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胃旁路术(GBP)对2型糖尿病(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大鼠模型治疗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 将60只已成功建模的SD成年雄性2型糖尿病大鼠随机分为胃旁路术组(A组)和假手术组(Sham-A组),每组30只.观察、记录所有SD大鼠手术前后体重、空腹血糖(FPG)水平、胰岛素(FINS)水平,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AI)=1/FPG×FINS);ELISA法检测手术前后血浆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激素(GIP)的水平,RT-PCR检测胰腺组织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GLP-1R)mRNA、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激素受体(GIPR) mRNA表达变化.结果 GBP术后8wA组糖尿病大鼠的空腹血糖由术前的(20.05±3.50) mmol/L下降至(5.85±0.72) mmol/L(P <0.05),且长期维持在较低水平;GBP术后8wA组糖尿病大鼠的空腹胰岛素水平由术前的(7.55±3.15)μU/ml升高至(14.85±2.52)μU/ml(P<0.05);GBP术后8wA组糖尿病大鼠的空腹胰岛素敏感指数由术前的(0.32±0.12)下降至(0.12±0.06)(P<0.05).空腹血清GLP-1由术前的(16.86±0.85) pmol/L上升至(35.58±2.15) pmol/L(P <0.05),经25%葡萄糖灌胃30 min后更加明显;空腹血清GIP由术前的(7.65±0.75)pmoL/L下降至(4.28±0.08) pmol/L(P<0.05),经25%葡萄糖灌胃30 min后更加明显.胰腺GLP-1R mRNA表达由术前的(1.01±0.02)倍上升至(5.38±0.65)倍(P<0.05);胰腺GIP mRNA术前术后无明显变化.结论 GBP对SD大鼠2型糖尿病模型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其可能机制是过早进入空肠下段的食物,促进GLP-1分泌、减少GIP分泌,同时促进GLP-1R高表达,进而促进胰岛素分泌和(或)增加胰岛素敏感性.  相似文献   

2.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症的发病率大幅上升,肥胖相关的并发症如2型糖尿病、高血压和高脂血症等也越来越多发,肥胖已经成为影响人类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目前已经出现了许多减肥方法,如饮食运动、针灸、药物和手术等,这些方法虽然都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存在相应的不足。十二指肠空肠套管模仿胃旁路术,可以发挥减肥作用,并具有可逆、侵...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胃旁路术(gastric bypass,GBP)对非肥胖型2型糖尿病大鼠(Goto-Kakizaki rats;GK大鼠)血糖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GK大鼠20只,Wistar大鼠10只,均为雄性.分为GK手术组、GK假手术组和Wistar假手术组,每组10只.手术组行胃旁路术.测定术前1wk及术后第1、2、4、8、12wk各组大鼠的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和血清胰岛素(INS),并同期检测血清Ghrelin水平.结果:术后第12周,GK手术组大鼠FPG和HbAlc分别由术前的11.36mmol/L±1.14mmol/L和8.91%±0.36%下降到8.36±0.62mmol/L和6.35%±0.46%,血清INS由术前32.76mIU/L±2.37mIU/L上升到55.14mIU/L±5.45mIU/L,而Ghrelin由术前928.53ng/L±58.66ng/L下降到367.83ng/L±27.78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BP可以明显改善GK大鼠的糖代谢,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Ghrelin水平,进而促进胰岛素分泌有关.  相似文献   

4.
胃旁路术(BGP)可导致患者体重下降及2型糖尿病缓解,但其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既往研究表明,这一现象可能与胃饥饿素减少及餐后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YY肽增加有关。胃泌酸调节素(OXM)是GLP-1受体和胰高血糖素受体的双重兴奋剂,能减少食物摄入,减轻体重,改善血糖稳态。本研究旨在阐明OXM是否在胃旁路术后体重减轻及糖代谢改善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5.
