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疗效及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对我院2008年9—2010年12月215例行经桡动脉冠脉造影和PCI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桡动脉穿刺成功率98.1%,经桡冠脉造影成功率100%,PCI成功率95.4%;术后并发症:出现皮下小血肿和淤斑5例、桡动脉闭塞1例、无死亡病例。结论常规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经桡动脉行冠脉介入诊疗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途径行冠脉造影及介入治疗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和并发症,并与经股动脉途径行相似病变治疗作比较。方法对本院2006年1月—2009年4月行冠脉造影术或介入治疗的384例患者临床资料分析,198例冠脉病变的冠心病患者经桡动脉途径行介入治疗(桡动脉组),186例冠心病患者经股动脉途径行介入治疗(股动脉组),对比手术成功率、手术操作时间、X线曝光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桡动脉组手术成功率为96.97%,股动脉组100%,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与穿刺有关的并发症发生率,桡动脉组明显少于股动脉组(P0.05);术后卧床时间也明显短于股动脉组(P0.05)。而桡动脉组从穿刺开始至指引导管放置成功所需的时间长于经股动脉组(P0.05)。结论经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成功率高,患者术后体位、活动不受限制,经桡动脉途径行冠脉造影及介入治疗是安全、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经桡动脉途径的冠脉介入治疗已经成为临床诊治冠心病必不可少的手段,该技术因其损伤小、恢复快、痛苦少、住院时间短等优势开始逐渐替代传统的经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近年来,随着我国老年人口增长,老年人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研究引起关注。本文旨在归纳最新相关的临床试验研究结果,总结老年人桡动脉途径的优势及存在优势的原因,为进一步推进经桡动脉途径冠脉介入治疗在全国的开展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支持。  相似文献   

4.
唐秀革  花冠杰  韦利元  周卓东 《内科》2010,5(3):286-288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介入治疗冠状动脉复杂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7年2月至2010年3月在我院心内科治疗的172例复杂性冠脉病变患者,均行经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观察其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经右桡动脉穿刺成功169例,成功率98.3%,共对197处冠脉狭窄病变进行介入治疗,植入支架194枚,无拔管鞘时神经反应及桡动脉闭塞发生;术后无假性动脉瘤、感染及神经损伤并发症。结论经桡动脉途径行复杂型冠脉病变介入治疗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可作为有效治疗手段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正>1临床资料选取2017年1月~2021年9月于解放军第三〇五医院心脏中心经桡动脉路径行冠脉造影或冠脉介入治疗患者共46例,入选标准为:(1)具有心绞痛的临床症状;(2)经桡动脉途径行冠脉造影或冠脉介入治疗;(3)术前桡动脉通畅,术后2周内发现穿刺部位近心端桡动脉搏动消失;(4)经桡动脉超声检查提示桡动脉闭塞;(5)术前进行Allen试验确定为阴性;(6)闭塞侧桡动脉远端(鼻烟壶区)搏动可触及患者。排除标准:(1)既往有严重凝血异常病史;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经桡动脉途径行冠脉介入术后的血管并发症及舒适度.方法 冠脉介入患者90例,按穿刺途径分为桡动脉组(44例)与股动脉组(46例),观察两组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及舒适度.结果 两组术后血管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桡动脉组较股动脉组腰酸背痛、排尿困难、焦虑、失眠等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经桡动脉途径行冠脉造影和介入治疗可减少患者不适与痛苦,应积极推广.  相似文献   

7.
选择符合冠脉造影指征并Allen‘s试验阳性患者50例,以右桡动脉途径冠脉造影,对符合介入指征者行介入治疗。结果造影成功47例,成功率94%,失败3例,其中1例为穿刺不成功(桡动脉痉挛),1例桡动脉斑块狭窄导管无法通行,1例因先天性动脉迂曲造影管打折无法通行后改股动脉途径。造影成功者中对30例患者行介入治疗,经桡动脉途径均成功置入支架35枚,成功率100%。造影及介入治疗不成功者改股动脉途径均获成功。术后未发生手臂肿胀,未出现伤口局部水泡,无桡动脉闭塞,出血,血肿,夹层等发生。结论经桡动脉行冠脉介入治疗安全可行,创伤小,并发症小,病人易于接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及介入治疗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和介入治疗的优点和可行性.方法 对2006年5月-2009年12月住院的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患者1 3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观察手术成功率和并发症.结果 经桡动脉行冠脉造影和介入治疗成功率98.9%,术后并发症:桡动脉痉挛7例;术后穿刺部位小血肿16例,前臂肿胀11例,术后拔桡动脉血管鞘时发生血管迷走反射1例,桡动脉搏动减弱5例,桡动脉闭塞1例,无假性动脉瘤、动静脉瘘、局部感染和迷走神经反射等并发症.无死亡病例.结论 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是安全的、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成人右侧桡动脉舒张期最大内径分布调查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自从1977年Grutzg开展首例经皮冠状动脉(冠脉)成形术以来,经过2 0余年的发展,经皮冠脉介入(PCI)疗法已成为冠心病血管重建术的主要方法之一。主要的动脉途径以经股动脉途径为主。其主要优点是穿刺操作简单方便,成功率高。但其主要缺点是局部血肿发生率高,常规动脉压迫病人痛苦大,住院时间延长等。目前越来越多的心脏介入治疗采用上肢的经桡动脉途径,其特点是动脉压迫方便,血肿少见,病人不需要卧床,痛苦少,住院天数减少。其缺点是桡动脉较细,穿刺有困难,导管操作较复杂。我国开展经桡动脉途径冠脉介入治疗(TRI)较晚,成人桡动脉内径的分布…  相似文献   

