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风身体手足不随候导引法原文风身体手足不随者,由体虚腠理开,风气伤于脾胃之经络也。足太阴为脾之经,脾与胃合。足阳明为胃之经,胃为水谷之海也。脾候身之肌肉,主为胃消行水谷之气,以养身体四肢。脾气弱,即肌肉虚,受风邪所侵,故不能为胃通行水谷之气,致四肢肌肉无所  相似文献   

2.
正风气候导引法原言风气者,由气虚受风故也。肺主气,气之所行,循经络,荣脏腑,而气虚则受风。风之伤气,有冷有热,冷则厥逆,热则烦惋其因风所为,故名风气。简析风气所感的病候,是因为身体气虚又感受风邪所致。肺脏主一身之气,气依经络循行,荣养五脏六腑,人若气虚则易为风邪所伤。风邪伤气,有冷风和热风之分,冷风伤人则四肢逆冷,热风伤人则心烦燥热。因为这些症状是受风所得,所以叫风气候。  相似文献   

3.
周少林 《国医论坛》2004,19(1):19-20
脾和胃同居中焦,二者以膜相连,一脏一腑,一阴一阳,互为表里,在五行中皆属于土,而脾为湿土,胃为燥土。生理上,脾为气血生化之源,主运化,主统血,主肌肉四肢;胃为水谷之海,主受纳腐熟水谷,二者共同完成饮食物的消化、吸收与转输。胃强脾健,则水谷气盛,精足神旺,气机畅和,先天得养,后天得  相似文献   

4.
《内经》云:“脾之合肉也,其荣唇也”、“唇舌者肌肉之本也”。“足太阴之脉……挟咽,连舌本,散舌下”,“足阳胃之脉……上入齿中,还出挟口,环唇”。脾与胃两者经络上互相络属,构成表里关系。当脾经有伏火,胃经有积热时,火、热之邪  相似文献   

5.
张××,男,52岁,退休工人。1987年1月2日就诊。自诉:纳呆,体质赢弱,多年不能进硬食。半月前偶进豆类食品后,引起胃脘胀满,频频呕吐。先吐食物,继吐清水。口渴欲饮,随饮随吐,已有十余日未能进食,十二日未解大便。小便每日一至二次,量少色黄。身体微恶寒,四肢酸软无力,心烦,失眠。检查:精神疲惫,少气懒言,面色无华,双目下陷,皮肤无弹性,肌肉消瘦,不能站立。舌苔淡白,舌根垢腻,脉象沉细无力。吞钡检查,报告为胃中度扩张。综观脉证,当属胃家虚,脾失健运,水谷之气脱散而致气血两虚之证。  相似文献   

6.
四、风痹候[原文]痹者,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成痹。其状肌肉顽厚,或疼痛。由人体虚,腠理开,故受风邪也。病在阳曰风,在阴曰痹,阴阳俱病曰风痹。其以春遇痹者为筋痹,则筋屈。……夏遇痹者为脉痹,则血凝不流,令人萎黄。……仲夏遇痹为肌痹,……四肢懈堕……。秋遇痹者为皮痹,则皮肤无所知。……冬遇痹者为骨痹,则骨重不可举,不随而痛。……诊其脉,大而涩者为痹;脉来急者为痹。养生方导引法云:一曰,以右踵拘左足拇趾,除风痹,二曰,以左踵拘右足拇趾,除厥痹;三曰,两手更引足趺置膝上,除体痹。又云:偃卧,合两膝头,翻两足,伸腰坐,口内气,振腹,自极七息。除痹痛、热痛,两胫不随。  相似文献   

