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 16例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病例临床主要表现为上腹部腹痛、纳差、消化道出血、腹部肿块、消瘦等。本病误诊率达 87 5 %,极易误诊为胃低分化腺癌。手术切除率高 ,均获手术切除。EI期病例多。 3、5年生存率为 86%、69%。结论 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临床缺乏特异性 ,误诊率高 ,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是提高正确诊断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诊治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误诊率高的原因,总结出最佳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对68例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术前误诊率高达78%,单纯手术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同期胃癌病人,术后加化疗和/或放疗,则术后5年生存率达83.6%。结论 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术前应采用纤维胃镜、气钡造影和CT等手段明确诊断,以免误诊为晚期胃癌放弃手术,治疗应采用手术配合术后化疗和/或放疗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原发性胃淋巴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原发性胃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对其诊断、治疗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临床表现以上腹疼痛不适、消瘦、腹部肿块为主,术前误诊率为35.7%,5年生存率,低度恶性胃淋巴瘤为89.5%,高度恶性胃淋巴瘤为55.6%。结论:胃原发性淋巴瘤是误诊率较高的胃部少见恶性肿瘤。治疗是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有:病理分型、分期及综合治疗方案;提高对原发性胃淋巴瘤的认识及早期确诊可以提高原发性胃淋巴瘤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4.
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特点和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的诊治情况。结果:21例中术前经胃镜活检确诊7例,确诊率仅为33.3%,手术切除20例,行全胃切除12例,胃大部切除8例,剖腹探查1例,5年生存率为57.1%。结论: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术前确诊以胃镜活检为主要手段,但确诊率仍待提高。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术前辅助化疗有助于晚期肿瘤的手术切除。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胃淋巴瘤56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提高原发性胃淋巴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原发性胃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对其诊断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术前误诊率为33.3%,手术切除率为97.2%.手术加化疗5年生存率,低度恶性胃淋巴瘤为80.0%,高度恶性胃淋巴瘤为33.3%.结论:胃镜活检能有效降低胃原发性淋巴瘤的误诊率.针对原发灶部位、大小、病理分期不同,采用手术、化疗、放疗和生物治疗等多种治疗手段,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可以提高原发性胃淋巴瘤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6.
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1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的发病率、治疗方法、疗效及其预后。方法回顾分析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1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误诊率为88.9%(16/18)。1年生存率为77,8%,3年生存率为58,3%,5年生存率为55.6%。1年内死亡4例,包括ⅣE2例,ⅢE2例,其中未治2例,有B症状者均在3年内死亡,存活3年以上的病例均为根治术或全胃切除术及术后化疗的病例。结论胃恶性淋巴瘤占同期恶性淋巴瘤的5.14%(18/350),占结外淋巴瘤的19.4%(18/93),临床易误诊,根治术或全胃切除及术后辅助化疗的患者预后好,分期较晚、有B症状者及未治疗者预后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原发性胃淋巴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原发性胃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对其诊断、治疗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临床表现以上腹疼痛不适、消瘦、腹部肿块为主,术前误诊率为35.7%,5年生存率,低度恶性胃淋巴瘤为89.5%,高度恶性胃淋巴瘤为55.6%。结论:胃原发性淋巴瘤是误诊率较高的胃部少见恶性肿瘤。治疗是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有:病理分型、分期及综合治疗方案;提高对原发性胃淋巴瘤的认识及早期确诊可以提高原发性胃淋巴瘤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8.
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1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映波  邵建永 《癌症》1997,16(2):132-133
目的:探讨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分析本院近30年来收治经病理确诊的18例原发性淋巴瘤临床资料,其生存率由寿命表法计算获得,结果:本组术前GI和胃镜诊断率分别为31.5%和44.4%,手术切除率为88.9%,比本院同期胃癌手术切除率高,其3、5和10年生存率分别为69.7%、51.1%和30.7%,结论:掌握本病GI的特点及胃镜取材深度,可望提高本病术前诊断率;治疗上应争取手术切除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PGML)的误诊原因和有效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外科1988年1月至2003年12月间收治的18例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资料。结果病人以上腹部不适、上消化道出血、腹部肿块为主要临床特征,均行手术治疗,手术切除率为83.3%。其中术前确诊7例,均在胃镜下确诊。16例获得随访,5a生存率为56.3%。病理诊断均为非何杰金氏淋巴瘤,其中B细胞性淋巴瘤14例,T细胞性淋巴瘤3例。16例行辅助性CHOP化疗,总有效率为93.4%。结论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发病率低,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胃镜活检是诊断本病的主要方法。手术切除和辅助性化疗是提高其生存率的关键。病理类型是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0.
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附11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内镜下形态和病理特点。方法:回顾内镜活检。病理诊断及手术切除证实的11例胃恶性淋巴瘤,结果:本组占同期胃恶性肿瘤0.98%,平均发病年龄43.9%,发病部位胃体占81.8%,术前明确诊断45.5%,结论:本病临床少见,病变发生于粘膜下层,各种病变形态并存较多,极易误诊。内镜下活检是诊断的主要手段,不断提高术前诊断率,对治疗起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54例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诊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的诊治,提高诊断率和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方法对54例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54例胃恶性淋巴瘤病人中手术切除48例,剖腹探查6例.钡餐检查及胃镜检查误诊为胃癌及胃溃疡者31-40例,误诊率为73%~85%.5年生存率61.1%,随访率100%.其中15例单一手术者,5年生存率53.3%,33例术后联合放疗、化疗者,5年生存率75.8%,6例手术未切除者,虽有4例病人化疗,均于一年内死亡.结论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术前误诊率高,术后采取联合化疗和/或放疗能提高疗效及治愈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资料。结果28例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患者主要表现为腹胀、消瘦,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内镜活检确诊率85.7%,接受手术及化疗等治疗的患者病情均有不同程度好转。结论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误诊率高,患者主要为非霍奇金淋巴瘤,手术加放疗治疗本病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3.