10.
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冠脉介入诊疗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符合冠脉造影指征并A llen′s试验阳性患者150例,以右桡动脉途径行冠脉造影,对符合介入指征者行介入治疗。结果造影成功142例,成功率94.7%,失败8例,其中7例为穿刺不成功(桡动脉痉挛5例,桡动脉斑块狭窄1例,急诊患者血压低1例),1例因造影管打折不能松解经动脉切开术取管后改股动脉途径。造影成功者中对50例患者行介入治疗,经桡动脉途径48例成功置入支架73枚,成功率96%,失败2例均因痉挛指引导管无法到位。造影及介入治疗不成功者改股动脉途径均获成功。术后6例发生手臂肿胀,12例出现伤口局部水泡,无桡动脉闭塞、出血、血肿、夹层等发生。结论经桡动脉行冠脉介入诊疗安全可行,创伤小、并发症小,患者易于接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诊疗15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冠脉介入诊疗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符合冠脉造影指征并Allen’s试验阳性患者150例,以右桡动脉途径行冠脉造影,对符合介入指征者行介入治疗。结果造影成功142例,成功率94.7%,失败8例,其中7例为穿刺不成功(桡动脉痉挛5例,桡动脉斑块狭窄1例,急诊患者血压低1例),1例因造影管打折不能松解经动脉切开术取管后改股动脉途径。造影成功者中对50例患者行介入治疗,经桡动脉途径48例成功置入支架73枚,成功率96%,失败2例均因痉挛指引导管无法到位。造影及介入治疗不成功者改股动脉途径均获成功。术后6例发生手臂肿胀,12例出现伤口局部水泡,无桡动脉闭塞,出血,血肿,夹层等发生。结论经桡动脉行冠脉介入诊疗安全可行,创伤小,并发症小,病人易于接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宛经股动脉、桡动脉和尺动脉三种不同路径对冠状动脉介入的诊治方法,探讨经尺动脉径路行冠状动脉造影或介入治疗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入选行冠状动脉造影及介入治疗的患者284倒,其中经尺动脉途径32例,经桡动脉途径168例,经股动脉途径91例,观察其手术成功率、失败原因和并发症.结果 冠状动脉介入诊治成功率,股动脉组100.0%,桡动脉组6.4%,尺动脉组96.9%.血管并发症发生率,股动脉组为(8.425±6.395)%,桡动脉组为(2.282±1.971)%,尺动脉组为(3.125±1.975)%.失败原因:3倒是因经桡动脉穿刺失败改尺动脉径路成功,3例桡动脉痉挛改尺动脉径路成功,1例尺动脉痉挛穿刺失败改股动脉穿刺成功.结论 经尺动脉路径行冠脉造影及介入治疗和经桡动脉径路一样是一种安全可行的介入诊疗路径.不仅可作为部分患者的首选穿刺血管,也可作为经桡动脉或股动脉途径的补充.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在临床工作中,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TRI)的优势以及可行性。方法对在2011年2月~2014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12例需行冠脉介入治疗(TRI)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比对、分析,观察患者的手术成功率以及并发症。结果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TRI),穿刺成功有110例,成功率为98.21%,而术后并发症:桡动脉发生痉挛3例,术后穿刺部位出现小血肿有1例,前臂出现肿胀有1例,血管迷走痉挛1例,共有6例,并发症发生率为5.3%。结论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TRI),效果确切、安全性高、并发症较少,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经桡动脉冠脉介入诊疗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符合冠脉造影指征且Allen's试验阳性患者232例,首选以右桡动脉途径行冠脉造影,对符合介入指征者158例行介入治疗.结果 造影成功221例,成功率95.3%,失败11例,其中7例为穿刺不成功(桡动脉痉挛),另外4例因动脉狭窄或迂曲(桡动脉迂曲1例、肱动脉狭窄...  相似文献   

