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目的 观察动力加压髋螺钉(DHS)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DHS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40例资料。结果临床治疗40例,随访时间4-18个月,平均随访时间10个月,关节活动优良者86.8%,骨折愈合率100%,髋内翻1例。结论DHS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是一种稳定可靠的方法,有利于骨折愈合,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同内固定方法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7年~2010年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82例,采用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术,股骨近端髓内钉(PFN)、股骨近端抗旋转髓内钉(PFNA)内固定等方法进行治疗,采用髋关节评分的标准进行分析比较.结果:82例患者术后随访3~9个月.DHS内固定术优良率 93.2%,PFN内固定术优良率 94.7%.PFNA内固定术治疗优良率100%.结论:采用不同的内固定方法,其治疗效果也不相同.DHS对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较好;PFN、PFNA对骨质疏松、不稳定型的骨折患者,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DHS(DynamicHipScrew)内固定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中的应用疗效。方法:对我院从2004年12月~2005年12月用DHS内固定治疗的13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类型、手术方法、术后处理及疗效进行总结和随访。结果:13例病例全部得到随访,平均随访时间8个月,均骨性愈合,无钉板断裂、无髋内翻,术后起床活动时间2~4周,患髋关节优良率92.3%。结论:DHS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固定可靠、并发症少、可早期下床活动,是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的理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4.
闭合复位加DHS内固定治疗老年性股骨转子间骨折4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娄本海 《河南中医》2010,30(8):787-788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DHS固定治疗老年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闭合复位打入导针,然后有限暴露,DHS内固定。结果:随访者除1例延迟愈合外,其余均一期愈合。总优良率为94.73%。结论:闭合复位DHS内固定治疗老年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明显,恢复快,并发症少,是治疗老年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Gamma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Gamma钉治疗并随访2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结果:骨折愈合时间为3~9个月,平均4.6个月;无术后感染,无畸形愈合,无弯钉、断钉及锁钉脱出。下肢功能按K1emn功能恢复标准分:优15例,良3例,可2例,优良率为90.0%。结论: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时,DHS、Gamma钉和PFNA在疗效方面无明显差异;PFNA内固定平均手术时间最短,术中出血量最少,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骨折愈合时间短。PFNA对骨折端的血循环影响和骨质破坏较小,固定更为牢靠,是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合理的手术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内固定方法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7年~2010年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82例,采用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术,股骨近端髓内钉(PFN)、股骨近端抗旋转髓内钉(PFNA)内固定等方法进行治疗,采用髋关节评分的标准进行分析比较.结果:82例患者术后随访3~9个月.DHS内固定术优良率 93.2%,PFN内固定术优良率 94.7%.PFNA内固定术治疗优良率100%.结论:采用不同的内固定方法,其治疗效果也不相同.DHS对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较好;PFN、PFNA对骨质疏松、不稳定型的骨折患者,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
DHS内固定联合脉冲电磁场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高峰 《中医正骨》2008,20(12):16-16
目的:观察DHS内固定联合脉冲电磁场(PEMFs)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7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DHS内固定手术治疗(对照组)和DHS配合PEMFs治疗(治疗组),观察两组患者术后4、8、12周末X线表现,6个月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缩短,骨痂生长早,骨痂量多,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DHS内固定联合PEMFs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能有效促进骨痂生长,利于患者早期康复治疗。  相似文献   

8.
潘旭  孙江波  廖怀章 《中医药导报》2007,13(4):51-52,61
目的:分析骨牵引与Gamma钉、DHS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通过对3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愈合时间、负重时间、并发症、髋关节功能4个方面进行比较。结果:3组病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47个月,平均34个月,骨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负重时间及并发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amma钉、DHS内固定组的效果明显优于骨牵引组;Gamma钉组显著优于DHS组(P<0.05)、骨牵引组(P<0.01)。结论:Gamma钉比DHS内固定、骨牵引治疗负重时间早、髋关节功能恢复好,并发症率低,是治疗股骨转子部骨折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不同方式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对6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分别采用解剖型接骨板、DHS钢板、空心钉等内固定。结果经2~12个月,平均6个月的随诊,疗效均满意。结论解剖型接骨板和DHS钢板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固定稳固,疗效好,可广泛应用,且各具特色。解剖型接骨板手术和DHS钢板手术切开直视下内固定强调术前准确复位和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预防、下肢髋膝踝关节早期被动活动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估DHS诊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对60例老年者使用DHS内固定,进行手术方法术后结果分析.结果:60例均得到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0个月.按黄公怡标准评定髋关节功能总优良率为90%.结论:DHS内固定是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的较理想方法,具有固定可靠,并发症较少,能早期下床活动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观察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 本组病例 80例 ,其中DHS钉内固定加中药内服治疗 5 2例 (治疗组 ) ,单纯DHS钉内固定治疗 2 8例 (对照组 )。结果 本组平均随访 2年 8个月 (6个月~ 4年 3个月 ) ,治疗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达 94 % ,对照组为 71%。经统计学处理P <0 .0 1,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是一种简单易行 ,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动力髋螺钉(DHS)和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2008年1月-2010年1月98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治疗患者,按内固定不同分为DHS组和PFNA组;按Evans-Jensen分型:DHS组56例中,I型12例,Ⅱ型18例,Ⅲ型15例,Ⅳ型11例。PFNA组42例中:I型10例,Ⅱ型13例,Ⅲ型11例,Ⅳ型7例,V型1例。分析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情况,随访患者骨折愈合时间,观察有无股骨头切割、内固定松动等并发症,对比双侧颈干角,并采用Kuderna改良Merle DAubigne评分系统评估患髋功能。结果:术后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2个月,DHS组:手术用时60~120min,平均90min;术中出血量300~600mL,平均400mL;骨折平均愈合时间10周;发生内固定松动或股骨头切割6例;发生髋内翻7例;PFNA组:手术用时45~100min,平均65min;术中出血量100~300mL,平均200mL;骨折平均愈合时间9周;发生内固定松动或股骨头切割0例;发生髋内翻2例;2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内固定松动或股骨头切割及髋内翻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uderna改良Merle D′Aubigne评分优良率:DHS组为85.7%,PFNA组为95.2%。