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为了探讨超氧化物歧化酶在小儿急性白血病(AL)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该文探讨急性白血病(AL)患儿化疗前后血清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铜-锌超氧化物酶(Cu-Zn-SOD)活力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放免法对21例AL患儿化疗前后血清T-SOD,Mn-SOD,Cu-Zn-SOD活力进行检测,并与21例健康儿童作对照。结果:AL患儿化疗前血清T-SOD,Mn-SOD活力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 P < 0.05 ),而Cu-Zn-SOD活力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 )。经化疗达完全缓解后T-SOD,Mn-SOD活力较化疗前升高,差异有显著性( P < 0.05 ),接近正常水平。结论:总SOD,Mn-SOD活力变化可能与小儿急性白血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二者的动态检测有利于观察病情变化。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AL患儿血浆ET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2 0例健康儿童和 41例急性白血病 (AL)患儿血浆内皮素 (ET)水平。结果  急性白血病发病组血浆ET平均值为 95 .15ng/L ,明显高于健康儿童对照组 3 9.95ng/L(P <0 .0 1)。经化疗缓解后血浆ET平均值降至正常水平 (3 8.3 0g/L) ,明显低于未缓解组血浆ET平均值 95 .15ng/L(P <0 .0 1)。AL患儿血浆ET值与骨髓白血病细胞数量呈正相关 (r=0 .93 89,P <0 .0 1) ,结论  动态观察患儿血浆ET水平对判断急性白血病的病情与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急性白血病化疗对垂体、性腺、甲状腺激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评价儿童急性白血病(AL)及联合化疗对其垂体、性腺、甲状腺激素的影响。方法测定37例(男23例,女14例)AL患儿化疗前后和20例对照组血清促卵泡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睾酮(T)、雌二醇(E2)、催乳素(PRL)、生长激素(GH)、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水平。结果AL患儿FSH、LH、T、E2、GH、FT4、TSH水平化疗前后及对照组各组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PRL水平治疗前高于对照组(P<0.01),男童PRL水平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FT3治疗前低于对照组(P<0.001),治疗后趋于正常(P>0.05)。结论AL本身及联合化疗对患儿垂体-性腺轴功能及GH水平无明显影响。AL本身可使PRL水平升高,而化疗药物可抑制男童PRL的分泌。联合化疗对甲状腺功能无影响,FT3水平对判断AL患儿病情变化、疗效及预后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血清IL— 3在急性白血病中的动态变化并探讨在白血病治疗过程中如何恰当选用IL— 3。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方法测定 34例急性白血病患儿血清IL— 3水平 ,1 6例进行动态观察。结果 ,急性白血病患儿ANLL与ALL之间IL— 3水平无明显差异 (P >0 .0 5 )。完全缓解 (CR)后 ,血清IL— 3水平与治疗前比较 ,无显著性差异 (>0 .0 5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治疗后高危型 (HR)组比标危型(SR)组血清IL— 3水平明显降低。经治疗CR后 ,有 1 0例IL— 3水平明显升高 ,6例明显降低 ;IL— 3变化与临床分型、获得CR时间及治疗效果有关。结果表明 ,IL— 3与白血病 (AL)治疗有关。建议 :在高危急淋患儿或完全缓解时间 >4周、骨髓衰竭、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患儿应用IL— 3和化疗联合治疗。对缩短完全缓解时间及减少继发耐药 ,缩短骨髓抑制期时间 ,减少感染并发症可能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儿童急性白血病(AL)骨髓单个核细胞内IL-3、GM-CSF、TNFα和TGFβ1的表达与白血病细胞增殖、分化与病理变化的关系,并观察上述细胞因子在治疗过程中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抽取43例AL患儿在诱导缓解化疗前、化疗后、缓解及复发时骨髓,提取单个核细胞,用免疫荧光流式细胞术检测其细胞内上述细胞因子的表达,同期还以32例非AL患儿骨髓作对照研究.结果 无论是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还是急性髓性白血病(AML),化疗前骨髓单个核细胞内IL-3和GM-CSF的表达均高于对照组(P<0.01),而在TNFα和TGFβ1的表达均低于对照组(P<0.01).化疗后缓解患儿IL-3和GM-CSF的表达与化疗前比较均有所下降(P<0.0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TNFα和TGFβ1的表达与化疗前比较均有所上升(P<0.0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未缓解和复发患儿IL-3和GM-CSF的表达均高于对照组(P<0.01),且TNFα和TGFβ1的表达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AL患儿骨髓单个核细胞内IL-3和GM-CSF的表达较多,TNFα和TGFβ1的表达较少,与骨髓白血病细胞增殖失控、分化障碍所产生的病理变化有关.在治疗儿童AL时,骨髓单个核细胞内IL-3、GM-CSF、TNFα和TGFβ1可作为病情转归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6.
