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研究VEGF在肿瘤浸润和转移过程中的表达,探讨其与乳腺癌在3.0T磁共振上征象及病理学的关系.方法:收集乳腺癌患者57例的磁共振影像表现及病理VEGF免疫组织化学资料.结果:57例乳腺癌患者中VEGF阳性表达36例,阳性率为63.15%,VEGF表达与病理类型、时间信号曲线无关(P>0.05),与病理分级显著相关(P<0.05),VEGF在肿瘤直径>2cm的表达强度高于肿瘤直径≤2cm者(P<0.05).与形态不规则或毛刺征、环形强化征、肿瘤血管、腋窝淋巴结转移、时间信号曲线有关(P<0.05).结论:VEGF与乳腺癌的病理分级相关,提示血管生成可能在乳腺癌进展中起重要的促进作用.VEGF的表达与磁共振征象中肿瘤直径的大小、环形强化征、肿瘤血管、腋窝淋巴结转移有关,是其形成的分子生物学基础.时间信号曲线的类型与多种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西宁地区(海拔2261m)乳腺癌组织中原癌基因HER-2和VEGF的表达与肿瘤的发生、发展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西宁地区42例乳腺癌组织及28例乳腺良性增生组织中HER-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结果:在西宁地区乳腺癌组VEGF高表达比例和HER-2表达均较乳腺良性疾病组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组VEGF表达与肿块大小、淋巴结是否转移和临床分期有关,与年龄、ER、PR无关,HER-2与淋巴结是否转移有关,与其他因素均无关;HER-2和VEGF表达明显相关(P〈0.05)。结论:西宁地区HER-2和VEGF表达与平原地区相似在乳腺癌发生、发展及血管生成密切相关;而高海拔缺氧对其无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分析MMP-13的表达与乳腺癌病理类型、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以及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70例乳腺癌标本,并以30例乳腺增生症标本为对照,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组织中MMP-13的表达情况,结合病理类型、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以及有无淋巴结转移进行分析。结果乳腺癌组织中MMP-13的阳性表达率(72.8%)显著高于乳腺增生症(13.3%),且乳腺癌组织MMP-13表达阳性积分亦显著高于乳腺增生症(P〈0.05);MMP-13的表达与乳腺癌组织的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而与乳腺癌组织的病理类型无关(P〉0.05)。结论乳腺癌的转移与MMP-13的表达有关,乳腺癌组织中的MMP-13为高表达。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上皮性卵巢癌的腹股沟和腹膜后淋巴结转移机制 ,观察具有介导淋巴管内皮细胞增殖和淋巴管增生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 -C)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表达。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染色 ,光镜观察结果并确定VEGF -C在良性、交界性及恶性上皮性卵巢肿瘤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在良性、交界性及恶性上皮性卵巢肿瘤组织中皆有VEGF -C的表达 ,但卵巢癌表达明显高于良性及交界性肿瘤 ,卵巢癌表达强度与腹膜转移及腹股沟和腹膜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与远处转移、病理类型、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年龄等无关。结论 :VEGF -C在卵巢癌的表达上调有利于淋巴结转移的发生 ,此过程可能和肿瘤的淋巴管生成有关。VEGF -C的检测可作为预测卵巢癌淋巴道转移及判断预后的指标之一 ,对VEGF -C /VEGFR - 3信号通路的阻滞研究有望成为抗肿瘤淋巴管转移治疗新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5.
