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真菌感染的肺部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 3 0年来深部真菌病呈明显上升趋势 ,真菌病已成为具有现代医学特征的临床疾病之一。真菌感染分两大类 :( 1 )致病性真菌所致组织胞浆菌病、球孢子菌病、芽生菌病等 ;( 2 )条件性致病菌所引起的念珠菌病、曲菌病、隐球菌病、毛霉菌病及奴卡菌病等。条件致病菌一般不具致病性 ,只在一定条件下 ,即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才致病 ,如慢性消耗性疾病、尿毒症、糖尿病、器官移植、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外科大手术、静脉高营养、放疗、化疗、艾滋病等是重要诱因。呼吸系统是最常见的深部真菌感染部位之一 ,现就几种真菌引起的肺部感染情况作一简述。…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由于广谱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和抗肿瘤药物的广泛应用 ,以及心脑手术和器官移植手术的广泛开展 ,使深部真菌的发病率日益增多、危害甚大。但迄今有效而又安全的药物仍然较少 ,因此了解治疗深部真菌感染药物的作用特点及进展很有必要。( 1 )两性霉素B :是治疗深部真菌感染应用时间较长的药物。主要用于白色念珠菌、隐球菌、球孢子菌、组织胞浆菌、芽生菌、孢子丝菌等引起的内脏及全身感染。本品治疗深部真菌感染疗效确切 ,但对真菌性脑膜炎效差 (脑脊液浓度比血药浓度低 3 0~ 50倍 ) ,且毒性大 ,可有发热、寒战、头痛、恶…  相似文献   

3.
患有深部真菌感染的小儿患者临床上缺乏特异性表现,而且易被原发疾病的症状、体征所掩盖,故漏诊率、病死率均较高。要降低患者深部真菌感染的病死率,减少漏诊固然重要,但有效、适当的治疗则更是必不可少的。本文就小儿深部真菌感染药物治疗进行浅析。1深部真菌分类真菌感染可分为浅部感染和深部感染,深部感染发生部位以肺、脑等内脏器官和深部组织为主[1],不易观察和确诊。深部真菌感染病源大多为白色念珠菌、隐球菌、曲霉菌、毛霉菌、孢子丝菌、组织胞浆菌等真菌[2]。2抗真菌药物目前应用较多的少儿抗深部真菌感染的主要药物包括多烯类、唑…  相似文献   

4.
肺霉菌病较少见,但随着抗生素、激素的广泛应用,肺霉菌病有增多趋势。肺霉菌病X线改变较复杂,缺乏特征性表现。现将我院4例肺霉菌病X线诊断,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4例中,男3例,女1例。年龄2 1~4 5岁。其中,白色念珠菌2例,经痰培养及实验治疗证实;1例孢子丝菌霉菌球及1例隐型球  相似文献   

5.
揭育胜  崇雨田 《广东医学》2008,29(6):888-891
随着广谱抗生素、免疫抑制剂和抗肿瘤药物的广泛应用而导致的菌群失调或免疫功能低下的不断出现以及艾滋病患者的逐年增加,愈来愈多的真菌被发现可以危害人类[1],任何真菌感染在致病因素的作用下,都有可能累及到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l nervous system,CNS),近年CNs真菌感染的报道逐渐增多,病原体有隐球菌、念珠菌、曲霉菌、毛霉菌、皮炎芽生菌、孢子丝菌、青霉菌等,且有病情重、误诊率高、治疗棘手、病死率高及预后差等特点.  相似文献   