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了2O例正常儿童及40例急性白血病(AL)患儿化疗前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a)浓度。结果;在AL诊断时,TNF-a水平显著升高1当患儿获得部分缓解至完全缓解时,TNF-a水平呈梯形降低,其最低值仍高于健康儿童(P<O.01~0.05);22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TNF-a水平在任何阶段都比18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患儿低(P<0.o1);TNF-a水平和临床疗效之间显示负相关性。因此,作者们认为测量TNF-a水平可作为一项判断AL疗效和预后的临床指标。  相似文献   

7.
探讨小儿初治达完全缓解 (CR)的急性白血病在以后定期化疗中 ,测定化疗前后外周血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及血浆丙二醛 (MDA)的变化。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比色法测定红细胞SOD活性 ,硫代巴比妥比色法测定血浆MDA含量。结果显示 :30例CR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患儿化疗前SOD正常 ,MDA升高 ;化疗后SOD明显降低 (P <0 .0 1 ) ,MDA明显升高 (P <0 .0 1 )。结论 :检测急性白血病患儿化疗前后SOD、MDA的变化 ,可作为反映化疗药物引起组织细胞损伤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儿童急性白血病 (AL)出凝血检测的临床意义。检测了 48例初诊AL患儿的血小板 (PL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 (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凝血酶时间 (TT)、鱼精蛋白副凝试验 ( 3P)及纤维蛋白原定量 (Fg) ,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有出血和无出血组 ,PLT均值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 (P <0 0 1) ,3P试验阳性的差异也有显著性 (P <0 0 5 ) ,而APTT、TT、PT及Fg异常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 (P >0 0 5 )。急淋组中 ,标危急淋 (SR ALL)同高危急淋 (HR ALL)相比较 ,PLT均值、APTT、TT、3P、Fg的异常差异均无显著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和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ANLL)相比较 ,PT和 3P试验阳性结果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值各为 <0 0 5和 <0 0 1) ) ,而PLT均值、APTT、TT、Fg异常差异均无显著性。结果提示 :AL患儿多由PLT减少而表现有出血 ,有、无出血者的PLT均值差异极具显著性。即使临床无典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DIC)表现 ,也可出现各种出凝血指标异常。检测PT、APTT、TT、3P、Fg简便易行 ,在儿童AL出凝血诊断上 ,仍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检测急性白血病(AL)患儿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内皮抑素(ES)水平,探讨VEGF /ES (V/E) 比值与儿童AL的临床相关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双抗体夹心法检测35例AL患儿化疗前后血清VEGF、ES水平及V/E比值,并与30例健康儿童进行比较。结果:化疗前AL患儿血清中VEGF和ES水平分别为196±66 pg/mL和 31±7 ng/mL,显著高于对照组(29±10 pg/mL、19±4 ng/mL; P0.05)。35例AL患儿化疗前血清VEGF、V/E 比值与骨髓白血病细胞数呈正相关 (r=0.301和0.411,P<0.05)。结论:血清VEGF和ES与儿童AL的发生发展有关,V/E比值能更准确反映AL患儿疾病动态变化情况,有利于指导相关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三种止凝血分子标志物在不同类型 ,不同出血程度的儿童急性白血病 (AL)患者中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ElISA方法检测了 56例初诊AL患儿血浆中的凝血酶调节蛋白 (TM) ,可溶性纤维蛋白单体复合物 (SFMC) ,D-二聚体 (D -D)含量 ,并用常规方法检测了 56例AL患儿的血小板 (BPC)、血浆凝血酶原时间 (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凝血酶时间 (TT)、鱼精蛋白副凝试验( 3P)及纤维蛋白原定量 (Fg)。结果  56例AL患儿的SFMC、D -D均值高于正常对照组儿童的均值 ,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 0 5)。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ANLL)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比较 ,ANLL患儿组的SFMC、D -D的血浆含量显著高于ALL组。高白细胞性急性白血病 (HLAL)与其它初诊时白细胞数低于 1 0 0× 1 0 9/L的AL患儿比较 ,TM、SFMC、D -D均有显著差异 (P <0 0 5)。无出血组与正常对照比较 ,SFMC、D -D及BPC有显著差异 (P <0 0 5) ,其它项目无显著差异 ,轻度出血组与无出血组比较 ,BPC减低有显著差异 (P <0 0 5) ,而其它项目无显著差异 ,重度出血组与轻度出血组相比较 ,TM、SFMC、D -D、3P试验、Fg均有显著差异。结论  1、儿童AL患儿存在不同程度凝血、纤溶紊乱 ,以HLAL患儿最严重。 2、血管内皮细胞受损 ,?  相似文献   

11.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血清瘦素及铁蛋白检测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血清瘦素(leptin)和铁蛋白(SF)水平变化,探讨血清瘦素及SF与ALL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分别检测22例初治、26例缓解期ALL患儿及25例健康儿童血清瘦素水平,同时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SF水平。结果ALL初治组血清瘦素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经化疗缓解半年后,其血清瘦素浓度上升至正常水平;ALL初治组血清SF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缓解后其血清瘦素浓度降至正常水平。结论血清瘦素和SF可作为判断ALL治疗效果的有效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2.
