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前列腺癌根治术广泛用于治疗早期前列腺癌,然而这一治疗方法对存活的益处仍未明瞭,作者进行一项随机试验验证这一问题。 方法1989年10月至1999年2月,在国际联合抗癌中心新诊断的前列腺癌其临床分期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治疗早期局限性前列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腹腔饶前列腺癌根治术治疗早期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54例,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54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233(120—425)min,平均出血量335(100—800)ml。术中出现输尿管损伤、直肠损伤各1例,术后发生尿漏6例,尿失禁12例,病理检查切缘阳性8例,均采用相应措施治愈。5例行盆腔淋巴结活检者均未发现阳性淋巴结,死亡1例。结论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治疗局限性前列腺癌效果确切且较为安全。  相似文献   

3.
手术是治疗前列腺癌的主要手段,其中经耻骨后前列腺癌根治术被认为是金标准〔1〕。近年来,腹腔镜根治术得到了越来越多学者的重视,其在治疗早期局限性前列腺癌中的短期疗效也得到了证实。本研究对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早期行法洛四联症根治术36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36例年龄3~11个月法洛四联症(TOF)患儿在全麻和体外循环下实施TOF根治术。结果除1例合并肺动脉瓣缺如综合征的3个月患儿于术后1个月死于呼吸衰竭外.其余35例术后均顺利恢复.无并发症发生.出院前超声心动图和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示畸形矫正满意。认为出生3~11个月行TOF根治术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5.
前列腺临床癌(CPCa)是指临床诊断为前列腺癌,并经前列腺穿刺活检确诊,血清前列腺表面特异性抗原(PSA)不同程度升高的一类前列腺癌。其治疗根据临床分期不同而采用不同治疗方法,我院自2000年1月-2006年6月,对临床诊断为T2c—T3a前列腺癌的22例患者采用先行新辅助治疗(NHT)3月,再行前列腺癌根治术的方法,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耻骨后前列腺癌根治术中保留耻骨前列腺韧带及耻骨直肠悬韧带等对术后尿失禁的预防作用。方法从2008年6月到2009年12月对78例耻骨后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术中保留耻骨前列腺韧带及耻骨直肠悬韧带等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经直肠B超引导前列腺穿刺活检获得病理学诊断。方法作下腹正中切口,分层切开进入腹膜外及耻骨后间隙。清除耻骨后的脂肪,显露膀胱颈及前列腺表面的血管。在膀胱与盆壁交界处的筋膜腱弓外侧切开盆筋膜壁层,钝性向深面分离,向外推开肛提肌纤维,即可显露盆壁与前列腺前外侧的间隙。在靠近前列腺尖部横行穿过背血管复合体与前列腺间的平面,缝扎或钳夹、结扎、切断背血管复合体即可显露前列腺尖及膜部尿道,保留附着于此处的耻骨前列腺韧带,贴近前列腺切断尿道前壁。结果所有患者顺利康复,术后尿流率正常,6周内有7例轻度尿失禁,无长期尿失禁者。结论在耻骨后前列腺根治术中按正确的解剖层次操作,保留耻骨前列腺韧带有助于减少尿失禁,取得较好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前列腺癌根治性切除术后膀胱颈部与精囊侵犯患者的预后.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08年12月我院接受耻骨后前列腺癌根治性切除术的42例患者,年龄59~78岁,平均70.3岁.42例患者分为pT4a组(膀胱颈部侵犯的患者17例)和pT3b组(单侧或双侧精囊侵犯的患者25例).术后分别采取辅助治疗,定期门诊随访,以术后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连续2次大于0.2 μg/L定义为生化复发,术后随访至发生生化复发的时间或随访至截止日期未发生生化复发的时间定义为无生化复发生存时间. 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随访50~122个月,17.6%(3/17)膀胱颈部侵犯者术后发生生化复发,24.0%(6/25)精囊侵犯者发生生化复发,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前列腺癌根治术后辅助内分泌治疗能明显延长膀胱颈部侵犯与精囊侵犯的前列腺癌患者无生化复发生存期,但两组无生化复发生存率无差别,可考虑降低膀胱颈部侵犯在TNM系统中的分期.  相似文献   

8.
