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外伤性十二指肠第二段破裂的早期诊断、术中探查及术式选择,提高对其认识水平.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1985~2005年收治的17例十二指肠第二段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入院后经十二指肠CT检查确诊2例,疑诊5例,其余均为术中探查确诊.行十二指肠破裂单纯修补术11例,十二指肠憩室化手术1例,改良憩室化手术2例,十二指肠空肠Roux-Y吻合术2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7.6%(3/17),病死率11.7%(2/17),治愈率88.3%(15/17).结论对十二指肠第二段前后壁的完整探查是发现其破裂的重要方法,十二指肠修补术、十二指肠憩室化手术、十二指肠空肠Roux-Y吻合术及术后十二指肠减压引流是治疗十二指肠第二段破裂的有效手术方法,早期诊断、合理选择术式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十二指肠损伤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提高十二指肠损伤的诊治水平。方法对32例十二指肠损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组均经手术治疗,治愈26例(81.2%),术后出现并发症13例(41%),其中十二指肠瘘9例,腹腔感染4例,死亡6例。结论对十二指肠损伤应早期诊断,早期手术。术中采用合理的术式,加强术后治疗,可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损伤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方法,以提高十二指肠损伤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993-10~2003-11我科收治的30例十二指肠损伤患者的临床特点、诊治方法、手术方式及治疗效果。结果腹部X线透视、诊断性腹腔穿刺阳性率分别为24%(6/25)、30%(6/20)。单纯十二指肠损伤占20%(6/30),合并其他腹腔内脏器损伤占80%(24/30)。损伤部位以降部多见占46.67%(14/30),水平部次之占30%(9/30)。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0%(18/30),病死率20%(6/30)。结论十二指肠损伤具有术前确诊率低、术中漏诊率高、合并损伤多的特点,故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较高。因而掌握其特点,注重早期诊断、早期手术,根据术中具体情况选择简单而合理的手术方式是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尹军 《中国实用医药》2010,5(31):107-108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损伤的诊断与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十二指肠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前确诊7例,术中探查确诊21例。28例均行手术治疗,治愈27例(96.4%),死亡1例(3.57%)。结论早期及时准确的诊断,手术前充分准备,术中选择合理的术式及术后正确处理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戴拥军  宋剑  朱俊青 《河北医药》2001,23(12):911-912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损伤的早期诊断,加强对胰十二指肠损伤的治疗,减少误诊率与病死率。方法:对1984年3月-2000年3月本院治疗21例胰十二指肠损伤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术前误诊11例(54.4%),手术方法根据术中探查决定,治愈18例,死亡3例(14.3%),治愈病人随访3个月-16年,恢复良好。结论:胰十二指肠损伤的早期诊断非常困难,术后病死率以及并发症的发生均较高,根据损伤的类型,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术后全面治疗以及手术并发症的防治是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徐庆春  杭健 《安徽医药》2008,12(7):628-629
目的分析早期剖腹探查处理闭合性十二指肠损伤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闭合性十二指肠损伤早期剖腹探查术的临床资料。结果术中探查确诊十二指肠损伤16例,漏诊2例;术后治愈16例,死亡2例,其中因漏诊再次手术后死亡1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死亡1例。结论闭合性十二指肠损伤的剖腹探查是最终的确诊手段,及早、仔细的手术探查和适宜的手术方式可以改善闭合性十二指肠损伤的治愈率,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初步探讨十二指肠乳头肿瘤的诊断、手术方法及术后并发症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7年3月~2010年9月收治的23例十二指肠乳头肿块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3例患者均成功进行十二指肠乳头肿瘤局部切除术。病理检查见良性病变者12例,占52.17%;恶性病变者为11例,占47.83%。良性病变以腺瘤为主,占39.13%(9/23);恶性病变以低分化腺癌为主,占34.78%(8/23)。23例患者术后无一例出现死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3.04%(3/23)。经积极对症治疗后,所有患者均住院12~15d痊愈出院。结论:十二指肠乳头肿瘤局部切除手术成功率高,术后患者住院时间较短,手术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提高闭合性十二指肠损伤的诊断率及外科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间收治的闭合性十二指肠损伤24例临床经验。结果合并腹腔内脏器损伤11例,合并腹腔外脏器损伤13例。损伤部位,以十二指肠降部为多见12例,降部与水平部交界处5例,水平部3例,球部4例。术前诊断3例,术中漏诊3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4%,(13/24);病死率为12.5%,(3/24)。结论掌握十二指肠损伤的特点,注重早期诊断,早期手术,加强术中探查,掌握好探查指征,根据伤情选择合理,恰当的术式,加强术后管理,可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9.
