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许宏 《医学信息》2008,21(6):805-807
科研讲座是培养医学生科研兴趣与未来从事科研工作的起点和重要基础,是培育和发展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与提高科研意识的有效途径.医学院校不但要多组织科研讲座,更要鼓励医学生积极参与,正确引导医学生学以致用,强化意识.本文主要分析科研讲座对医学生的几点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戴月  谢燕 《医学信息》2006,19(9):1593-1594
介绍我校七年制医学生在图书馆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体会到对医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是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一种有效途径,能够培养医学生的文化素质,有助于提高医学生的业务素质,强化了学生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3.
医学生焦虑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医学生焦虑与应对方式之间的关系,为医学生提供合理适当的心理疏导和咨询帮助,并为医学院校开展心理卫生工作提供参考。方法使用状态—特质焦虑量表和大学生应对方式问卷对232名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的录入、整理、统计和分析。结果1男医学生焦虑水平要高于女医学生;2从总体上看,女医学生比男医学生更倾向于选择积极的应对方式;3积极的应对方式与焦虑呈负相关,而消极的应对方式与焦虑呈正相关;4应对方式与焦虑程度有关。结论消极应对方式是引起医学生焦虑的重要心理因素,而积极的应对方式可以缓解医学生的焦虑症状。  相似文献   

4.
培养具有终身学习能力的医学生是新时期医学生培养的目标,翻转课堂教学法将学变为主题,教变为辅助,充分的激发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契合新时期医学生培养的需求。笔者将翻转课堂教学法引入机能实验教学,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医学生终身自我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自我概念与医学生生涯适应力状况的关系。方法:采用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和大学生生涯适应力问卷对500名五年制医学生进行调查。结果:1医学生的自我概念及其生涯适应力状况属于中等偏上水平;2不同自我概念水平医学生在生涯好奇、生涯关注、生涯人际、生涯自信、生涯调适、生涯控制和生涯适应力(t=6.58,7.26,11.05,12.10,9.50,7.15,13.16;P0.001)等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自我概念能够显著正向预测医学生的生涯适应力状况(F=103.75,P0.001)。结论:自我概念是影响医学生生涯适应力的重要因素,我们可以通过培养医学生的积极自我概念,进而改善医学生的生涯适应力。  相似文献   

6.
<正>医学人体解剖学是医学专业课程体系中一门重要的基础课和桥梁课,其目的是通过学习,使医学生牢固掌握人体解剖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实验技术与操作技能;加深医学生对人体解剖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提高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良好作风;为医学生日后的临床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提高医学人体解剖学实  相似文献   

7.
培养终身学习型的医学生是新时期医学生培养的重点,文章以认知神经科学指导医学课程教学设计,建立"Beauty"课程设计模式,并探讨该教学模式对培养终身学习型医学生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医学生和非医学生的压力大小,以及应付方式与社会支持对压力的预测。方法使用应付方式问卷、心身压力测试量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综合类大学本科生(简称非医学生)和医学院本科生(简称医学生)共605人进行测量研究。结果①医学生的压力总体状况显著低于非医学生(t=-3.62,P<0.001);②在社会支持方面二者均不存在显著差异;③医学生在解决问题(t=4.89,P<0.001)、退避(t=3.01,P<0.05)因子上显著高于非医学生;④多元回归分析发现,非医学生的主观社会支持、自责、幻想、解决问题、退避5个因子均可预测压力大小,而医学生仅自责、解决问题、主观社会支持3个因子可以预测压力。结论医学生的压力强度低于非医学生;医学生比非医学生更多地使用解决问题、退避两种应付方式;主观社会支持比客观社会支持更能预测压力强度;医学生和非医学生应付方式影响压力的具体构成不同,不成熟的应付方式更能影响非医学生的压力大小。  相似文献   

9.
医学生心理健康与行为类型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医学生心理健康与行为类型特点之间的关系,为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术用症状自评量表,A型行为问卷对大学三年级医学生进行集体测验.对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处理。结果①医学生中A型行为类型者比B型行为类型者有更多心理问题.心理健康的程度更低;②男医学生A型行为类型者与B型行为类型者的心理健康水平相差较大,而女医学生相差较小;③A型行为类型的两个核心特点,“时间紧迫感”与医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不突出,“过分竞争和敌意”与医学生心理健康特别是“敌对”心理有显著相关(P〈0.05),并存在性别差异。结论A型行为类型的医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比B型行为类型的差;“过分竞争和敌意”的医学生表现出较高的“敌对”心理;均存在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0.
实习是医学生在校培养的最后阶段,是成为临床医生的准备阶段,是医学生走向临床、接触临床的第一步。如何做好医学生的实习带教,帮助他们走好这一步非常重要。本人近年来担任本科室临床实习带教工作,获得了一些体会,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人体解剖学授导型多媒体教学效果的初探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人体解剖学是医学生进入大学校门首先接触的医学基础课程,它的主要任务是让医学生了解和掌握人体各器官、系统正常的形态结构,是学习医学后续课程的必要基础。而人体解剖学中名词繁多,内容复杂,而且知识点间的关联性不强,逻辑推理少,难记易混是众多医学生的普遍反映。  相似文献   