作为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的受体激动剂,艾塞那肽具有促进葡萄糖依赖的胰岛素分泌、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延缓胃排空、降低食欲及食物摄人等作用.临床研究显示,艾塞那肽可显著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 Hb) A1c、空腹血糖、餐后血糖水平并减轻患者体重,且对2型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有益.基于其独特的降糖模式,艾塞那肽已成为2型糖尿病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胰高血糖素样肽(GLP)-1对肥胖2型糖尿病(T2DM)大鼠胰岛素敏感性的改善作用及机制。方法 12只6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T2DM组、T2DM+GLP-1组及正常对照组(NC组)。T2DM组及T2DM+GLP-1组高脂喂养、NC组普食喂养4 w,给予T2DM组及T2DM+GLP-1组链脲佐菌素(STZ)30 mg/kg腹腔注射建立T2DM模型。受试大鼠进行高胰岛素-正葡萄糖钳夹实验。T2DM+GLP-1组大鼠在钳夹实验前30 min开始持续输注GLP-1,检测钳夹实验120 min葡萄糖输注率及0、30、60、90、120 min血清胰岛素浓度。Wester印迹法测定大鼠腓肠肌丝氨酸/苏氨酸激酶(Akt)磷酸化水平。结果与NC组比较,T2DM组钳夹实验120 min葡萄糖输注率降低(P0.05),骨骼肌Akt磷酸化水平下降;与T2DM组比较,T2DM+GLP-1组钳夹实验120 min葡萄糖输注率增加(P0.05),骨骼肌Akt磷酸化水平升高;各组间胰岛素浓度变化无差异(P0.05)。结论 GLP-1可以增加平静状态T2DM大鼠葡萄糖摄取,改善骨骼肌的胰岛素敏感性,这一改善作用不依赖于胰岛素浓度的增加。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行胃转流术后血清胰高血糖素样肽-1 (GLP-1)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对37例2型糖尿病患者行胃转流术,手术前后检测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高血糖素样肽-1(FGLP-1)、餐后2h胰高血糖素样肽-1(2 h GLP-1),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1/FPG×FIns.结果 37例患者均获随访1年以上,29例达到完全缓解,5例部分缓解,3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1.9%.与术前比较,术后FPG、2 h PG、及HbA1c呈显著下降,FGLP-1、2 h GLP-1及ISI则较术前明显升高(P均<0.05);FGLP-1、2 h GLP-1与ISI呈正相关(r分别为0.64、0.58,P<0.01或<0.05).结论 胃转流术治疗2型糖尿病有明显效果,其作用机制之一是术后患者肠源性GLP-1的分泌增加进而改善胰岛素敏感性.  相似文献   

8.
2型糖尿病是诱发阿尔茨海默病的高危因素.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可诱导胰岛β细胞再生和增殖,可以呈葡萄糖依赖性地促进胰岛素分泌.另外,GLP-1在治疗神经退行性病变中也有重要的作用,能降低脑内β淀粉样蛋白斑块沉积,减少氧化应激引起的神经细胞损伤,还可以调节突触的传递,增加突触的可塑性,刺激轴突生长,影响长时程增强,从而改善记忆并提高认知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胃旁路术(RYGB)中,不同Roux肠袢长度对GK大鼠糖代谢和激素分泌的影响。方法将GK大鼠随机分为5组,未处理组(GK-Blank)、假手术饮食对照组(GK-PF-Sham)和3组RYGB手术组。手术组根据Roux肠袢长度3 cm、12 cm和30cm分为GK-S-3 cm组、GK-S-12 cm组、GK-S-30 cm组,同时用Wistar大鼠作为正常对照。定期测量大鼠体质量;术后6个月,对各组大鼠行口服糖耐量试验、腹腔糖耐量试验和胰岛素耐量试验,并眼眶取血检测血中胰岛素及激素含量。结果 GK-S-12 cm组及GK-S-30 cm组大鼠体质量显著低于GK-Blank组,GK-S-3 cm组在各实验时间点均未观察到明显体质量下降。GK-S-30 cm组在胰岛素抵抗、口服和腹腔注射葡萄糖耐受性上,均显著优于GK-S-3 cm组与GK-Blank组。经葡萄糖灌胃,3个手术组胰岛素分泌、GLP-1水平都有明显改善,显著不同于GK-Blank组及GK-PF-Sham组。结论胃旁路手术中,通过构建不同的Roux肠袢长度,可不同程度缓解2型糖尿病病症。增加Roux袢长度,更有助于改善糖耐量,并提高胰岛素敏感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Roux-en-Y胃转流术(RYGB)对2型糖尿病(T2DM)滇南小耳猪降糖作用的机制.方法 将15只健康雌性滇南小耳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糖尿病手术组(DO组)和糖尿病对照组(DC组),每组5只.分圈饲养,NC组给普通饮食,DO组和DC组采用高糖高脂饮食加小剂量链尿佐菌素诱导建立T2DM滇南小耳猪动物模型.8w末DO组行RYGB术,检测各组初始、术后2、4、8 w空腹血糖、血清胰岛素、血清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释放肽(GIP)、胰高血糖素样肽-l(GLP-1)的变化.结果 与NC、DC组相比,DO组术后2 w空腹血糖值降低(P<0.01),空腹胰岛素值升高(P<0.05),空腹GIP降低(P<0.05),空腹GLP-1值升高(P<0.05).结论 RYGB能显著降低T2DM小型猪的血糖值,可能是通过肠促胰岛素的变化引起.  相似文献   

11.
