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目的对罕见的ABO亚型标本进行ABO血型鉴定及家系调查分析。方法采用血型血清学方法对家系标本进行ABO血型鉴定,正反定型不符的标本采用ABO血型基因检测及cisAB与B(A)血型基因分型等分子生物学方法,并分析血型遗传规律。结果该家系调查发现2例血清学结果正反定型结果不符,1例血清学正定型为AB型,反定型为O型,ABO基因型为cisAB03/O2型。另1例标本正定型为AB型,反定型为B型,ABO基因型为cisAB03/B型。结论对ABO血型血清学正反定型不符的标本,可以用家系调查和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辅助验证,并能阐述ABO血型弱表达现象的分子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羊水细胞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equence specific primers,PCR—SSP)法进行胎儿ABO血型基因定型检测的可靠性。方法28例孕妇羊水细胞采用PCR—SSP法进行胎儿ABO血型基因定型检测,对应胎儿出生后进行ABO血型血清学定型。结果28份羊水细胞中27份ABO基因定型结果与胎儿出生后血清学定型结果相符。结论PCR—SSP方法检测羊水细胞AB0基因型能较准确判定胎儿AB0血型,可用于产前胎儿ABO血型检测。  相似文献   

3.
目的鉴定1例B(A)血型并对其进行家系调查分析。方法采用血型血清学方法对10例家系样本进行ABO血型鉴定,正反定型不符的样本采用ABO血型基因检测及cis AB与B(A)血型基因分型等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并分析血型遗传规律。结果 10例样本中8例ABO正反定型相符,2例样本ABO血型正反定型结果不相符,均是正定型为AB型,反定型一个是O型,另一个是B型。这2例ABO基因型为B(A)04/O1型和B(A)04/B型。结论对ABO血型血清学正反定型不符的样本,可以采用家系调查和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辅助验证,阐述ABO血型抗原弱表达现象的分子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罕见的ABO亚型标本进行ABO血型鉴定及家系调查分析。方法采用血型血清学方法对家系标本进行ABO血型鉴定,同时采用PCR-SSP方法检测红细胞ABO血型基因及ABO cisAB与B(A)血型基因分型,并分析血型遗传规律。结果该家系调查发现2例血清学结果正反定型结果不符,均为血清学结果为正定型AB型,反定型B型,ABO基因型为B(A)04/O2型。结论对ABO血型血清学正反定型不符的标本,可以用家系调查和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辅助验证,并能阐述ABO血型弱表达现象的分子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ABO正反定型不符的幼儿标本进行血清学鉴定和基因检测分析。方法常规血清学检测,PCR-SSP进行ABO基因初步分型,再使用ABO血型-A亚型基因分型试剂盒进行A亚型分型鉴定。结果血清学结果显示标本正定型为A型(抗A:1+~W),反定为O型(Ac2+,Bc4+);PCR-SSP A亚型分型鉴定结果显示标本基因型为Ax14/O2型。结论疑难血型鉴定有时需要结合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才能准确定型,此例血清学正反定型不符标本表型为Ax,其基因型为Ax14/O2。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型血清学技术和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方法在ABO疑难血型鉴定中的互补性应用。方法采用血型血清学方法对14例ABO疑难血型标本做正反定型(必要时进一步做吸收放散试验),同时采用PCR-SSP方法对其做ABO基因分型。结果 14例ABO疑难血型标本的血清学检测:Bx型3例,B(A)、AB3型各2例,Bend、B3、AxB、ABx和Bel型各1例;另有2例为AB型伴抗原减弱(不排除疾病等因素影响)。PCR-SSP方法分型:得到7例ABO亚型基因,分别为Bx02O01、B(A)02O02、AB305、AB303、ABw12、Bw12O02和Bw12O01;7例正常的ABO基因,AB1、B1O01各3例,B1O02型1例。结论 PCR-SSP方法在疑难血型鉴定中的应用有助于输血前检查中ABO血型血清学结果的补充。  相似文献   

7.
