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介入疗法对恶性胆道梗阻性黄疸的治疗效果。方法入组42例恶性胆道梗阻性黄疸患者,采用经皮肝穿刺胆管造影引流术(PTCD)和(或)裸金属内支架置入术,在胆道内置入内外引流管和(或)裸金属内支架,进行引流胆汁的姑息性治疗。结果全组42例患者经皮肝穿刺胆管术均一次成功,成功率100%。术后2周,血清总胆红素水平明显下降,肝功能明显改善。本组患者平均生存期为9个月,最长可达20个月。结论介入疗法对恶性胆道梗阻性黄疸是一种有效的姑息性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肝门部恶性梗阻性黄疸单侧穿刺单通道双胆道国产支架引流的疗效、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2年10月-2013年12月收治24例肝门部高位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临床资料,每例患者均接受双国产胆道支架治疗。其中采用单通道双支架治疗9例(试验组),采用双侧通道双支架15例(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术中穿刺肝管次数、辐射曝露剂量、操作时间、引流有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穿刺肝管平均1.44±0.53次,明显低于对照组3.73±0.70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透视下操作时间、辐射曝露剂量平均为(1152.22±335.61)s、(653.22±207.02)mGy,略低于对照组(1236.93±463.43)s、(727.00±348.52)mGy,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周后复查肝功,试验组与对照组引流有效率分别为88.9%(8/9)、86.7%(13/1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试验组有1例胆汁渗出,对照组有2例胆道出血,两组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单通道双国产胆道支架减黄治疗损伤小、疗效确切,可选择性应用于治疗肝门区梗阻性黄疸患者。  相似文献   

3.
经皮肝穿刺内支架植入治疗恶性胆道梗阻5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经皮肝穿刺胆道金属内支架植入治疗恶性胆道梗阻性黄疸的临床疗效及其经验。方法在DSA下对52例恶性胆道梗阻性黄疸患者,经皮肝穿刺胆道内置入金属内支架治疗。根据胆道梗阻狭窄的不同部位和狭窄的程度采用相应的放置方式。结果52例患者中,45例植入单支支架于肝总管和(或)胆总管,7例植入2支以上支架于总管和分支胆管,其中2例为肝内胆管支架再狭窄后的重新植入。52例患者术前血清胆红素(236.25±112.27)μmol/L,术后2周复查血清胆红素下降到(120.40±51.20)μmol/L(P<0.01),并发症5例(9.62%)。结论经皮肝穿刺胆道内支架植入术是治疗恶性胆道梗阻性黄疸的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恶性高位梗阻性黄疸的介入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背景与目的:侵犯或压迫肝门部胆管的恶性肿瘤造成的胆道高位梗阻,因梗阻部位多位于胆总管上段、肝总管,左右叶肝管甚至互不相通,单侧PTBD引流只能局限于引流管头端所放置的单一分支肝管,部分病例PTBD术后黄疸没有明显减退,甚至短期内加重,导致病情进一步恶化。本研究探讨左右叶双侧PTBD结合内支架术治疗恶性高位梗阻性黄疸的疗效。方法:17例高位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患者(男性11例,女性6例,平均年龄63.4岁),行左、右叶双侧PTBD结合内支架治疗。置入2枚支架的15例;2例为一侧肝管至胆总管置入支架,另一侧留置引流管。15例PTBD术后行TAI/TACE或放疗。结果:全部患者PTBD手术成功。治疗后总胆红素明显下降,由(357.7±142.5)μmol/L降至(174.7±87.6)μmol/L。引流通畅中位时间8.9个月,全组生存中位时间11.2个月。结论:左右叶双侧PTBD结合内支架治疗高位恶性梗阻性黄疸近期疗效肯定,早期引流与多支引流同样重要。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介入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临床价值。方法 :31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先行PTCD( 17例 )及金属支架置入术 ( 14例 ) ,1周后行肝动脉灌注化疗或栓塞治疗。结果 :31例PTCD或胆道内支架置入后 ,血清总胆红素下降。 2例患者 2个月内死于与本治疗无关的原因。 2例支架再狭窄。所有病例均获随访 ,平均生存 9个月 ,最长 2 6个月。结论 :介入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介入治疗可以延长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的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临床价值。方法:31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先行PTCD(17例)及金属支架入术(14例),1周后行肝动脉灌注化疗或栓塞治疗,结果:31例PTCD或胆道内支架置入后,血清总胆红素下降,2例患者2个月内死于与本治疗无关的原因,2例支架再狭窄,所有病例均获随访,平均生成9个月,最长26个月。结论:介入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介入治疗可以延长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的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7.
