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明确在神经母细胞瘤中p16基因是否发生甲基化及其频率,阐明p16基因在神经母细胞瘤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PCR技术结合限制性内切酶FnuDII,SacII,HpaII为工具,对14例神经母细胞癌患者的14个原发灶及其中5例肿瘤周围正常组织p16基因第1外显子CpG岛进行了甲基化修饰的研究。结果:5例正常组织的p16基因第1外显子CpG岛未发生甲基化,而4例原发灶在II(1例),III(2例),IV(1例)期有甲基化发生。结论:神经母细胞瘤组织DNA中不存在p16基因的纯合性缺失,p16基因甲基化不可能为期失活的一种形式,II、III、IV期均有发生,可能是肿瘤发生的早期事件,同一患者的原发灶和转移灶,可有不同的甲基化模式,反映了肿瘤的异质性。 相似文献
2.
Rb,p53与p16基因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检测Rb,p53,p16基因产物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特征,采用免疫组化和图像定量相关分析技术比较了Rb,p53与p16的表达情况及相互关系,结果11例Rb表达阴性的肿瘤,p16蛋白表达皆为强阳性,而30例Rb表达阳性程度较高(++~+++)的标本中,23例显著p16表达阴性或低水平表达,图像定量相关分析显示Rb失活与p16表达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提示NSCLC发生发展的分子遗传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视网膜母细胞瘤肿瘤组织中P16蛋白的表达状况,并探讨它与RB病理分化程度,视神经浸润能力和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结果:17例正常视网膜组织中P16蛋白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49例RB肿瘤组(P<0.05);13例分化型RB P16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36例未分化型RB(P<0.05),31例视神经未浸润组RB P16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18例视神经浸润组(P<0.05),RB存活组P16蛋白阳性表达率与死亡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RB中可能存在P16基因异常,所做的P16蛋白失表达与RB的组织学分型和视神经浸润能力的获得有关,但尚不能认为与RB的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明确在神经母细胞瘤中p16基因是否发生甲基化及其频率,阐明p16基因在神经母细胞瘤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应用PCR技术结合限制性内切酶FnuDⅡ、SacⅡ、HpaⅡ为工具,对14例神经母细胞瘤患者的14个原发灶及其中5例肿瘤周围正常组织p16基因第1外显子CpG岛进行了甲基化修饰的研究。结果 5例正常组织的p16基因第1外显子CpG岛未发生甲基化,而4例原发灶在Ⅱ(1例)、Ⅲ(2例)、Ⅳ(1例)期有甲基化发生。结论 神经母细胞瘤瘤组织DNA中不存在p16基因的纯合性缺失,p16基因甲基化可能为其失活的一种形式,Ⅱ、Ⅲ、Ⅳ期均有发生,可能是肿瘤发生的早期事件。同一患者的原发灶和转移灶,可有不同的甲基化模式,反映了肿瘤的异质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胶质母细胞瘤中p16基因、视网膜母细胞瘤基因(retinoblastoma gene,RB)、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基因、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4(cyclin dependent kinase4,CDK4)基因表达的异常及其与细胞增殖活性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32例胶质母细胞瘤标本中p16、RB、cyclinD1、CDK4基因蛋白表达的相对含量。结果:胶质母细胞瘤中p16、RB基因蛋白表达量较正常脑组织降低,cyclinD1、CDK4基因蛋白表达量较正常脑组织升高,二者的异常可使细胞发生过度增殖。结论:p16、RB基因蛋白表达量降低和cyclinD1、CDK4基因蛋白表达量升高是胶质母细胞瘤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6.
7.
应用生物素标记的P16cRNA探针,P16单克隆抗体,对42例人脑星形细胞瘤Ⅰ,Ⅱ,Ⅲ-Ⅳ级标本进行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研究。结果显示:p16mRNA原杂痊阳性信号呈蓝或紫蓝色细颗粒状,位于胞浆内。 相似文献
8.
p16与Rb基因在喉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p16和Rb在喉肿瘤中的表达及其相互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40例喉鳞状细胞癌p16和Rb基因的表达。结果:喉癌标本中p16和Rb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2.5%和57.5%,其中7例肿瘤组织(17.5%)p16和Rb基因均阳性表达,未见同一肿瘤组织中两者均缺失。在喉癌的临床类型、分期及组织分化程度方面p16和Rb基因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p16和R 相似文献
9.