十二指肠镜联合腹腔镜治疗胆总管结石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毛兴江  王雷  常庭民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1):1486-1487
目的 观察十二指肠镜联合腹腔镜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245例胆总管结石患者按人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138例和对照组107例,观察组采用十二指肠镜联合腹腔镜治疗,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愈率、住院时间、治疗费用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愈率97.83%、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19%、平均住院时间(7.5±2.1)d、平均治疗费用(8 134±1 676)元,对照组分别为92.52%、17.76%、(23.4±6.8)d、(1 4773±2 834)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及治疗费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18.34、t=8.75、6.93,均P<0.01);两组治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十二指肠镜联合腹腔镜治疗胆总管结石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住院时间短,并可降低治疗费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CPB)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发生率、死亡率、种类、病因及防治方法。方法回顾分析心脏手术2147例,统计分析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临床资料。结果本组CPB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38%(51/2147),其中脑血管病占54.90%(28/51),缺氧性脑病占21.57%(11/51),癫痫占9.80%(5/51),其它占13.73%(7/51)。本组CPB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的病死率为23.53%(12/51)。结论CPB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临床并非少见,以脑血管病为主,病死率高,进行CPB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的病因分析及综合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王昱晟 《临床医药实践》2008,17(12):1035-1036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损伤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胰十二指肠损伤几种术式的疗效。结果:18例患者中死亡1例,治愈17例,治愈率94.4%。手术后出现并发症10例,占55.6%,其中十二指肠瘘2例,胰瘘4例,切口裂开及感染4例。结论:胰十二指肠损伤手术方式的选择以不影响其生理功能、减少并发症为目的,并进行有效的十二指肠减压,充分的引流。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提高闭合性腹膜后十二指肠破裂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0-2007年术前诊断及经手术探查后证实的闭合性十二指肠损伤6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入院后经常规查体及B超,腹部平片、CT检查确诊23例,经口服泛影葡胺十二指肠造影诊断20例,纤维胃镜检查2例,剖腹探查手术中诊断23例.术前诊断率66.2%.其中合并伤44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1.8%;治愈率88.2%.结论 掌握闭合性腹膜后十二指肠破裂的临床特点,早期诊断,及时手术是提高治愈率降低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胃十二指肠穿孔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措施,为老年急性胃十二指肠穿孔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武昌医院从2010年2月~2011年8月收治的62例老年急性胃十二指肠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62例患者中20例患者进行保守治疗,治愈率为70.00%,42例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治愈率为92.86%,保守治疗的临床疗效明显低于手术治疗。42例手术患者中有12例出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8.57%。结论老年急性胃十二指肠穿孔患者临床特征不典型,易误诊,并发疾病和术后并发症多,病死率较高。早期正确诊断十分重要,手术治疗是主要治疗方法,保守治疗过程中要严密观察患者病情,预防并发症发生,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4.