胆管支架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53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观察经皮肝穿刺肝胆管支架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53例恶性胆道梗阻患者采用经皮肝穿刺置入胆管支架治疗,术前及术后1周复查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22例患者行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结果 共置入55枚镍钛形状记忆合金内支架,其中2例各置入2枚胆道支架,技术操作成功率100%。术前及术后1周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均有显著差异(P=0.021,P=0.018),支架置入后行TACE者中位生存期(39.2周)明显高于未行TACE组(17.3周),术中及术后的并发症经及时处理后均能缓解。结论 对梗阻性黄疸患者经皮肝穿刺支架治疗对解除胆道梗阻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术后行肝动脉栓塞化疗者能明显延长患者生存。  相似文献   

8.
戚晓军  薛军  赵海东  刘伟 《中国肿瘤》2001,10(2):118-119
目的 研究经皮胆道内支架置入术姑息性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临床效果并进行分析。方法 12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共植入14枚胆道内支架,其中原发性肝癌4例,胃癌肝门转移2例,胰腺癌3例,壶腹癌3例,10例支架植入后进行了局部治疗。结果 12例采用经皮肝穿放置胆道支架均获得成功,技术成功率8.3%(1/12),早期并发症率16.7%(2/12),6个月生存率58.3%,6个月胆道再狭窄率25%(3/12),春中1例进行了再次介入治疗。结论 经皮胆道内支架置入术是姑息性治疗手术不能切除的恶性梗阴性黄疸患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胆道支架放置术治疗恶性胆道梗阻性黄疸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恶性梗阻性黄疸病人24例,均采用胆道支架放置术的治疗方法,分别观察血清胆红素下降程度,手术并发症,并随访病人生存期和胆道支架维持通畅时间。结果:所有病人在治疗过程中均安全,胆道支架放置术疗效显著,黄疸消除率为70.8%,平均支架维持通畅时间为8.6个月,半年和一年生存率为62.5%和16.7%。结论:胆道支架放置术在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有较好疗效,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10.
张福君  吴沛宏  顾仰葵  赵明  范卫君  肖湘生 《癌症》2004,23(Z1):1567-1571
背景与目的:恶性梗阻性黄疸行单纯引流仅解决黄疸问题,没有对肿瘤本身进行治疗,患者常在短期内死于肿瘤的进展.近年来出现的经外引流管胆管内后装放疗、多极射频消融(rodiofrequency ablation,RFA)及动脉药盒(port-cathetersystem,PCS)局部化疗栓塞等介入微创技术,因其对肿瘤的直接治疗作用而在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本研究拟对恶性梗阻性黄疸行内支架(expandablemetallic biliary endoprothesis,EMBE)植入术后,经外引流管胆管内后装放疗、RFA及PCS局部化疗栓塞的临床价值进行探讨.方法:49例不能或不宜行外科手术治疗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其中肝门区肿瘤25例(肝门原发性肝癌17例,肝门转移性肝癌8例),胆管癌11例,胰头癌6例,汇管区胆管腺癌7例.分4组,第1组为单纯EMBE组;第2组为EMBE加后装放疗组;第3组EMBE加RFA组;第4组为EMBE加PCS组.所有患者先行经皮胆管引流内支架植入术,然后第2组行经外引流管后装放疗;第3组行经皮RFA;第4组行PCS植入术,按肿瘤生物学特性及药代动力学特点,经药盒泵入化疗药物.结果:49例胆管引流内支架植入术成功,其中13例行单纯EMBE植入术,16例在EMBE植入术后行胆管内后装放疗,9例行RFA,11例在EMBE植入术后行PCS植入术.随访1~12个月,EMBE组:1~3个月内6例(46.1%)出现再闭塞,2~6个月内死亡8例(61.5%),12个月内死亡11例(84.6%);EMBE加后装放疗4例(25%)1~3个月内出现再闭塞,2~6个月内死亡5例(31.25%),12个月内死亡6例(37.5%);EMBE加RFA组1~3个月内2例(22.2%)出现再闭塞,2~6个月内死亡2例(22.2%),12个月内死亡3例(33.33%);EMBE加PCS组3例(27.27%)1~3个月内出现冉闭塞,2~6个月内死亡5例(45.45%),12个月内死亡6例(54.54%).EMBE组分别与近距离治疗3组的死亡率及再闭塞率相比,均有显著差异性(P<0.01).结论:对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EMBM后应主动进行抑癌治疗,以提高其疗效.  相似文献   

11.