12.
系统解剖学是医学生学习的第一门医学课程,对建立系统的医学知识和思维方式具有重要的作用,而自主学习能力对医学生的未来职业发展具有重大影响,如何在系统解剖学教学中培养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在解剖学教学中充分利用互联网教学平台等资源,开展翻转课堂,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逐步培养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3.
普通外科学是外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学生临床实习的重点内容,从某种意义上讲,普通外科实习是医学生外科学临床实习的关键。因此,如何搞好医学生普通外科实习就颇为重要。我院一直承担临床医学本科的外科学教学及临床实习任务,本文就普通外科临床实习带教的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未实习医学生和已实习医学生的职业自我效能感和专业承诺水平的差异,进而为医学生实习管理和加强医学生人文主义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取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某重点医科大学共210名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用合成的调查问卷进行统一施测。结果未实习医学生和已实习医学生的职业自我效能感(71.14±8.95;67.83±10.50)和专业承诺(91.63±14.26;88.85±17.21)均处于较高的水平;未实习医学生和已实习医学生职业自我效能感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实习医学生和已实习医学生的专业承诺总分(F=4.91,P0.05),理想承诺维度(F=7.10,P0.05),规范承诺维度(F=11.33,P0.005)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习之后医学生对于自己专业的认同度有所下降,说明实习过程对医学生造成了心理冲击,这对于医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和医疗事业的发展均有着潜在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5.
医学生在校期间临床能力培养是现代临床医学教育的首要目标。目前,医学生在校期间临床能力培养问题逐步受到教育者的重视,但鉴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医学生进入临床后仍普遍反映其存在动手能力差的问题。根据当前医学教育体制和课程设置情况,我们感到,外科学手术基础教学是  相似文献   

16.
医学生考试态度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在校医学生为主要对象,采用问卷的形式,对现存考试方式的态度进行调查。结果发现:现存考试方式对医学生的心理和生理方面的消极影响是明显的;医学生对现存考试的评价随年级的升高持否定态度的人增多;对于改革现存考试方式,医学生要求以减轻学生负担,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创造性为出发点。  相似文献   

17.
医学院校及附属医院的实验室是重要的教学场所,在培养医学生科研技能及科研创新思维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从实验室管理、培养医学生科研技能等方面,阐述了加强重点实验室开放机制对于发挥实验室研究基地和人才培养基地作用的必要性,并探讨了构建适合医学生的创新人才培养的开放管理模式及具体实施方案,从而通过实验室开放机制提升医学生科研创新素养。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调查研究医学生的压力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以便有针对性的提高医学生的身心健康.方法 采用自编的医学生压力源调查问卷对山东大学的1262名医学生进行调查,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①在所调查医学生中,近半数存在较大压力,主要压力源为专业学习压力和就业压力,深层压力源主要是父母期望、对自身发展的高要求和同辈竞争的压力;②不同性别的医学生在总体压力感知(t=-2.466,P<0.05)、人际关系压力(t=3.528,P<0.01)和情感压力(t=-3.663,P<0.01)上存在显著性差异;③除专业学习压力之外,是否独生子女和城乡不同来源的医学生在总体压力感知和其他5个压力源上都存在显著性差异(t=2.067~96.788,P<0.01或P<0.05).结论 医学生主要存在专业学习压力和就业压力;性别、是否独生和城乡生源等是医学生压力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9.
王淑霞  李娜  杨晓萍  吴建荣  姚华 《医学信息》2018,(9):126-129,132
目的 调查乌鲁木齐市某医学院校汉族及维吾尔族医学生对全科医学的现状及需求情况,进一步了解不同民族医学生是否有民族差异性。方法 2016年5月~2017年5月选取某医学院校2013级本科汉族及维吾尔族在校医学生为调查对象,对全科医学教育及知识掌握需求情况、实习需求情况分别进行调查,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研究对象,自行设计并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13级汉族及维吾尔族医学生总共发放303份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283份,有效回收率93.40%,有228名医学生认为有必要开展社区实习,其中185名医学生愿意到社区实习,有265名医学生了解全科医学知识,认为全科医学就业前景好的有69名学生,汉族与维吾尔族医学生对全科医学教育现状需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3级汉族及维吾尔族医学生对全科医学知识掌握及需求情况,被调查学生对健康管理及健康教育、慢性疾病、内科系统及妇科诊疗知识掌握情况较好,医学生对全科医学实习需求情况,有261名医学生认为开展实践以临床实践较为合理。其中199名医学生愿意从事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汉族与维吾尔族医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校本科医学生大部分愿意从事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了解全科医学知识,对全科医学的知识及需求较高。但有民族差异性,维吾尔族医学生较汉族医学生更愿意前往社区实习,更多名医学生了解全科医学知识并对全科医学就业前景预期较高。  相似文献   

20.
为了改善组织学与胚胎学实验教学的现状,提高医学生的整体素质,尝试对分课堂在组织学与胚胎学免疫系统等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结果显示,传统组织学与胚胎学实验教学基础上使用对分课堂,可以提高医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促进医学生对专业知识内容的理解和深入思考等。对分课堂的实施,能锻炼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医学生知识归纳总结能力,语音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增强医学生责任意识和尊重他人的素养等,最终提高医学生的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