目的准确鉴定红细胞ABO亚型。方法采用血清学方法鉴定12例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标本,结合PCR-SSP基因定型方法作检测鉴定,并对其中9例作基因测序确定基因型。结果 ABO基因分型结果与血型血清检测结果一致率为66.67%(8/12);其余不相符的4例:2例为B(A),1例为Cis AB,1例为新基因(新基因血型血清学结果不确定,PCR-SSP结果为A1/O02,测序结果为A102/O02型)。结论 ABO血型基因分型技术结合血清学定型可用于ABO亚型鉴定及ABO血型的正确定型。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20例ABO疑难血型标本的基因型并鉴定其分子生物学特性。方法 应用标准血型血清学鉴定技术分析标本的血清学表型。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扩增标本ABO基因7个外显子,对PCR产物进行直接测序,分析ABO疑难血型的基因分型和序列。结果 20例ABO疑难血型标本的血清学表型分别为:A抗原减弱5例、A抗原减弱合并抗-A15例、A抗原正常合并抗-A12例、B抗原减弱8例,基因型分别为:Ax02/O01 3例、Ael07/O01 2例、B313/O01 2例、A204/O02、A220/O01、Ael07/O02、Ael02/O01、Ael02/O02、Ax03/O01、Ax03/O02、B313/O02、B302/O01、B302/O02、Bw19/O02、A102/B313、A101/Bw37各1例。结论 ABO基因分型技术可精准鉴定疑难标本的血型,提供明确的血型遗传学信息,保障临床用血安全。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本血站正反定型不符的1例献血者标本进行血清学疑难血型鉴定和分子生物学机制分析。方法常规血清学检测;PCR-SSP做ABO基因初步分型,并直接测序;单克隆测序检测标本DNA序列的单体型。结果血清学结果显示标本正定型为O型,反定为A型;PCR-SSP结果显示标本基因型为O1/A型;直接测序和单体型测序结果显示标本基因型为Ael05/O102。结论疑难血型鉴定有时需要结合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才能准确定型,此例血清学正反定型不符标本表型为Ael,其基因型为Ael05/O102。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从ABO基因水平探讨正常人群血型鉴定中出现天然抗体缺失的机制.方法 部分或全部缺失抗体导致ABO血型正反定型不一致的15个正常健康个体运用检验红细胞表面血型抗原最为敏感的方法-吸收放散试验未能检测出其抗原性.PCR扩增后直接序列分析ABO基因全长编码区及5'端调控(CBF/NF-Y)增强子区域多态性.结果 在常规的血清学反向定型实验中,这15个标本的血清中部分或全部缺失抗体,吸收放散实验与A或B型红细胞反应均为阴性.12个标本的ABO基因分析定型、增强子区域多态性与血清学结果相符合,1个O表型的标本中存在B101等位基因,2个B表型标本中检测出A102等位基因.结论 天然ABO抗体缺失的分子机制可能部分被揭示:ABO基因编码少量表达抗原,按照天然抗体产生规律,导致不能产生相应的ABO抗体.ABO基因分型在正反定型不符的疑难血液标本鉴定中,是血清学方法 非常有益的补充手段,是正确鉴定血型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聚合酶链式反应-特异性序列引物(PCR-SSP)基因定型在新生儿溶血病(CHDN)ABO血型定型中的应用。方法收集20例来自广东省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新生儿溶血病(HDN)的样本,对这些样本进行ABO血型鉴定等一系列血型血清学方法进行检测,然后用PCR-SSP基因定型技术进行样本的基因分型。结果与其血型的血清学分型结果进行比较,新生儿溶血病ABO血型的定型是新生儿输血的必要保障,而PCR-SSP基因分型较血型血清学方法更快捷、准确。结论 PCR-SSP基因正型技术将不再局限于疑难血型的鉴定中,并会越来越多地应用于HDN的鉴定中。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ABO血型基因分型技术应用于临床检验的可行性.方法 随机抽样100例江西健康汉族个体,并收集20例正反定型不符的标本,采用血清学和序列特异性引物PCR法(PCR-SSP)鉴定血型.结果 100例健康个体的基因分型结果与血清学分型结果一致,19例正反定型不符标本的基因分型结果准确.分型结果表明江西地区以O型为多,100例健康个体中,O型36例(36%),A型32例(32%),B型24例(24%),AB型8例(8%),基因频率:p(A)基因为0.225 3,q(B)基因为0.175 3,r(O)基因为0.599 8,且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结论 基因分型技术应用于临床检验具有可行性,在鉴定疑难血型方面可以作为血清学分型的补充.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探讨影响脐血样本HLA分型结果的因素。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PCR反应(sequence—specific priming,SSP)对3II份经过PCR—SS0和PCR—SSP方法仍无法判读HLA型别的脐血进行HLA低分辨重新分型,并对其中7份仍然无法确定HLA型别的脐血样本进行直接测序(sequence—based typing,SBT),分析无法判读的原因。结果显示:311份脐血样本中99.4%样本不能判定是因为当时HLA分型方法本身的限制性所造成的,0.6%样本不能判定的原因怀疑是脐血中存在母血污染所致。结论:HLA基因分型方法中序列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杂交法(sequence—specifi coligonucleotide probe hybridization,SSO)探针设计不足及PCR—SSP等位基因特异性引物的缺乏是影响HLA分型结果无法判读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新生儿 ABO 正反定型符合率,研究提高新生儿血型测定准确性的方法。