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 探讨经脶静脉介入性尿激酶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66例下肢DVT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使用一般治疗+抗凝治疗+腘静脉尿激酶溶栓治疗;对照组使用一般治疗+抗凝治疗+全身性尿激酶溶栓治疗,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溶栓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间治愈率、显效率,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05).在传统肝索抗凝治疗的基础上,同等剂量尿激酶溶栓药物下,经导管溶栓疗效明显优于全身溶栓.两组治愈率均不满意,考虑与溶栓治疗的局限性有关,对残留白色血栓无效,进一步行血栓抽吸术、血管腔内成形、支架置入或延长导管溶栓时间可能会有更好效果.结论 经腘静脉介入性尿激酶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效果明显优于全身性尿激酶溶栓治疗,而且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2.
介入腔内溶栓综合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35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行介入腔内溶栓、抗凝综合治疗的疗效。方法35例DVT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下放置下腔静脉滤器,腔内导管直接插入静脉血栓处,冲击、持续注入尿激酶溶栓,术后患肢末端静脉输注尿激酶溶栓,联合静脉抗凝综合治疗。结果35例患者,25例血栓完全消失,7例血栓部分残留,3例无改变;治疗结束时肢体健患侧周径差明显缩小;总治愈率达91.4%;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过程中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采用介入腔内溶栓综合治疗DVT疗效好而且安全。  相似文献   

3.
李丽军 《广西医学》2014,(4):465-467
目的探讨妇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妇科手术后发生下肢DVT的83例患者为病例组,同期行妇科手术但未发生下肢DVT的83例患者为对照组。对两组年龄、职业性质、体重、合并症、手术方式、手术时间、月经时期、恶性肿瘤等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DVT发病与年龄、体重、合并症(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恶性肿瘤、手术方式、职业性质有关;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有合并症(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恶性肿瘤、职业性质是影响DVT发病的独立因素(P〈0.05),其中前两者为危险因素,职业性质为体力劳动是保护性因素。结论有合并症(包括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及妇科恶性肿瘤为妇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相关危险因素;体力劳动是妇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4.
毛茅  李春孟 《浙江医学》2018,40(24):2698-2700
目的观察AngioJet血栓抽吸系统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效果。方法选取单侧急性下肢DVT患者38例,其中采用AngioJet血栓抽吸系统治疗的患者18例(观察组),采用导管接触性溶栓(CDT)治疗的患者20例(对照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患肢深静脉通畅率、消肿率、尿激酶总用量、溶栓时间、住院时间及患肢肿胀、深静脉通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2d,两组患者患肢深静脉通畅率、消肿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尿激酶总用量、溶栓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6个月,两组患者患肢肿胀情况与深静脉通畅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CDT相比,AngioJet血栓抽吸系统治疗下肢DVT可明显地缩短溶栓时间、住院时间,减少尿激酶总用量,患肢肿胀改善、深静脉完全通畅及并发症发生情况与CDT比较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5.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8,(2):154-157
目的探讨下腔静脉滤器(IVCF)置入联合导管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静脉通畅率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于驻马店市中心医院行IVCF置入联合导管溶栓治疗的下肢DVT患者120例,治疗后按照静脉通畅率将患者分为疗效差组(通畅率<50%)和疗效佳组(通畅率≥50%),对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并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下肢DVT患者行IVCF置入联合导管溶栓治疗后静脉通畅率的影响因素。结果 120例下肢DVT患者中,静脉通畅率<50%者62例(疗效差组),静脉通畅率≥50%者58例(疗效佳组)。疗效佳组并发高血压、糖尿病、恶性肿瘤的患者比例显著低于疗效差组(P<0.05),2组患者DVT分期及发病部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疗效佳组患者血小板计数、白细胞计数及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显著低于疗效差组(P<0.05)。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手术史、外伤史及D-二聚体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白细胞计数、血浆纤维蛋白原、DVT分期、发病部位是下肢DVT患者行IVCF置入联合导管溶栓治疗后静脉通畅率的影响因素(P<0.05),但并发高血压、糖尿病、恶性肿瘤及血小板计数与患者静脉通畅率无相关性(P>0.05)。结论白细胞计数、血浆纤维蛋白原、DVT分期、发病部位是下肢DVT患者行IVCF置入联合导管溶栓治疗后静脉通畅率的影响因素,应针对影响因素制定相关措施,以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夏东洲  丁秀琴 《当代医学》2010,16(11):151-152
目的探讨DSA急诊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经皮下腔静脉滤器(VCF)置入并溶栓导管留置临床应用的必要性。材料和方法2009年1月~2010年1月急诊DVT患者30例行下肢静脉造影,彩超确诊后经皮放置VCF并留置溶栓导管溶栓。结果全部30例患者VCF均放置成功,经溶栓导管溶栓1周后,DVT消失或明显缓解,无一例发生肺栓塞。结论DSA急诊DVT经皮VCF置入并容栓导管留置是对DVT治疗的有效方法之一,杜绝了肺栓塞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比较大腔导管血栓抽吸联合导管溶栓和单纯导管溶栓在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DVT)中的疗效差别。 方法 收集急性DVT患者62例,分2组,其中实验组29例,行大腔导管血栓抽吸后导管接触性溶栓; 对照组33例,单纯行导管接触性溶栓。对比2组的患肢消肿率、溶栓效果、溶栓时间、溶栓药用量、出血并发症和2年通畅率、血栓形成后综合征(PTS)发生率情况。 结果 实验组在患肢消肿率、溶栓效果、溶栓时间、溶栓药用量和2年通畅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而在出血并发症及PTS发生率方面低于对照组。 结论 大腔导管吸栓联合导管接触性溶栓对急性DVT的治疗安全有效,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对预防肺栓塞及术后中等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患者行经皮股静脉穿刺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术后给予中等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50-75万u/d,平均给药5—7d),每日测量患肢膝上15cm,膝下15cm周径,15—30d后复查彩超。结果12例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患者经尿激酶溶栓及抗凝治疗后治愈10例,显效2例。结论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操作简便,安全,且为抗凝治疗降低了风险,加快了DVT患者的康复,能有效预防肺栓塞的发生。术后经中等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是保证溶栓疗效和减少其发生性的最佳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下腔静脉滤器植入结合导管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疗效。方法16例急性DVT患者,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DSA)下植入下腔静脉滤器后,溶栓导管直接插入血栓内,持续注入尿激酶溶栓,并继以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抗凝治疗。治疗过程中及结束时,以静脉通畅度评分和静脉通畅改善率为指标评价疗效,并随访半年。结果16例患者溶栓后静脉造影复查显示,静脉通畅度显著改善(P〈O.01),静脉通畅改善率(59.4±17.2)%;治疗过程中未出现严重并发症。随访时间均达6个月,超声多普勒检查,静脉通畅度显著改善(P〈0.01),静脉通畅改善率为(67.8±11.2)%。结论下腔静脉滤器植入结合导管溶栓治疗急性下肢DVT疗效好而且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Angiojet机械性血栓清除术(PMT)联合导管接触性溶栓(CDT)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EDVT)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1月至2020年11月该院收治的90例LEDVT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单独CDT治疗,观察组在CDT基础上联合PMT治疗。比较两组治疗3 d后溶栓效果、治疗7 d后患肢消肿率、溶栓时间、尿激酶用量、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3 d后,观察组溶栓有效率(88.89%)和Ⅲ级占比(84.44%)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溶栓有效率(62.22%)和Ⅲ级占比(4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后,观察组小腿消肿率和大腿消肿率高于对照组,溶栓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尿激酶用量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MT联合CDT治疗LEDVT患者能提高溶栓效果,缩短溶栓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尿激酶用量,加快下肢消肿,效果优于单用CDT治疗。  相似文献   

