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在中医理论的学习研究中深切感到,中医在两千余年漫长历史进程中,始终在秉承着藏象理论中脏腑属于系列化的功能系统而强调脏腑的机能作用,忽略脏腑形体研究的欠完善性问题。针对中医脏腑是否应该重视它的形体.基础,脏腑机能与形体实质是否存在相应关系,以及其如何表达等的内容方面进行了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2.
胡军平  胡剑北 《吉林中医药》2009,29(11):923-924
中医脏腑有形态解剖基础,但脏腑的功能又无法以现代医学同名脏器去认识。中医形体医理学认为,中医脏腑存在形体基础,脏腑功能也是在形体基础上产生的,中医脏腑是以同名脏器为主体,有机地包括了人体其他脏器的内容,组合成独特的中医脏腑概念,重在探讨中医医理与人体形体的关系。对中医脏腑形体基础的认识,有利于中医理论的深入研究与发展。  相似文献   

3.
中医学现代研究经过多年探索,在"医理"层面上取得了许多成绩,但对"事理"的研究尚嫌不足。医理探求与事理圆融是名医成长的阶梯,是弘扬中医的先导,它体现的是人文导向科学的进步,因而对中医学术传承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藏象学说研究进展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丽云 《中医药学刊》2005,23(8):1394-1396
回顾分析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藏象学说的研究的概况,从藏象的含义、藏象学说的确立、藏象与脏腑的异同、现代科学技术对藏象学说的渗透和研究、以及脏腑表质的研究几个方面进行阐述,并探讨了藏象研究的不足和展望。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吴考槃教授医学论著的整理与研究,探讨吴考槃教授对经典名著《内经》医理的精僻阐述与解疑。  相似文献   

6.
本文就清·余国佩所著之《医理》,拟从病因、病机、诊治、药物诸方面对其学术思想进行初步探讨。余氏集家传医学理法之精论,熔《易》理与道家学说之理论观点为一炉,并参阅古籍而阐发医理,以为临证之把握。故云:“盖言医必先明理,明其理而后能知治病之法,并可悟却病之方”。  相似文献   

7.
中医心脏形体及其医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古代有关心脏的形态、位置、重量、容量、功能的记载.临床有关心脏的病证、治疗方药的实际.现代实验室研究的方法与成果等,充分证明中医心脏有其形体,其与人体心脏基本一致,中医心脏功能认识是基于心脏的形体基础.其中,心主神明认识涉及脑形体部分结构及功能,主要是精神、情绪、言语、记忆等功能及其结构.从现代接受心脏移植者思维、性情等行为与供心者逐渐接近的事实,说明心脑可能存在着尚不为人知的科学奥秘.中医心主神明说,在当前没有充足证据证明其与心脏无关的情况下,应当予以保留.  相似文献   

8.
探讨了柯韵伯兵法类比医理的学术思想 ,对临床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回顾分析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藏象学说的研究的概况,从藏象的含义、藏象学说的确立、藏象与脏腑的异同、现代科学技术对藏象学说的渗透和研究、以及脏腑本质的研究几个方面进行阐述,并探讨了藏象研究的不足和展望.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作为中医基础理论核心的藏象学说形成的过程,指出藏象学说中存在的藏象分离现象和受魏晋玄风,宋明理学影响的痕迹,直接影响到中医学术的发展,认为藏象学说的研究和完善,应当借鉴现代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的内容,吸收近年来中西医结合研究藏象的新成果,实现藏象统一,建立具有现代水平的新藏象学产是当前中医理论体系中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11.
中医肺脏实体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本文的目的是研究肺脏形体及其与理论的关系,建立肺脏形体医理新学说。应用古今比较、中西医比较的方法,求证肺脏形体及其与理论的关系。结果显示中医对肺脏的位置、重量、颜色、质地,相关组织器官均有较详细的记载,且与现代人体解剖学内容基本相同。中医肺脏的主气、司呼吸等功能的认识基于肺脏形体,与现代医学一致,作者认为:中医肺与人体解剖学的肺同名同脏,其理论与肺脏形体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略论贵州苗族医药的发展历程与医理方药特色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对贵州苗族医药调查研究的简要回顾基础上,对苗族医药的发展历程与医理,诊治,方药以及苗族医药的特色与科学内涵加以概述与评价。苗族医药经历了漫长的奠基期,形成期,成长期和发展期,具有独特的医药理论。苗族医晓医理,善诊断,有“两纲”“五经”,“三十六症”“七十二疾”的理论模式;其立方用药灵活,注意简而精,药多用生鲜用,多一方一病,一药一方;苗族医药具有医药结合,防治结合,医护结合,医商结合及医武结合的  相似文献   