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 (附25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的发病,诊断,治疗.方法分析1988~1998年经病理证实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25例.结果本病例占同期胃肠恶性肿瘤的1.3%,25例患者平均年龄35.5岁.好发部位顺序为回盲部及回肠、胃、结肠、空肠.主要临床表现是腹胀、腹痛、腹部包块、腹泻、血便.病理类型本组25例患者非何杰金氏淋巴瘤24例,其中B细胞淋巴瘤22例,T细胞淋巴瘤2例.何杰金氏病1例.本病术前误诊率高,本组误诊率为76%.结论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手术加化疗、放疗疗效最佳.  相似文献   

14.
原发性胃肠道非霍奇金淋巴瘤38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原发性胃肠道非霍奇金淋巴瘤(PGI-NHL)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分析了本院1993年2月至2001年2月收治的38例资料完整的原发性胃肠道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表现、X线及内镜下特征以及治疗。所有病例均手术切除或剖腹探查,术后辅助放疗、化疗。结果 原发性胃肠道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X线误诊率高,其中原发性胃淋巴瘤误诊率达82.6%,肠淋巴瘤误诊率达100%。原发性胃淋巴瘤第一次胃镜确诊率仅47.8%,辅助化疗周期数与生存时间呈正相关。结论 对于有消化道症状而X线及胃镜检查不能明确诊断者应高度警惕原发性胃淋巴瘤可能,并能通过胃镜多点活检确诊,确诊后首选手术治疗。术后辅助化疗放疗能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15.
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特点及其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方法对31例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免疫组化及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患者有上腹不适、肿块、黑便或贫血等临床表现。31例中原发于胃底3例,胃体6例,胃角9例,胃窦13例。18例术前经胃镜活检确诊;所有病例做免疫组化染色及幽门螺杆菌监测,证实为B细胞型淋巴瘤29例,T细胞型淋巴瘤3例,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为90.2%。全部病例均行手术治疗及术后辅助化疗。29例获得随访,5年生存率为45.1%。结论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多属B细胞来源,并且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胃镜检查是术前最有效诊断价值的方法之一。手术方式与胃癌相似,术后化疗与手术治疗同等重要,病理类型是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6.
王荣  范奇 《世界肿瘤杂志》2005,4(4):286-287
目的 探讨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临床及内镜表现。方法 回顾性总结本院近十年来31例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31例病人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上腹痛最常见,其次为上消化道出血等。胃镜表现:病变发生2个以上部位多见,其次为胃体、胃窦等,幽门螺杆菌(Hp)阳性检出率90.3%。结论 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其镜下形态多种多样,其中累及2个以上部位者多见,病变范围较大。胃镜活检加免疫组化病理检查是诊断本病的重要手段,Hp感染与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发生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讨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38例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38例患者中胃恶性淋巴瘤17例,小肠恶性淋巴瘤12例,结肠淋巴瘤9例,临床表现主要为腹痛、腹部肿块、消瘦和贫血等,霍奇金病4例,非霍奇金淋巴瘤34例;按照1994年Arbor分期标准,Ⅰ E期10例,ⅡE期16例,ⅢE期8例,ⅣE期4例;手术加化疗治疗23例,单纯化疗10例,手术加放疗5例;总5年生存率为57.9%(22/38).初步研究结果提示,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早期诊断困难,误诊率高,内镜病理活检联合CT是诊断胃肠恶性淋巴瘤的主要手段,运用手术及术后放、化疗等综合治疗措施可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8.
26例胃原发恶性淋巴瘤的临床及预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提高胃原发恶性淋巴瘤的早期诊断率和长期生存率的方法。方法:对经手术和病理确诊的10例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进行分析。结果:10例经胃镜活检病理证实,16例均手术病理证实,随访22例,5年生存率50%(11例)。结论: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胃镜检查必须深挖多取才能得到阳性结果,结合X线及活检组织免疫组化检查可提高早期诊断率。治疗以手术后化疗(CHOP方案)为主,清除HP是治疗的关键,其预后与临床分期有关。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告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恶淋)27例,其中胃恶淋7例,肠恶淋20例。27例组织学类型均为非何杰金淋巴瘤,中度恶性占85.2%。本组病例74.1%以腹痛为首发症状,易致误疹。内镜活检和病理组织学检查是本病主要确诊方法。本组采用手术加化疗综合治疗,总有效率为73.3%。  相似文献   

20.
胃恶性淋巴瘤11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胃恶性淋巴瘤诊治方法及误诊原因,方法:对1989-1997年收治的11列胃恶性淋巴瘤进行分析。结果:11例中术前经X线或胃镜检查及活确诊仅1例,余10例均被误诊(90.9%),手术切除11例,其中根治性切除9例,姑息性切除1例,剖腹探查1例,术后辅以CHOP方案化疗,阴访率90.9%,全组5年生存率80%,结论:胃恶性淋巴瘤淋巴瘤误诊率较高,内镜下活检最具价值,治疗应积极行根治手术,辅以化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