随着联合化疗的进展,小儿急性白血病长期存活人数增多,化疗的副作用特别是对儿童生长的影响也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1)。联合化疗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可能是多方面的,但对激素的影响如何未见详细报道,我们对此进行了初步研究。对象和方法一、对象急性白血病患儿21例,男16例,女5例,年龄2卞~13岁,中位数65岁。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7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4例。联合化疗根据细胞类型决定联合化疗方案(急淋应用DOAP方案,急非淋用HOAP方案)。对照组15例,为非颅内疾病患儿,年龄2~12岁,中位数712岁,其中男性9例,女6…  相似文献   

13.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前后骨代谢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患儿化疗前后骨代谢状况。方法  对 32例ALL患儿化疗前及化疗缓解后 3个月、1 2个月分别测定血清Ⅰ型胶原羧基端前肽 (PICP)、尿脱氧吡啶啉 (deoxypyridinoline ,DPD)排泄率并行骨骼X线检查 ,同期健康体检儿童 30例设为对照组。结果  治疗前PICP及尿DPD排泄率较对照组增高 ,治疗后 3个月、1 2个月PICP较治疗前及对照组降低 ,尿DPD排泄率较治疗前下降 ,但仍高于对照组 ,经t检验 ,差异具有显著性 (P <0 0 1 )。结论  ALL患儿治疗前存在骨质溶解 ,骨质吸收 ;化疗缓解后出现骨形成障碍 ,仍存在骨质吸收 ,可能与化疗药物应用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儿童急性白血病(AL)患者的表达状况及其与长期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1例自愿受试的急性白血病患者治疗前后、缓解前后骨髓细胞VEGF的表达状况并随访预后。选择同期住院的非白血病患者15例正常骨髓作为对照组。结果VEGF在急性白血病患者中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t=8.780、P<0.01),在急性白血病患者中阳性表达状况与骨髓中原始细胞数呈显著正相关(r=0.536);一个标准化疗后ALL组、ANLL组VEGF表达水平明显下降(t分别为6.7733、6.6294;p均<0.01),仍高于正常对照组(t分别为2.7829、3.8985;p均<0.01);未缓解组患者化疗前表达显著高于缓解组及对照组(t分别为2.0580、5.1890、p均<0.05),未缓解组患者化疗后VEGF表达下降,但较化疗前无显著性差异(t=1.3158、p>0.05),显著高于化疗后缓解组患者及对照组病例(t分别为4.1191、4.7760、p均<0.01)。随访3年VEGF高表达组死亡及复发等不良预后率显著高于低表达组(χ2=2.7619、p<0.05)。结论VEGF在儿童急性白血病患者中存在高表达,一定程度上可能反映体内白血病细胞的总负荷量、疾病状态和预后;化疗未缓解组持续高表达,化疗缓解患者表达明显下降,血清VEGF水平可以作为诊断和预测白血病发生、是否难治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5.
观察常用抗癫痫药物对癫痫患儿血清甲状腺激素的影响。对无甲状腺功能减退临床表现的癫痫患儿(各组均20例)共80例,应用RIA法测定血清TT4、TT3、FT4、FT3、rT3、TSH浓度。结果未经治疗癫痫患儿所有激素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苯巴比妥组FT4值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卡马西平组TT4、FT4值也明显降低(P<0.01),苯妥英组TT4、FT4、FT3值均显著降低(P<0.01),所有各组rT3、TSH无改变。资料表明,抗癫痫药物对甲状腺激素影响强度依次为苯妥英钠、卡马西平、苯巴比妥。  相似文献   

16.