7.
中医认为,肾主四肢之骨;脾主四肢之肉;肝主四肢之筋;心主四肢之脉。故四肢之病在脏,多责于脾、肝、肾、心。人体十四经络,遍布周身,其中十二正经循行于手足,有六条经络是经过手指端,即手三阴(肺、心包、心)经,从胸走手,行于手臂内侧;手三阳(大、小肠、三焦)经,从手走头,行于手臂外侧。还有六条经络循行于足,即足三阴(脾、肝、肾)经,从足走腹,行于下肢内侧;足三阳(胆、膀胱、胃)经,从头走足,行于下肢外侧。但它们之间是相互衔接的,与内脏存在着密切关系,反映全身的血管、神经功能,故手、足都有全身各部反射区,足底又有人体“第二心脏”之称。因此,经常按摩四肢,可疏通十二经脉,活动四肢关节,促进周身血液循环,活血化瘀,对防治全身关节炎及其各种疾病具有良好的作用。其具体自我按摩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正> 从现存的医学文献来看,《内经》是记载脾胃生理、病因、病机等资料最早的一部书。从“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这一过程看来,脾胃乃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内而脏腑经络的温养,外而四肢百骸的濡润,无不仰给于胃的纳谷和脾的散精,也就是《内经》所说的“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四肢皆禀气于胃”,“脏真濡于脾”,“脾主身之肌肉”。正由于“胃为水谷之海,五脏六腑之大源”,所以脾胃一旦发生病变,不仅中州损伤,而  相似文献   

9.
正冲为血海,任主胞胎,女子十四岁而肾气充,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三旬一至者,象月之盈亏也。冲任之脉起于少阴,为经血之宗,脾为主化之源,心统诸经之血,胃为水谷之海,生血之大源。外无风寒暑湿之侵,内无七情郁结之扰,则经气清和而气振血盈,乃能及时孕子。  相似文献   

10.
正"脾病候"导引法原文脾象土,王于长夏。其脉缓,其形口,其声歌,其臭香,其味甘,其液涎,其养形肉,其色黄而藏意;足太阴其经也。与胃合,胃为腑主表,脾为脏主里。脾气盛,为形有余,则病腹胀,溲不利,身重苦饥,足萎不收,行善瘛,脚下痛,是为脾气之实也,则宜泻之;脾气不足,则四肢不用,后泄,食不化,呕逆,腹胀,肠鸣,是为脾气之虚也,则宜补之。简析脾脏具有土的气象,在长夏(农历六月)之季兴旺;脾脉为缓,对应口,发声  相似文献   

11.
第四章脾病脉证辨治脾病,指脾脏的疾病。脾病,其脉缓,其候口,其声歌,其臭香,其味甘,其液诞,其养形肉,其色黄而藏意,属足太阴经,与胃合,胃为府主表,脾为脏主里。脾气盛为形有余,则病腹胀、溲不利、身重苦饥、足病不收、胻善瘈、胁下痛,是为脾气之实,则宜泻之;脾气不足,则四肢不用、后泄、食不  相似文献   

12.
关于脾胃的阴阳属性问题,历来多所论争。个人认为,脾阴胃阳之说,是古人根据脏腑、阴阳特性而在组织结构上的一种归类,它并不是指脾胃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我们知道:在阴阳属性的划分中,凡是流动的外泻的属阳,静止的内藏的属阴;在脏腑条件的规定中,凡藏而不泻的为脏,泻而不藏的为腑。脾符合脏的条件,故为脏,符合阴的归类,故为阴;胃则反是,故为腑为阳。经络中的足三阴从足走腹,足三阳从头走足;脾既属阴,故配阴经(足太阴),胃既属阳,故配阳经(足是明)。可是有人误将古人这种从人体结构认识上提出的脾阴(藏精气而不泻)胃阳(传化物而不藏)的理论,广泛地类推到生理病理的各个方面。擅专脾胃学说的李杲就曾在《脾胃论》中说:“脾为死阴,受胃之阳能上升水谷之气于肺(大肠小肠五脏皆属于胃胃虚则俱病论)”。“夫脾者阴土也,至阴之气,至静而不动;胃者阳土也,主功而不息(脾胃虚则九窍不通论)。”这  相似文献   

13.
<正> 气虚麻木补气通络气虚麻木,多由于病久体弱,气虚无力帅血,血行迟滞,营运不周,经络失于煦养,故肢体麻木。《丹溪心法》云:“手足麻木者,属气虚”。临床常见证状:气虚无力,声低懒言,手足凉麻木或半身不遂。面色微白,舌淡苔白,脉沉缓,桡尺动脉或足背、踝动脉摸之细弱,足或手凉,压之回血慢。证属气虚血瘀  相似文献   