6.
田鑫  滕伟 《新疆医学》2010,40(9):134-137
深部真菌感染是指除表皮、毛发、甲床以外,真菌侵犯内脏皮下组织、皮肤角质层以下和黏膜所致的感染。其病源菌主要为念珠菌属、酵母菌属、曲菌属和霉菌属等。随着人口的老龄化、老年性疾病增多、器官移植及各种导管介入的广泛开展,广谱抗生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的广泛应用等原因致使许多患者的免疫力下降,机体微生物失衡。使得深部真菌感染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本文就临床常用的抗深部真菌感染药物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念珠菌病是由念珠菌属一条件致病性真菌中主要一属,主要是念珠菌引起的皮肤、黏膜和内脏的急性、亚急性和慢性炎症,可为原发性但大部分为继发性感染,是目前发病率最高的深部真菌病之一.口腔念珠菌病是念珠菌属感染引起的口腔黏膜急性、亚急性及慢性疾病.近年来,随着免疫抑制剂、皮质激素、广谱抗生素、抗肿瘤药物的广泛大量应用,放射治疗、器官移植、导管插管技术的广泛进行,特别是艾滋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造成机体及口腔内菌群失调、免疫功能降低,口腔念珠菌病的发病率大幅上升.据不完全统计,近30年患病率增加了3~5倍,现在,口腔念珠菌病已成为口腔黏膜病临床最常见疾病之一.  相似文献   

8.
侵袭性真菌感染,也称深部真菌感染,是指致病性真菌侵犯皮下组织,黏膜和内脏器官组织而引起的真菌感染性疾病。真菌感染最常见的致病菌有假丝酵母菌,曲霉苏,新生隐球菌,孢子丝菌等。近年来由于人口老龄化,免疫制剂及广谱抗生素的大量应用,艾滋病、恶性肿瘤发病率增加,器官、骨髓移植及介入治疗的广泛开展,使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9.
孙姣  鲍万国  车丽赫  王峰  张凯宇 《重庆医学》2015,(34):4893-4895
毛霉菌病是继念珠菌病和曲霉菌病之后,第三类最常见的侵袭性真菌性疾病.据统计,毛霉菌病的年发病率大约为1.7/1 000[1].当机体免疫功能降低时毛霉菌可直接侵入支气管和肺,或经血行及淋巴管播散侵入,其菌丝侵犯血管引起血栓形成和梗死,产生急性炎症,从而引起肺毛霉菌病[2].现将本科应用两性霉素B成功救治的1例存在糖尿病等多种基础疾病的肺毛霉菌感染患者的诊治经过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毛霉菌病是一种比较少见的深部真菌感染,且临床诊治困难、病死率高。现报告曾收治于北京协和医院并经组织学确诊的1例播散性毛霉菌病。  相似文献   

11.
类球孢子菌病 1 流行病学 类球孢子菌病由巴西类球孢子菌引起,该菌为一二形态霉菌,在土壤以菌丝体期存在,而在感染组织为芽生酵母菌。类球孢子菌病是在中南美洲最为流行的霉菌病。易感宿主的感染推测是以菌丝体期的霉菌吸入所致。  相似文献   

12.
孙春霞  任原珍  齐光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24):3337-3338
目的:建立实验室检查上呼吸道真菌感染诊断标准。方法:应用超高倍显微诊断系统技术记录口腔咽拭子涂片中真菌孢子及茵丝的形态。结果:口腔咽拭子涂片镜检见簇状排列的孢子、生芽孢子及菌丝,即为阳性,可判定口腔真菌感染。结论:应用超高倍显微诊断技术检查咽拭子中真菌孢子与菌丝形态,可以早期发现和适时诊断念珠菌、曲霉菌、青霉菌、毛霉菌、毛孢子菌等常见真菌呼吸系统吸入性感染。  相似文献   