Zhang R  Li ZG  Wu MY  Zhu P  Hu YM 《中华儿科杂志》2004,42(1):66-69,F001
目的 观察儿童急性B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化疗前后T淋巴细胞克隆谱系的异常。方法 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及高压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检测 8例正常对照组小儿及 12例急性B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患儿化疗前外周血T细胞受体 (TCR) β链可变区 (BV)第三互补决定区(CDR3)的克隆谱系 ,4例患儿化疗后重新取材。结果  (1) 12例患儿化疗前BV2和BV3表达较正常对照组增高 (P均 <0 0 5 ) ,BV17和BV18表达降低 (P均 <0 0 5 )。 4例患儿治疗前BV2 1家族低表达 ,缓解后表达进一步降低 (P <0 0 5 )。 (2 )正常对照组TCRBV多数家族CDR3谱型为正态分布 ,12例患儿TCRBVCDR3谱型异常发生率为 14 % ,高于正常对照组的 5 5 % (P <0 0 5 ) ,发生谱型异常较多的家族依次是BV14、BV1、BV16、BV2 0、BV13 1、BV13 2和BV6。 4例患儿第 1次化疗缓解后 3个月谱型异常的家族均恢复正态分布。结论 急性B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患儿部分T细胞克隆发生异常增生或缺失 ,提示白血病患儿细胞免疫功能异常 ,化疗初次缓解后 3个月T细胞克隆谱系基本恢复正常的正态分布 ,已基本完成T细胞克隆谱系的重建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FGF)及其受体(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receptorVEOFR)在儿童急性白血病(acuteleukemia,AL)骨髓中的表达,分析其在化疗前后的变化。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53例急性白血病患儿治疗前后以及对照组骨髓中VEGF/VEGFR(包括Flt-1和KDR两种)的表达。光学显微镜下观察阳性细胞数,并判定其染色强度,计算二者之积,结果用任意单位(arbitraryunits,AU)值表示。统计分析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卡方检验,用SPSS11.0计算机软件进行分析。结果VEGF、FIt-1、KDR在急性白血病患儿骨髓中表达水平(AU=5.35±3.51,2.25±1.05,4.53±2.14)高于对照组(AU=3.36±1.85,1.12±0.85,1.90±1.12)(P<0.01).化疗后获得完全缓解(CR)的40例患儿,其VEGF、Fit-1、KDR的表达在化疗前为5.28±3.41,2.17±1.08和4.61±2.08,获CR后为3.02±1.78,1.18±0.96和2.50±1.15,差异有显著性(P<0.05)化疗后未获得CR患儿VEGF、Flt-1、KDR的表达在化疗前后无显著性(P>0.05)。骨髓中VEGF、Flt-1,KDR的表达水平在不同年龄、不同性别、有无髓外浸润无差异(P>0.05)。结论VEGF、Flt-1,KDR在儿童急性白血病中。表达增高,提示VEGF,Flt-1,KDR在儿童急性白血病的发生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VEGF、Fit-1、KDR在儿童急性白血病化疗后均有明显的降低,提示VEGF可以作为评价儿童急性白血病化疗反应的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达沙替尼治疗对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儿童身高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86例17岁以下AML儿童的临床资料,按照患儿的治疗方案分为常规化疗组和达沙替尼组:常规化疗组应用常规化疗药物而不使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共57例;达沙替尼组应用常规化疗药物并加用达沙替尼治疗,共29例。对两组患儿在治疗开始时、治疗后的身高标准差积分(HtSDS)以及治疗后1年、治疗后2年HtSDS变化进行比较。结果 常规化疗组及达沙替尼组在治疗前HtSDS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达沙替尼组在治疗前两年内HtSDS变化与常规化疗组保持一致。随访时达沙替尼组共有4人达到成年终身高,均显著低于遗传靶身高(P=0.044)。常规化疗组中成年终身高与遗传靶身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达沙替尼组中青春期儿童治疗后与治疗前的HtSDS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2)。结论 达沙替尼治疗可影响AML儿童的终身高,青春期开始后应用达沙替尼会存在生长障碍,但治疗短期内对身高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