肺癌CT征象与病理对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肺癌环氧化酶-2(COX-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微血管密度(MVD)表达与CT征象相关性。方法对经病理证实的25例肺癌及35例肺良性病变行CT扫描,并应用P-V法对其病理标本进行免疫组化分析,研究COX-2、VEGF、MVD表达水平与CT征象、肺癌组织学类型、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肺癌组COX-2、VEGF、MVD表达水平分别为(64.8±13.8)%、(76.4±14.1)%、(62.5±14.6)个/HP,明显高于肺良性病变组。肺癌COX-2、VEGF、MVD表达水平与CT征象、肺癌组织学类型、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之间密切相关,与肺癌的分化程度无关。结论COX-2、VEGF、MVD可作为早期诊断肺癌,估计肿瘤预后的重要分子生物学指征。CT征象可以反映肺癌的血供特点,可用来推测肿瘤的侵袭、转移及预后情况。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胃癌征象与病理分期及组织分化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采用64排螺旋CT检查分析胃癌征象及病理分期与组织分化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64排螺旋CT胃癌征象的TNM分期结果的准确率分别为81.37%、80.39%及82.35%;肿瘤最大直径和肿瘤厚度与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而与远处转移无关(P0.05);瘤周低密度带厚度和强化程度与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无关(P0.05);病灶厚度、强化差值、强化方式、瘤周低密度带厚度及淋巴结转移与胃癌组织分化程度密切相关(P0.05),而病灶大小、浆膜受侵和远处转移与胃癌组织分化程度无关(P0.05)。结论 64排螺旋CT诊断结果与病理研究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对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乳腺癌X线征象与肿瘤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C( VEGF C)表达及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 资料与方法 分析105例乳腺癌及腋窝淋巴结的X线征象,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标本中VEGF C的表达水平,分析乳腺癌某些X线征象与VEGF C表达及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结果 VEGF C的过表达与腋窝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乳腺癌X线征象中:肿瘤≥2 cm、边缘有"毛刺征"及血管影增多、增粗组中VEGF C阳性表达率及腋窝淋巴结转移率分别较<2 cm、无"毛刺征"和血管影正常组高(P<0.05);转移性腋窝淋巴结主要表现为"门"结构消失及实质厚度不均匀(P<0.05)等. 结论 通过乳腺癌的X线征象可以评价其组织中VEGF C的表达水平及腋窝淋巴结的状态,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主要表现为淋巴结结构的改变,当腋窝淋巴结发生实变、实质厚度不均时,可疑为转移性淋巴结.X线对判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δ-catenin蛋白表达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乳腺癌标本145例,乳腺纤维腺瘤组织34例,应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δ-catenin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与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结果乳腺纤维腺瘤中δ-catenin蛋白表达阳性率为17.5%(6/34),乳腺癌中δ-catenin蛋白表达阳性率为65.5%(95/145),与乳腺纤维腺瘤组织比较,δ-catenin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乳腺纤维腺瘤组织(P<0.01)。在乳腺癌组织中,δ-catenin蛋白表达与患者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正相关。δ-catenin蛋白表达与患者年龄、绝经状态、病理类型、肿瘤大小、ER、PR、HER-2和Ki67蛋白表达比较均未见相关性。生存分析发现,δ-catenin蛋白表达与乳腺癌患者总生存(OS)和无复发生存(RFS)时间相关,δ-catenin阳性表达的乳腺癌患者,OS和RFS时间明显缩短(P<0.05)。结论乳腺癌组织中,δ-catenin蛋白高表达与患者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表达和临床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鼻咽癌TNM分期的PET/CT表现与血清促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关系. 资料与方法 搜集46例鼻咽癌患者首次放疗前行PET/CT检查的资料,用酶联免疫夹心法(ELISA)检测血清VEGF 的表达,并分析T分期、淋巴结及远处转移的PET/CT表现与VEGF表达的关系. 