13.
最近报道真菌感染占急性白血病患者中致死性感染的20%~30%,其中播散性念珠菌病,尤其是曲菌病及毛霉菌病构成了严重的威胁。现就我院1年多来所见3例血液系恶性疾患并发致死性毛霉菌病报道如下。1病例资料例1,陆某,女,74岁,因不规则发热,伴头昏乏力1年...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新生儿真菌感染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直接威胁到新生儿的健康和生命.新生儿真菌感染包括皮肤浅表感染和深部真菌感染,后者指侵袭深部组织、内脏和全身的真菌感染,包括深部组织感染及真菌败血症.据报道,深部真菌感染在近30年增长了近36倍,以全身性念珠菌病为例,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的发病率达0.6%~20%,病死率为11.4% ~44%,真菌感染已成为引起VLBW晚发败血症的第四大原因[1,2].新生儿真菌感染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容易延误诊断及治疗.本文重点讨论新生儿深部真菌感染的诊治.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和掌握西宁地区浅部真菌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其动态变化情况。方法:按照临床检验真菌检验操作鉴定程序对所分离的真菌进行菌种鉴定和病种统计。结果:培养出浅部病原真菌528株,共22种,其中红色毛癣菌246株,居首位,羊毛状小孢子菌72株,白色念珠菌39株,其他念珠菌31株,孢子丝菌26株。浅部感染真菌患者病种分布体癣266人次,占比例最大,第二位为甲癣69人次,头癣63人次,股癣41人次。结论:西宁地区浅部真菌感染以红色毛癣菌感染为主,浅部真菌的发病率有逐年增加趋势,念珠菌在浅部真菌感染患者中所占比例较大,治疗浅部真菌感染应该根据不同感染菌种选择不同的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远红外线幅射器(TDP幅射器)应用于临床日渐增多。我们就TDP幅射器照射对霉菌生长的影响,作了初步实验观察,现报告如下: 菌种共选择三组十二种:深部霉菌组:新型隐球菌、白念珠菌、孢子丝菌、着色霉菌;浅部霉菌组:红色毛癣菌、絮状表皮癣菌、石膏样癣菌、石膏样小孢子菌;污染菌组:曲霉菌、青霉菌、毛霉菌、念珠  相似文献   

17.
<正>真菌感染可分为浅部真菌感染和深部真菌感染,浅部真菌感染主要是由表皮癣菌、发癣菌和小孢霉菌引起的皮肤、毛发、指(趾)甲等部位的感染,发病率高,但危害性小。深部真菌感染主要是由念珠菌、隐球菌、荚膜组织胞浆菌、烟曲菌、皮炎芽生菌等引起的深部组织及内脏器官的感染。近年来,由于恶性肿瘤发病率的不断上升,器官移植的广泛开展,  相似文献   

18.
35例深部霉菌病的病理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告了35例深部霉菌病。对各种霉菌病的病变、侵犯部位以及各种霉菌的形态特点进行了描述,为病理诊断和了解霉菌病发病情况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胡晓军  万力  林元珠 《右江医学》2005,33(3):287-288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恶性肿瘤诊疗技术不断进步,患者生存时间不断延长,同时深部真菌感染的机会也明显增多。感染一旦发生,则导致病情更加严重、诊治不易,其临床重要性日益明显[1]。目前,恶性肿瘤患者深部真菌感染的病原菌主要为白念珠菌,其次为热带念珠菌、其它念珠菌、毛霉菌、曲霉菌等[2~4]。资料与方法1.研究对象55例恶性肿瘤患者深部真菌感染病例主要来源于2001年12月~2004年6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化疗科、放疗科、胸外科的住院患者及皮肤科、内窥镜室、内外科的门诊患者,部分病例来源于永州市人民医院肿瘤科,其中男性34例,女性21例,…  相似文献   

20.
深部真菌感染的诊治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善龙 《中国热带医学》2006,6(4):704-705,710
深部真菌感染(Systcmic mycotic infection)可致念珠菌性肺炎和脑膜炎、隐球菌性肺炎和脑膜炎、组织胞浆菌病、念珠菌性败血症、孢子丝菌病、着色真菌病、放线菌病、奴卡菌病等。但深部真菌感染的诊断率和治疗率低,严重威胁着患者的健康和生命。现对真菌感染的病原、耐药性、病理诊断、实验宣诊断、治疗等方面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