心血管疾病(CVD)是2型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血糖的升高以及高血压、高血脂、超重肥胖等危险因素会导致糖尿病人的动脉粥样硬化。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GLP-1RA)是与天然GLP-1的高度同源类似物,不仅具有降低血糖、改善胰岛功能的作用,还可以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降血压、降血脂、减重等,降低并发CVD的概率,从而延缓T2DM远期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初发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对胰高血糖素及早相胰岛素分泌的影响。方法以新发T2DM患者(T2DM组)、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采用标准馒头餐试验,观察空腹、进餐后30 min、120 min静脉血浆GLP-1动态变化及对血浆葡萄糖、胰高血糖素、胰岛素分泌的影响。结果初发T2DM组患者馒头餐各时点GLP-1水平均分别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馒头餐后30 min、120 min胰岛素水平显著降低(P〈0.05),但空腹胰岛素无明显差异(P〉0.05);而胰高血糖素则较对照组各时点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发T2DM组早相胰岛素分泌指数(ΔFINS30/ΔG30)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初发T2DM患者存在GLP-1分泌减少,GLP-1缺乏可能是T2DM患者胰岛β细胞分泌缺乏及胰高血糖素分泌过多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心肌病(diabetic cardiomyopathy,DCM)是发生于糖尿病患者的一种特异性心肌疾病,其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充血性心力衰竭、心绞痛等[1]。糖尿病心肌病患者临床检查多显示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增高、左室舒张功能的异常、窦性心动过速、24小时内心率变异性减弱或消失等现象,对社会和家庭都带来了严重的负担。GLP-1及其类似物具有十分重要的心血管保护作用,能显著增加心肌对葡萄糖  相似文献   

14.
