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对Ⅰb2~Ⅱb期宫颈癌患者采用术前新辅助化疗联合宫颈癌根治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郁南县第二人民医院2009年7月至2011年9月收治的89例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采用术前新辅助化疗分为化疗组(术前化疗+手术治疗,47例)和手术组(直接采用手术治疗,42例),比较两组患者近期疗效、3年无瘤生存率及3年总生存率差异。结果化疗组不同病理分期化疗总有效率为Ⅰb2期92.86%、Ⅱa期80.00%、Ⅱb期69.23%,不同病理分期患者的化疗效果无显著性差异(χ2=2.447,P=0.294)。化疗组鳞癌化疗总有效率为95.83%,显著高于腺癌类型(χ2=5.738,P=0.017)。化疗组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与手术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化疗组和手术组患者术后的标本检查中,阴道切缘阳性率为4.26%和2.38%,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化疗组的淋巴结转移率和脉管浸润率分别为12.77%、17.02%,均显著的低于手术组(χ2值分别为4.369、8.957,均P<0.05)。化疗组术后的3年无瘤生存率为78.72%(37/4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0.00%(21/42)(χ2=8.062,P=0.005);化疗组术后的3年总生存率为88.23%(41/47),高于对照组的80.95%(34/42),但无显著性差异(χ2=0.660,P=0.416)。结论对Ⅰb2~Ⅱb期宫颈癌患者采用术前新辅助化疗可以显著提高手术切除率,降低淋巴结转移及脉管浸润,提高术后无瘤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2.
王军梅  程永玮  蔡丽丽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24):5083-5085,5090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在Ⅰ b~Ⅲb期宫颈癌术前辅助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2005年1月~2007年1月荆门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68例Ⅰ b~Ⅲb期宫颈癌患者,36例新辅助化疗,其中24例采用静脉化疗,12例采用动脉化疗;32例直接手术,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疗效、患者术中出血量、宫旁浸润宰、阴道切缘阳性率、淋巴结转移率及并发症的差异.对患者进行随访,分析新辅助化疗对远期预后的影响.[结果] NACT组完全缓解5例,部分缓解26例,总有效率达86.1%;Ⅰ b~ Ⅱb期的有效率(87.1%)明显高于Ⅲa-Ⅲb期(60%);术中出血量NACT组显著少于对照组(P< 0.05);NACT组淋巴结转移率(36.1%)低于对照组(50.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宫旁浸润率分别为2.7%和15.6%,经精确概率法计算,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ACT组与对照组的1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78.16%和80.02%,1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4.05%和95.8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辅助化疗对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近期疗效显著,可明显减少术后宫旁浸润,淋巴结转移,降低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晚期子宫颈癌同步放化疗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同步放化疗在Ⅲ期以上宫颈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本院收治的临床分期为Ⅲ期以上初治宫颈癌患者207例分为2组,选择接受单纯放疗的99例患者为单纯放疗组,采用单一药物顺铂化疗,同步放疗的108例患者为同步放化疗组,分析2组的疗效、5年生存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单纯放疗组和同步放化疗组有效率分别为89.9%和92.6%,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5年生存率分别为41.4%、70.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步放化疗和单纯放疗组的近期并发症均以骨髓抑制为主,2组发生率分别为16.7%和5.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远期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0.2%和9.1%,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步放化疗对治疗晚期宫颈癌是安全有效的,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5年生存率。  相似文献   

4.
