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94~2001年,我院共收治腹主动脉瘤患者26例,均行腹主动脉瘤切除、人造血管移植术,效果满意。现将围术期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腹主动脉瘤     
应用手术切除腹主动脉瘤并行血管移植术已有30多年的历史。早在1953年就有报道7例腹主动脉瘤切除术和同种血管移植的病人,6例生存。嗣后,切除手术不断改进并广泛用于腹主动脉瘤的治疗,人造血管的应用可能是最主要的进展。很多作者将注意力集中于切除手术的指证方面,提出动脉瘤究竟长至多大才放弃观察代之以手术治疗,新近认为直径超过6厘米的腹主动脉瘤随时可能破裂致死,应予手术,而对直径小于6厘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老年腹主动脉瘤患者的l临床特点及围手术期处理策略.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4例60岁以上腹主动脉瘤手术患者的临床特点与围术期处理情况. 结果 24例患者平均年龄75.5岁;男女比例为5:1;病程2 d~15年,病程中位数为2.8个月;并存高血压17例、冠心病5例、2型糖尿病4例、慢性支气管炎3例、腔隙性脑梗死2例;腹主动脉瘤破裂患者3例;行带膜支架腔内隔绝术13例,腹主动脉瘤切除+人工血管置换术10例,带膜支架腔内隔绝术+右股动脉、右股深动脉内膜剥脱术+右股深动脉成形术+人工血管右股动脉一胭动脉搭桥术1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2.5%,病死率为20.8%. 结论 老年腹主动脉瘤患者多伴有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等老年慢性疾病;老年腹主动脉瘤手术是一类高风险手术,合理的术式选择与围手术期处理是老年腹主动脉瘤患者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主动脉瘤的外科治疗、腔内隔绝治疗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92年9月至2005年2月我院收治各类主动脉瘤患者46例的临床资料,男性38例,女性8例;平均年龄51.7岁;升主动脉瘤17例,胸主动脉瘤8例,腹主动脉瘤21例。手术治疗40例,其中Bentall手术10例,同期Bentall联合全弓替换1例,全弓替换2例,单纯升主动脉人工血管替换4例,胸主动脉瘤体切除人工血管置换3例,其中1例同时行双肾动脉搭桥术,胸主动脉瘤人工血管修补2例,1例行包裹术,腹主动脉瘤21例中行腋-股动脉人工血管搭桥2例,“Y”型人工血管置换7例,直型人工血管替换8例。腔内隔绝治疗6例;其中StanfordB型夹层动脉瘤2例,腹主动脉瘤4例。结果手术死亡1例,死亡率为2.5%,腔内隔绝治疗均成功。随访1个月至10年,有10例患者失访,随访期间1例死亡,总死亡率为4.3%。结论外科手术仍然是治疗主动脉瘤的一种十分有效和经济实用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5.
正腹主动脉瘤(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AAA)的病死率高,直径5 mm的AAA死亡率高达90%[1]。AAA的传统治疗方法为开腹手术切除和人工血管移植,创伤大,风险高,高龄或者合并重要器官病变的患者无法进行手术治疗。1991年,Parodi等[2]采用覆膜人工血管支架腔内置入(endovascular aortic aneurysm repair,EVAR)治疗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告10例主动脉瘤的手术治疗护理,其中腹主动脉瘤6例,主动脉弓降部主动脉瘤4例。全部行主动脉瘤切除人造血管移植术.对人造血管的预凝方法、术中主要配合要求及特殊物品准备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EVAR)术后单纯Ⅱ型内漏的诊断和治疗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16年4月北京安贞医院血管外科EVAR术后治疗Ⅱ型内漏的发病率、诊断方法、随诊情况以及干预治疗措施。结果:本组EVAR术后发现单纯Ⅱ型内漏36例,发生率10.84%;21例(58.3%)为术后即刻动脉造影显示Ⅱ型内漏存在,另15例(41.7%)EVAR术后即刻动脉造影未发现内漏,随访过程中发现Ⅱ型内漏存在。随访时间3~118个月,平均随访时间17.9个月。Ⅱ型内漏自愈率为47.2%(17/36)。随诊过程中瘤体直径无明显增大27.8%(10/36)。失访率13.9%(5/36)。4例Ⅱ型内漏因瘤体直径增加10mm给予经动脉途径弹簧圈栓塞术治疗,二次干预治疗率11.1%(4/36);术中即刻动脉造影Ⅱ型内漏均消失,技术成功率100%。其中2例靶动脉栓塞者随诊12个月无内漏复发,瘤体直径缩小;1例髂内动脉和瘤腔内栓塞,术后复查CTA提示Ⅱ型内漏存在,瘤体直径较栓塞术前缩小3mm,栓塞术后随访21个月Ⅱ型内漏仍存在,瘤体直径无继续增大;1例瘤腔栓塞术后10个月发现Ⅱ型内漏复发且瘤体直径增大10mm,栓塞术后15个月动脉瘤破裂,急诊行腹主动脉瘤切除、腹主动脉至双侧髂总动脉人工血管间置移植术成功,术中确诊为腰动脉来源导致Ⅱ型内漏;目前开腹术后随访6个月患者情况良好。结论:EVAR术后Ⅱ型内漏是比较常见的并发症,在中、远期随访中Ⅱ型内漏的出现甚至导致瘤体直径增加并不少见,甚至可以导致破裂。因此对于EVAR术后严密随访十分重要,尤其对于瘤体直径增大者。应用支撑导管行经动脉途径栓塞术,有助于到达靶动脉开口部位。应用弹簧圈进行靶动脉开口部位确切栓塞可能会降低Ⅱ型内漏的复发率,且安全。其远期疗效有待于更长时间的随访和更多的病例积累。  相似文献   

