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戴雪梅 《辽宁中医杂志》1999,26(10):439-440
雍履平治疗痛证 ,善用虫类药 ,提出“虫药愈顽疾 ,痛须用虫药”的观点。本文从痛夹神虚 ,虫药治痛宜佐益气养血 ;痛由伤损 ,虫药治痛需加消散复旧 ;痛因脏腑瘀滞 ,虫药治痛应伍行气化湿 ;痛在腰腿 ,虫药治痛当配温阳祛风 4个方面介绍 ,以见其虫药治痛经验之一斑。  相似文献   

2.
理气药在痛证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迎雪 《中国中药杂志》1998,23(11):699-701
理气药具有调理气分,疏畅气机的作用,主要用于气滞、气逆证。常用的理气药有陈皮、青皮、枳壳、香附、木香、川楝子、檀香等。理气的气,是指脏腑组织的活动功能。当某些脏腑机能失调时,可出现气机运行阻滞,或运行逆乱,升降失调,出入不利,引起种种病变。而痛证的发生,主要原因之一即是气机不通,正所谓“不通则痛”。故在痛证治疗中应用理气药,疏肝解郁、调运脾胃、宣肺利气、行气止痛、降气顺气,可使气机功能改善或恢复正常,获得....  相似文献   

3.
痛证治验     
疼痛是临床最常见的自觉症状,可发生于患病机体的各个部位,有虚实之区别。因实而致疼的有:感受外邪或气滞、血瘀,或痰浊凝滞等。阻闭经络,使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有因气血不足或阴精亏损,脏腑经脉失养,因虚而致痛的。痛症的临床治疗,着重要知道疼痛的部位...  相似文献   

4.
虫类药在临床中对许多疾病,特别是痛证的治疗有很好的疗效。笔者多年来应用虫类药治疗痛证,有单独使用者,亦有参入辨证施治方中者,多取得令人满意之效,介绍于下。1头痛头痛之病因多端,但不外乎外感和内伤两大类。外感头痛多实,内伤头痛则有虚有实,或虚实夹杂。在...  相似文献   

5.
痛证是以疼痛主要临床表现的病症。以部位而言,人体从头到脚每个部位都会发生疼痛。以病因而言,内、外各种病因都常导致疼痛。清代医家叶天士医案中记载了不少治疗痛证的病案。叶氏在辨治内伤杂病时提出了“久病入络”学说,他运用这一学说辨治郁证、瘕积聚、诸痛等内伤...  相似文献   

6.
疼痛是一个症状,是多数疾病发展过程中的病理产物和外在表现。引起疼痛的原因很多,其中寒邪致痛,为疼痛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寒性收引”,寒邪侵袭人体,可使气收敛,腠理闭塞,经络筋脉收缩而挛急,客于脏腑、关节、肌肉、经络筋等,则发生相应部位的疼痛。笔者运用...  相似文献   

7.
援药是全国名中医王新陆在传统中医辨证论治基础上,根据现代药理研究成果提出的中医用药新思路。刘德山教授师承王新陆教授,临证擅用援药疗疾起疴,拯危救厄。文章以诸痛证为纲,徐长卿为目,纲举目张,介绍刘德山教授基于援药理论应用徐长卿临证经验,希冀以点窥面,阐理发微,抛砖引玉,启发援药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8.
古方治痛证心得胡学刚湖南省辰溪县中医院(419500)痛证有复杂之因机,古方有妙用之变化,擅用古方而不为所囿,变通古方而不出大法,此所谓医不执方,而医必有方者也。笔者积多年临床经验,巧配古方以治诸多痛证,疗效卓著,兹举验案4则,略示思路章法,以供同道...  相似文献   

9.
延胡索药对治疗痛证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玉和 《辽宁中医杂志》2010,(12):2346-2347
延胡索以止痛见长,"专治一身上下诸痛",延胡索与相关药物组成的药对,其止痛作用更为有效。药对构成的特点为:延胡索用必重剂,一般在60g以上,达到力专功宏的治疗效果;配伍之对药,源于经典及近代大师之用药心得。运用延胡索组成药对,治疗多种疼痛证而取得较好的疗效。从6个方面讨论其临床应用,并阐述其药对的运用技巧。  相似文献   