老年人急性胃十二指肠穿孔11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聂文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2):1671-1672
目的 探讨老年人急性胃十二指肠穿孔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 对110例老年急性胃十二指肠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胃溃疡穿孔68例(其中癌性穿孔7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42例,并发1种以上疾病87例.所有患者均采取手术治疗,其中穿孔单纯修补术72例,胃大部切除术30例,胃癌根治术4例,单纯修补加胃空肠吻合术4例.术前明确诊断92例,误诊15例(16.3%).治愈93例(84.5%),死亡17例(15.5%),术后发生并发症82例(74.5%).结论 老年人急性胃十二指肠穿孔临床表现不典型、并发疾病多、易误诊、术后并发症和病死率高.尽快选择合理术式手术、早期抗休克,同步进行合并疾病治疗和使用抗生素是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十二指肠损伤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提高十二指肠损伤的诊断率及外科治疗水平。方法 回顾性总结1988—2001年收治的16例十二指肠损伤病人。结果 合并腹部其它脏器损伤13例,单纯十二指肠损伤3例。损伤部位以十二指肠降部及降部与水平部交界处为多见,有12例,占75%。治愈14例,死亡2例,致死原因为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有术后并发症者4例,十二指肠瘘和腹腔脓肿是主要的并发症。结论 掌握十二指肠损伤的临床特点,早期诊断,及时的手术处理及恰当的术后管理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杨可为 《中国基层医药》2014,(11):1720-1721
目的 观察经腹膜后腔腹腔镜手术并发症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后腹腔镜手术治疗患者138例为观察对象,并对手术并发症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泌尿外科后腹腔镜手术出现各类并发症13.04%(18/138),其中术中并发症8.70% (12/138),高于术后并发症4.35%(6/1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 =5.82,P<0.05).术中并发症主要包括腹膜损伤22.22%(4/18)、血管损伤16.67%(3/18)、皮下.气肿11.11%(2/18)、中转改为开放手术11.11%(2/18),脏器损伤5.56%(1/18),术后并发症主要包括高碳酸血症16.67%(3/18),切口积液感染11.11%(2/18),粘连性肠梗阻5.56%(1/18);有并发症患者平均年龄、平均失血量、平均手术时间和平均术后卧床时间分别为(53.7±6.6)岁、(96.0±10.1)mL、(190.3±22.7) min和(8.2±1.6)d,均高于无并发症组(t=5.04、6.12、8.45、3.64,均P<0.05).结论 腹膜损伤、血管损伤、皮下气肿、高碳酸血症等是泌尿外科后腹腔镜手术患者主要并发症,与年龄、手术技术水平、失血量等相关.  相似文献   

17.
十二指肠损伤术式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损伤的手术方法,以提高十二指肠损伤的外科治疗水平。方法对1993年10月~2003年11月我科收治的30例十二指肠损伤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单纯十二指肠损伤占20%(6/30),合并其它腹腔内脏器损伤占86.67%(26/30)。损伤部位以降部多见.占46.67%(14/30),水平部次之,占30%(9/30)。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0%(18/30).死亡率20%(6/30)。十二指肠瘘、胰瘘为主要并发症。结论根据术中损伤情况选择简单而合理的手术方式是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任怀珍  左长增 《河北医药》2009,31(7):820-821
目的探讨闭合性十二指肠损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闭合性十二指肠损伤患者19例的临床资料。其中合并胰腺损伤3例。根据损伤部位、损伤程度,采用单纯十二指肠修补、十二指肠憩室化、胰.空肠吻合、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等术式。结果治愈16例,治愈率84.2%;术后并发症8例,占42.1%。结论早期诊断、早期手术及合理的手术方式是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外科手术治疗时机的选择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c acate pancreatitis,SAP)预后的影响。方法将100例SAP患者分为早期手术组(48例)和延期手术组(52例),比较两组病死率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早期手术组和延期手术组病死率分别为31.25%(15/48)和11.54%(6/52),术后并发症发生率70.83%(34/48)和30.77%(16/52)。延期手术组的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早期手术组(P〈0.05)。结论严格把握手术指征和时机,选择合适术式,可提高SAP治愈率,降低病死率。根据SAP的自然病程,尽量采用"个体化"为原则的非手术或延期手术结合非手术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闭合性十二指肠损伤的诊治方法和三管引流在十二指肠破裂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 1992年以来施行 36例闭合性十二指肠破裂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本组治愈 32例 ,死亡 4例。 结论  十二指肠损伤术前诊断困难 ,术中易被漏诊 ,早期明确诊断 ,选择合理的术式 ,术后充分引流 ,是提高治愈率、降低并发症和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