结果 46例中,经PET/CT分析T1期11例、T2期9例、T3期18例、T4期8例;颈部淋巴结转移12例,咽后外侧淋巴结转移5例.M0期37例,M1期 9例.鼻咽癌的血清VEGF表达的水平为(502.63±22.06) ng/l, 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1、T2、T3期血清VEGF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颈部淋巴结转移组血清VEGF表达水平为(527.61±7.11) ng/l,与非转移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36,P<0.05);远处转移组血清VEGF表达水平为(522.00±1.54) ng/l,与非远处转移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30,P<0.05). 结论 鼻咽癌患者有较高的血清VEGF表达; VEGF 的表达水平与淋巴结发生转移及远处转移相关;VEGF的表达水平随着TNM分期升高有增强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小凹蛋白-1(Caveolin-1)在人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Caveolin-1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Envision染色)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168例人乳腺癌及其配对癌旁正常乳腺组织病理标本中Caveolin-1的表达水平,采用Prism 5.0统计软件分析肿瘤组织Caveolin-1与临床病理因素及患者总生存时间的关系。结果 Caveolin-1在人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低于乳腺纤维素瘤和癌旁正常组织(19.8%vs 53.8%vs95.0%,P<0.01);随临床分期的递增(P=0.044)、淋巴结转移的出现(P=0.039)以及HER-2表达(P=0.014)的增加,Caveolin-1表达水平逐渐降低,各组间有显著相关性;Caveolin-1表达阳性的乳腺癌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较Caveolin-1表达阴性者高(P=0.018);Caveolin-1的表达与肿瘤直径、患者年龄、组织学分级及ER/PR的表达无显著相关性。结论Caveolin-1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有一定关系,其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可能起到肿瘤抑制因子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及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RAGE)蛋白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选取2010—2015年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和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医院卵巢癌标本存档蜡块45例为A组,卵巢良性肿瘤标本存档蜡块37例为B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两组HMGB1和RAGE的表达情况,分析其表达与卵巢癌组织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 HMGB1及RAGE在A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7.8%(35/45)和71.1%(32/45);在B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8%(4/37)和16.2%(6/37);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卵巢癌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与HMGB1及RAGE高表达有密切关系(P<0.05);HMGB1与RAGE基因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 HMGB1和RAGE基因表达与卵巢癌临床病理学特征密切相关,HMGB1/RAGE信号通路可能参与卵巢癌的转移,可作为临床卵巢癌药物治疗的重要候选靶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乳腺癌患者血清E-钙粘蛋白(E-cadherin)、可溶性E-钙粘蛋白(sE-cadherin)水平与临床分期及化疗疗效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成都大学附属医院行多西他赛+吡柔比星+环磷酰胺(TAC)方案化疗的62例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记录患者化疗前后E-cadherin表达及sE-cadherin水平,分析其与患者病例特征的关系,并评估治疗前糖类抗原153(carbohydrate antigen 153,CA153)与E-cadherin表达及sE-cadherin水平的相关性,同时分析患者临床分期、化疗疗效与化疗前E-cadherin表达情况、sE-cadherin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乳腺癌患者E-cadherin表达情况及sE-cadherin水平在不同年龄、肿瘤直径和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表达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伴淋巴结转移者E-cadherin阳性率低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而伴淋巴结转移者血清sE-cadherin水平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化疗后,62例乳腺癌患者E-cadherin表达较化疗前下调(P<0.05),血清sE-cadherin水平较化疗前升高(P<0.05),而CA153水平较化疗前降低(P<0.05)。