8.
陈娇燕  陈茹妹 《山东医药》2007,47(31):100-100
2003年7月-2007年5月,我院手术治疗腹主动脉瘤14例。现将手术中的护理配合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本文14例,男12例,女2例,年龄56—74岁。患者均进行彩超及CT探查确诊腹主动脉瘤。13例择期手术,1例急诊手术。常规全麻下腹部正中切口,上达剑突下,下达耻骨联合上方或脐下横切口,进腹后将肠管用温的大厚盐水纱垫向上向右牵开或将肠管放人盛有少许生理盐水的无菌洁净袋内,切开后腹膜显露腹主动脉瘤,游离阻断瘤体近端腹主动脉,阻断前静脉注射肝素钠1mg/kg,全身肝素化,阻断腹主动脉及两髂动脉后切开瘤体,迅速清理积血及血栓,填塞压迫止血,缝扎腰动脉,准备分叉型人工血管与腹主动脉及动脉血管吻合,人工血管置换完成血流通畅后,触摸足背动脉或踝部胫后动脉搏动情况。将动脉瘤壁严密包裹人工血管,缝合后腹膜,关腹。  相似文献   

9.
腹主动脉瘤30例手术的麻醉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腹主动脉瘤是一种威胁患者生命的常见主动脉病变,目前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手术仍然是主要的治疗手段.近几年来,腹主动脉瘤在手术切除并人工血管置换术的实施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但腹主动脉瘤患者行手术切除主动脉瘤加人造血管置换术时,由于手术创伤大、出血量多及其特殊的病理生理学改变,对麻醉管理和血流动力学调控要求较高.因其手术危险仍较大,故病死率较高.我院从2004年8月-2009年12月共开展30例腹主动脉瘤手术的麻醉,取得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GORE EXCLUDER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治疗腹主动脉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2年1月至2013年5月,采用GORE EXCLUDER覆膜支架行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的21例患者,其中男性19例,女性2例,年龄48 ~ 84岁,平均(68.9±9.9)岁.21例均为肾下型腹主动脉瘤,术后1,3,6及12个月之后,每年行主动脉CTA复查.结果:21例均成功置入GORE EXCLUDER覆膜支架,技术成功率100%;共置入主体覆膜支架21枚,对侧分支支架21枚,延长支6枚,Cuff支架1枚.主体覆膜支架直径23 ~31 mm,长度为120 ~ 180 mm,平均(152-±20.7)mm; 16例封闭一侧髂内动脉,5例保留双侧髂内动脉.围手术期无死亡病例及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3 ~15个月,未见支架移位及内漏发生.结论:GORE EXCLUDER腔内修复肾下腹主动脉瘤近、中期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
经彩色多普勒超声与血管造影确诊的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患者39例,16例行腹主动脉或髂动脉股动脉人工血管移植术;12例行股-腘动脉人工血管或自体大隐静脉移植术;9例行经皮血管腔内成形术+内支架术,2例单纯行PTA。术后6个月的血管通畅率为89.7%。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经腹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手术的技术要点及临床价值.方法 T1N0M0及T2N0M0期肾癌27例,肿瘤平均直径5.2 cm;右侧15例,左侧12例,均行经腹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结果 27例手术全部成功,手术时间100~180 min,平均手术时间120 min.围手术期无输血者,无并发症出现.术后住院5~8 d,平均住院6.3 d.结论 经腹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手术具有损伤小、操作空间大、可直视下处理肾蒂并可同时处理淋巴结、安全有效、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郭志勇  万连壮 《山东医药》1999,39(17):15-16
1995年8月至1999年3月,我们为5例腹主动脉瘤破裂患者进行6次急症手术,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5例均为男性,年龄26~81岁。其中1例为白塞氏病(2年两次手术),另4例均为老年性动脉硬化性破裂(60岁、71岁、77岁、81岁)其入院时均有不同程度的休克表现,如低血压、心率快,2例神志恍惚、尿失禁;发病至入院3~10小时。本组均有明显的腰痛,腹穿有淡红色血液。腹部B超均示腹主动脉瘤上起肾动脉以下,下至髂总动脉分叉或髂外动脉处,后壁有破口,腹膜后巨大血肿,腹腔积液。2 治疗方法与结果本组采用人工血管移植术,发病距离手术时间为12~48小时。1例白…  相似文献   

