对改善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焦虑情绪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