14.
“脾主肌肉”理论的近代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脾主肌肉”是中医脾胃学说理论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与中医整体观念,脏腑学说密切相关的特有内容,有效的指导着临床实践。《内经》指出: “……今脾病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四肢不得禀水谷气,气日以衰,脉不道利,筋骨肌肉.皆无气以生,故不用焉”,四肢懈惰,此脾经之不行也。即脾不为胃行其津液,气不足而血不充为引起肌肉病变的主要病机。对后世颇有影响。笔者就搜集近年来有关脾主肌肉论述及临床应用的文献资料,分别从脾胃本脏论治;调它脏论治脾胃和脾胃与  相似文献   

15.
脉之“三贵”是辨别平脉与病脉吉凶的理论根据。何谓“三贵”? 一曰脉贵“有胃”。《素问·五藏别论》:“胃者,水谷之海,六府之大源也。五味入口,藏于胃,以养五藏气;气口亦太阴也,是以五藏六府之气味,皆出于胃,变见于气口。”《素问·平人气象论》:“胃者平人之常气也,人无胃气曰逆,逆者死。”人体营卫气血、脏腑经络等一切生机皆由胃出,都可从气口测知;人体生机的有无,决定于胃气的有无,这可从脉象测知。  相似文献   

16.
凡心搏无力,脉气少神,表现为脉细迟无力、或浮弱而缓、或虚数、或歇止,并伴有神疲乏力,短气懒言,胸闷心慌,脘痞纳少,或兼见头眩肢寒,自汗或盗汗,一时性昏厥者,尽管证型多,但无不涉及气血赢亏,心弱脾虚。脉率正常必须气足血充。盖脉为血之府,营血行于脉中靠心气之推动,气血生化源于脾胃。“损其心者,调其营卫”。心为营卫之本,而营卫者血之所充,气之所注。气足血充,阳气才能依附,以保证心阳振奋,心气复常,心血得行。故治疗脉气失常重在益气健脾以资气血之生化;气旺血生,心阳得振,气血方可调畅。而归脾汤甘补温运,益气补血,养心安神,调和气血。  相似文献   

17.
脾胃与气血初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祖国医学认为:脾胃为水谷之海,气血生化之源,脏腑经络之根,是人体赖以生存的重要脏腑。故称之为“后天之本”。“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为血”(《灵枢决气篇》)说明了脾生血,统血的功能。有胃气者生,无胃气者死,胃为水谷之海,人一身之精神气血,皆此而生。因而调理脾胃,是气血充盈的独特大法,在医学领域中具有现实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中医认为,肾主四肢之骨,脾主四肢之肉,肝主四肢之筋,心主四肢之脉。故四肢之病在脏,多责于脾、肝、肾、心。人体十四经络,遍布周身,其中十二正经循行于手足,有六条经络是经过手指端,即手三阴(肺、心包、心)经,从胸走手,行于手臂内侧;  相似文献   

19.
骨关节炎的发病与五脏密切相关,从病因病机看,五脏失调可致骨关节炎的发生。心阳虚则血流不畅,命火虚衰;心肾不交,水火相克,则骨髓枯虚;心主神明失用,运动失控,易致筋失气养,出现关节疼痛。肝血不足,血不濡筋;或肝血亏虚,筋失濡养,则出现四肢倦怠无力,甚至肌肉萎软。脾主四肢肌肉,脾病则四肢肌肉功能障碍;脾之调节水液功能失调,则湿邪留滞于关节则肿胀;阳明虚衰则诸经不足,不能濡养宗筋,出现关节不稳、腿软等;脾主运化,脾病不能为胃行其精液,则四肢不得禀水谷之气,四肢出现酸痛麻之感。肺热伤津,气血精微输布不足,筋失濡润,发为骨痿、骨痹。肾主骨而藏精,肾虚则骨病,肾虚是形成骨关节炎的主要条件。  相似文献   

20.
小儿麻痹症,我国古代无此病名,但根据症状,中医古籍有类似的记载,如曾世荣的《活幼心书》说:“临病发时,按其手足,则筋不舒伸,逐至经络受风所闭,终为废人”。认为系热引肝风所致。巢氏《病源·小儿杂病论》云:“夫风邪中于肢节,经于筋脉,若风挟寒气者,即拘急挛痛,若挟于热,即绥纵不随。”清代王清任认为“多半由伤寒、温疫等症,病后之气渐亏,面色青白,渐渐手足不动,甚至手足挛,周身如泥塑,皆是气不达于四肢,古人以风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