13.
回顾分析藏象学说研究的概况,从藏象的概念、藏象学说的形成、藏象学说的内涵、藏象理论体系构建几个方面进行阐述,并探讨了藏象学说研究的不足和展望.  相似文献   

14.
前人对古代医学要籍进行过大量的整理注释工作,内容涉及医理与文理(包括语法、修辞、训诂、校勘等),是一笔丰富而宝贵的文化遗产。借助前人注释的成果,对于探求文理,阐发医理,可以少走弯路,获取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李檬 《河南中医》2008,28(2):11-12
藏象学说是中医学理论的核心内容,其研究水平更直接关乎中医理论与临床实践的发展。本文从藏象学说中五脏"生理功能"、"生理特性"两个角度进行探讨,认为五脏的生理特性是中医的特征性内容。并通过对中医藏象学说研究现状的分析,指出了存在的问题与不足,阐明了中医藏象学说研究的思路与方法,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周敦颐《太极图·易说》思想渊源的探讨,阐释了太极思想对明代医理的影响,实质上仍是道家思想对医学的渗透,医道混沌是中医理论的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17.
藏象学说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核心。随着 2 1世纪的到来 ,中医药学不断与现代科技融合 ,以崭新的姿态走向世界的科学舞台 ,藏象学说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众多学者运用不同的知识和方法对中医藏象学说的内涵及其实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取得了许多可喜的成果。因此 ,整理藏象学说的内容 ,研究藏象理论 ,对指导中医临床、使中医理论发扬光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近 2 0年来有关藏象学说的文献作一总结 ,以明确藏象学说的研究概况和未来的发展方向。1 藏象学说的有关概念、含义1.1 脏腑与藏象脏腑与藏象是中医理论中两个不同的概念 ,脏腑是指…  相似文献   

18.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世居的少数民族有苗、侗、布依、土家、彝等17个,其中以苗族为最多,占全国苗族总人口的49.89%。苗族同胞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中,创造了别具特色的苗族医药。本文在对贵州苗族医药调查研究的简要回顾基础上,对苗族医药的发展历程与医理、诊治、方药、以及苗族医药的特色与科学内涵加以概述与评价。苗族医药经历了漫长的奠基期及形成形、成长期与发展期,具有独特的医药理论。苗族医晓医理,善诊断,有“两纲”(冷病、热病)、五经(冷经、热经、半边经、哑经、快经)、“三十六症(经)”、“七十二疾(证)”的理论模式;其立方用药灵活,简约而精当,药多生用鲜用,多-方-病,-药一方;苗族医药具有医药结合、防治结合、医护结合、医商结合及医武结合的特色,为本民族及他民族的生存繁衍和保健康复作出了卓越贡献,为苗族医药的现代研究与开发打下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9.
中医胃腑临床的形体基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中医胃腑临床与胃腑形体之间的关系,为形体医理学奠定基础.方法:采取文献研究,比较与临床探讨的方法对胃腑临床内容与其形体关系进行研究.结果:中医胃腑的临床症状、病变主要产生于胃腑形体,治疗胃腑病变的方法与方药基本作用于胃腑实体,中医胃腑与人体解剖学的胃同名同脏.中医胃腑理论是建立在胃腑形体基础之上的.结论:中医胃腑临床的基础是胃腑形体.应该总结归纳有关中医理论与形体之间关系的内容,建立形体医理学.  相似文献   

20.
王颖晓  李其忠 《辽宁中医杂志》2007,34(12):1703-1705
通过近10年来众多学者从多学科角度对藏象学说形成发展缘由的文献回顾,指出藏象学说是由多种因素相互作用、多门学科相互影响下形成并不断发展、完善的。藏象学说的研究,必须充分重视多因素、多学科对其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