方法用传统试管法检测当地新生儿 ABO 血型,以微柱凝胶卡和改良试管法、增强剂法及常规试管法、纸片法、微板法、聚凝胺法等7种方法检测抗-A、抗-B、抗-D 抗体的效价,并进行新生儿血型检测比较。结果新生儿 ABO 正反定型符合率为83%(913/1100);检测15份抗-A、抗-B、抗-D 抗体的效价,敏感性最高是改良试管法和增强剂法,最差的是纸片法,新生儿标本检测结果类似。结论ABO 正反定型应增加血浆(血清)量并延长孵育时间或选用增强剂,从而提高新生儿血型检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对1例正定型呈混合凝集的ABO正反定型不符样本进行鉴定.方法 采用微柱凝胶法进行ABO、RhD血型鉴定、直接抗球蛋白试验和不规则抗体筛查,PCR-SSP法进行ABO基因分型,并分析外周血染色体核型.结果 先证者ABO正定型为红细胞混合凝集,反定型检出抗-A1;母亲和父亲分别为O型和AB型.先证者ABO基因座位存在O1、A201和B三个等位基因,其中O1来自母亲,A201和B来自父亲.核型分析显示先证者血液中存在46,XX和46,XY两种细胞,而父母核型正常.结论 先证者为孤雌分裂产生的两个相同的卵子被两个精子受精后所产生的嵌合体.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聚合酶链式反应-特异性序列引物(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sequence specific primer,PCR-SSP)基因分型技术在Rh血型鉴定中的应用。方法收集广东省肇庆市无偿捐血者RhD阴性血型样本2例、RhD阳性样本1例,采用盐水法进行C、c、D、E、e抗原分型,对D抗原阴性的样本采用抗人球蛋白法进行确认。提取样本基因组DNA,并应用PCR-SSP基因分型技术特异性扩增RhD以及RhCE基因片段,并对D外显子进行检测。根据有无PCR产物以及产物长度,判断样本的基因型。结果1例RhD阳性样本以及ccdee样本的血清学分型与基因分型结果相符合,1例Ccdee样本的血清学分型与基因分型结果不相符。结论PCR—SSP基因分型技术在RhD血型鉴定中能识别血清意义上的假阴型,在临床输血实践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目的是建立孕妇外周血胎儿ABO血型基因分型技术,用于ABO血型不合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病的产前诊断。根据ABO血型基因DNA全序列和mRNA序列设计4对引物,选择20例健康供者血浆,提取血浆中DNA进行扩增,探索最佳的血浆DNA提取及PCR扩增条件,初步建立单人ABO血型基因分型技术。将O型血浆DNA与A型或B型血浆DNA按1:1、2:1、4:1、8:1、10:1、20:1、40:1、100:1进行混合,模拟孕妇外周血胎儿与孕妇自身ABO基因混合状态,建立混合ABO血型基因分型技术。选取14例孕30周以上的孕妇外周血标本,进行胎儿ABO血型基因型鉴定,并对孕妇进行追踪,尽量获取胎儿出生以后的外周血标本进行ABO血型鉴定,以评价孕妇外周血胎儿ABO血型基因分型技术的灵敏度与准确性。结果表明:单人血浆进行准确血型鉴定的最少模板DNA量约为0.625ng,500μl血浆提取的DNA量即可达到PCR扩增要求;当混合血浆中O型DNA所占比例≤10时,可以准确检测出非0基因的存在;14名O型孕妇外周血标本中9例标本扩增出非O型基因,5例未扩增出非0基因;通过血清学方法对5例胎儿出生后外周血进行ABO血型鉴定,其中A型3例,B型1例,O型1例,与其基因分型结果一致,符合率100%。结论:本研究建立的孕妇外周血胎儿ABO血型基因提取、分型技术,可以对妊娠中晚期胎儿ABO血型基因型进行准确鉴定,从而为新生儿溶血病的产前诊断与预防提供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18.
目的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新生儿脐血ABO疑难血型鉴定。方法新生儿产出后断脐带时留取脐血血样,先用传统的试管法对脐血标本作ABO血型鉴定,不能定出血型的标本用微柱凝胶技术鉴定,仍不能定出血型者再用分子生物学方法(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分析PCR-SSP)作进一步鉴定。结果传统的试管法仅能对83.98%(4561/5431)的脐血血样正确定出ABO血型,用微柱凝胶技术仍有1.77%(96/5431)的标本不能定出ABO血型,对以上疑难标本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容易地定出了ABO血型。结论微柱凝胶技术敏感,应取代试管法ABO血型定型方法,分子生物学技术鉴定新生儿脐血ABO疑难血型是一种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微柱凝胶法(MGT)检测ABO疑难血型的敏感性及影响因素。方法应用(MGT)法检测38600例患者的ABO血型,同时用试管法进行复查对照,对正反定结果不一致的血标本,增加离心或37~C孵育时间去除血清中的纤维蛋白和冷凝集素,对血型抗原明显减弱或抗体效价降低者,采用增加定型血清或被检血清的剂量,预先将抗原抗体混合置37℃反应15—30min,然后采用(MGT)法检测。结果MGT法检测ABO血型抗原明显减弱或抗体效价降低者的敏感性高于试管法。MGT法检测ABO血型,对正反定结果不一致者35例,其中患者血浆含纤维蛋白9例、血清蛋白异常增高4例、高效价冷凝集素5例、血型抗原明显减弱8例、抗体效价降低9例。结论纤维蛋白、高效价冷凝集素、血型抗原减弱或抗体效价降低均可干扰ABO血型鉴定结果。增加离心或37℃孵育时间去除定型血清或患者血浆剂量血清中的纤维蛋白和冷凝集素,增加定型血清或患者血浆的剂量,预先将抗原抗体混合置37℃反应15—30分钟,然后采用MGT法检测,可提高ABO血型鉴定的准确性和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