1980~1990年我院收治前列腺增生合并心肺疾病患者56例,行睾丸切除术后又进行了动态观察。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传统开腹行宫颈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组63例和开腹手术组57例,两组均实施广泛全子宫切除术+盆腔淋巴结切除术,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率,淋巴结切除数目、术中脏器损伤情况、术后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等。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腹腔镜组2例髂血管损伤(1例中转开腹,1例镜下缝合),1例闭孔神经损伤(镜下缝合);两组均无输尿管及肠管损伤。与开腹手术组比较,腹腔镜组住院时间较短(P〈0.05),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率低(P〈0.05)。结论腹腔镜实施广泛全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切除术治疗宫颈癌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0.
自1959年人体胸壁上植入第1只心脏起搏器以来,该技术得到很大发展,起搏器应用日益广泛,随着社会的老龄化。前列腺增生的发病率不断增多。目前,治疗前列腺增生最主要的治疗仍以手术为主。本组均为老龄高危病人。术前因各种原因,心率在30~50次/min。术后由于手术创伤,病人可能出现心跳骤停等症状。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的疗效及其对护理的影响.方法 比较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期间在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进行治疗的20例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RALP组)与20例行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LRP组)的手术时间、围术期输血率、引流管拔除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术后尿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老年前列腺癌患者前列腺根治术后尿控恢复状况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9月中部战区总医院行前列腺根治术治疗的老年前列腺癌患者131例为观察对象,根据术后尿控恢复状况分为尿失禁组(n=46)和尿控组(n=85)。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及围手术期指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前列腺根治术后尿控恢复状况的相关因素。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尿失禁组患者年龄≥75岁、体质量指数(BMI)≥24kg/m2、既往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史、合并高血压史、合并糖尿病史比例明显高于尿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失禁组患者术前前列腺体积30~75ml、肿瘤分期≥T3a期、术中出血量≥600ml比例明显高于尿控组,保留最长尿道长度(MULP)、保留神经血管束(NVB)、完全保留膀胱颈、术后规律提肛训练比例明显低于尿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75岁、既往TURP史、肿瘤分期≥T3a期、术中出血量≥600ml均为前列腺根治术后尿失控的危险因素(OR=2.451、3.015、2.156、3.074;P<0.05);保留MULP、保留NVB、完全保留膀胱颈、术后规律提肛训练为前列腺根治术后失控的保护因素(OR=0.674、0.845、0.874、0.912;P<0.05)。结论 影响前列腺根治术后患者尿控恢复情况的因素多样,其中年龄、既往TURP史、肿瘤分期、术中出血量均为前列腺根治术后尿失控危险因素,对存在术后尿失禁高危因素患者进行早期干预有助于降低尿失禁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前列腺增生与前列腺癌的组织病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前列腺增生与前列腺癌同时伴有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PSA)增高患者的组织病理变化特点。方法 以 PSA为标记物 ,在62 6人中进行前列腺疾病普查。通过手术或经会阴四点穿刺取活体组织观察其形态学。前列腺组织标本经 1 0 %福尔马林固定 ,石蜡包埋 ,HE与 Mas-son染色。结果  37例活检标本中 ,30例伴有不同程度的前列腺增生 ,5例为前列腺癌。结论  50岁以上人群中前列腺增生的发病率占 81 .0 8% ,前列腺癌的发病率 >1 %。  相似文献   

14.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是老年人常见的疾病之一,研究发现,BPH的发生、发展与人均寿命的延长、动物蛋白摄入量及其他影响因素有关,发病率仍在逐年增高。BPH为一种缓慢进展的前列腺良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解剖学上的前列腺增大、组织学上的前列腺间质和腺体的增生、尿动力学变化而引起一系列以下尿路症状和膀胱出口梗阻为主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5.