11.
卞栋 《中华全科医学》2012,(8):1242-1244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患者药物间接导向溶栓治疗和手术取栓的疗效,为DVT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下肢DVT患者共80例。发病<7 d 48例中,手术治疗25例(手术组),药物溶栓治疗23例(药物组1);发病>7 d 32例(药物组2)均采用药物溶栓法。手术治疗组25例,采用Fogarty导管取栓;药物治疗55例采用尿激酶间接导向溶栓治疗。结果手术取栓25例,16例发病时间<3 d者,临床治愈率为93.8%,显效率为6.2%;另9例发病3~7 d取栓者中,临床治愈率为55.6%,显效率为44.4%;不同发病时间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溶栓组55例,临床治愈率为21.8%,显效率为40.0%,进步率为38.2%,不同发病时间之间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组与药物组1疗效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组发生血栓形成后综合征36.0%(18/50),手术组为25.0%(6/24)。结论治疗时机和方法均会影响疗效,治疗时间较早疗效越好;发病7 d内手术取栓疗效优于药物溶栓。  相似文献   

12.
孟庆波  赵林 《疑难病杂志》2009,8(11):654-656
目的观察导管取栓及导管接触性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临床效果。方法2007年6月—2008年11月,对急性下肢DVT患者56例于DSA下行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后,应用10F导管取栓,取栓后将5F直头多侧孔导管置于下肢深静脉血栓内,应用微量推注泵经导管持续泵入尿激酶,每小时5万U左右,行溶栓治疗。21例患者于取栓后溶栓治疗之前行单纯球囊扩张治疗,6例患者于溶栓后行髂总静脉及髂外静脉支架植入术治疗,以静脉通畅评分和静脉通畅率及健、患肢周径差等指标评价疗效,患者随访6个月以上。结果56例患者于治疗3个月左右复诊,患侧大腿、小腿周径差均低于治疗前(P<0.01);行下肢静脉造影复查,静脉通畅评分显著改善(P<0.01),静脉通畅率为(65.2±14.6)%。治疗过程中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导管取栓及导管接触性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腔静脉滤器联合导管直接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及随访结果。方法 32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于DSA下,溶栓导管直接插入静脉血栓,微泵持续注入尿激酶溶栓。治疗过程中及结束时,以静脉通畅改善率,及健患肢周径差指标评价疗效,并于出院1年内随访。结果 32例患者溶栓后静脉造影复查显示,静脉通畅度显著改善(P〈0.01);健患肢大、小腿平均周径差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过程中未出现严重并发症。32例患者取得随访,静脉造影或Duplex检查,静脉通畅度显著改善(P〈0.01)。结论腔静脉滤器联合导管直接溶栓治疗亚急性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疗效好而且安全。  相似文献   