张宏江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21):5768-5769,5771
目的 探讨卡铂联合紫杉醇治疗宫颈癌术后淋巴结转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经确诊的65例宫颈癌患者,采用卡铂联合紫杉醇同步化疗,同期选择环磷酰胺联合顺铂化疗28例、单纯放疗33例患者,观察3组的远期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卡铂联合紫杉醇同步放化疗3年生存率、5年生存率、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分别为87.69%(57/65)、76.92% (50/65)、10.77% (7/65)、13.85% (9/65),优于环磷酰胺联合顺铂同步化疗组及单纯放疗组,与单纯放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主要为胃肠道反应、骨骼抑制与脱发,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卡铂联合紫杉醇治疗宫颈癌术后淋巴结转移安全可靠,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分析术前接受放疗法、化疗法及同步放化疗法治疗巨块型宫颈癌的临床疗效,探讨该期宫颈癌患者适宜的术前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36例巨块型宫颈癌患者,分为三组,分别于术前接受放疗、化疗和同步放化疗,比较不同的术前治疗方法对手术疗效的影响.结果 同步放化疗组的治疗有效率(CR+PR)为64.37%,明显高于放疗组(36.56%)和化疗组(4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骨髓抑制及胃肠道反应方面,术前同步放化疗组与术前单纯放疗组和化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在盆腔淋巴结转移、宫旁浸润和脉管癌栓方面比较,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同步放化疗有望成为今后局部晚期宫颈癌术前治疗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进展期胃癌根治术中腹腔内温热化疗联合缓释氟尿嘧啶植入的临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2年9月至2011年9月收治的280例进展期胃癌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法分三组研究。对三组并发症、死亡率和累积生存率进行比较。结果三组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内温热化疗联合缓释氟脲嘧啶植入组术后5年复发率(16.18%)低于腹腔内温热化疗组(37.61%)和单纯手术组(41:2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内温热化疗联合缓释氟尿嘧啶植入组1,3和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85.51%、61.28%和53.67%,腹腔内温热化疗组1,3和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84.11%、39.98%和28.12%,单纯手术组1,3和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81.28%、29.88%和25.21%。三组1年累积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腹腔内化疗联合缓释氟尿嘧啶植入组3和5年累积生存率显著高于腹腔内温热化疗组和单纯手术组(P〈0.05)。结论进展期胃癌根治术中腹腔内温热化疗联合缓释氟尿嘧啶植入的临床治疗是一种简单、安全和有效的综合治疗方法,具有杀灭腹腔游离的癌细胞,可降低术后的复发率和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7.
黄艳君 《中国保健》2009,(19):819-820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在宫颈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78例宫颈癌患者(Ⅰb2~Ⅱb期)经股动脉插管、髂内动脉灌注化疗药物(PFM),化疗后2—3w74例患者行宫颈癌根治术。对新辅助化疗联合手术治疗宫颈癌的疗效回顾性分析。结果:宫颈癌术前化疗有效率85.9%,其中Ib2期84.6%、Ⅱa期85.3%、Ⅱb期83.8%;术后Ⅰb2期宫颈残留癌率53.8%、盆腔淋巴结转移率3.8%,Ⅱa期宫颈残留癌率88.2%、盆腔淋巴结转移率5.9%,Ⅱb期宫颈残留癌率100.0%、盆腔淋巴结转移率22.2%。结论:新辅助化疗可提高Ⅰb~Ⅱb期宫颈癌的手术切除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8.
王鹤 《中国妇幼保健》2006,21(21):2932-2933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及术后补充放疗的价值。方法:将1990年1月~2000年7月住院治疗并有完整资料的136例Ⅰ期子宫内膜癌患者分成单纯手术组63例,术后放疗组73例,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再进行分组。手术方式为全子宫双附件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或(次)广泛全子宫双附件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术后放疗方式为全盆外照射(和)或腔内后装治疗。分别比较单纯手术组与术后放疗组以及不同手术方式患者的5年生存率及局部复发率。结果:单纯手术组与术后放疗组以及不同手术方式患者的5年生存率的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局部复发率比较除Ⅰc患者有差异外(P〈0.05),Ⅰa、Ⅰb患者均无差异(P〉0.05)。结论:Ⅰ期子宫内膜癌患者全子宫双附件切除的手术范围已经足够,扩大手术范围并不能提高生存率,盆腔淋巴结清扫是必要的。术后补充放疗仅能降低Ⅰc期患者的局部复发率,而对Ⅰa、Ⅰb期患者无益。  相似文献   

9.