周鸿鲲  秦运升  张杰 《肿瘤学杂志》2021,27(12):1050-1054
摘 要:[目的] 比较分析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引导下胆道金属裸支架联合腔内射频消融和单纯胆道覆膜金属支架治疗恶性胆道梗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研究纳入自2016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因恶性胆道梗阻在嘉兴市第一医院肝胆外科住院治疗的患者63例,随机分为试验组(金属裸支架联合腔内射频消融组)28例和对照组(金属覆膜支架组)35例,比较两组间手术前后胆管狭窄处内径大小变化,术后第7 d总胆红素变化,术后3个月、6个月肿瘤大小、肿瘤增大幅度、术后生存时间、并发症等。[结果] 术后两组胆管最狭窄处内径均较术前明显增宽,术后第7 d总胆红素明显下降,术后3个月、6个月肿瘤均较术前增大,术后6个月肿瘤增大幅度、术后并发症等发生率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试验组和对照组肿瘤增大幅度分别为(4.67±1.94) mm和(6.05±1.35) mm,试验组和对照组术后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303 d(95%CI:125~372 d)和244 d(95%CI:119~347 d),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恶性胆道梗阻致黄疸患者,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引导下腔内射频消融联合支架置入可改善患者黄疸情况,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同时安全性与单纯支架置入术相当,可进一步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胆道引充及结合动脉内灌注化疗在恶性胆道梗阻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在13例患者中(男8例,女5例)4例行经皮肝穿胆道引流(PTCD),9例放置胆道内支架,置入支架类型:国产镍钛记忆合金支架6例,被膜支架3例,所有病例定期做肿瘤供动脉插管灌注化疗。结果:W一部病例经引流后梗阻性黄疸症状迅速消失,黄疸逐日消退,随访4例13个月,7例于PTCD和支架放置术后4至11个月死亡,生存的6例无再闭塞发生,支架无移位。结论:本疗法是一种对恶性梗阻性黄疸比较理想的姑息性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经皮肝穿刺胆道金属内支架植入治疗恶性胆道梗阻的临床疗效及经验.方法: 92例恶性胆道梗阻性黄疸患者,采用经皮肝穿刺肝胆管支架置入术.根据胆道梗阻狭窄的不同部位和狭窄的程度采用相应的放置方式.结果: 92 例患者中,91例胆道支架成功放置,其中12例放置双支架,支架扩张良好,引流通畅,血清胆红素下降明显.术后死亡2例,胆道出血3例,腹水渗漏6例,胆漏2例,支架移位1例,胆管炎9例,胆道再阻塞11例.结论对不能手术的恶性胆道梗阻性黄疸患者,经皮肝穿刺胆道内支架植入术创伤小,可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是一种较为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经皮肝穿刺胆道金属内支架植入治疗恶性胆道梗阻的临床疗效及经验。方法:92例恶性胆道梗阻性黄疸患者,采用经皮肝穿刺肝胆管支架置入术。根据胆道梗阻狭窄的不同部位和狭窄的程度采用相应的放置方式。结果:92例患者中,91例胆道支架成功放置,其中12例放置双支架,支架扩张良好,引流通畅,血清胆红素下降明显。术后死亡2例,胆道出血3例,腹水渗漏6例,胆漏2例,支架移位1例,胆管炎9例,胆道再阻塞11例。结论对不能手术的恶性胆道梗阻性黄疸患者,经皮肝穿刺胆道内支架植入术创伤小,可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是一种较为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金属胆道支架植入联合介入化疗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疗效。方法对20例接受金属胆道支架植入联合介入化疗治疗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回顾性分析血清总胆红素和谷丙转氨酶的变化,以及联合介入化疗后的生存时间和生存率。结果术后两周,血清总胆红素和谷丙转氨酶较术前明显下降,术后四周,9例患者的血清总胆红素和谷丙转氨酶恢复正常。本组病例的中位生存时间为6个月,半年及一年生存率分别为60%及35%。