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和评价~(99)Tc~m-奥曲肽(HTOC)和~(131)Ⅱ-间碘苄胍(MIBG)显像诊断嗜铬细胞瘤的临床价值。方法 28例临床疑嗜铬细胞瘤患者先后进行~(99)Tc~m-HTOC 和~(131)Ⅰ-MIBG 全身显像,如全身显像发现异位病灶则加做同机 CT 融合检查。结果 28例中最终证实为嗜铬细胞瘤者19例,18例经手术或活组织病理检查证实,1例经生化和其他影像学检查证实。28例患者中9例~(99)Tc~m-HTOC 和~(131)Ⅰ-MIBG 显像均阳性,病灶位于心脏1例、腹主动脉旁3例、肾上腺3例,恶性多发病灶2例;恶性多发患者~(99)Tc~m-HTOC 显像发现的病灶多于~(131)Ⅰ-MIBG。~(99)Tc~m-HTOC 显像阳性而~(131)I-MIBG 显像阴性患者共5例,病灶位于心脏3例,恶性多发病灶2例。~(99)Tc~m-HTOC 显像阴性而~(131)Ⅰ-MIBG 显像阳性4例,病灶均位于肾上腺。两种显像均阴性10例,1例为嗜铬细胞瘤伴囊性变,其他9例均除外嗜铬细胞瘤。~(99)Tc~m-HTOC 和~(131)Ⅰ-MIBG 显像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73.7%、100%、82.1%和68.4%、100%、78.5%。~(99)Tc~m-HTOC 显像对异位于心脏的嗜铬细胞瘤和恶性多发病灶的诊断明显优于~(131)I-MIBG,但对肾上腺来源的嗜铬细胞瘤的检出不如~(131)Ⅰ-MIBG。结论 ~(131)Ⅰ-MIBG 显像仍是诊断嗜铬细胞瘤的首选检查,但结果阴性时需进行~(99)Tc~m-HTOC 显像. 相似文献
2.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1994,(1)
026嗜铬细胞瘤手术前后131I-MIBG显像:与CI和MRI比较[英]/MaureaS…JNuclMed.-1993,34(2).-173~179临床和生化检测确诊为功能性嗜铬细胞瘤的患者定位病变之所在对设计治疗方案、评价疗效颇为重要,本研究报道嗜... 相似文献
3.
林福生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1984,(4)
本文报道一例34岁白人妇女初因进行性行动失常未能控制而入院,进院时血压180/120mmHg,有儿茶酚胺释放症状,曾发现尿中变肾上腺索轻度增高,腹部计算机X线断层显示左肾区有一个3cm大小的肿块。因疑为嗜铬细胞瘤而转上级医院确诊。患者除长期肥胖和高血压外,有时视力模糊,易疲劳,多汗,乏力,心悸及胸闷。近13个月来月经不调。几年来,5小时的葡萄糖耐量试验显示她对碳水化合物不耐受。‘体检:患者过于肥胖,无痛苦表情,双颊潮红,面色红润,并有中心性肥胖的趋势。她面部多毛,上唇及下巴长了黑胡子,下背部中线附近亦长了黑毛,有过短暂的秃头,双肩胛骨中间可见脂肪堆积,但未形成真正的“牛背蜂”。皮肤有色素沉着。眼底镜下发现双侧视乳头水肿,视网膜有数处出血并可见动静脉 相似文献
4.
高炎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1982,(1)
由于NCL-6-~(131)I对肾上腺显示很高的聚集性,故用于肾上腺显像作为无创伤性的诊断方法在临床上得到很高的评价,但该药剂也存在下述缺点。 相似文献
5.