抑癌基因 (Tumorsuppressorgene)指正常细胞内存在的 ,能抑止细胞转化和肿瘤发生的一类基因群 ,在生物体内与癌基因功能相抵抗 ,共同保持生物体正负信号相互作用的相对稳定性。自 1 986年分离克隆出第一个抑癌基因Rb(Retinoblastomagene)之后 ,有关细胞癌变的研究热点已逐步过渡到抑癌基因的研究。本文对抑癌基因Rb和P1 6的结构、生物学功能及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和病理组织学类型等方面的关系作一综述。1 Rb基因1 1 Rb基因的结构特点198 6年WeibergR .A等[1~ 3] 克隆了第一个人…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p16基因在胰腺癌中的表达,探讨其与县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p16基因蛋白在40例胰腺癌中的表达。结果:p16的阳性表达率为60%,高分化和中分化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低末分化组(P<0.01),临床分期也有相同的结果,临床I期和Ⅱ期高于临床Ⅲ-Ⅳ期(P<0.05和P<0.01)。结论:p16基因参与了胰腺癌的癌变过程,检测该基因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可以对胰腺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做出客观的评价,并对其治疗有理论性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与胃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术,对68例胃癌及癌旁组织细胞中PCNA的表达进行了检测,结果 PCNA在胃癌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胃粘膜及癌旁组织;PCNA指数与胃癌分化化程度及肿瘤浸润深度有关(P〈0.05),结论 检测PCNA的表达有助于发现早期癌变及有判断胃癌的生物学选择性。 相似文献
12.
非小细胞肺癌PTEN表达与细胞凋亡和增殖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PTEN蛋白表达与细胞凋亡和增殖的关系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采用SABC免疫组化法,检测43例非小细胞肺癌及20例癌旁正常肺组织石蜡包埋标本PTEN蛋白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用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以增殖指数和凋亡指数表示增殖与凋亡。结果肺癌组织PTEN蛋白的表达显著低于癌旁正常肺组织(X^2=13.609,P<0.01),PTEN蛋白的表达与肺癌病人的组织类型及临床分期无关,而与肺癌组织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以及病人的预后密切相关(X^2=5.310~8.503,P<0.05、0.01);肺癌组织细胞凋亡指数明显高于癌旁正常肺组织(t=8.279,P<0.01),细胞凋亡与肺癌的组织类型、临床分期以及淋巴结转移无关,而与病人的预后及组织分化程度相关(t=2.827、3.114,P<0.05、0.01);肺癌组织细胞增殖指数明显高于癌旁正常肺组织(t=9.620,P<0.01),细胞增殖与肺癌的组织类型、组织的分化程度以及淋巴结转移无关,而与病人的临床分期、预后密切相关(t=1.993、2.800,P<0.05、0.01);细胞凋亡指数随肿瘤PTEN的表达水平增高而增高,细胞增殖指数随PTEN表达水平增加而降低。结论PTEN具有诱导细胞凋亡和抑制细胞增殖的双重作用,肺癌PTEN蛋白的低表达及由此导致的细胞凋亡、增殖失衡在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探讨增殖细胞核抗原在大肠癌及癌周不同部位粘膜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取正常大肠10例,大肠癌远旁、近旁和癌粘膜各30例。用免疫组化染色(SP法)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cellnuclearantigen,PCNA)的表达。结果PCNA染色阳性物质主要定位于细胞核。PCNA阳性细胞在大肠癌组织中的分布呈不同程度的异质性。正常大肠和大肠癌粘膜细胞中PCNA阳性细胞数分别为2.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p53和Rb在子宫肌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用NorthernBlot方法检测14例子宫肌瘤和3例子宫平滑肌肉瘤中p53和Rb基因的mRNA表达。结果:p53和Rb基因在分泌期子宫肌肉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增殖期,在子宫肌瘤中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分泌期子宫肌肉组织,在子宫肉瘤中的表达水平低于子宫肌瘤。结论:在子宫肌肉组织中,性激素对p53和Rb基因的表达可能有调节作用。推测性激素促使子宫平滑肌细胞增生的作用途径之一是影响p53和Rb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肿瘤抑制基因nm23-H1与CD44变异型(CD44v)在口腔癌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对肿瘤转移抑制基因nm23-H1和CD44v的表达量定量分析。结果nm23-H1抑制基因在口腔癌、白斑、扁平苔右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55%、10%和7%;CD44v在口腔癌、白斑、扁平苔藓中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75%、30%和21%;在nm23-H1基因的平均表达量中,口腔癌与白斑以及与扁平苔癣 相似文献
16.