10.
我用乌药治痛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乌药味辛兼苦,性温,气微香,入胃、肾二经,兼入肺经。辛香走窜,顺气止痛,乃乌药之长。《内经》有“百病皆生于气也”的概论,事实是气为诸病之首,气滞则血瘀、痰凝、湿阻、水停、食滞,而致喘证、痛证、郁证、小搜频数诸疾丛生。乌药功挖走气顺气,气行则瘀行、痰去、湿化、水行、食消而诸疾向愈。这里仅谈我用乌药治痛证的几点体会。1胸闷痛在排除心血管疾患引起的胸痛后,对于因肺气液郁,在咳喘的同时,出现胸闷痛而反复发作不愈者,我在“通则不痛”的治则指导下,以乌药配合纳气归元的沉香同用后,虽不能立时平喘,但却能迅速定…  相似文献   

11.
“痛生于气血”,已为医家所熟知,然“痰涎流注,亦缠绵为痛乎”(《直指方》),并非人人畅晓。笔者温习文献,证诸临床,认为痛证多夹“痰”,治痛勿忘“痰”。现简述如下。痰浊阻络是部份痛证的病因。凡饮食所伤,脾失健运,湿浊凝聚酿痰,阻滞气机,血行不畅,痰浊与气血搏结,疼痛乃作。  相似文献   

12.
1急性胃脘痛 刘某,男性,38岁,农民工,主因急性上腹部疼痛于2005年12月15日凌晨2:00左右就诊。患者来急诊时双手紧按上腹部胃脘处,蹲于急诊走廊,呈痛苦面容,患者于夜间睡眠中突然发病被痛醒,疼痛位于上腹部胃脘处、呈持续性、较剧烈,疼痛无放射,用双手按之疼痛略有减轻,患者无反酸,无恶心、呕吐,无腹泻等。  相似文献   

13.
中医学对痛证的认识和诊疗,自《素问·举痛论》始,渐著于世,治疗疼痛,除药物内服外,还有药物外敷、针刺、按摩、心理疗法等,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曹文钟  刘学明 《中医杂志》1994,35(4):212-214
高立山老师是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针灸科的主任医师。他临证30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学术思想。他创立的“镇痛十法”从病因论治,取穴精而效卓著。笔者曾师于高主任,获益匪浅。今择取其治疗痛证的5例医案以供参考。1 行气止痛张××,男,40岁,工人。腰部疼痛活动受限半天,于1991年10月17日下午来诊。患者于当日上午搬重物时不慎将腰部扭伤,当时疼  相似文献   

15.
疼痛一症可见于多种慢性疾病之中,临床常见,无论外因、内因,疼痛一般皆为首发症状。由于各疼痛病因不同,位置不同,治疗方法也有差别。本人根据多年临床经验,对痛证的治疗以专病专药兼以辨证施治,疗效显著,具体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吴玖斌 《国医论坛》2012,27(5):9-10
邱明义老师乃湖北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邱师多年致力于中医经典《伤寒论》的研究,深得经方之精髓;临证四十余载,对各种疑难杂症深有研究,尤擅长脾胃、肾病的治疗。现撷取其临证治疗痛证之验案3则,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17.
18.
女阴痛首见于《诸病源候论》,虽然现代教科书中少有论述,但临床上并不少见。现笔者就多年来诊治本病的5种方法总结如下,供参考。1 肝郁气滞宜疏肝解郁佐通络 症见外阴及阴中掣痛,甚则引及少腹或引及两乳房疼痛。胸中烦闷,胁胀不舒,易怒寐差,舌黯红,苔薄白,脉弦细。多因内伤七情,忧郁不欢,肝失畅达,肝脉拘急,气血郁滞所致。治宜疏肝解郁佐通络。方用逍遥散加减。处方:柴胡12g、当归15g、白芍30g、云苓20g、白术12g、元胡15g、小茴15g、夏枯草  相似文献   

19.
伊辉旭 《四川中医》1995,13(4):33-34
  相似文献   

20.
疼痛是由伤害性刺激通过神经传导引起的感觉,引发疼痛刺激的原因多而复杂,中医则咎于外感六淫,内伤七情等导致的气血运行障碍,所谓“通则不痛,痛则不通”。所以痛证是一个内涵丰富的范畴。若以经脉的循行络属部位辨治将有提纲挈领的作用。《灵枢·海论》云:“夫十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