16.
17.
吴崇杰  余雄  万焱华 《山东医药》2011,51(30):72-73
目的观察胃癌根治术后早期实施肠内营养的效果。方法将90例胃癌根治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术后第2天给予肠内营养,对照组行常规治疗。结果观察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为(3.24±1.35)d,术后排便时间为(4.40±1.22)d,进流质饮食时间为(5.22±1.23)d,进半流质时间为(8.05±1.55)d,住院时间为(13.56±1.25)d;对照组分别为(4.63±1.63)d、(5.63±1.37)d、(6.15±1.44)d、(9.54±1.33)d、(15.74±1.27)d,两组比较,P均〈0.05。治疗后7 d,观察组外周血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及WBC、Hb均较对照组高(P均〈0.05)。观察组术后并发脂肪液化4例,切口感染2例,肺部感染1例,吻合口瘘1例,肠梗阻1例,切口裂开1例,发热1例;对照组分别为4、4、3、3、4、3、3例,两组除术后并发脂肪液化外并发症发生情况相比,P均〈0.05。结论胃癌根治术后早期行肠内营养能迅速改善患者营养状况,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8.
胆囊结石在我国的发病率逐年上升〔1〕,越来越多的患者需接受胆囊切除手术治疗。老年患者年老体弱 ,有特殊的生理情况和病理变化 ,如何以较小的创伤完成手术并在术后尽快恢复是治疗成功的关键。而以不同术式为老年人切除胆囊的比较分析结果尚未见报道。本文对我科过去三年中行常规胆囊切除术(conventional cholecystectomy,CC)及小切口胆囊切除术(minicholecystectomy,MC)的 70例老年患者进行回顾分析 ,以探讨在老年人中行 MC的优越性。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1997年 10月~ 2 0 0 0年 8月 ,我科分别为 70例老年患者 (6 0~ 72岁…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比较膀胱癌侵及前列腺患者和膀胱癌伴偶发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特点与预后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71例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的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两组,A组为膀胱癌侵及前列腺患者33例,B组为膀胱癌伴偶发前列腺癌患者38例.对两组术后预后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与B组比较,A组癌症特异性生存率明显缩短(P<0.05).A组14例(42.4%)、B组8例(22.9%)出现肿瘤复发,两组比较P<0.05.B组Gleason评分4~8(4.8±1.6)分,PT1期11例(28.9%),pT2期24例(63.2%),pT3期3例(7.9%),22例(57.8%)无相关临床症状.共随访10~78(48±19)个月,因膀胱癌进展死亡11例,生化复发2例.结论 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后膀胱癌伴偶发前列腺癌通常无相关临床症状,分化良好,预后较膀胱癌侵及前列腺患者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早期结直肠癌局部切除术与根治性术后患者生存期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2008年SEER数据库中符合筛选条件的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局部切除组和根治性手术组,并根据肿瘤部位分为结肠癌亚组和直肠癌亚组,通过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存期差异及独立预后因素.结果:本研究共入组13795例患者,根治性切除的共13647例,其中结肠癌10389例,直肠癌3258例;局部切除的共148例,其中结肠癌62例,直肠癌86例.T1期更倾向于接受局部切除,而T2期则更倾向于接受根治性切除(P0.001).单因素生存分析结果显示:T1期结肠癌根治性手术组与局切手术组患者的5年和10年生存率有统计学差异(P=0.0069);T2期两组并无统计学差异(P=0.278).T1和T2期直肠癌根治性手术组与局切手术组患者的5年和10年生存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253,0.975).多生存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种族、肿瘤大小、肿瘤分化程度和手术方式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但结直肠癌有各自的特点.结论:对于T1、T2期直肠癌,行局部切除可以达到根治性手术的效果,获得同等的生存率;T1期结肠癌,根治性切除比局部切除能获得更好的生存率;T2期结肠癌有待增加样本量后进一步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