大肠癌组织p27及增殖细胞核抗原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p27,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生物学意义。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50例大肠癌患者肿瘤组织和50例正常人大肠组织P27,PCNA表达进行检测。结果:p27和PCNA在癌组织及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p27,PCNA表达与大肠癌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和Dukes分期显著有关。结论:p27表达与大肠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密切相关,可能是预测大肠癌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PCNA是反映细胞增殖活性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骨肉瘤组织中细胞凋亡与细胞增殖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原位末端转移酶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分别检测骨肉瘤和良性骨瘤中凋亡细胞密度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结果:4种亚型骨肉瘤组织中凋亡细胞密度均明显低于良性骨肿瘤组织,而PCNA阳性细胞密度明显高于良性骨肿瘤组织;在骨肉瘤4种亚型中凋亡细胞密度和PCNA阳性细胞密度呈明显负相关,而在良性骨肿瘤中两者呈线性正相关。结论:在骨肉瘤的发生中可能普遍存在细胞凋亡机制的紊乱可能以低凋亡高增殖表现为多,并认为细胞凋亡检测尚难以作为一种独立的预后判断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原发胃癌组织P16和E-cadherin蛋白表达与肿瘤发生、发展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80例胃癌及20例胃良性病变组织中P16和E-cadherin蛋白的表达。结果 80例胃癌组织中P16蛋白阴性表达率为78.8%,E-cadherin蛋白减弱表达率为87.5%,和胃良性组织相比,蛋白表达均显著下调(Х^2=9.040、58.330,P〈0.01)。P16蛋白阴性表达率在淋巴结转移组高于未发生淋巴结转移组(Х^2=6.819,P〈0.01),Ⅲ+Ⅳ期胃癌高于Ⅰ+Ⅱ期胃癌(Х^2=5.711,P〈0.05)。E-cadherin蛋白减弱表达率在淋巴结转移组高于未发生淋巴结转移组(Х^2=5.503,P〈0.05),Ⅲ+Ⅳ期胃癌高于Ⅰ+Ⅱ期胃癌(Х^2=4.156,P〈0.05),随浸润深度的加深,E-cadherin蛋白减弱表达率明显增高(Х^2=6.011,P〈0.05)。胃癌组织P16蛋白与E-cadherin蛋白表达呈正相关(Х^2=7.779,P〈0.01)。结论 P16、E-cadherin蛋白表达下调在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均起重要作用,其蛋白状态可作为判断胃癌生物学行为的重要指标,两者均下调可能提示病人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9.
①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Bax蛋白表达与细胞凋亡和增殖的关系。②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 ,检测 4 3例非小细胞肺癌及 2 0例癌旁正常肺组织石蜡包埋标本Bax蛋白及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表达 ;以PCNA标记细胞增殖指数 (MI)检测其增殖活性 ;用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 ,并计算细胞凋亡指数 (AI)。③结果肺癌组织Bax蛋白的表达显著低于癌旁正常肺组织 (χ2 =5 .6 5 3,P <0 .0 5 ) ;肺癌组织中AI和MI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肺细胞 (t′ =8.2 79、9.6 2 0 ,P <0 .0 0 1) ;Bax蛋白表达阳性的肺癌组织细胞AI明显高于Bax表达阴性细胞 (t=2 .6 17,P <0 .0 5 )。④结论 肺癌组织Bax蛋白表达下调 ,细胞增殖及凋亡均较活跃 ;Bax蛋白的过度表达具有促进肺癌细胞凋亡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