<正>2型糖尿病(T2DM)合并肥胖患者往往合并脂肪组织功能障碍[1]。脂肪组织功能障碍包括脂肪组织炎症反应细胞外基质(ECM)沉积。能量摄入过剩会导致脂肪组织迅速扩张、脂肪细胞肥大,脂肪组织周围血管也未相应增殖,从而导致脂肪组织局部缺氧[2]。脂肪组织局部缺氧会诱导巨噬细胞浸润、炎性细胞因子产生和胶原合成增加,从而限制脂肪生成、降低脂肪组织的膨胀性,进而降低其储存能力[3]。过剩的能量以甘油三酯的形式储存于肝脏、心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胃旁路术(GBP)与胆胰转流术(BPD)对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大鼠的治疗效果,探讨其机制.方法 40只糖尿病GK大鼠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GBP组、BPD组、饮食控制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GBP组、BPD组分别行GBP及BPD手术;饮食控制组大鼠每天给予基础饲料15 g,自由进水;对照组不限食量.记录手术时间、死亡率.每周测空腹体重.检测治疗前及治疗后1、2、3、4、8、16周的空腹血糖、瘦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结果 GBP组平均手术时间为(25±4)min,BPD组为(35±6)min;GBP组大鼠死亡1只,BPD组死亡3只,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治疗前各组大鼠血糖、瘦素及IGF-1水平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对照组大鼠血糖及瘦素均无明显变化.饮食控制组大鼠治疗后2周起血糖及瘦素水平开始下降,第4周时显著降低,并持续至16周(P<0.05),但血IGF-1水平无明显变化.GBP组与BPD组大鼠治疗后2周起血糖及瘦素水平开始下降,而血IGF-1水平开始升高,并持续至16周[血糖:(6.8±1.0)、(6.3±0.8)mmol/L比(13.9±2.6)、(14.1±2.4)mmol/L;瘦素:(16.1±3.3)、(17.2±3.2)pg/ml比(29.4±3.9)、(29.4±3.9) pg/ml;IGF-1:( 166.1±8.3)、(142.2±8.2) ng/L比(119.4±8.8)、(109.8±7.9)ng/L,P值均<0.01],但这两组的血糖及瘦素水平无统计学差异;而GBP组大鼠血IGF-1水平较BPD组升高更显著(P<0.05).结论 GBP和BPD均能较好地控制糖尿病大鼠的血糖水平,其机制可能与瘦素的降低及IGF-1的升高有关.GBP在手术时间、死亡率及增加血IGF-1水平等方面优于BPD.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Roux-en-Y胃旁路术(RYGB)对自发型肥胖糖尿病(ZDF)大鼠模型糖脂代谢及全身炎症水平的影响.方法 30只雄性ZDF大鼠采用完全随机分组方法分为3组:RYGB手术组(n=10)、匹配饮食控制对照组(PF组,n=10)、自由进食对照组(AL组,n=10).定期测量大鼠体重与摄食量.在术前及术后10周时,对各组大鼠行口服糖耐量试验,检测血糖、血脂、肝脏转氨酶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与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等炎症相关指标,处死各组大鼠后取附睾脂肪,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脂肪细胞TNF-α、IL-1β与MCP-1 mRNA表达水平.组间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与方差分析.结果 术后10周口服糖耐量试验结果表明,RYGB组、PF组及AL组在各个时间点的血糖值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分别为:基线空腹血糖(FPG):(6.8±0.5)、(8.7±2.2)、(20.6±3.0) mmol/L,F=12.4,P<0.05;30 min:(14.0±0.8)、(19.1±4.3)、(31.7±0.9)mmol/L,F=20.1,P<0.05;60 min:(15.4±1.1)、(20.2±7.1)、(33.0 ±0.3)mmol/L,F =22.5,P <0.05;90 min:(13.2 ±0.6)、(20.0±5.8)、(32.4±0.4)mmol/L,F=14.7,P <0.05;120 min:(8.3 ±0.3)、(14.0±5.2)、(29.1±1.2)mmol/L,F =20.5,P <0.05].血清总胆固醇(TC)、游离脂肪酸(FFA)水平显著低于PF组和AL组[分别为:TC:(3.82±0.13)比(4.10 ±0.37)比(5.25±0.25) mmol/L,F=15.3,P<0.05,FFA:(0.47±0.14)比(0.93±0.08)比(0.78 ±0.06) mmol/L,F=3.4,P<0.05].RYGB组大鼠血清TNF-α、IL-1β水平均较AL组明显下降[分别为TNF-α(124 ±23)比(532±52)mmol/L,t =5.8,P<0.05;IL-1β(61±l6)比(250±32)mmol/L,t=4.3,P<0.05],且脂肪组织中上述两种炎症因子mRNA在3组大鼠中的表达趋势与血清水平基本一致;而MCP-1在3组中表达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 Roux-en-Y胃旁路术能显著改善肥胖2型糖尿病大鼠的糖脂代谢,减轻脂肪肝及全身炎症水平,且这种改善作用不依赖于摄食量减少.  相似文献   

17.