15.
经左侧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和介入治疗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经左侧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和介入治疗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273例患者接受左侧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及介入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129例,心肌梗死61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24例、陈旧心肌梗死37例,胸痛待查83例。结果冠心病185例,冠脉三支病变52例,双支病变54例,单支病变79例,正常冠脉88例。对其中111例患者的143支血管155处病变行介入治疗,置入支架152枚。经左侧桡动脉介入治疗成功率98.2%(268/273)。不成功的5例改用股动脉途径后行介入治疗均获成功。结论经左侧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和介入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可行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58例冠心病或疑似冠心病患者中,均经桡动脉进行介入诊疗手术,32例选用多功能导管经桡动脉穿刺行冠脉造影检查术,26例选用常规左、右造影导管行冠脉造影检查术。32例选用多功能导管者均成功经桡动脉途径行冠脉造影检查术,其中2例因右桡动脉穿刺困难改由左桡动脉穿刺;26例选用常规左、右造影导管者,其中7例发生桡动脉血管痉挛,经处理后3例改为经股动脉穿刺,成功率88.5%。提示采用多功能造影导管在经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造影中具备头软、支撑好、柔韧性好特点,术中减少交换导管等步骤从而减少血管并发症,减少手术时间,有利于介入治疗的进行。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75岁以上高龄冠心病患者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纳入2010年11月~2012年6月在海军总医院心脏中心住院并接受冠脉介入治疗的年龄≥75岁的冠心病患者244例,记录和分析介入相关资料、住院期间和出院后随访6个月主要临床事件(全因死亡、心绞痛发作、再发心梗、靶血管重建、出血事件)等.结果 244例老年患者中,共有237例实施了桡动脉路径介入治疗.介入成功率为99.2%,介入相关并发症4例(1.6%),3例为血肿并发症,1例为桡动脉闭塞;住院期间共发生主要临床事件4例(1.6%),2例死亡,2例消化道大出血;随访6个月主要临床事件发生率增加,共发生26例(9.8%),其中死亡1例,心绞痛23例,心肌梗死1例,消化道大出血2例.结论 75岁以上老年冠心病患者经桡动脉途径接受冠脉介入治疗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8.
经右桡动脉行冠脉介入治疗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脏介入治疗具有创伤小、安全、成功率高、恢复快等优点 ,是目前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方法。经典手术方式常选用经股动脉穿刺 ,我科从 2 0 0 1年开展经桡动脉穿刺行介入治疗取得成功 ,与经股动脉相比较 ,桡动脉径路有穿刺血管并发症较低 ,避免病人术后卧床 ,缩短住院时间 ,减轻生理上和生活上不便等优点。现将我们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 :选择 2 0 0 1年 2月~ 2 0 0 2年 12月我科行冠脉介入治疗 75例 ,其中经桡动脉 2 0例 ,男 13例 ,女 7例 ,年龄 45~ 5 9岁 ,平均年龄 5 5± 6岁。1.2 方法 :所有接受经桡动脉途径行冠脉…  相似文献   

19.
目前临床在对冠心病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方法就是介入治疗技术,与以往应用的经股动脉入路、桡动脉途径的冠心病介入治疗方式比较,经桡动脉冠心病介入治疗具有其特殊的优越性,在冠心病治疗过程中应用的效果更为显著。不过,在实施经桡动脉入路操作的过程中存在较大的局限性,以桡动脉内径较小,痉挛的危险性较高等两大问题最为普遍。其中,桡动脉痉挛是冠心病患者在接受该项介入治疗的过程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对介入治疗所产生的影响程度相对较大。本文主要从临床表现、发病机理、影响因素、预防措施、治疗措施等几个方面,对经桡动脉冠脉介入治疗中桡动脉痉挛的防治和研究进展情况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冠状动脉 (冠脉 )介入治疗在经历了单纯球囊扩张及支架置入术的发展以后 ,一些新技术的出现和应用使冠心病的治疗更趋于多样化。随着介入医生经验的积累和新技术不断地被采用使介入治疗日渐完善。本文将对近年来出现的新技术及其应用策略作一综述。1 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术前臂具有尺、桡动脉双重血供 ,局部易于压迫 ,且无重要静脉和神经相伴 ,因此与传统的经股动脉途径进行的介入治疗比较 ,经桡动脉途径具有创伤更小 ,并发症率更低 ,住院时间短 ,甚至可使冠心病介入治疗成为“一日手术”等特点。Mann、Kiemeneij、Marco、Benit等研究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