结论对于无法外科手术治疗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金属胆道支架植入联合介入化疗能明显提高其生活质量及生存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皮肝穿刺胆道支架置入术在恶性胆道梗阻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7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实施经皮肝穿刺胆道支架置入术,其中15例合并选择性动脉灌注化疗术。[结果]经皮肝穿刺胆道支架置入术技术成功率100%。37例共置入支架41枚,其中30例置入单支架,4例置入双支架,3例右侧置入支架,左侧保留外引流管。术后2周,35例黄疸消退显著.血清总胆红素(STB)由术前(312.5±74.3)μmol/L下降至(96.53±47.3)μmol/L,碱性磷酸酶(AKP)由术前(692.5±160.5)IU/L下降至(196.55±105.2)IU/L,与术前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33例获得随访,生存期5.5—21个月.平均9.5个月。[结论]经皮肝穿刺胆道支架置入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创伤小、减黄效果确切,有利于后续抗肿瘤治疗,对于延长患者生命,提高生活质量具有切实疗效。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讨经内镜放置胆道金属支架治疗肝门部胆管恶性梗阻的可行性及安全性,回顾分析我院接受胆道金属支架治疗的67例肝门部恶性梗阻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行B超、CT、MRCP或ERCP检查.常规ERCP检查,置入导丝越过狭窄段,经胆道扩张管扩张后,在X线监视下置入胆道金属支架,支架近端超过狭窄1.5 cm.67例患者中置入支架62例,成功率91.9%,术后出现胆道感染15例,全部经抗感染治疗后控制.放置支架1周后血清胆红素由术前(349.32±62.39)μmol/L降至(67.43±12.56)μmol/L,平均通畅时间145 d.对其中支架堵塞后的26例患者,再次行内镜检查及治疗,分别置入塑料支架8例,放置鼻胆引流管11例,治疗失败7例.初步研究结果提示,胆道金属支架置入对难以手术切除的肝门部胆管恶性梗阻有较明显治疗效果,是一种操作简单、经济有效、并发症少的方法,具有安全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恶性梗阻性黄疸的内支架及PCS化学药物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恶性梗阻性黄疸的内支架植入术后,动脉药盒植入术局部治疗的价值。材料和方法:36例均已不能或不宜行外科手术治疗的恶性梗阻性黄疸病人,其中肝门区肿瘤25例(肝门原发性肝癌12例,肝门转移性肝癌13例),胰头癌7例,胆管癌4例,随机分两组,一组为单纯内支架治疗(EMBE);另一组为EMBE加PCS治疗组。先行经皮胆管引流内支架植入术,然后行动脉药盒(PCS)值入术,再按肿瘤生物特性及药代动力特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PTCD)联合三维适形放疗(3D-CRT)治疗肝门部癌伴梗阻性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6例肝门部癌伴梗阻性黄疸患者行经PTCD,胆红素下降后行3D-CRT。结果 26例患者均引流成功,术后胆红素均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行3D-CRT后总有效率73.08%,中位生存期14.5个月。全组无治疗相关的严重并发症。结论 PTCD联合3D-CRT治疗肝门部癌伴梗阻性黄疸近期疗效好,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20.
梗阻性黄疸的治疗原则是以手术治疗为首选,以根治病因,解除胆道梗阻。但恶性梗阻性黄疸在确诊时大部分患者已有局部浸润及扩散,手术的成功率不高,往往只能做胆囊、胆管或肝内胆管肠道吻合术,以便内引流胆汁,减轻黄疸和暂时缓解症状。但对于一部分高龄、体弱以及淋巴结广泛转移而不能接收手术治疗的患者,治疗手段非常有限。近几年我院接收了几例恶性梗阻性黄疸而不能手术治疗的患者,资料完整的仅3例,通过根治性放疗,缓解了梗阻性黄疸,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一、资料与方法3例均为男性,第1例年龄60岁,胰头癌;第2例68岁,胃癌术后2年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