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利拉鲁肽的疗效和安全性系统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系统评价利拉鲁肽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Cochrane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资料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CNKI)、万方等数据库,同时筛查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按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利拉鲁肽治疗2型糖尿病的随机对照试验。由两名评价员独立评价文献质量、提取资料并交叉核对,而后采用RevMan5.0软件进行荟萃分析。结果共纳入16项临床试验,包括4745例2型糖尿病患者。荟萃分析结果显示:(1)利拉鲁肽组糖化血红蛋白(HbAlC)达标率显著高于磺脲类药物组[RR=2.50,95%CI(1.39,4.47),P〈0.01],西格列汀组[RR=2.38,95%CI(1.97,2.88),P〈0.01]和安慰剂组[RR=8.83,95%C1(4.02,19.36),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利拉鲁肽联用VI服降糖药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利拉鲁肽组胰岛13细胞功能指数(HOMA-13)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加权均数差(WMD)=25.34,95%CI(18.51,32.18),P〈0.01]。(3)利拉鲁肽组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磺脲类药物组[RR=1.83,95%C1(1.49,2.24),P〈0.01]及口服降糖药联用组[RR=2.76,95%CI(2.25,3.40),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利拉鲁肽组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其他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现有证据表明利拉鲁肽降糖疗效优于口服降糖药,胃肠道不良反应是其主要副作用,应密切关注严重不良事件。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分别使用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RA)利拉鲁肽或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及其对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的对比.方法:在我院诊治的BMI)>28 kg/m2,且服用二甲双胍后血糖控制仍不理想的2型糖尿病患者124例,随机分为西格列汀组(给予磷酸西格列...  相似文献   

19.
<正>糖尿病发病率逐年增高,有研究~[1]证明,人口老龄化也是糖尿病增多的重要因素,老年糖尿病人群由于自身脏器功能下降或合并其他心血管、脑血管等基础病,易导致血糖控制较差。糖尿病主要是以慢性血糖增高为临床特征,它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糖尿病主要是由遗传因素及环境因素等共同引起的一种临床多发病、常见病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黄连解毒汤对糖耐量减低(IGT) Zucker糖尿病肥胖(ZDF,fa/fa)大鼠糖尿病发病的延缓作用并探讨相关机制.方法 以高脂饲料诱导20只ZDF大鼠至IGT期后,将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及黄连解毒汤干预组(黄连组),每组10只,并以Zucker Lean(fa/+)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其中,黄连组以黄连解毒汤0.075 g/d灌胃干预,模型组及正常对照组以同体积双蒸水对照,以干预3周后,模型组全部发展至糖尿病为实验终点.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F)观察黄连组糖尿病发病率.以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浆脂多糖、胰高血糖素样肽-l(GLP-1)、胰岛素及胰高血糖素(GC)水平,并以稳态模型评估-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评价胰岛素抵抗;以免疫组化方法观察不同组间回肠occludin、zonula occludens (ZO)-1、核因子-κB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表达.结果 药物干预3周后,模型组全部发展为糖尿病,而黄连组仅50%发展为糖尿病,且与模型组相比,黄连组空腹血糖水平(F=13.940,P<0.01)显著下降.随着糖尿病病程进展,模型组大鼠空腹血浆GC(F=51.045,P<0.01)、HOMA-IR(F=19.260,P<O.01)、脂多糖(F=10.661,P<0.05)、GLP-1(F=7.077,P<0.01)水平逐渐升高,而胰岛素(F=13.445,P<0.01)水平逐渐下降;干预3周后,与模型组相比,黄连组胰岛素(F=1.020,P>0.05)、HOMA-IR(F=13.227,P<0.01)、GC(F=23.440,P<0.05)、脂多糖(F=22.636,P<0.01)水平均有不同程度下降,GLP-1水平升高(F=4.954,P<0.05).在回肠,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核因子-κB (F=91.951,P<0.01)和TNF-α(F=83.633,P<0.01)的表达增加,而occludin(F=105.653,P<0.01)及ZO-1 (F=71.753,P<0.01)表达明显减少.黄连组上述指标均有明显改善(P均<0.01).结论 黄连解毒汤可能通过改善GLP-1的分泌、减轻肠道炎性反应并维持肠道屏障功能,对IGT期ZDF大鼠有延缓T2DM发病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