不同临床分期、不同化疗疗效患者化疗前sE-cadherin水平差异显著(P<0.05);且经Pearson相关分析,发现临床分期、化疗疗效与化疗前sE-cadherin水平呈正相关(r=0.394、0.398,P<0.05)。结论化疗前E-cadherin表达强度越低、血清sE-cadherin水平越高,乳腺癌患者临床分期越高,TAC化疗效果也越好,E-cadherin与sE-cadherin可作为评估乳腺癌病情进展及预后的重要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彩超联合核磁共振对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08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497例乳腺癌患者,比较其术前彩超、核磁共振及二者联合诊断与术后病理诊断的符合情况.结果 彩超检查共发现淋巴结转移322例,无转移175例,彩超检查对乳腺癌淋巴结转移诊断的灵敏度为94.1%(303/322),特异性为35.4%(62/175),总体符合率为73.4%(365/497);核磁共振检查共发现淋巴结转移397例,无转移100例,核磁共振检查对乳腺癌淋巴结转移诊断的灵敏度为99.2%(394/397),特异性为78.0%(78/100),总体符合率为95.0%(472/497);联合检查共确诊淋巴结转移真阳性399例,假阴性6例,真阴性82例,假阳性10例,灵敏度为98.5%(399/405),特异性为89.1%(82/92),总体符合率为96.8%(481/497).结论 彩超联合核磁共振在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中具有补充作用,可弥补单一诊断的缺陷,达到更佳的诊断效果,且更准确,对制定临床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探讨黏附分子CD44V6的表达与乳腺癌浸润及腋淋巴结转移间的关系。应用链酶菌抗生物素蛋白 过氧化物酶染色法 (S P法)、抗原修复技术和RT PCR对正常乳腺组织、乳腺癌各 37例及部分 (16例 )腋淋巴结阳性组织进行CD44V6蛋白及mRNA的检测。结果显示 ,乳腺癌组织的CD44V6蛋白及mRNA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正常乳腺组织 (P <0 0 1) ,且与乳腺癌的TNM分期及腋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 (P <0 0 5 ) ;而与乳腺癌的组织学类型 ,患者年龄 ,肿块大小、部位 ,是否绝经等临床病理因素无关 ;两种方法的敏感性及在预测腋淋巴结转移率方面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研究表明 ,CD44V6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与乳腺癌的腋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且随着乳腺癌TNM分期的提高 ,其阳性表达率明显增高 ;对乳腺癌组织进行CD44V6检测有助于预测乳腺癌病情进展及腋淋巴结的转移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多效生长因子(PTN)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在乳腺癌中的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收集103例浸润性乳腺癌初治病例的病理标本,其中三阴性乳腺癌(TNBC,即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和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均为阴性表达)51例,非TNBC 52例,另取10例癌旁组织作为对照。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PTN和MMP2的表达,分析其与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年龄、肿瘤大小、组织病理学分级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结果 103例乳腺癌患者中,TNBC与非TNBC的发病年龄、肿瘤大小、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病理学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3例乳腺癌中PTN的阳性表达率为83.5%(86/103),MMP2的阳性表达率为68%(70/103),且二者在TNBC及非TNBC患者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TN和MMP2的表达均与乳腺癌患者的发病年龄、组织病理学分级、腋窝淋巴结转移相关,但二者在乳腺癌中表达的一致性较弱(Kappa系数=0.1817,95%CI=-0.0091~0.3726;Z=2.0212,P=0.0433)。结论在浸润性乳腺癌中,PTN、MMP2的表达与TNBC无关,与年龄、组织病理学分级、腋窝淋巴结转移相关;PTN与MMP2表达的一致性较弱。  相似文献   

16.