于保法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1989,(6)
静注~(131)I-MIBG可缓解恶性嗜铬细胞瘤,而去甲肾上腺素与MIBG经同一途径进入嗜铬细胞瘤,因此心痛定可以延长MIBG在肿瘤内的储存时间,以提高治疗的放射剂量。作者报告了5例患者接受该研究的结果。方法:5例扩散的恶性嗜铬细胞瘤患者。治疗前一周作示踪检查(20MBq)以测定~(131)I-MIBG肿瘤摄取和生物半衰期,7天后作第二次示踪检查,并提前48小时眼心痛定20mg。选择转移灶作为定量分析点。用屏蔽型全身计数器每日测定全身储留 相似文献
6.
肾上腺髓质增生和嗜铬细胞瘤的CT诊断(附19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报道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上腺髓质增生6例及嗜铬细胞瘤13例共19例。分析了CT表现、鉴别诊断。着重讨论了肾上腺髓质增生的CT表现及CT分型、误诊原因。认为CT扫描可以鉴别肾上腺髓质增生和肾上腺嗜铬细胞瘤。 相似文献
7.
用~(131)I治疗甲状腺毒症的主要副作用之一是导致甲状腺机能减退症。其发生率在第一年末是3~40%,随访10年则达70%。鉴于~(125)I电子的射程短,设想滤泡细胞核可免受辐射,随之甲状腺机能减退的发生率亦将降低。因而,有人建议以~(125)I代替~(131)I治疗甲状腺毒症,本文研究了~(131)I和~(125)I在大鼠甲状腺内放出 相似文献
8.
9.
10.
林福生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1985,(4)
由于能被肾上腺组织摄取的放射性药物的发展,已经能对肾上腺髓质的良恶性肿瘤以及异位的嗜铬细胞瘤做闪烁扫描。扫描剂~(131)Ⅰ-间碘苯甲基胍(~(131)Ⅰ-MIBG)在分子结构及性质上与正肾上腺素相类似。本文作者观察到,一个发生在儿童与个体发育有关的肿瘤—一神经母细胞瘤,对~(131)Ⅰ-MIBG亦有亲和力,因此也可以用它作闪烁扫描。病例报告:一个两岁半的儿童因腹内肿瘤收入院。临床及生化资料怀疑为神经母细胞瘤。血压、心率都经常在正常范围内,收缩压<110mmHg,心率 相似文献
11.
孙龙安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1979,(4)
作者报导了7例病理证实为原发性肾细胞癌的患者用~(131)I-抗肿瘤球蛋白(ATG)作肿瘤显像的结果。其方法为:将二例患者的肾细胞匀浆重复给二只羊注入,产生的混合抗血清首先用人的AB型红细胞吸咐,然后用种种混合正常人组织包括肾脏的匀浆吸咐,这些血清的反应性和特异性用免疫荧光法建立。吸咐的抗血清仅仅和免疫的肿瘤及其它 相似文献
12.
患者男 ,6 4岁。因咳嗽、气喘和声音嘶哑就诊。痰不多 ,无咯血 ,无发热。体格检查示两侧锁骨上淋巴结肿大 ,余未见明显异常。为明确病变性质和范围 ,进行了多项影像检查。X线胸片示 :两侧肺门明显增大 ,纵隔异常增宽。CT示 :两侧肺门、纵隔和颈部淋巴结肿大。全身骨显像示 :左第三后肋和左股骨颈点状放射性增高 ;胸、腰椎多处放射性分布欠均匀。生长抑素受体显像 :静脉注射111In 奥曲肽 (octreotide) 185MBq后 4h ,行全身、胸部平面和断层显像 ,2 4h采集胸部平面图像。可见两侧肺门、纵隔和锁骨上巨大不规则异常放射性… 相似文献
13.
14.