均无感染,骨不连,股骨干骨折等并发症发生。结论:PFNA治疗老年粗隆间骨折疗效较DHS更为满意。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DHS螺钉配合服用补肾健脾汤治疗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7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自入院起即给予内服补肾健脾汤,择期行股骨,粗隆间骨,折切开复位DHS螺钉内固定,对照组仅择期行股骨粗隆间骨折切开复位DHS螺钓内固定;疗程1个月,并观察治疗组、对照组出现伤口感染、髓螺钉穿出股骨头、髓内翻等并发症的情况。结果:治疗组、对照组围手术期内均无死亡病例,骨折均临床愈合,随机对比研究观察,治疗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有显著性差异(P<0.025)。结论:采用DHS配合补肾健脾汤加减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是一种良好的方法,可以扩大手术的适应症,减少各种并发症,减少病残率,从而保证病人的骨折完全康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应用KUS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患者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28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按治疗方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观察组采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KUS)术式,对照组采用动力髋螺钉(DHS)术式,比较两组手术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术后髋关节活动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骨痂生成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疗效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患者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中,KUS内固定具有固定可靠、创伤小、对骨折端血运影响小,宜作为老年患者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首选方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分析在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中,使用不同方法处置股骨小转子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63例股骨粗隆间骨折合并股骨小转子骨折的患者行DHS治疗,其中对股骨小转子行钢丝或螺钉固定31例(A组)、未行股骨小转子固定32例(B组)。比较2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和随访时Sanders髋关节创伤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评定标准评分结果,并进行临床和统计学分析。结果:随访时间10~23个月(平均13个月),A、B2组术式的优良率分别为93.5%和93.8%,2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方法处置股骨小转子在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中的远期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采用动力髋螺钉和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和转子下骨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39例股骨转子间骨折和转子下骨折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采用动力髋螺钉内固定和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比较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髋关节功能及并发症。结果:随访12~24个月,平均17个月,骨折全部愈合。动力髋螺钉组骨折愈合时间比股骨近端髓内钉组长(t=3.086 0,P=0.004 1);两组髋关节功能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298 3,P=0.069 4);动力髋螺钉组髋内翻的发生率高于股骨近端髓内钉组(P=0.048 9);两组股骨颈缩短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0 2)。结论:与动力髋螺钉相比,采用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骨折愈合时间短、并发症少,适用于股骨转子间骨折和转子下骨折。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比研究股骨近端锁定钢板与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手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64例,其中40例应用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24例应用股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LCP)固定,观察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引流量、骨折愈合时间。随访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1年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结果:2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Harris评分1年后髋关节功能优良率,LCP组95.83%,DHS组8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CP在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中相对于DHS无论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疗效均有较大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动力髋部螺钉(DHS)和半髋关节置换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探讨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可靠内固定方法。方法将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60例分为2组:治疗组30例行半髋关节置换治疗,对照组30例行DHS内固定治疗,观察2组关节功能状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卧床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后1 a髋关节功能等。结果对照组术后发生肺部感染3例,泌尿系感染1例;内固定失败3例,其中螺钉退出2例,术后骨折不愈合1例。治疗组术后并发肺部感染1例,经积极内科治疗痊愈。治疗组住院时间和术后卧床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后1 a,治疗组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好于对照组。结论半髋关节置换术具有住院时间短、术后卧床时间短、允许术后早期完全负重活动、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功能恢复好等优点,适用于高龄、骨折类型不稳定、合并严重骨质疏松、健康状况差、预期寿命短的患者,是治疗高龄患者粉碎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较合理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解剖钢板和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 screw,DHS)治疗股骨粗隆问骨折的临床疗效对比。方法:将来自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骨科病房45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病人。按内同定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股骨近端解剖钢板内固定组23例,DHS内同定组22例,随访6个月~2年。结果:股骨近端解剖钢板组和DHS组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在住院时间和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术中平均输血量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股骨近端解剖钢板组手术时间短,且术巾出血量,术中输血量少。结论:1股骨近端解剖钢板塑型良好,术中创伤比DHS小。2股骨近端解剖钢板与DHS治疗粗隆间骨折在髋关节功能恢复和髋内翻发生率方面无差异,两种治疗方法均可获得满意疗效,但应严格手术适应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 screw,DHS)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失效的原因及对策。方法:2007年6月至2009年12月共收的15例股骨转子间骨折DHS内固定失效患者,通过对术前、术后X线片进行回顾,分析其失效原因并给予对症处理,其中10例重新行切开复位DHS再次固定,5例行全髋关节置换。结果:本组15例随访0.50-1.83 a,平均1 a,根据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优8例,良5例,中1例,差1例,优良率86.7%。结论:DHS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失效与术前适应证的选择及术中的操作技术有关,对于DHS内固定失效患者采取积极的再次手术治疗,术后可以获得较好的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提高,疗效较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