CT增强扫描在评价NSCLC血管生成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 (NSCLC)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的表达水平与CT增强程度的关系 ,从影像学角度评价肿瘤血管生成在肺癌诊断、治疗及淋巴结转移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 30例NSCLC病人进行动态螺旋CT扫描 (SCT) ,测量病灶增强幅度 ,并利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VEGF。对病灶增强值、VEGF阳性表达及淋巴结转移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0例肺癌病人CT增强值均数为 (36 .2 8± 6 .41 )HU ,VEGF阳性表达 2 1例 ,阴性表达 9例。VEGF在中晚期的阳性表达高于早期病人 (Ρ<0 .0 5) ,淋巴结转移组高于非淋巴结转移组 (Ρ <0 .0 5) ;癌灶增强值与VEGF阳性表达、肿瘤分期及淋巴结转移亦呈正相关。结论 NSCLC的CT增强程度能够反映肿瘤的血管生成 ,并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有助于肺癌的诊断、TNM分期 ,而且可以从肿瘤分子生物学行为方面补充目前肺癌分期方法的不足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乳腺癌局部复发患者初次保乳术后的淋巴结状态,探讨局部复发与淋巴结状态的关系。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7年4月接受保乳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共81例,术后根据患者的腋窝淋巴结状态分为转移组(27例)与未转移组(54例)。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年龄、肿瘤直径、病理分型、病理分期);术后随访2年,记录两组患者局部复发率,采用线性回归分析局部复发与淋巴结状态的关系。结果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转移组的局部复发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线性回归分析显示,乳腺癌初次保乳术后淋巴结转移可能是其局部复发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乳腺癌初次保乳术后淋巴结状况与局部复发具有密切关联,若发生淋巴结转移,则患者局部复发的风险会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P 16INK4A及Ki-67蛋白在宫颈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61例宫颈腺癌(官颈腺癌组)及34例正常官颈组织(对照组)的石蜡标本,采用SP免疫组化法测定P16INK4A及Ki-67蛋白的表达,并对61例浸润性宫颈腺癌的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对照组正常宫颈腺上皮P16INK4A及Ki-67表达阳性率分别为23.53%、20.59%,而宫颈腺癌组分别为80.33%、81.9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16INK4A的表达与宫颈腺癌的临床分期、宫颈间质浸润深度、肿瘤直径有关(P<0.05),与宫颈腺癌的病理分型、肿瘤恶性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Ki-67的表达与宫颈腺癌的病理分化程度、肿瘤直径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子宫颈腺癌组织中P16INK4A与Ki-67的表达相关(P<0.01).结论 联合检测P16INK4A及Ki-67蛋白表达可作为宫颈腺癌的辅助诊断方法,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分析宫颈癌患者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外周血MMP-9mRNA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9年4月收治的宫颈癌患者30例及妇科良性肿瘤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患者外周血MMP-9mRNA表达情况,分析MMP-9mRNA表达与临床病理相关性。结果研究组外周血MMP-9mRNA阳性检出率80.00%(24/30);对照组外周血MMP-9mRNA阳性检出率46.67%(14/30);研究组外周血MMP-9mRNA阳性检出率相比对照组明显更高(P<0.05);患者年龄、病理类型、肿瘤分期、病理分化、淋巴结转移是影响MMP-9mRNA表达的因素(P<0.05);淋巴结转移、肿瘤分期是导致MMP-9mRNA表达阳性表达的危险因素。结论针对宫颈癌患者行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外周血MMP-9mRNA有助于对患者肿瘤微转移情况进行及时监测与干预,以减少患者肿瘤远处转移的发生率并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20.
乳腺癌钼靶X线微钙化与癌细胞ER、PR表达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分析钼靶片中乳腺癌微钙化与ER、PR表达及临床病理关系,评价微钙化征象预测ER、PR表达的可行性。方法乳腺癌病例115例,钼靶X线片由3位有经验的影像诊断医师阅片,明确钙化并根据钙化及相关表现分组。免疫组化采用SP法,根据癌细胞核内染色判断ER、PR表达情况。各钙化组分别与ER、PR表达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乳腺癌钼靶片中微钙化的有无、微钙化数目、钙化类型与肿瘤细胞ER、PR表达无明显相关性(P>0.05)。乳腺癌微钙化多见于导管癌,占53.33%,是钼靶片中无肿块表现乳腺癌的主要X线征象。微钙化表现与乳腺癌临床TNM分期无关(P>0.05)。乳腺癌钼靶片微钙化表现常伴腋下淋巴结转移(24/47例),而钙化数目较少(<20枚)的乳腺癌更易伴有腋下淋巴结转移(16/24例)。结论微钙化在钼靶片乳腺癌诊断中,特别是在早期癌以及无肿块表现的乳腺癌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微钙化表现与ER、PR表达无明显相关性,尚不能作为乳腺癌ER、PR表达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