14.
[摘要] 目的评价标准化操作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经导管接触溶栓治疗过程中,对预防问题发生、降低并发症及改善临床治疗效果的意义。 方法回顾性分析276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经导管溶栓治疗治疗的临床资料。将实施标准化操作前治疗的患者归为A组(124例),将实施标准化操作后治疗的患者归为B组(152例),比较2组出现问题及并发症的发生率。 结果A组问题发生率32.26%(40/124)显著高于B组问题发生率5.26%(8/152)(P<0.05)。经导管接触溶栓治疗过程中最常见的问题表现为溶栓导管移位,A组有21例(16.94%),B组有3例(3.29%)。最严重错误操作的问题表现为A组1例溶栓导管、抗凝微泵、血管鞘三通、尿激酶微泵错误连接,直接导致血栓沿导管生长,延长溶栓时间。B组未发生明显的出血并发症(0/152),显著低于A组并发症发生率8.06%(10/124),其中最严重的并发症问题表现为A组1例未及时发现头痛头晕等脑出血早期征象。 结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经导管接触溶栓治疗时,标准化操作可以降低问题的发生并可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导管接触性溶栓联合髂静脉支架植入与外周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合并髂静脉狭窄的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2019年12月于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普外科就诊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合并髂静脉狭窄患者,42例患者中15例行外周溶栓术(系统溶栓组),27例行导管接触性溶栓或联合髂静脉支架植入术(导管溶栓组),比较2组并发症、血栓溶解有效率以及血栓后综合征的发生率。   结果  系统溶栓组及导管溶栓组的溶栓剂量分别为(335±134)万U和(304±116)万U,系统溶栓组出现并发症4例,导管溶栓组出现并发症2例,2组溶栓剂量、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系统溶栓组和导管溶栓组的溶栓有效率分别为53.33%和88.89%,导管溶栓组的血栓溶解有效率高于系统溶栓组(P < 0.05),系统溶栓组和导管溶栓组的Villalta评分分别为2.53分和1.77分,导管溶栓组的血栓后综合征发生率低(P < 0.01);此外,系统溶栓组VEINES-QOL/Sym分别为35.33分及32.67分,而导管溶栓组VEINES-QOL/Sym分别为49.00分及45.67分,显著高于系统溶栓组(P < 0.01)。   结论  导管接触性溶栓联合髂静脉支架对于下肢深静脉血栓伴有髂静脉狭窄的患者有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safety and effectiveness of catheter-directed thrombolysis in the treatment of iliofemoral vein thrombosis. METHODS: Thirteen cases of iliofemoral vein thrombosis were treated by urokinase administered in the forms of large bolus doses, medium-dose intra-catheter infusion and small-dose intervenous injection in succession. The average time of intra-catheter drug administration was 18 h, with the average dose of urokinase of 3.31x10(6) U. RESULTS: Partial recanalization was achieved in all the cases and the rate for complete recanalization reached 84.6%. The clinical symptoms of the patients we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after treatment without serious complications. CONCLUSION: Catheter-directed thrombolysis is safe and effective for treating iliofemoral vein thrombosis.  相似文献   

17.

Background:

Catheter-directed thrombolysis (CDT) has been a mainstay in treating deep venous thrombosis (DVT). However, the optimal dosage of a thrombolytic agent is still controversial. The goal of this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 safety and efficacy of low dosage urokinase with CDT for DVT.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was performed using data from a total of 427 patients with DVT treated with CDT in our single center between July 2009 and December 2012. Early efficacy of thrombolysis was assessed with a thrombus score based on daily venography. The therapeutic safety was evaluated by adverse events. A venography or duplex ultrasound was performed to assess the outcome at 6 months, 1 year and 2 years postoperatively.

Results:

The mean total dose of 3.34 (standard deviation [SD] 1.38) million units of urokinase was administered during a mean of 5.18 (SD 2.28) days. Prior to discharge, Grade III (complete lysis) was achieved in 154 (36%) patients; Grade II (50–99% lysis) in 222 (52%); and Grade I (50% lysis) in 51 (12%). The major complications included one intracranial hemorrhage, one hematochezia, five gross hematuria, and one pulmonary embolism. Moreover, no death occurred in the study.

Conclusions:

Treatment of low-dose catheter-directed thrombosis is an efficacious and safe therapeutic approach in patients with DVT offering good long-term outcomes and minimal complications.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索不同给药方法在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导管直接溶栓(Catheter-directed thrombectomy,CDT)过程中疗效的差别.方法 选择2017年1月-2020年1月太和县人民医院血管外科收治的46例DVT患者,按CDT治疗过程中的尿激酶给药方法分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