14.
1993年7月至2002年12月,我院收治腹主动脉瘤破裂15例,均经手术治愈。本文探讨其手术技术、术后并发症等。  相似文献   

15.
张金枝 《山东医药》2007,47(14):F0003-F0003
2006年7月17日,我院成功为1例79岁纵隔肿瘤患者实施了肿瘤切除、人工血管置换术,术后患者恢复顺利,6d下床活动.12d治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以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TA)为基础分析除最大直径以外的其他影响腹主动脉瘤破裂的形态学指标。方法:通过性别,年龄(±3岁),最大瘤体直径(±2.5 mm)进行破裂腹主动脉瘤(破裂组)与稳定腹主动脉瘤(稳定组)的1:1匹配,收集2组患者的临床基线资料与腹主动脉瘤解剖形态信息,通过单因素统计检验以及多元回归分析比较二者间的差异,分析影响动脉瘤破裂的危险因素。结果:破裂组(39例)与稳定组(39例)的临床基线情况无差异,破裂组的平均瘤颈长度明显短于稳定组[(25.26±17.99) mm vs(36.19±19.40) mm,P=0.013],双侧髂总动脉近端直径明显小于稳定组[(右侧:(18.21±7.84) mm vs(21.73±8.27) mm,P=0.030;左侧:(16.28±5.23) mm vs(19.00±5.80) mm,P=0.048]。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瘤颈长度<12 mm(OR=7.28,95%CI:1.47~36.04,P=0.015)、双侧髂总动脉近端直径之和与腹主动脉瘤最大直径之比<0.56(OR=3.67,95%CI:1...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性.75岁。因腹主动脉瘤腔内主单髂动脉支架型人工血管修复加股一股动脉人工血管旁路术后2年伴左足静息痛3月,于2006年11月人院。高血压病史20余年,无糖尿病病史。20个月以前因右下肢间跛2年静息痛9月在本院经CTA诊断为腹主动脉瘤累及左髂总、髂内动脉、伴右髂动脉硬化闭塞,见图1。行主单髂动脉支架型人工血管修复加股一股动脉人工血管旁路术(覆盖范围包括肾下腹主动脉、髂总动脉、髂内动脉及髂外动脉近端),术后足背动脉搏动恢复出院。3月余前又因右下肢间跛复发伴右小腿溃疡形成5个月再次行右锁骨下一右股总一膝上右胭动脉序贯性人工血管转流术。术后右下肢症状改善,溃疡愈合,  相似文献   

18.
腹主动脉瘤,病变呈进展性,有自发破裂趋向,手术是有效的治疗方法.但腹主动脉瘤手术难度大、危险性高,多在体外循环下进行,手术时间长,操作步骤多,需要护理人员密切配合.我院近5年来手术治疗6例腹主动脉瘤,均获得成功,现将术中手术配合的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2003年9月至2005年6月,我院共收治胸、腹主动脉瘤24例,均于围术期行ICU管理与监护治疗,取得了较好疗效。现就ICU监护治疗与管理体会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22例,女2例;年龄38~78岁。其中胸主动脉瘤3例,腹主动脉瘤19例,胸腹主动脉瘤2例。  相似文献   

20.
曾勇  吴垦  黎学刚  王山 《山东医药》2011,51(34):54-55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技术在主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5例腹主动脉瘤患者术前均行腹部MSCTA,并进行仿真内窥镜成像(VE)、多平面重建(MPR)、容积显示技术(VRT)、三维重建(3D)、容积再现法(VR)、滑动薄块法(STS)、表面遮盖成像(SSD)、最大密度投影(MIP)、最小密度投影(mIP)等图像处理,据此对腹主动脉瘤作出诊断。结果MSCTA检查显示,25例均为真性动脉瘤,与术中诊断均符合。MSCTA检查均显示内移的内膜、真假腔、破裂口。其中5例多发性腹主动脉瘤累及全段腹主动脉,5例病变位于肾动脉水平以上腹主动脉,15例病变位于肾动脉水平以下腹主动脉。有17例伴瘤体内附壁血栓,形态呈半月形2例、新月形5例、不规则形4例、环形6例。7例附壁血栓内可见斑点、斑片状状钙化。结论MSCTA用于腹主动脉瘤的诊断安全、有效、无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