冯国良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1989,(1)
甲状旁腺的位置多变对能是造成甲状旁腺机能亢进患者手术切除不完全或未找到的原因,其结果为持续性高钙血症。10%甲状旁腺手术患者需行再次探查术,但手术更复杂,成功率较低,容易发生并发症。为此,作者建立了一种用~(131)I-甲苯胺蓝(RTB)甲状旁腺显像和~(99m)Tc过锝酸盐甲状腺显像叠加的方法。患者仰卧在γ照相机下,颈与针孔型准直器相距7~8cm,静脉注射~(131)I-RTB 481~555kBq(13~15μCi)/kg体重),1分钟后连续摄取甲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测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断层(PET)显像能否对131 I扫描阴性的乳头状甲状腺癌患者非甲状腺部位复发或转移灶定位,估价其是否有助于对这些病人的治疗。方法:选择54例1995~1997年疑为转移癌,且先前经131 I-PET全身扫描为阴性的乳头状甲状腺癌症患者(男12例、女42例,平均48.2±12.2岁)。全身显像于注射370~550MBq18F-FDG60min后进行,6min完成显像后,增高工作台位置16.5cm重复显像。用68Ga作局部辐射显像,也可予全身扫描后30min获取辐射显像。全部病灶应用摄取标准值(SUV)计算18F-FDGPET显像的结果,当病灶的… 相似文献
16.
孙守正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1992,(2)
从1981年到1990年的九年间,对371例甲状腺分化癌进行甲状腺全切手术,用~(131)I进行全身显像发现转移灶的132例作为研究对象.~(123)I摄取率测定是用Na~(123)I18.5MBq口服24小时后测颈部摄取率.~(131)I全身显像是在甲状腺全切4~6周后进行,全切后用T_4替代疗法的患者,改用T_3(50~75μg/天)服用3周,停用T_3 3周后,在禁碘情况下服~(131)I111~185MBq,48小时后进行全身显像.服~(131)I前测血中甲状腺球蛋白(Tg)浓度及甲状腺球蛋白抗体.显像前晚服泻剂去除肠道内残留的~(131)I.γ照相机用高能平行孔准直,全身前后位及后前位摄像.~(131)I治疗是在血中TSH处于高值状态及禁碘下,口服~(131)I3.7GBq(100mCi),一周后作治疗量的~(131)I全身显像. 相似文献
17.
嗜铬细胞瘤在儿童的发病率较低 ,其临床表现及治疗有其特点。本文就 2例有特殊性的病例结合复习有关文献对其加以分析和讨论。1 临床资料例 1 :女 ,1 4岁。以发作性高血压伴头痛、头晕、视物不清及腹痛五个月而入院。血压最高达 2 1 8/1 80 mm Hg,查心率 1 1 0 /min。 CT、B超检查示右肾上腺可见 4.5cm× 5cm之圆形肿物 ,心电图示 T波改变。血儿茶酚胺检查 NE1 1 9.86nmol/L(正常值 0 .51~ 3.2 6nmol/L ) ,E 0 .90 nmol/L (0 .0 5~1 .39nmol/L) ,DA 0 . 35nmol/L(0 . 31~ 0 . 68nmol/L) ,2 4 h尿 VMA测定 1 4.6mg/2 4 h。入院后… 相似文献
18.
19.
正摘要目的对比US和~(99)Tc~m-sestamibi扫描,评估3 T MRI对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PHPT)病人甲状旁腺腺瘤(PTA)术前定位的诊断性能。方法前瞻性纳入57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以 1 2 3 I-血管活性肠肽 (1 2 3 I- VIP)和 1 1 1 In-二乙撑三胺五乙酸 (1 1 1 In- DTPA ) - D-苯丙氨酸 (Phe1 ) -奥曲肽 (OCT)受体显像对肿瘤诊断的初步结果为基础 ,对该两种示踪剂检出类癌肿瘤的效能进行了直接对照研究。方法 :194例已确诊 (173例 )或疑为 [2 1例有类癌综合征和 5 -羟吲哚乙酸 (5 - HIAA)增高者 ]类癌肿瘤患者全部接受1 1 1 In- DTPA- D- Phe1 - OCT显像 ,其中 133例按随机顺序行上述两种示踪剂检查 ,以便直接比较两者的肿瘤检出率。结果 :11 1 1 In- DTPA - D - Phe1 - OCT显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