术后放疗联合同步化疗治疗脑恶性胶质瘤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回顾性分析脑恶性胶质瘤术后放化疗联合治疗临床疗效。方法对资料完整的126例脑恶性胶质瘤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分为单纯放疗组(64例)、给予术后单纯放疗和放化疗联合组(62例)、给予放疗后替尼泊苷联合司莫司汀化疗,对组间生存差异进行比较。结果成人恶性胶质瘤术后单纯放疗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4.06%、31.25%、15.63%;术后同步放化疗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0.65%、50%、30.65%。同步放化疗组生存率明显优于单纯放疗组(P〈0.05)。结论脑恶性胶质瘤术后放化疗联合治疗有较好疗效,毒副反应可以耐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本文对100例中晚期鼻咽癌作放疗加化疗综合治疗疗效前瞻性临床研究。方法100例Ⅲ、Ⅳa期鼻咽癌(92分期)随机分为单纯放疗组50例和放疗加化疗综合治疗组50例,放疗均采用常规放疗:鼻咽原发癌灶DT68~75Gy;颈部预防照射DT50Gy,转移灶DT65~80Gy。放疗加化疗综合治疗组加顺铂(DDP)及氟脲嘧啶(5-FU)化疗4疗程:第一疗程在放疗第1周,第二疗程在放疗第4周,第三、四疗程在放疗结束后1-2月内完成。结果一、三、五年生存率:放疗加化疗组为88.0%、72.0%、42.0%,单纯放疗组为80.0%、50.2%、32.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一、三、五年局部控制率:放疗加化疗组为80.0%、68.0、40.0%,单纯放疗组为70.0%、38.0%、28.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放疗加化疗组的远处转移率(22.0%)较单纯放疗组(56.0%)低,出现远处转移的平均时间放疗加化疗组为19.9个月,单纯放疗组为7.1个月,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放疗加顺铂(DDP)及氟脲嘧啶(5-FU)化疗综合治疗中晚期鼻咽癌可以提高生存率、局控率、降低远处转移率。  相似文献   

11.
子宫内膜癌的治疗方法与预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的临床分期及不同治疗方法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1991年1月至1999年12月本院收治的子宫内膜癌病例125例(经术后病理证实)。根据临床分期及不同治疗方法将125例分为手术组、单纯放疗组、术前放疗组和术后放疗组4组,对其治疗后的疗效、复发、转移及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全组总的5年生存率为77.6%。手术组、单纯放疗组、术前放疗组和术后放疗组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68.2%,65.5%,85.3%,85.O%。术前放疗组和术后放疗组的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手术组和单纯放疗组(P〈0.05)。放疗后并发症中放射性直肠炎、膀胱炎的发生率,单纯放疗组分别为3.4%,0;术前放疗组分别为2.9%,0;术后放疗组分别为5.0%,2.5%。结论采用手术加放射治疗的综合治疗方式,可提高子宫内膜癌患者的生存率,降低复发转移率,是目前治疗子宫内膜癌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巨块型宫颈癌术前介入化疗与放疗的疗效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术前介入化疗与传统放疗治疗Ⅰb~Ⅱa期巨块型宫颈癌的疗效,以探讨Ⅰb~Ⅱa期巨块型宫颈癌术前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2例Ⅰb~Ⅱa期巨块型宫颈癌患者分组进行盆腔介入化疗与放疗,经治疗后3周进行宫颈癌根治术,评定两组的疗效。结果介入组比放疗组的宫颈肿瘤消退明显,总有效率(CR PR)%分别为88.1%和70.0%,差异有显著性(P<0.05);介入组与放疗组的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16.6%和17.5%,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的1~3年生存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术前介入化疗治疗可以作为宫颈癌综合治疗的一种有效方法。对Ⅰb~Ⅱa期巨块型宫颈癌有满意的近期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血管内栓塞化疗结合放疗治疗宫颈癌的疗效。方法选择宫颈癌患者127例,随机分为试验组(血管内栓塞化疗结合放疗)64例和对照组(常规放疗)63例。对照组行单独直线加速器放疗;试验组于直线加速器放疗前行介入动脉栓塞化疗。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结束后总有效率分别为96.9%和77.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1年局部控制率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84.4%、64.1%和66.7%、49.2%,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管内栓塞化疗结合放疗治疗宫颈癌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单纯放疗和放疗联合化疗的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 将89例Ⅲ~Ⅳa期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A组)45例,放疗同期应用化疗(化疗方案:顺铂20mg/a,静脉滴注,第1~5天;氟脲嘧啶500mg/a,静脉滴注,第1~5天;亚叶酸钙0.2g/a,静脉滴注,第1~5天);对照组(B组)44例,单纯放疗。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的完全缓解率、颈淋巴结残留率分别为82.22%、75.00%和11.54%、26.0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年及5年生存率分别为53.33%、47.73%和26.67%、20.4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毒副作用差异有统汁学意义,研究组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比对照组明显增大,P〈0.05。结论 放疗联合化疗对局部晚期鼻咽癌的疗效提高不能完全肯定。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宫颈癌治疗前后核磁共振成像(MRI)表现的分析,探讨术前介入治疗对ⅠB~ⅡB期宫颈癌患者的近期与远期疗效的影响。方法将2000年1月至2003年11月收治的68例ⅠB~ⅡB期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3例,术前介入治疗(动脉灌注化疗栓塞)联合手术治疗,对照组35例,单纯手术治疗。治疗前后均行MRI检查,观察MRI图像上治疗前后肿瘤大小及信号变化,比较两组术后的生存率。结果MRI示观察组介入治疗总有效率为87.88%(29/33);26例(78.79%)T2WI信号消失;25例(75.76%)T1WI增强扫描肿瘤不强化或轻微强化;11例(33.33%)盆腔内淋巴结肿大。对照组与观察组3年生存率分别为82.86%(29/35)和84.85%(28/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5年生存率分别为51.43%(18/35)和75.76%(25/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介入治疗能为ⅠB~ⅡB期宫颈癌患者进行根治手术创造条件,降低术后复发率,改善预后,是一种疗效显著的治疗方法。MRI对宫颈癌介入治疗疗效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中晚期食管癌术前放化疗提高手术切除率及临床疗效。方法 将中晚期食管癌 5 5例患者随机分为术前放化疗组 (A组 ) ,单纯手术组 (B组 )。A组患者术前 1周应用盖诺 DDP方案化疗、4周DT 4 0Gy的病灶及区域淋巴结放疗 ,间隔 2周后手术 ,B组单纯手术治疗。结果 A组手术切除率及生存率与B组比较结果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术前放化疗在提高中晚期食管癌手术切除率及生存率等方面具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新辅助放疗联合手术对直肠癌患者生存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辅助放疗联合手术治疗的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101例,比较其生存率及局部复发率。结果术前放疗组5年生存率73%,局部复发率为10.6%;单纯手术组5年生存率70%,局部复发率为22.9%,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4),局部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结论术前新辅助放疗可以有效地控制术后患者局部复发率,且不增加并发症,是直肠癌综合治疗的一种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对淋巴结阳性的进展期胃癌行D1-2根治术后采用同步放化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3例D1_2根治术后的淋巴结阳性的Ⅱ·Ⅳ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为同步治疗组,含5-FU类方案化疗联合同步放疗,DT46Gy/25次/35~37d;B组为单纯化疗组。结果A组2、3年复发率明显低于B组(11.11%VS40%,x2=4.341,P〈0.05;22.23%VS60%,x2=6.056,P〈0.05),而2、3年生存率明显高于B组(77.78%V848%,f=3.882,P〈0.05;72.2%VS40%,x2=4.836,P〈0.05)。A、B两组的1年生存率及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毒副作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步放、化疗治疗是进展期胃癌D1-2根治术后较为理想的辅助治疗模式,对淋巴结转移的尤其如此。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新辅助放疗联合手术对直肠癌患者生存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采用辅助放疗联合手术治疗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生存期、肿瘤复发率等。结果术前放疗组5年生存率为73%,局部复发率为10.6%(8/66);单纯手术组5年生存率为70%,局部复发率为22.9%(8/35)。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4),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结论术前新辅助放疗可以有效控制术后患者局部复发率,且不增加并发症,是直肠癌综合治疗的一种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0.
王雯 《现代保健》2011,(28):29-30
目的观察放疗联合卡培他滨化疗治疗老年食管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50例老年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放疗联合卡培他滨化疗组(联合组)和单纯放疗组(单放组)。两组放疗均采用常规分割,照射剂量60~66Gy。联合组同步口服卡培他滨,1000mg/(m^2·d),2次/d,至放疗结束。结果联合组完全缓解6例,部分缓解17例,有效率92.0%;单放组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14例,有效率6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高于单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和单放组1年生存率分别为44.0%和32.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放疗联合卡培他滨化疗治疗老年食管癌疗效较好,不良反应虽重但可耐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